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等到卓不凡等人押着耿挚苍走了之后,贼寇们也没有发现自家首领竟然被掠走了。直到日上三竿,大家才发现耿挚苍不见了,这才开始进行寻找。

    勾天并没有在军营里,他这几日都在钦州城内滚混。

    卓不凡等人费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了勾天。并立刻控制住了他。

    在押解勾天撤出钦州城时,被城门守卫发现了,卓不凡只能是杀人出城。

    韩彪得到消息后,急忙召集人马前去追击。卓不凡等人早已出城多时。

    卓不凡不辱使命,最终将耿挚苍和勾天全部捉拿起来。

    押解至思明城,一路上非常顺利,没有出现差错。

    甄盛从卓不凡手里交接完耿挚苍和勾天后,就命人连夜对二人进行了突审,二人很快就全部招了。事到如今,隐瞒只能是让自己皮肉受苦,这个道理二人十分明白。

    签字画押后,甄盛就将二人的供词、陈昱的亲笔信,以及两个人一并交到广西布政使司。

    公孙豪接到甄盛送来的人证、物证,对整个事件有了深了了解,认为这是孙善厚、韩彪等人为了掩盖钦州卫被袭,诬陷陈昱。

    于是,他将整个事件的调查结果,以及陈昱送来的亲笔信和供词,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而耿挚苍和勾天则关押在大牢当中,等候朝廷的旨意。

    朝廷接到了公孙豪送来的信件,对整个事件有了清晰的了解。宣德皇帝非常生气。钦州知州孙善厚、钦州卫指挥使韩彪竟然敢污蔑当朝思明侯,真是胆大包天,其罪可诛。

    另外,陈昱、公孙豪,以及耿挚苍、勾天的话里都提到了官府与贼寇勾结,狼狈为奸的事实。

    张本始终对陈昱充满了敌视,此时面对现实,也是无话可说。

    至于杨士奇、杨荣等打算借此机会敲打陈昱的大臣,也都打消了这个念头。

    宣德皇帝经此一事,对陈昱有了深刻了解。认为他是一个敢于与违法分子作斗争的人。大明就需要这样的人。

    他说道:“你们看看。廉州府是怎么搞的,匪患那么严重。本地官府就知道与贼寇狼狈为奸,谋取私利。博白的商队到大越陆那县做生意,都得绕道走。陈昱面对这个局面,没有选择屈服,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算上耿挚苍这伙贼寇,他清理了八处吧。咱们大明要是多一些陈昱这样的人,何愁不能大治呀”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诸位大臣都低下了头。

    杨士奇作为首辅大臣,首先表了态,他说道:“皇上。是我们办事不利。辜负了皇上。请皇上责罚。”

    杨荣、杨溥等人也都纷纷告罪。

    宣德皇帝说道:“你们都起来吧。其实说到底,还是朕的责任呀。如果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谁还会去落草为寇呀。话有点说远了。还是议一下廉州府这件事如何处置吧。”

    刑部尚书金纯自然是第一个发言,他说道:“皇上。耿挚苍和勾天的供词证据确凿,只需安排广东方面顺藤摸瓜,将这帮罪臣绳之以法,即可。”

    金纯说得非常符合当前的情况,其他人自然是纷纷附和。

    于是,宣德皇帝命人拟旨,让广东方面严查此事,严惩涉事官员。同时对陈昱自然免不了一番褒奖。

    宣德皇帝自然明白官官相护的道理,为此他在诸位大臣离开之后,又安排锦衣卫严查此事。

    广东方面接到圣旨之后,对于供词中提及的官员,以及犯罪事实,进行了认真核对之后,就按律进行了判处。该杀的杀,该判的判。孙善厚和韩彪自然是首当其中,第一批就被判了死刑。

    在广东方面进行当中,锦衣卫也接到了上峰的命令,开始对此事进行深查,他们可没有官员的那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而是进行了严查。有牵扯出来很多人。客观地说,有些人都是受到牵连而已。

    一时之间,广东官场人人自危。今天早晨去当差,晚上说不定就回不来了。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名官员在出门前,搂着家人一顿痛哭,犹如生离死别,今后不再相见一般。

    当日当差,没有被锦衣卫抓去。晚上自然是一番胡吃海喝,庆祝自己还安然无恙。

    整体而言,廉州府是重灾区。而周边的几个府只是少数人受到了波及。而钦州官场几乎是全军覆灭。广东方面不得不上报朝廷,请求任命空缺的官职。

    那些候补的官员在这次事件中获益。

    有些时候,一件事情对于某些人是坏事,而对于某些人确实好事。就拿廉州府这件事来说吧。有些人因为这件事丢了乌纱帽,甚至是性命。

    而那些候补官员因为这件事,获得了职位。如果没有廉州府这件事,很多人还得继续等着。至于哪一年能够成功补缺,还是个未知数,谁也不知道。

    廉州府这边的情况,也传到了陈昱那里。陈昱听说后,也只是淡淡地一笑,既没有多么高兴,也没有多么悲伤。他只是把这件事看得很淡,但是他还是希望朝廷能够经过此事,抓好各府、各县的管理,避免出现此类事情。




第三百零六章 电力是个好东西
    廉州府这段风波告一段落。虽然陈昱被孙善厚、韩彪等人诬告,朝廷某些大臣也想趁机敲打一下他,但是事实摆在那里,他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难关。

    陈昱对此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而是组织大家继续做好发电事宜。

    水电站的大坝建造完毕,发电设备也都陆续安装到位。电线、变压器、灯泡等也都陆续研制成功。

    在陈昱组织大家研究、建造水电站的时候,陆那县各方也都关注着这件事。

    陈昱的这个想法令人匪夷所思。大家还是处于封建思想之中。雷公电母不是负责这件事的嘛。莫非陈昱是电母的儿子,私自下凡了

    这种传言不胫而走。陈昱听了卓不凡的汇报,说道:“老百姓的脑子都固化了。对待新鲜事物往往是这个态度。不打紧,等他们习惯了就好了。”

    这日傍晚,太阳刚刚落山,陈昱率领众人来到了陆那县交易场所。

    此时,在几家安装电灯的商铺,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虽然已经是傍晚,天色已黑,已经到了关门休息的时候了。但是大家都没有走,而是等在这里。据说这个堪比煤油灯,能够提供光明的“电灯”,就在今晚进行首次通电。

    大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能够发光的东西。因此,都十分好奇。想第一时间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光景。

    陈昱率领着霍仁刚、卓不凡等人来到交易场所后,众人都十分自觉地将道路分开,让陈昱等人进入。

    黄石等人早已经将电灯调试完毕。他亲自按动开关,灯泡自动亮起。这是没有问题的。陈昱只是想借此机会,给大家普及一下电的基本常识而已。

    陈昱来到第一家店铺。这家店铺是陈昱建立陆那县交易场所后的第一批入驻的商铺。商铺的主人是陆那县首富陈涛。一个子承父业,四十多岁的大胖子。

    在陈昱担任陆那县县令期间,陈涛无论是在陈昱面前,还是在其他人面前,都声称自己与陈昱五百年前是一家子。

    陈昱对此也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在意。这种话,一般就是套近乎的客套话。无非是想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而已。

    陈涛见陈昱来了,赶往迎上前去,说道:“侯爷。快快请。都等着你呢。”

    陈昱在陈涛的引领下,进入了商铺。

    为了达到良好效果,黄石不仅在商铺内部按上了电灯,而且特意在商铺门口的屋檐下按了三盏电灯。

    开关就按在柜台后边,掌柜的很容易进行开关操作。

    陈昱来到了开关面前。他看了看棚上的电灯,然后伸手打开了开关。顿时,电灯亮了起来,原本昏暗的商铺,顿时变得非常明亮。

    众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神奇的东西,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陈昱趁机走到商铺门口,对大家讲述了电的基本原理。至于电费收缴、供电时间这些细节问题,自然由下面的人处理,这些小事无需陈昱亲自去做。

    陈涛的心情十分激动,他说道:“侯爷。这个东西真是太好了。有时候,我们生意谈成后,需要装车,由于天色已黑,煤油灯、火把等又极易引起火灾,有些货物的搬运只好推到第二日。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意进展,弄得大家都挺累的。这下好了,我们可以在天黑后继续营业了。”

    陈昱笑着说道:“好处还远远不止这些。以后我们用电的地方还很多。到时候,你们会更高兴的。”

    一个电灯就让大家如此兴奋,陈昱真是不敢再把电的诸多好处告诉大家,防止大家高兴过度,集体昏厥。只是恰到好处地暗示一下。

    陈涛还沉浸在电灯的喜悦当中,他并没有在意陈昱的话中话。

    陈昱又和陈涛了解了一下商铺的经营情况之后,就离开了。

    至于其他各家商铺安装点灯,就非常简单了。只需要从主干线路上,分别甩线进入两旁的商铺,然后接上电灯,按上开关即可。

    陈昱建立这个水电站,绝不仅仅是为了交易场所的照明。这仅仅是最基本的一个打算而已。他主要还是想将这个电应用于黄石的工坊。如果黄石等人制造枪支弹药、武器装备,以及日常的炼钢、锻造等,用上这个电,那效率不知提高多少倍。毕竟现在全是靠人工来做。

    在水电站即将竣工那时起,陈昱就开始着手研究制造这些设备的准备工作。他首先翻阅了脑海中各类机床的资料。对于那些高端的机床,陈昱十分干脆地选择了放弃。他只能挑选那些低端、实用的机床。

    陈昱早已安排黄石等人将电线拉到了工坊那里。

    此时黄石等人除了日常的生产之外,还着手研究陈昱拿来的那些机床图纸。

    黄石对陈昱的话深信不疑。如果这些机床研制成功,通了电,那工作效率岂是人工所能比拟的。

    黄石等人对于效率的提高,有着深刻地认识。及时是手工制造,大家也都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想方设法进行改良,提高工作效率。

    机器只要不坏,就可以无休止的进行工作。而人需要吃饭、睡觉,而且体力有限,不可能像机器那样。这一比较,一目了然。

    陈昱这段时间放下了手里的一切工作,每日与黄石等人研究机床的制造工作。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题。虽然进展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大家凭着一股韧劲,始终保持着研究工作稳步推进,没有停歇。

    电力的确是个好东西。起码现在工匠们加班加点干活,工坊里点着电灯,犹如白昼一般。一些精密的零部件,也可以在晚上进行制造了。

    大家期待着这些新式设备的研制成功。

    万事开头难,解决了电的问题,基本上就完成了一大半。下一步依托电力,研制出各种各样的设备,各种各样的商品,必将推动三府一县继续快速发展。

    陈昱是一个注重民生的人。他并不太热衷于开疆拓土,扩大地盘。只要能让自己管辖的百姓幸福生活就足够了。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新安府陈虎传来的折子,打破了这份宁静。



第三百零七章 水棠县遭到袭击
    陈虎传来的消息,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新安府水棠县遇袭了。人员死伤很多,鱼罐头、金银财宝等被洗劫一空,损失十分惨重。

    至于是何人所为,陈虎也没有查清楚,只是知道这帮人是从海上过来的。

    陈昱看完之后,知道事情非常重大。于是,简单安排完黄石等人,他就率领着卓不凡等人出发了。

    来到水棠县,陈虎还在那里进行善后工作。虽然距离事发已经四天了,但是依然能够看到当时的痕迹。

    陈昱问道:“个人所为,还没有查出来”

    陈虎检讨道:“侯爷。现在只是知道对方是从海上坐船打过来的。至于身份,我派了几波人乘坐渔船出海打探,没有任何消息。是我疏忽了。没有听你的劝告,加强海防。现在酿成如此大错,请侯爷责罚。”

    陈昱刚刚获得三府一县时,挨个府走了一朝,在新安府,除了研究经济、百姓生活等,还着重研究了今后的军队建设。陈昱知道从长远角度,得有海军,而自己占据的地盘,只有靖安府属于沿海地区,具备组建海军的地理条件。但是陈昱知道,现在百废待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组建海军的事情,就没有提上日程。

    但是,陈昱让陈虎注意来自海上的威胁。加强海防。因为己方没有海军,如果海上来了军队、贼寇等入侵者,只有挨打的份。

    陈虎当时也就是听了陈昱的话,当面答应了了。接下来建设水产品交易场所、贩卖鱼罐头、扩军、组织移民种植杂交水稻、修路等工作陆续展开。他就将加强海防放到了脑后。

    今日水棠县遇袭,陈虎的确是有责任的。

    但是,陈昱非常理解他。除了工作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往往注意来自陆地上的威胁,对于海洋,不仅一无所知,而且对海防根本就没有概念。少量的海盗,并不会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陈昱说道:“惩罚之事先放一放。眼下是要重振水棠县水产品交易场所。防止来自海面的第二次袭击。在来的路上,我已经安排谅山府抽调两个卫所前来增援靖安府。”

    黄福听了,说道:“侯爷。自你上次确定扩军计划后,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扩军计划。由原来的四个卫,扩编至八个卫。新组建的四个卫也已经训练成型两个卫,剩下两个卫也正在抓紧训练,近期就能完成训练。我觉得仅凭我们靖安府的实力,绝对没有问题。”

    陈虎也同意黄福的观点。

    陈昱岂能听不出来二人话里的意思。靖安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让谅山府出兵增援,显得靖安府无能似的。他们想在哪里倒下,就在哪里爬起来。这份精神值得钦佩,但是做法,陈昱却不敢苟同。

    陈昱解释道:“你们怎么想的,我非常清楚。是不是觉得很丢脸呀。我要说的是,以目前你们靖安府八个卫的兵力,做好海防远远不够,我调这两个卫,是要加强海防。另外,我们还得组建海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组建海军。因为海上的威胁,已经显现。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着手进行准备。”

    组建海军陈虎、黄福都没有反应过来。因为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海军你得有战船吧。那么战船从何而来得有造船厂吧。造船厂又从何而来呢这一问,二人相信没有人能够回答。

    陈昱好像看穿了二人的心思似的,他说道:“组建海军,何其艰难。咱们连造船厂都没有,如何建造战船呀。没有战船,何来的海军。这的确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所能完成的。但是我们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想法,就不做了。那可不行。此事,我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必须建设海军,否则咱们以后还得吃大亏。”

    黄福听了,说道:“是呀。侯爷。靖安府东部都是海岸线。如果仅是被动防守,海岸线太长了,根本无法进行防守。待得到消息后,人家早已经抢完,逃走了。我们又没有能力出海追击。只能吃哑巴亏。一回两回尚可。时间长了,老百姓对咱们也会有意见的。”
1...117118119120121...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