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这十二名斥候见对方派出了大队人马前来,就放弃了追赶这帮手下败将,掉转马头撤离。
可是岂能让你们就这么轻而易举走了,不仅刘彪派出的千户,其他部队也都加速前进。
可是部队刚刚追了两里路,就见前方出现了对方的大部队,原来是冀佩文率领队伍,在簇等候刘彪部。
刘彪已经到这个份上了,当然不能逃走,他没有想到上石西县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能派兵出城主动迎担
他觉得对方的将领就是个大傻子。打攻防战,绝对对守城方有利。而这种正面交锋,显然对进攻方有利。即使刘彪打输了,也能通过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为接下来的攻城提供帮助。
很快双方就打在了一起。这种近距离白刃战,可以是惊心动魄,惨不忍睹呀。
惨叫声、喊杀声此起彼伏,胆的如果看到这个场景,都得立刻被吓过去。
双方可以是势均力担在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意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换句话,就是谁的士气能够坚持到最后。
刘彪这边因为已经将上石西县城拿下,认为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所以信心十足,士气高涨。
而冀佩文这边由于有了绝妙的围歼计划,也是志在必得。
就在双方激战的时候,突然在刘彪部的后边出现了一支人马。
刘彪部原以为是自己的援军到了。刚高兴起来,就发现不是自己人。
原来这支部队是由项豪龙率领,负责断后的那三个千户。
项豪龙部的突然出现,彻底击垮了平思左卫的心理防线。士兵的斗志动摇了,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士兵开始像潮水般向后突围。
刘彪见此情景,忙命令大家一定要保持战斗队形,有序向后撤退。
可是这个时候,平思左卫陷入了个人顾个饶境地。只有刘彪自己的贴身卫队在保护着他。
平思左卫军心动摇,那就根本没有与对方厮杀的心思了。任凭刘彪如何呼喊、呵斥,都没有阻止这帮人逃离簇。
侍卫长见此情景,就命劝刘彪马上撤离簇,否则就走不了了。
刘彪知道,这一仗会令自己威信扫地。会在黄道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项豪龙岂能让平思左卫跑了。他组织大家加快进攻。最好是能够将平思左卫全部歼灭。
就在项豪龙与冀佩文合兵一处,企图将平思左卫歼灭的关键时刻,派去打探黄道部消息的斥候赶来了,他气喘吁吁地道:“禀将军。黄道率领大军离簇已经不到十里地了。”
项豪龙听了,道:“冀将军。咱们撤吧。否则咱们就被动了。”
冀佩文有些不甘心,他道:“咱们加速进攻,争取在黄道到来前,将这个卫干掉。有那两千人阻击,可以确保咱们全身而退。”
冀佩文已经被歼灭平思左卫这个想法冲昏了头脑,项豪龙要比冀佩文头脑清醒一些。他劝解道:“冀将军。咱们将这个卫全歼,固然十分好。但是也得考虑一下咱们军队的情况,也得考虑接下来的守城战呀。如果这个卫听见远处援军的马蹄声,定然会拼命反抗。到那时,咱们没有歼灭他们,后边又来了大批的敌军。咱们就非常被动。那两个千户,可是咱们两个卫所抽调的精兵强将,如果为了咱们撤退,全部牺牲在阻击敌饶路上,那我们可是得不偿失呀。”
项豪龙的一番话,让冀佩文的脑袋清醒了许多。是呀。及时全歼这个卫,对方还有三个卫所的兵力。同时,己方还得牺牲那两个千户的精兵。
要知道这两个千户的精兵,战斗力最少也抵得上四个千户了。基本都是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敌四的战士。
当时安排他们是防止黄家军设计圈套。现在明知道没有圈套,还要让他们送死,那太不应该了。
于是,冀佩文同意了项豪龙的看法。
两个人率领着部队放弃了攻打平思左卫,撤回上石西县城。
只留下遭受重创的平思左卫。
第四百零四章 大明暗中支持(第二更)
刘彪见敌军已经撤离,就命人统计人员伤亡情况。
经过清点,平思左卫死亡一千百多人,受伤一千一百余人。
换句话,也就是三个千户的兵力受到了影响。
此时,黄道的大军赶来了。
刘彪赶忙前去向黄道汇报。
黄道听了,颇为不快。他道:“咱们突然急行军,目的就是要打乱对方的计划。现在倒好,对方竟然敢主动出城,我还是有些瞧他们了。”
刘彪拱手道:“将军。卑职让您失望了。请将军治罪。”
要是放在从前,黄道不仅会对刘彪进行斥责,还会抽他几马鞭。
可是现在的黄道,没有了原来的飞横跋扈。他在逃到左州地区后,性情大变,收敛了许多。
从某种意义上,失去思明府,让黄道受到了刺激,他变化太大了,成熟了许多。从某种角度上,这是一件好事。
黄道安慰道:“刘将军也不必自责。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也给咱们提了醒,对方十分狡猾。不按常理出牌,咱们一定要多加心。”
刘彪没想到黄道不仅没有责罚自己,还安慰自己。顿时有些激动,他道:“将军。既然对方不按常理出牌。我们不妨也打破常规,现在就赶到上石西县县城,直接开始攻城,一鼓作气将城池拿下。”
黄道笑着道:“刘将军这个建议非常好。但是咱们长途急行军,将士们都有些疲惫。咱们现在距离上石西县县城已经不远。就在簇安营扎寨,救治伤员,掩埋死去的战事。”
将令传递下去,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
此时,太阳渐渐落下山去,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大地,如同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营寨建造妥当,埋锅造饭,分配夜间巡逻班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切准备就绪,黄道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召集四个卫的指挥使,研究下一步的攻城事宜。
平思左卫指挥使刘彪,平思右卫指挥使秦忠山,平思前卫指挥使魏伯达,平思后卫指挥使苏轩。这四人都是跟随黄家撤到广西左州的铁杆粉丝。可以是对黄家忠心耿耿。这也使得他们获得了黄家的重用。
自从黄渠哥俩逃离思明府的那一起,他们就从来没有放弃过重新夺回思明府的想法。
除了向广西、京城不断地上奏,希望朝廷出面夺回思明府之外,黄家兄弟还偷偷招兵买马,积聚力量。
只是,当时朝廷迫于当时的形势,生怕陈昱投入大越的怀抱。就主动拉拢陈昱,封其为思明侯,承认了他对思明府的统治。
这也就导致大明朝廷疏远了黄家,对于黄家的奏折只能是留中不发。
没有了朝廷的支持,黄家要想从占据三府一县的陈昱手中夺回思明府,比登还难。
黄家兄弟没有气馁,他们没有放弃夺回思明府的决心。虽然知道无法夺回,但是他们依旧在做着各项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
黄道看着四位指挥使,道:“此次咱们攻打上石西县,目的就是城里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为咱们下一步夺回思明府做准备。咱们的急行军彻底打乱列饶计划。,明日的进攻,各部务必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尽快拿下上石西县县城。”
秦忠山听了黄道的话,道:“各位将军。据探子刚刚送来的情报,谅山府前来增援上石西县的军队有五个卫之多,而且凭祥县方向还来了一个卫所的增援部队。”
黄道问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赶到上石西县县城”
秦忠山回道:“谅山府方面的五个卫,走的是山路,进军速度很慢。但是他们在我们从下石西州出发时,就已经出发了。预计最快也得三日后的下午能到。而凭祥县的这个卫所,距离咱们这非常近,最快应该是后中午能到。”
黄道道:“如此看来。定然是陈昱根据咱们的行程,与谅山府援军的进军速度判断,觉得谅山府援军不能提前赶到上石西县,所以又安排凭祥县派出一个卫增援上石西县。为谅山府援军争取时间。”
魏伯达建议道:“将军。思明府的总兵力应该是十五个卫,除思明城有三个卫的兵力,其他州县都是两个卫的兵力。凭祥县既然派出一个卫前来增援上石西县,那么凭祥县就仅剩一个卫了,我们不如前往凭祥县,先把簇拿下,然后再进攻上石西县。”
苏轩显然不同意魏伯达的想法,他道:“魏将军。凭祥县那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与上石西县不可同日而语。只要咱们按照既定计划,拿下上石西县,然后与其他两处围攻思明城,凭祥县根本不足为虑。他们就得乖乖投降。”
刘彪也附和道:“咱们要充分利用好敌人援军尚未赶到的这段时间,抓紧攻下上石西县城。然后挥军赶往思明城。擒贼先擒王。拿下陈昱,剩下的就是一盘散沙。不足为虑。”
黄道夸耀道:“好一个擒贼先擒王。刘彪得没错。咱们先拿下上石西县,然后再进军思明城。只要将陈昱擒获,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咱们先研究一下明日的攻城计划吧。”
刘彪建议道:“将军。今日我部遭到狡猾的敌人袭击。全卫上下都憋着一股劲,想要找他们报仇。来开会前,大家纷纷找到我,让我求将军,将此次主攻的任务交给我们平思左卫。”
还没等黄道表态,魏伯达就不屑地道:“刘将军。你们平思左卫伤亡那么大,担任主攻合适吗还是让我平思前卫前来打头阵吧。”
刘彪与魏伯达平时就不和睦,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了。
刘彪听了,道:“我可以立下军令状,明日如果攻不下上石西县,我刘彪提头来见。”
魏伯达冷笑道:“提头来见头都没了,你还怎么来见。莫非会法术不成”
魏伯达彻底激怒了刘彪,刘彪起身就要动手打魏伯达。旁边的苏轩连忙拦住了刘彪。
黄道自然是知道二人不和的,但是见二人竟然敢在自己面前如此样子,非常生气,一拍桌子,怒喝道:“你们看看你们是什么样子。明日就要攻城了。竟然还互相挤兑,像仇人一般。这要是让下边的士兵知道了,你们还有脸带兵吗作为卫所指挥使,那是要给全军做表率的。你们就这么做表率的吗”
黄道的愤怒,彻底将二人压了下来。无论是刘彪,还是魏伯达,都停止了争吵。24
第四百零五章 来之不易的机会(第三更)
黄道看着四人,命令道:“明日一早,发动攻城。苏轩负责主攻北门,魏伯达和秦忠山负责东西两门。刘彪负责阻击凭祥县的援军。诸位,现在的形势不用我多了吧。只有赶在敌饶谅山府援军到来前,拿下上石西县,我们才有胜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传令下去,明日第一个登上城楼的,赏黄金五十两。”
吩咐完毕,四个人就下去。
第二日一大早,刚蒙蒙亮,苏轩、魏伯达、秦忠山等人就组织所部开始了攻城。
此次黄道的战术是一面主攻。两面佯攻,留出南门,给上石西县方面留条后路。
这么做,可不是以为黄道心慈手软,准备放对方一马。他这么做,是想让守城士兵有个念想,如果打不过,可以从南门逃走。这无形中容易影响到守城方的士气。
项羽之所以能够赢得巨鹿之战的胜利,破釜沉舟的策略,十分关键。置之死地而后生,容易激发大家的斗志。
而攻城也是一个道理,你如果四面围城,猛攻。很容易激发守城方的斗志。这与黄道的初衷是极不相符的。他的主要目的是抢夺城里的粮食、物资,而不是全歼守军。
战斗打响之后,攻守双方都按照各自的既定方案进行着。
守城方这面,历翰宏、冀佩文和项豪龙早已制定了守城计划。
由于北门是敌军的正面,自然要面临对方的猛烈攻击,由项豪龙亲自率领三个千户,和一千本地武装,进行防守。而其他三面,每面是两个千户,加五百地方武装。剩余一个千户则作为预备队,随时进行增援。
东城由冀佩文负责、西城由千户迟再奇负责。南城则交给了另外一个千户马全玉负责。
而县令历翰宏则组织大家,做好后勤工作。不仅要组织人员向城楼运送滚木雷石、箭矢、伙食等,还要搬运伤员、救治伤员、城内巡逻等。
战斗一打响,就意味着开始死人了。城上城下开始忙碌起来。
黄石发明的火炮也配备到了上石西县。但是只有区区的门。每个城门配备两门。
火炮虽少,但是杀伤力还是非常大的。北门的火炮连续发射,也对苏轩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苏轩对于黄道安排自己进行主攻,还是十分意外的。正常情况下,是轮不到自己的。
正常情况下,黄道如果要安排主攻人员,也得从刘彪、魏伯达两缺中挑选。
刘彪深得黄道器重,否则也不会安排他担任先锋。而魏伯达也是其一手提拔起来的得力干将。
苏轩也明白,黄道安排自己担任主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昨日刘彪和魏伯达当着黄道的面就争吵起来。在那种情况下,黄道安排他俩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合适。这个时候,苏轩就脱颖而出。
苏轩可是凭借着战功,一步一步从底层熬上来的。他既没有刘彪那样的将军亲戚,也没有魏伯达那样的显赫家世,出身贫苦人家的他,中途辍学,最后选择了参军。
其实,苏轩是一个非常喜欢的人,他从就想参加科举,走上仕途。可惜,由于家里条件不行,上不起学,最后被迫放弃了这个理想。
苏轩参军后,虽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对于知识的渴望,一点也没有减少。他一直坚持,读得范围也非常广。渐渐地颇有儒将风范。
昨日安排自己担任主攻后,苏轩就连夜研究了攻城计划。
苏轩认为,上石西县的北门城楼非常高大,强攻不仅损失大,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攻城效果。
但是时间紧,任务急,必须赶在对方谅山府援军之前拿下该城。如此看来,只能是不按常理出牌了。
苏轩思来想去,最后将突破口放在了城门上。
他的想法是,组织一个敢死队,在攻城部队的掩护下,冲到上石西县北城门前,上方的弓箭和滚木雷石根本就打不到这里,因为这里是死角。只需要防备上面的泼油等破坏方式。
敢死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斧头、撬棍等工具,从城门入手,只要将城门撬开,胜利就进了一步。
虽然上石西县的城门也十分宽厚,城门设计时,也对进攻有了多种防备,但是苏轩认为,只要锲而不舍,一直干下去,将城门破坏掉,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