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对于清化前卫和清化后卫的叛乱,裴备是有感触的。因为克扣军饷、盘剥士兵这些情况,不仅仅是在清化前卫和清化后卫中存在,其他卫所也或多或少存在。
就拿裴备下属的各卫所吧。最初发现这个问题的是裴春光。他刚刚上任的时候,无意当中听到了底层士兵的对话,才知道还有这种事情。于是他对当时的靖安卫进行了全面排查,最后对发现的问题都进行了解决,对克扣军饷、盘剥士兵的军官进行了严惩。
当他向裴备汇报此事的时候,裴备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这个问题他早就知道,他采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告到我这里,我就当没有发生。
裴春光强烈建议裴备清理此事,因为这关乎到卫所的战斗力。如果卫所的士兵平时心中有怨气,又怎么会安心上阵打仗、拼命战斗呢。
裴备也知道这个道理,就命令各卫自行排查,发现类似问题严惩。
有些卫所象征性地惩处了几个低级军官,有的卫所则没有当回事。
军队中的关系非常复杂,山头林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圈子。自己手下这些卫所,也不全是自己的人。因此,裴备也只能是做到这个份上了。
清化前卫和清化后卫叛乱,关阿、裴备率军返回清化城。
裴备在得知两个卫所叛乱的原因后,就向刚刚恢复自由的皇帝黎元龙上了一本奏折,陈述了叛乱原因绝不仅仅是在这两个卫所中存在,在大越其他卫所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建议皇上应该对其他卫所也进行一遍彻查,否则这就如同一枚定时炸弹一般,随时可能爆发,令朝廷防不胜防。
可是,黎元龙看完之后,没有了下文。他此时的心思都放在了阻止陈昱这件事上。在他看来,陈昱主动攻打大越,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黎元龙一心想成为其父亲黎利那样的人物。从小就是在黎利的影响下长大的。
接任皇帝之后,妄图利用攻打陈昱来提升自己在朝廷、在军队、乃至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
可是,事与愿违,黎元龙在于陈昱的交手中,始终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相反,还让陈昱占了大便宜。现在又肆无忌惮地抢夺大越的地盘。
比起清理卫所的弊病,黎元龙认为,阻止陈昱部的疯狂进攻才是目前最需要做的。
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十根金条(第一更)
关阿积极练兵,丁礼竭尽全力筹集粮草,大越这边即将对陈昱发动进攻。
可是陈昱这边却没有停下脚步,依旧是全力攻打大越的地盘。
陈昱此时已经率军进入了嘉兴州。得知黎元龙正在命丁礼筹集粮草,派关阿前来围剿的消息,陈昱并没有在意,因为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自己这么大动静,大越方面不可能无动于衷。
倒是另一个消息令陈昱颇感兴趣。原来,暗卫在收集情报时,无意中发现大明的广西布政使司竟然派人与大越的大臣李篆进行了联系,而且不止一次。
两个根本是挨不上边的,能有什么联系。
暗卫就进行了秘密调查,结果发现,原来广西布政使司竟然陆续送给李篆一百根金条。
至于为什么送李篆这么多的金条,也在近日查清了。原来是广西方面希望李篆能够利用他自身的影响力,劝说大越皇帝黎元龙趁着黄家土司与禾卡尼、褚振在思明府兴风作浪的时候,出兵攻打陈昱统治的陆那县、新安府等地。
陈昱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段插曲。原来是大明在背后捣的鬼。而李篆收了大明的钱,怂恿大越皇帝黎元龙攻打自己。
这么看,这个黎元龙还是有些太年轻了。竟然被李篆忽悠了。
旁边的诚阳子看了密报,说道:“侯爷。我觉得咱们不妨给大越皇帝黎元龙上一个折子,将此事告之他。让他们窝里斗,这岂不是对咱们非常有利。”
凌云却认为,可以用这个把柄控制李篆,为咱们服务。
陈昱觉得二人说得都十分有道理。但是,如何取舍,选择哪个方案还是有些拿捏不准。
最后,陈昱给班泰去了一封信,想听听他的意见。
班泰此时正配合陈昱、陈虎两路大军,率领谅山府的卫所攻到了太原府,此时已经推进到了太原府与宣花府的交界地带,距离陈昱并不愿。
很快班泰的回信就到了。陈昱打开一看,班泰给出的答案,竟然是直接通知大越皇帝黎元龙。
因为,李篆既然敢于收受大明的贿赂,怂恿大约皇帝黎元龙攻打陈昱部,完全置大越的安危于不顾。这样的人毫无道德底线,属于典型的见利忘义。
所以与这样的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因此,班泰认为还是告知大越皇帝黎元龙为好。
除了这件事外,班泰还向陈昱汇报了攻打太原府的情况。由于前期,陈昱部曾经由黄福率军攻打过太原府,不仅导致太原府的兵力严重受损,而且对于太原府的情况,大家也十分熟悉。攻打起来十分顺手,可以说是毫不费力。
陈昱看完信后,就决定通知黎元龙。
他首先将大越被大明暗中怂恿攻打己方的情况向黎元龙进行了汇报。并且将一些证据也都一并奉上。
由于陈昱是大越册封的谅山侯,他又向黎元龙表达了自己的忠心。攻打这些府县,只是收取大越攻打自己的利息罢了。由自己统治这些地区,也是为了大越。
估计黎元龙听了这些话,定然会说陈昱是个厚颜无耻的大忽悠。
同时,陈昱也将大越这边缺少粮草的窘境做了阐述,劝解黎元龙不要出兵,否则不仅仅是两败俱伤,还会中了大明的圈套。
最后,陈昱再次表明,自己会安分守己,做谅山侯,为大越守护边境的。
陈昱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多人。既有客观讲述,也有表达忠心,还有深入分析。
这要是高考作文,绝对能得满分。
这份奏折很快就送到了清化城,到了黎元龙的手里。
黎元龙看完之后,除了大骂陈昱无耻之外,对李篆与大明勾结十分震惊。
他命黎银进行了调查。由于有陈昱提供的证据,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李篆也如实交代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原来,大明朝廷决定将陈昱这股祸水引导大越,并且制定了相应地办法。
此事就由锦衣卫出面,广西方面配合。
负责大越方面情报收集的张啸云全权负责此事。
他接到命令后,立刻与广西布政使司的公孙豪取得了联系。
公孙豪自然是全力配合。
由于此事必须秘密进行,而且所选择的策反对象必须一击而中。否则容易让大越方面知道,弄巧成拙。
公孙豪、张啸云对大越的高级官员进行了一番研究。像陈元扞、黎银、关阿这些人,是根本无法策反的。
只能从那些自身有问题,而且贪财好权的大臣下手。最终确定了李篆。
因为李篆这个人平时十分注重敛财,不仅逢年过节来送礼的,来者不拒之外,而且还在老家兼并土地,当地官员接到下面的告状,也都碍于他的面子选择了压下来。
对于此事,开国皇帝黎利也听说了,而且还当面训斥过他。李篆当时那可是将额头都磕出血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黎利忏悔。
最终黎利看在其忠心耿耿的份上,饶过了他。
李篆因为此事,的确老实了许多。可是黎利驾崩,黎元龙登基后,李篆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状态。同时他还极力与黎元龙搞好关系。黎元龙为了稳住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令李篆更加肆无忌惮了。
由于张啸云已经被大越的鱼竿列为重点对象,因此他不能亲自出马,而其他干将也被鱼竿盯上了。
最后张啸云派出了一位新人执行这次策反任务。
此人与陈昱曾经相识。是陈昱刚刚穿越到陆那县大牢时的狱友,李冰。
如果陈昱知道李冰加入锦衣卫了,一定是大跌眼镜。
李冰加入锦衣卫,完全是机缘巧合。他办事能力非常强。由于是新面孔,在鱼竿那里没有案底,因此执行任务就非常得心应手。
这是张啸云为了应对大越鱼竿的围剿,所研究出来的一个对策。而李冰只是诸多新人当中的一个。
之所以选派李冰,张啸云也有他的私念。那就是如果李冰任务失败,他完全可以利用其陈昱曾经的狱友的身份,利用陈昱来掩护自己。
李冰自然知道自己此次执行的任务非常重要。他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并且对李篆的生活习惯、嗜好等掌握得非常全。
他并没有直接找李篆。而是通过出手阔绰的方式,接触李府的下人,然后以谈生意为由,快速与李篆见了面。
而明晃晃的五十根金条,彻底亮瞎了李篆的眼睛。
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篆被收买了(第二更)
仅仅依靠这五十根金条,那是远远不够的。
李冰还向李篆表示,陈昱那就是大明和大越共同的敌人。此人不除,大明的思明府,大越的谅山府等地,就不得安宁。
大明已经安排黄天渠等人重新夺回思明府。大越此时向陈昱发动进攻,夺回被他抢去的谅山府、新安府和陆那县,正是绝佳的机会。
双方将陈昱置于死地,就可以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而且李冰还表示,事成之后,还有五十根金条奉上。
李篆也不傻,他问道:“那你们大明为什么不直接与我们大越的皇帝直接沟通。正大光明地说和此事,不就完了,何必这么偷偷摸摸的呢”
李冰对于李篆的疑问,早有应对之词。他说道:“李大人。一来是为了不引起陈昱的警觉。二来是因为怕咱们大越误会。误以为大明是在给你们设套呢。毕竟以前出现了很多不愉快。三来陈昱占据的三府一县位于大明和大越两地。我们仅攻占了思明府,并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他盘踞在谅山府、新安府等地,还可以东山再起,攻打思明府。大明的意思是咱们双方共同努力,我们恢复思明府,你们恢复谅山府、新安府和陆那县。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篆对于李冰的这个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继续问道:“大越朝廷这么多大臣。为什么独独选择了我”
李冰笑着说道:“因为李大人宅心仁厚,聪明睿智。并不是哪位大臣都像李大人这么为大越尽心尽力,为百姓尽职尽责的。”
李篆回道:“你说得还真对。好吧。那我就答应你了。你等着我的消息吧。对了,咱们以后如何联系。”
李冰回道:“李大人只需促成此事即可。我会主动来早李大人的。”
看着李篆的表情,李冰继续说道:“李大人放心。我们既然答应再给您五十根金条。又岂会反悔。大明是讲信用的。”
李篆回道:“我当然相信你们。只是我担心遇到紧急情况,或是特殊情况。还得与你们商量一下。”
李冰听了,说道:“那好办。如果你想找我,就让你们府门口的家丁一个带帽子,一个不带帽子。我自然会前来府上拜访的。”
李篆见李冰定了这么一个奇怪的接头暗号,也只能是答应了。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尤其是皇上的怀疑,李篆觉得应该联系其他人向皇上提议。这样既能壮大声势,而且还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怀疑。
于是,李篆私下里与陈元扞、丁礼、阮炽等文臣进行了沟通。而且是闲聊中,无意中谈起的此事。
陈元扞的态度十分坚决。大越现在根基尚未稳固,要处理的事情还很多。此时收复失地,为时尚早。因此,他坚决反对。
倒是丁礼、阮炽等人对李篆的这个想法表示赞同,认为这是收复失地的绝佳机会。
李篆听了,十分高兴。
于是就有了李篆、丁礼等人提出借机收复失地,关阿等武将同意的情况。
黎元龙见满朝文武大多数都同意这个提议,他自然也想趁机收复谅山府、新安府和陆那县。于是,大越朝廷上下开始了筹备粮草、调兵遣将、积极备战。
此时,黎元龙看着下面跪着的李篆,感觉有种被他当猴耍的感觉。他喝道:“李篆。亏你还是大越朝廷的重臣。竟然干出这种叛国的行径。你真是我们大越的耻辱呀。黎银。对待这样的人,应该如何处罚”
黎银拱手回道:“按律。通敌叛国者,凌迟处死。”
李篆一听,立马崩溃了,赶忙求饶道:“皇上。饶命呀。看在我为大越做了这么多事的份上,饶过我吧。我可以把家产全部捐出来。”
黎元龙没有搭理他,向黎银摆了摆手。
黎银就命人押解着李篆下去了。李篆求饶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没有了声音。
黎元龙此时才意识到,当时攻打陈昱的地盘是多么的不明智。
李篆收了大明的钱,挑头提议此事,固然可恨。
可是朝中其他大臣也提议出兵。不知他们是何居心。
现在倒好,陈昱又趁机攻打了建昌府、交州府等地。大越现在虽然兵力尚在,但是粮草极度短缺。真要是上了战场,陈昱部无需进攻,只要固守城池,都能将大越军队击败。
陈元扞说得是对的。现在大越根基不稳,不利于出兵呀。
黎元龙有些后悔了。他后悔没有听陈元扞的话。
听说陈元扞回老家了。他的老家离清化府并不远。黎元龙想到这里,马上命王成祥安排人员,准备亲自到陈元扞家走一趟。
王成祥见黎元龙要出宫,就劝解道:“皇上。您还是安心在宫里待着吧。如果需要找陈大人。派人去传他就是了。”
黎元龙回道:“陈大人是被我罢的官。现在想想,他的想法是正确的。我必须拿出我的诚意来。想想,亲自去请他,还是最大的诚意。你不必多言,马上准备,另外命黎银派人暗中保护。”
王成祥见黎元龙心意已决,就下去安排去了。
皇上出行的准备十分繁琐,直到第二日才出发。
黎元龙在路上还在寻思,应如何将陈元扞请回来。
王成祥早已派人快马加鞭去通知陈府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