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公孙豪派来的人要见甄盛,可是寇准却声称,甄盛正在养病当中,任何人不见。思明府的日常工作都由寇准来负责。
没办法,公孙豪派来的人只好找到刘大龙,说明此事。
刘大龙听说后,就来找甄盛,依旧是寇准接待的,依旧是那番话。
刘大龙听了,说道:“圣旨既然已经到了思明府,要么通知侯爷到思明府接旨,要么派人将圣旨送到陆那县。总不能这么一直耽搁吧。”
寇准回道:“甄大人正在养病。侯爷在陆那县也是事务繁忙。我原本想等到甄大人病好一些,再向他禀报此事,由他通知侯爷。毕竟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思明州知州。”
刘大龙没好气地说道:“这和职位没有关系,更与甄大人没有关系。此事涉及侯爷,只需将圣旨送到陆那县即可。或者通知侯爷到思明城来接旨,研究对策。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
寇准只好回道:“刘将军放心。我马上就派人通知侯爷。”
刘大龙出了府衙,回去后,仍然有些不放心。他怕寇准阳奉阴违,答应自己,却不去办此事。
于是他就派人赶赴陆那县,通知陈昱此事。
陈昱听了之后,也是觉得此事有些棘手。因为朝廷的意思非常明了,那就是严惩袭击钦州卫的直接参与者。
换句话说,已经是退一步了。没有直接点名严惩思明侯。这说明朝廷还不想撕破脸,与自己公然决裂。
但是齐泰心、仇武、卓不凡等人,都是奉自己的命令前去袭击钦州卫的。把他们交出去,陈昱还真干不出来。
要是换做旁人,看到朝廷给自己台阶下,自然是弃车保帅,让齐泰心,仇武、卓不凡等人背黑锅。
这么做,朝廷有了面子,陈昱也完好无损,而只是牺牲了齐泰心这帮棋子而已,可以说是双方皆大欢喜。
朝廷给陈昱下这个圣旨,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不仅可以平息朝中每日铺天盖地的严惩陈昱的折子,而且还能彻底解决此事。
可惜,朝廷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没有考虑陈昱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百五十三章 从轻发落
对于朝廷给的台阶,陈昱并没有要。他直接怼了回去。
陈昱写了一个奏折,重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阐述,而且在事情的讲述过程中,又把自己的感受、对朝廷方面的反应、纵容也都一一写了进去,最后,陈昱表示此事到此为止。如果没有朝廷的纵容,也不会发展到袭击钦州卫的地步,希望朝廷以此为戒,管好下边的人。
可以说,陈昱丝毫没有给大明朝廷留下任何面子,措辞非常强硬。
写完之后,陈昱将这份奏折交给刘大龙派来之人。此人名叫李海,是刘大龙的心腹。
陈昱交代道:“李海。你把这个奏折交给你们刘将军。告诉他,直接交给大明方面的人即可。”
李海领命而去。
送走了李海,陈昱来到了陆那县县衙,查看马天等人私自贩卖粮食一事。
霍仁刚作为捕头出身,这种案子简直就是小儿科。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调查清楚了。
原来,阮士在向县衙请愿失败后,就准备离开此地,返回清化城了。毕竟陈昱下了死命令,只能由官府向交易场所进行售卖。
而官府每日投向交易场所的粮食,仅仅只有原来交易量的十分之一。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刚一投放,就被抢购一空。自己作为外来商人,自然没有优势可言。
与其在这里待着,不如回去研究一下今后的营生。
临走前,阮士就在陆那县城采购。每次来此,他都会给妻儿带一些礼物。虽然不是十分贵重,但是却能表达一份心意。
在街上,就遇到了闲逛的马天。
对于马天,阮士是认识的,只知道是城外马家村人。通过城里的粮商认识的。吃过几次饭,但没有什么深交。
马天笑着说道:“阮大哥。你这不好好在交易场所做生意,跑县城来干什么。马上就到中午了,走吧,前面的馆子。我请你。”
阮士听了,哪有心情吃饭呀,他说道:“马老弟。我这是来给家里买些小礼物。这几天就回去了。官府已经通知大家,禁止私自交易粮食。官府的粮食投放又那么少,我也抢不到,只能是回去了。”
马天一听,没好气地说道:“这个陈昱,就是吃饱了撑的。好好的粮食交易,就被他整成这个熊样。”
阮士脸色大惊,他看了看周围,发现没人注意他俩,这才说道:“马老弟。快别说了。这要是让谅山侯听到了。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呀。”
马天不屑地说道:“我在陆那县混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里混呢。他能把我怎么样走,咱们边吃边聊。”
阮士也怕马天在大街上说出叛逆的话,连累自己。就跟着马天到了酒楼,要了一个楼上的包间。
两个人起先是天南海北地侃大山。几杯酒下肚后,竟然又聊到了这个禁止私卖粮食这件事上。
马天仗着酒劲说道:“阮大哥。我家里有一批粮食,正要往外卖呢。怎么样我直接卖给你,你拉回去一定能小赚一笔的。”
阮士连连摇头,说道:“这可不行,你没看告示嘛。私自贩卖粮食,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咱们还是别捅那个马蜂窝了。”
马天不屑地说道:“陈昱说得话就是屁话,专门吓唬你们这些外来户的。你带着人到城外的马甲村,直接把粮食拉走。神不知鬼不觉。咱们又不是在交易场所,或者陆那县城明目张胆地交易。”
阮士还是有些担心,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被抓到了,那岂不是全都完了。”
马天安慰道:“即使被抓住了,也没有鸟事。我就说这是送给你的。送东西还不行吗”
阮士因为酒精的作用,考虑事情有些慢,还有些片面。一听,觉得马天说得还有些道理。
再加上这里面还有利可图,他的内心就有些动摇了。
于是二人在屋里进行了密谋,明日一早,阮士就派人到马家村拉粮食。
马天今天就要把粮食准备好。
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粮。
二人谈成了买卖之后,自然是一番推杯换盏,喝得都有些高。
马天回去自然组织人将即将贩卖给阮士的粮食准备好。
而阮士这边则是安排伙计,联系马队,准备明日到马家村拉粮。
第二日一早,阮士就率领众人,浩浩荡荡直奔城外的马家村。
这引起了暗卫的注意,他们秘密跟随着阮士的队伍,最后来到了马家村马天的住处。
听了二人的交谈,确定这是在私自贩卖粮食。于是立刻向陆那县县衙做了报告。
县衙的捕快、陈昱的卫队先后赶到马家村,将正在交易的马天、阮士等人逮了个正着。
虽然马天、阮士矢口否认,但是二人身旁的那些人可没有二人如此坚强的意志。
霍仁刚一番威逼利诱之下,终于有人开始招供了。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后,马天和阮士也只能面对现实,承认了私自交易粮食的犯罪事实。
将这帮人的供词呈给陈昱后,霍仁刚请示道:“侯爷。此事咱们应该如何判决呢”
陈昱翻了翻供词,说道:“要是依据我的本意,一定是要严惩的。可是马洪天给马天求情,我答应他从轻发落。我也认真想了想这件事,觉得还是从轻处罚比较好。虽然马天明知故犯,但是他毕竟是陆那县县衙的老人。与县衙的人员或多或少还有一些联系和关系。马洪天说他自从出狱后,在马家村还算老实。我觉得他能老老实实的待着,不惹是生非,也是咱们陆那县的幸事。所以,对于马天,咱们就是没收他的粮食。并且与其约法三章。如果胆敢再犯,新账旧账一起算,让他掂量明白。至于阮士,他是大越的商人。马天提出交易在先,他被利益所诱惑,才同意私自交易粮食。打五十大板,将他赶出陆那县,就是了。”
霍仁刚听了,说道:“侯爷英明。这么做,既惩治了马天和阮士,同时也向其他人表明了咱们严惩私自交易粮食的态度。”
同时,霍仁刚也表示,县衙里确实有人向其为马天求情。
陈昱听了,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生气,说道:“虽然为马天求情,我并不赞同。但是一个人能在别人遇到困难、危机的时候,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为其求情,我觉得这是性情中人。”
第三百五十四章 深入农户家里
马天的粮食被没收了,他也被放了出来。而阮士被打了五十大板后,养了很长时间,才能上路,返回了清化城。
陆那县上下知道此事后,没人敢私自贩卖粮食了。陈昱制定的收购之策,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陈昱也带着人深入村庄收购粮食。中午就在农户家里吃点家常便饭。
这户人家姓王,名叫王三一。家里有老母,妻子和两个儿子。
听说谅山侯要到自家吃饭,王三一有些不知所措。倒是村长提议,把家里的鸡杀了。王三一这才反应过来,亲自操刀,杀鸡。
陈昱来到王三一家里,看着桌子上的炖鸡,就知道他们是因为自己要来,才杀的鸡。
陈昱心里有些不好受,但是面上依旧是笑呵呵的,说道:“叨扰了。王大哥。”
王三一胆怯地说道:“不叨扰。侯爷请。”
陈昱只带着凌云一个人来到王三一家里。而王三一的家人此时都躲在屋子里,并没有出来。
陈昱说道:“王大哥。家里人呢,一起出来吃吧。”
王三一回道:“侯爷。妇道人家和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她们也吃过了。您吃就是。”
陈昱回道:“还是让他们出来吧。人多吃饭热闹。”
见陈昱如此坚持,王三一只能将自己的老母亲、妻子和两个孩子叫出来。
四人都低着头,根本不敢看陈昱。
陈昱主动问道:“孩子现在上学吗”
王三一回道:“禀侯爷。原来家里穷根本念不起书。自从种植了杂交水稻,家里不仅粮食够吃了,还能有一些积蓄。我就把他俩都送到私塾了。村子里有一位老先生教的很好。如果他们能够高中,也不枉我供他们读书呀。如果不行,那就回来务农,反正也饿不死。”
陈昱听了,说道:“你的这个思想还算行。但是我觉得光读书不行,还得学到真本事。死读书,读死书是不行的。”
王三一只是一个农民,他根本听不懂陈昱的这番话,只是一味地点头称是。
陈昱只好转了话题,说道:“王大哥。你们平时就吃鸡吗是不是因为我来了,才杀得鸡呀。”
王三一一听,脸色一红,回道:“平时我们都不吃鸡。都是拿到集市上去贩卖,换些钱话。侯爷来了,总不能与我们一样,吃这些饭菜吧。”
这番大实话,令陈昱有些感慨万千,他说道:“那你们平时不吃肉吗”
王三一摇了摇头,说道:“能喝上粥,吃点青菜,那就不错了。我们可不敢奢求吃肉。”
陈昱在城里每顿那是都有肉的。而且很多都是山间的野味。他继续问道:“那你们不上山上打些野物吃吗”
王三一说道:“农闲时,我到与村里人上山打猎。但是这些猎物都到城里贩卖,赚点钱花。我们可没长这个富贵肚子呀。”
不得不说,百姓对生活的标准很低,他们只要是能够吃饱饭,填饱肚子就很高兴了。根本就没有吃肉的奢求。
但是从现代医学角度,光吃青菜,一点肉类不摄入的话,身体是缺少东西的,会出现问题的。
陈昱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多养殖家禽,形成规模。这样既能卖很多钱,自己也能吃上美味的肉呀。”
王三一听了,解释道:“侯爷。其实您说得道理,我们也懂。可是养多了,发生瘟疫,那就得成批的死掉。有时候全村都得遭殃。所以大家都不敢多养。”
王三一说的是实情,这一点陈昱却没有考虑到。在那个年代,没有现代的技术做支撑,遇到疾病,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家禽死去。别说这些动物了,就是人的性命,都无法保障。
但是要想让百姓生活的更好,饮食方面除了杂交水稻外,肉类也是必须的。
陈昱边吃饭,边说道:“王大哥。你放心。回去我就研究饲养牲畜的问题。一定要让大家都能吃上肉。”
虽然王三一说,那太好了。可是陈昱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来,他对于陈昱的话,是根本不相信的。
也难怪,要想让大家都能吃上肉,那就得大规模养殖。可是这就有了王三一所说的疫情的危险。这是一道躲不过去的坎。
但是陈昱脑海中有着无数的资料,这也是陈昱敢于提出,让大家都能吃上肉的底气。
饭后,陈昱让凌云给了王三一二两银子。
王三一死活不要。
陈昱说道:“王大哥。这个钱你收着。我只是上你们家吃个饭,和你们唠唠家常而已。你却如此破费,我心里过意不去。就是二两银子,我也没有多给。你就收着吧。”
王三一见陈昱这么说了,只好把钱收了。
陈昱在收粮过程中,与包括村长在内的其他人进行了一番交流,其中一个话题就是扩大养殖规模,让大家都能吃上肉。
大家的想法与王三一基本一致,都认为规模大,容易爆发疫情,到时候就是血本无归。太危险了。
而陈昱率人押运着粮食,返回县城后,与霍仁刚等人谈起此事。大家也都纷纷表示担忧,认为这么做实在是太危险。
陈昱只能作罢,但是在他的内心还是有了一个大规模养殖的想法。
陈昱一直想去黄石的工坊看一看,先后被几个事情给耽误了。忙完了这几件事情后,陈昱才有时间去查看黄石等人的成果。
黄石没有让陈昱失望。他除了按照陈昱提供的图纸制造了几个现代设备外,最主要的是制造出了大炮。
原来,陈昱在与龙虎帮的争斗中,缴获了对方的战船,船上配有火炮。自家水师建立后,也在船上配备了火炮。
但是陈昱并不满足于此。他从脑海中翻阅了一些火炮的资料,让黄石带人制造在陆地上使用的火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