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经过几个时辰之后,大风暴终于过去了。卜敬命人清点人数,触礁沉没的几艘船上的人,刨除救上来的,整整六十二人不见踪影。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非常渺小的。
这六十二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
卜敬等人的心情都很不好。作为此次商队的首领,卜敬自然要开导大家一番,他说道:“这六十二名弟兄,就这么没了。我和大家一样,非常悲痛。侯爷临走前,交代了。在航海过程中,牺牲的弟兄,按战死来论。登记造册,回去后按期发放抚恤金。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要继续前进,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我们大家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干好这次航行。”
说完,卜敬就命令船队继续前进。
这次触礁,给卜敬提了个醒。那就是航海图标记的小岛,未必是那种可以停船的岛屿,有可能是礁石之类的东西。
卜敬并不知道的是,陈昱是依据后期的海图,与能够找到的大明海图,综合起来制作的。
这处岛屿实际上就是由现在的暗礁长年累月演变成的。
陈昱将多年后的岛屿,安在现在的海图上,怎能不出事。这也是他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卜敬根据实际情况,将手里的海图,进行了修改。将图上的小岛,标记成为暗礁。
船队继续前进。卜敬命令众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海图变成了参考,而不完全照搬海图。但是大方向是按照海图来的。
所幸,接下来的航线,与航海图大体相同。几处无关紧要的差别地方,卜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番修改。
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卜敬等人终于来到了文莱。
由于郑和下西洋,文莱对于来自大明方向的船队,还是非常重视的。
卜敬等人说着大明话,自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船队带来的可都是紧俏货,很快就被当地人n一空。而卜敬也从当地购置了许多当地独有的货物。
对于这一点,陈昱事先都有所交代。
补给装上船,货物全卖光。采购足足的当地货物。卜敬等人就离开了。
就在卜敬等人返程的时候,谅山城的朱雀卫组建成功。
陈昱亲自观看了朱雀卫的演练,非常满意。
陈昱在谅山府待了这么长时间,该处理的事情,基本都处理完了。
一心想要组建的朱雀卫,组建成功。
潜伏在谅山城外莫华山的詹清部,也被连根拔起,彻底铲除。
谅山府在班泰等人的精心管理下,越来越好。
诚阳子没有让陈昱失望,将詹清的头颅送到了黎银的府上。
黎银并没有为难诚阳子。因为他知道,这是陈昱的意思。诚阳子是代表陈昱来送詹清的头颅的。
黎银内心是非常震怒的。自己在陈昱的地盘埋伏的两路奇兵,就这么没了。
栾祥那伙来往于太原府与谅山府,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在他看来,陈昱等人根本拿栾祥部没有任何办法。前期的谅山府衙和当地的卫所,对此事也是无可奈何。
可是这个可恨的陈昱,竟然派兵深入太原府,一举歼灭了栾祥部。还将大家的头颅送到负责传递消息的鱼竿成员手里。这不是挑衅,是什么。
也怪自己太大意了。觉得太原府是大越的地盘,陈昱没法处理。可惜自己太低估这个陈昱了。这个人真是胆大包天,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至于詹清部,黎银更加生气。无论是詹清部的人员素质,还是他们躲藏的山洞的隐蔽性。陈昱这帮人根本无法找到他们。
自己还派遣了一批精兵强将协助詹清做事。可以说,万无一失。
没想到陈昱竟然以粮食为诱饵,将詹清部引了出来。这是典型的引蛇出洞呀。
黎银看着詹清的头颅,暗骂他是个蠢货。
诚阳子可没有时间揣摩黎银的内心。他送完詹清的头颅,就离开了清化城,返回了思明城。
陈昱处理完了谅山府这里之后,就率领着凌云、诚阳子等人继续北上,赶往自己的老根据地,思明府。
将卓不凡派到青龙卫担任指挥使,协助刘大龙、甄盛等人治理思明府,这让陈昱对于情况非常复杂的思明府放心不少。
卓不凡上任前,陈昱将自己对思明府的几个担心,都和盘托出,目的就是让卓不凡注意这几方人。防止出现意外。
在陈昱看来,甄盛、刘大龙、卓不凡,以及生苗各位首领,完全可以控制住思明府的局面。
有些时候,想法是好的。人员齐备,自然是能够控制住。但是如果控制局面的人员发生了变化,那还能控制住局面吗21
第三百九十一章 寇准依旧代理工作
陈昱等人北上,来到了思明城。
出城迎接的是刘大龙、卓不凡、寇准等人。
陈昱没有看到甄盛,就问道:“甄盛怎么没来呢”
刘大龙、卓不凡,默不作声。而寇准上前笑着说道:“侯爷。甄大人得了很重的病,一直卧床不起。所以他来不了。这才让我替他前来迎接侯爷。”
陈昱听了,没有紧皱,说道:“我记得上次开会,就是你替他去的。他竟然病了这么长时间。我得去看看他。前面带路。”
寇准忙上前拦住陈昱,说道:“侯爷。万万不可呀。甄大人得的是非常强的传染病。您要是去了,实在是太危险了。甄大人早已料到您会前去看他。特意写了一封信,让我面呈给您。”
说完,寇准掏出了一封信。
陈昱打开一看,的确是甄盛的笔迹,而且内容也与寇准说得一般无二。
陈昱问道:“他病了这么长时间,可有起色”
寇准回答道:“侯爷放心。前期咱们当地的名医都束手无策,没办法,只能到外地去请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们从广西南宁府找来了一位名医。他开的药方,让甄大人的病情有了起色。据他所说,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彻底康复了。只是此时的排毒,传染性非常强。不适合大家前去探望。还望侯爷见谅。”
陈昱的心情这才好了一些,说道:“那就好。待他好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去看他。”
一行人将陈昱送至思明侯府。管家胡富早已率领一干下人,在府门前等候。
虽然陈昱不经常在府里。但是府里的情况一切正常。不仅下人们正常工作,就是门口的侯府大门也是正常开放的。
众人坐定后,陈昱问了一下思明府的情况,军队这面由刘大龙做了汇报。按照陈昱制定的组建十万兵力,二十个卫所的目标。思明府方面正在稳步推进。
已经由最初的个卫所,扩编至十五个卫所。下一步,将逐步扩大至二十个卫所。
陈昱听了,非常高兴,说道:“大龙呀。干得漂亮。二十个卫所,十万人,咱们就可以抵挡住来自大明的进攻了。我觉得咱们这二十个卫所,不能仅仅只有两个火枪兵卫所。在来的路上,我就打算在咱们思明府再增加一个火枪兵卫所,那就叫“玄武卫”吧。正好咱们还有五个卫所没有组建,我们就组建玄武卫。”
刘大龙回道:“侯爷。如此以来,我们思明府的战斗力又会大增。只是侯爷,我们对于扩军,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哦说来听听。”
刘大龙就说道:“启禀侯爷。咱们思明府人口有限。起先咱们并没有太在意。可是随着卫所扩军,这个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各州县的土地,得有人种吧。各城的商铺,经商的马队、商队,得有人干吧。随着扩军,招募士兵就越来越不好招了。多亏了生苗的禾瓜轩、禾列疆、禾卡尼等人,积极从生苗中招募士兵,这才取得了现在扩军至十五个卫所的规模。只是下一步,再扩充五个卫所,就有些困难了。据我了解,这两万多人,真不好招呀。”
旁边的寇准也说道:“为了配合刘将军扩军,我们州县衙门也都对城里的居民,城外的村民进行了一番调查。的确是不好招了。思明城有一个店铺,听说招兵,三个伙计都去应征去了。老板成为了光杆司令。他就跑到府衙来告状。说咱们这么干,他不好了。伙计都去当兵了,这个店铺以后怎么办呀。”
陈昱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个问题。那你们怎么解决的”
寇准说道:“我们就只招募了一名伙计,其余两名伙计让他们回去,继续当伙计。待老板再招到人后,再让他们前来应征。”
陈昱说道:“你们这么做事对的。否则商铺无法开展,就会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生活。这是不是个案,其他商铺也会出现这个问题。干得好。”
寇准继续说道:“城里还好说。城外的村民因为军队饷银的丰厚,纷纷放弃种地,都去当兵了。那粮食又成为了问题。为此,我们对每村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确定最终可以招募的人员,就是确保这个村子能够正常劳作。粮食生产与招募士兵两不误。”
陈昱夸赞道:“你们考虑的非常对。这么做是最佳办法。就是我来做,也顶多做到这个程度。”
对于府县的支持,刘大龙也说道:“府县对我们卫所扩编的确是帮助非常大。没有他们的支持,也不可能顺利扩编至十五个卫所。”
陈昱对于双方合作如此好,非常高兴,说道:“咱们建立军队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如果为了扩军,而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那就违背初衷了。至于剩余五个卫所的建立。我觉得咱们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
刘大龙、寇准也都点头称是。
谈完了卫所扩编,陈昱又问道:“这段时间。甄盛有病,寇准是你在主持大局吧。”
寇准回道:“侯爷。甄大人病了之后,就把我从思明州叫来了。对于他的想法,起初我是拒绝的。毕竟我仅仅是思明州的知州。前来思明府府衙替代甄大人管理整个思明府,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可是甄大人也是为了整个思明府着想,连续发了三封信,催促我前来思明城,主持大计。于是,我就来了。也算是不辱使命,勉强维持着思明府的运转。”
寇准深得甄盛的厚爱。陈昱对于这一点是知道的。
自打甄盛主持思明府,就对寇准非常认可。否则,卜敬前脚卸任思明州知州,甄盛就力荐寇准接任。
对于甄盛的这个推荐,班泰、陈虎等人是反对的。只是他们是事后得知这个情况后,向陈昱私下表示反对的。他们觉得寇准这个人天生有反骨,不是那种忠诚的人,让他担任思明州知州,危险会加大。
陈昱之所以同意甄盛的想法,是因为他非常信任甄盛,寇准作为甄盛的得力干将,由他就任思明州知州,可以帮助甄盛更好地掌控思明府。
所以对于班泰、陈虎等人的反对,陈昱也只是进行了一番安慰和解释。但是并没有换掉寇准。21
第三百九十二章 都说不正常
寇准、刘大龙、卓不凡等人与陈昱聊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毕竟陈昱等人一路旅途劳顿,需要休息。
送走众人后,陈昱就把管家胡富叫来了。他问道:“这段时间,思明府这边怎么样我怎么总感觉怪怪的呢。”
胡富虽然只是陈昱府上的管家,但是陈昱也让他密切关注思明府的动向,尤其是思明城。在他看来,多一个获取消息的渠道,不仅能够获得跟多的消息,还能交叉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胡富回道:“侯爷。思明府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甄大人生病,寇准代替他打理府衙的工作。”
“那他干得怎么样”
胡富有些犹豫。
陈昱看着胡富,道:“有什么话,但无妨。”
胡富这才道:“寇准能力是有的。他处理府衙的工作倒也是井井有条。只是,据我了解,甄盛将府衙人员,以及一些州县的人员进行流整。有一些都是他的亲信。可是,他对外声称,这是甄大饶命令。所以,这究竟是甄大饶意思,还是他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陈昱听了,眉头皱起,道:“甄盛虽然十分信任寇准,但是我觉得甄盛还是非常有原则的人,按理,他不应该这么干呀。”
胡富继续道:“侯爷。关键是被换下来的人,都是甄大人一手提拔的,而且干得很好。就这么平白无故地被换下来了。有些人觉得不服,有些人觉得奇怪,就到府衙来找甄大人。但是都被寇准以各种理由阻挡在府衙门外,根本见不到甄大人。闹得凶的,就被寇准派人压入了府衙的大牢里。所以有人就怀疑,是不是寇准将甄大人给软禁了。”
有人怀疑甄盛被软禁陈昱倒吸了一口凉气,道:“那据你了解的情况,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胡富道:“这我还真不敢妄下定论。有几次我有事找甄大人。都是寇准接待的我。我的事情也都给我办了。”
话间,下人来报,刘大龙求见。
刘大龙不是刚走嘛。怎么又回来了。陈昱没有细想,就让下人通知刘大龙进来。
过不多时,刘大龙进来了,直接开门见山地道:“侯爷。去而复返,实在是有些情况必须要和您汇报。”
陈昱一听,知道事情很严重,否则刘大龙不会这么去而复返,于是他道:“大龙。有什么话,就吧。”
刘大龙就将卫所扩编出现的一些情况了出来。
原来,谅山府各级衙门配合军队,在当地招募士兵。可是,刘大龙接到下边的反映,寇准趁此机会,将一些自己的亲信,也一并安插到了军队里。
陈昱听了,问道:“证据都有吗”
刘大龙回道:“侯爷。证据确凿。这个寇准利用甄盛的名义发号施令,将府衙和县衙的一些人员进行了更换,换成了自己的亲信。利用这些亲信,为卫所招募士兵,而且趁机将一些跟随自己的人安插进入卫所。”
“此事你找过寇准吗”
刘大龙回道:“虽然我有证据,可是他是打着甄盛的旗号做事情。我都想到了,如果我去找他,他安插亲信进入军队。他完全将此事推到甄盛身上。至于他调换府衙和县衙的人员,我也管不了。”
陈昱道:“那你有没有去找甄盛,谈一谈。”
刘大龙道:“怎么没找。可是每次都被寇准给挡了出来。甄盛有传染病,见不了人。并且拿出来一封甄盛的亲笔信,委托寇准全权处理思明府的事宜。有什么事情直接找寇准。我总不能硬闯吧。”
陈昱通过胡富和刘大龙的话,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他道:“现在看来,我们还得先找到甄盛,当面与甄盛谈,才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咱们现在只是听得寇准的一面之词。”
刘大龙道:“现在色已晚,甄大人又处于养病状态。要不咱们明早再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