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接着黎银就将两起刺杀案的情况依次向陈昱做了汇报。

    旁边的凌云听了之后,冷笑道:“黎大人。听你的意思。这两个案子是毫无进展呀。那你来汇报个什么劲呀。”

    黎银的脸上立马挂不住了,阴沉着脸说道:“凌队长。这话说得有些难听了吧。自案发开始,我们可是马不停蹄,没有一丝懈怠,全力进行追查。对方整整潜伏在了驿站长达五年之久。直到这次刺杀才暴露了身份。追查起来的确是有难度。”

    凌云丝毫没有因为黎银的不快而有所收敛。他说道:“一个杀手潜伏在驿站长达五年。怎么这么巧,就被我们侯爷遇到了。如果我们侯爷这辈子都不来清化城,这名杀手岂不是白潜伏了。如果我们侯爷不是在这家驿站落脚,这名杀手岂不是就没有刺杀机会了。”

    黎银刚要反驳,听了凌云的话,他突然灵光一闪,说道:“凌队长这番话说得好。一下子让我豁然开朗。什么人能够在五年前算出,侯爷会在五年后入驻这家驿站呢。除非是神仙未卜先知。这说明这五年间他只是以狱卒的身份作掩护,干着暗杀、传递消息这些工作。至于这次在驿站刺杀侯爷,完全是误打误撞,临时接到的任务。这个人当日曾经出去了一趟,应该是去接任务去了。”

    凌云也没想到,与黎银的斗嘴,竟然提供了这么重要的思路。

    接着,黎银又询问了陈昱在郑彬府上遇刺的情况。

    听完了陈昱的讲述,黎银就告辞了。




第四百六十四章 战略布局(第二更)
    陈昱接近晌午的时候就离开了清化。

    黎银那边调查还没有眉目,陈昱已经等不了了。

    临走时,他派人告知黎银。自己两次遇刺,朝廷怎么也得给他一个交代吧。

    陈昱最后回到了陆那县。

    这一趟清化城之行,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两次遭受刺杀,可以说是险象环生。要不是自己头脑反应快,本身武功还过得去。换做旁人基本上就得挂了。

    陈昱前期在保福县召开了会议。大家按照陈昱的意思进行了人员调动,并且开始了战后的重建工作。各地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陈昱受伤的消息传到了各府各县,甄盛班泰等人安排好手头工作,就赶到陆那县看望陈昱。

    陈昱这次清化城之行,除了受到两次刺杀,也对大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大越提出的这门亲事,这直接影响到了陈昱这方与大越的关系。也进一步影响到陈昱今后的策略。

    甄盛、班泰等人先后赶到陆那县。陈昱见人来得差不多了。就将这次清化之行,简单进行了讲述。

    众人听了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意外。对两次遇刺感到意外,对大越提出的这门亲事感到意外。

    陈昱说道:“既然大越提出了这门亲事。我觉得与黎玉吕结婚,利大于弊。不知大家怎么看”

    甄盛分析道:“大越前期主动将大越北部划给侯爷管理,也是迫于无奈,没有办法的办法。原本趁火打劫,出动一半的兵力,准备收复失地。可惜粮草不足,再加上指挥出现了失误,清化发生叛乱,最终导致了失败。对于咱们的进攻,他们根本是无力应对。只能是顺水推舟。此次提出这门亲事,无非是拉拢咱们侯爷。硬的不行,只能是来软的。”

    班泰也这么认为,他说道:“侯爷。这是想利用和亲,将你控制住。典型的美人计了。不过,主动权在咱们手里。即使是与大越的大郡主成了亲,咱们还是拥有绝对的权力的。”

    诚阳子则笑着说道:“侯爷。与大郡主成了亲后,关键还得看您的了。如果您真中了他们的美人计。黎玉吕利用枕边风掌控了你,那么咱们就会渐渐靠向大越。如果您能保持清醒头脑,咱们才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陈昱自然听出了诚阳子话里的深意。表面上看,诚阳子是在拿这门婚事开玩笑,实际上是担心陈昱被黎玉吕控制住。

    陈昱说道:“这倒是没有问题。事业是事业,家庭是家庭。我会把握好的。”

    其实,陈昱一直单身,没有经验。当你成了亲后,事业与家庭,那可是交织在一起的。根本就分不清。既然分不清,又谈何把握好呢。

    客观地说,陈昱把这件事考虑得太简单了,他根本就不知道婚姻的复杂性。尤其是与大越的这门亲事,中间掺杂的东西又很多。

    至于陈虎、刘大龙等人也都同意陈昱的看法。这门亲事对于己方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既然大家没有反对意见,也没有提出对己方严重不利的地方。接下来,就是确定迎娶黎玉吕的时间了。

    原本这个月的月末有一个黄道吉日,适合婚娶。只是陈昱身上的伤要恢复好,时间上来不及。

    甄盛等人就在下个月选了一个适合婚嫁的日子,六月十六日。

    陈昱觉得这个日子就很好。于是派人前往大越清化城通知对方。

    很快大越方面就有了回信。同意时间就定在这日。

    接下来,无论是陈昱方,还是大越清化城,都在积极筹备着这门亲事。

    陈昱特命甄盛作为己方的总指挥,全权负责筹备迎娶黎玉吕的相关事宜。

    而陈昱则与班泰、陈虎、刘大龙等人研究己方的布防问题。

    前期的思明府叛乱,就暴露出己方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不足。

    黄家土司入侵、禾卡尼叛乱、褚振叛乱,就让思明府兵力捉襟见肘,应对困难。临时从谅山府抽调卫所增援思明府。不仅十分仓促,也毫无章法可言。

    陈昱认为,黄家也好,禾卡尼、褚振也罢,无非都是一些跳梁小丑,根本掀不起大风浪的。但是,就是这帮人,令己方应对颇为吃力。如果是大明派重兵前来,那己方应对起来,那就更加困难了。

    至于大明将来会不会派重兵前来攻打思明府,陈昱认为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所以现在就得以应对大明的大规模来袭为目标,进行兵力部署。

    陈昱根据目前己方的地盘情况,认为大明攻打己方,仍然是通过思明府、谅山府这一线。因此可以设定防线,进行层层抵抗。以空间换时间,逐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第一道防线,自然是思明府这座桥头堡。这里是陈昱部在大明的唯一一个落脚点。如同插入大明的一把匕首。大明要夺回来的,自然是这块地盘。

    而思明府的主要阻击点,无非是思明城。旁边的西平州和思明州都是配合。

    如果认为思明城能够守得住,可以先在禄州、上石西县等地抽调卫所增援。然后让谅山府的丹巴卫、如敖卫等靠近思明府的卫所增援思明城。

    己方假如具备围歼大明军队的条件,完全可以以思明城为中心,在大明军队外建立一个包围圈,对其实施歼灭打击。

    如果因为对方实在是兵力太多,认为思明城守不住。那么只能是在消耗对方一定兵力后,向后撤退,退到思明州、上石西县一线。

    在此进行阻击,仍然无法阻挡大明军队的攻势,那就退到谅山城一线。

    谅山城一线,对于陈昱,乃至大越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了谅山城,将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前期通过思明府的战斗,以思明府和谅山城北部各卫所这些兵力,消耗大明到十个卫所,不成问题。

    而谅山府一线的军队,以逸待劳,在原地等候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大明军队。陈昱等人经过反复推演,觉得消耗对方万到十万兵力是没有问题的。

    在陈昱看来,大明虽然国力强盛,兵马众多,但是如果要攻打自己,顶多是二十万兵力。而且是从广西周边多个省进行调动。

    即使打败了自己,也是得不偿失。

    如果大明有这个魄力的话,当年也不会因为几次惨败,就被迫撤离交趾。



第四百六十五章 断粮危机(第三更)
    除了为了应对大明可能的进攻,设置两道防线。陈昱等人为了应对大越方面可能的进攻,也建立了两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就是建昌府、镇蛮府和广威州一线。而第二道防线则是新安府、谅江府一线。

    至于阻敌策略,与对付大明的策略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就是,大越的实力要远逊于大明。应对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

    除了南北各两道防线之外。陈昱等人商议,在西边的七源州、万崖州,以及交州府一线,建立一道西部防线。而东部沿海则交给了水师负责。

    仅仅完成了战略上的布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强有力的军队做支撑。

    除各地正常的扩军之外,陈昱决定在思明府新增一个火枪兵卫所,命名为玄武卫。而交州府也增加一个火枪兵卫所,命名为麒麟卫。

    玄武卫自然由刘大龙负责组建,而麒麟卫的组建,陈昱交给了甄盛。刘斤还要负责谅江府这边的军队扩建,调动布防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根本无法分身做这件事。

    玄武卫的建立,自然是为了应对大明的进攻,提高思明府的防御能力。

    而在交州府部署麒麟卫,则是为了防止大越两路出击,对己方采取夹攻的方式。

    要知道,前期关阿部攻打己方。就是派出了两路人马。对陆那县采取迂回包抄,两路夹击的策略。要不是文仲操冒险夜间渡河偷袭,关阿的战术就会取得成功。

    在交州府部署麒麟卫,就可以阻止大越再次进攻己方,采取关阿的策略。因为,凭借火枪兵卫所麒麟卫的战斗力,在周围卫所的配合下,完全可以顶住对方迂回包抄的卫所。

    麒麟卫组建完毕后,朱雀卫就调回谅江府。待交州府其他卫所逐步组建完毕后,谅山左卫、丹巴卫等卫所也要陆续调回原地。

    除了军队建设之外,陈昱最关心的就是民生问题。老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争,损失都很大。

    陈昱原有的三府一县,由于底子比较厚,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府,要钱有钱,要粮有粮。战争的影响非常小。

    倒是陈昱攻打的建昌府、镇蛮府、交州府等地形势十分严峻。

    这些地方都是大越统治的区域,原本就非常贫困。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不富裕。经过战争,官府修复城墙,百姓修缮被损毁的房屋,都十分困难。

    这些可以拖一拖,过些时候再做。

    但是有一样不能拖,不能等。那就是大家的吃饭问题。

    大越为了筹集军粮,那可是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内部自然是官方和民间。除了那些有余粮的地主,每家每户也都需要提供粮食。

    战争结束之后,交州府、镇蛮府等地百姓的口粮根本坚持不到今年年底。

    由于陈昱在战争结束后,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再加上丁礼代表大越前来谈判,前往清化城参加郑太妃的寿诞。所以也没有时间,研究此事。

    甄盛、卜敬等人这段时间都接到过关于百姓口粮的问题。他们也仅仅是解决了一些百姓的燃眉之急。比如已经断了口粮的百姓。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断口粮的百姓越来越多。仅凭他们现在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陈昱听了他们的汇报之后,问道:“除了交州府、建昌府之外,其他各府是什么情况。”

    对于这个问题,暗卫千户贾谦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保福县会议上,陈昱对暗卫各个千户负责的地盘进行了调整。新扩张的这些地盘,除个别府县划给其他千户外,绝大多数都是由贾谦负责的。

    对于缺粮问题,贾谦自然也收集了很多情报。

    贾谦见陈昱问题,就回道:“侯爷。其他各府的情况要比这两个府糟糕多了。甄大人和卜将军手中尚有余粮,接济百姓。其他各府手里的余粮都留着保证衙门人员的口粮,对于百姓,根本就是置之不理。就是想管,也管不了。有些断粮的家庭,除了借粮外,只能是吃树皮、树叶,这些能够填肚子的东西。甚至还有人被逼无奈之下盗窃,卖儿卖女的。”

    陈昱听了,皱眉问道:“这些知府大人、知州大人,就没有反应此事吗”

    无论是甄盛、班泰等人,还是贾谦、仇武等人,都表示没有接到这些州府的求援。

    陈昱说道:“他们作为一府的长官,既不想办法解决,也不求援。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甄盛分析道:“侯爷。我觉得他们自然是有所顾忌。毕竟大越已经下了圣旨,大越北部地区划归侯爷进行管理。他们如果向侯爷求援,就表明他们能力不行。侯爷如果趁机向大越朝廷建议罢免他们。结果可想而知。”

    班泰也附和道:“侯爷。甄大人所言极是。这些人定然是因为头上的乌纱帽,这才不敢向侯爷求援。”

    陈昱怒喝道:“那他们就不怕饿死了百姓,朝廷治罪吗”

    甄盛回道:“侯爷息怒。此事是因为大越朝廷征粮所致。如果真闹出人命,那也是大越朝廷犯的错。百姓也都知道是因为大越打仗,才征调了大家的口粮。所以这笔账自然要算在大越朝廷身上。你说大越朝廷会出面治他们的罪吗”

    经过甄盛的这一番解释,陈昱终于明白这里面的道道了。他说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帮人不管,咱们不能不管。班泰、霍仁刚、历翰宏,你们三人回去之后,马上向太原府、宣化府、三江府等地调拨粮食。陈虎,你回到新安府,也要调拨水棠县的鱼罐头,东潮县的羊肉,为这些缺粮的百姓提供食物。”

    班泰、霍仁刚等人纷纷领命。

    陈昱继续吩咐道:“甄盛、卜敬,你们回去之后,要组织百姓种植杂交水稻,将当地的粮食产量搞上去。外边的支援只是暂时性的,应急所用,关键还得靠你们自己。另外,仁刚你组织一批人到镇蛮府、广威州等地,传授当地百姓种植杂交水稻。至于太原府、宣化府等地,地域辽阔,人口稀少,问题不大。贾谦要密切关注这些地方,如果有什么苗头,及时来报,咱们再加以解决。”

    甄盛、卜敬、贾谦等人自然也纷纷领命。



第四百六十六章 参考马奇诺防线(第一更)
    除了制定防御部署计划、扩充卫所、救济断粮百姓之外,陈昱对于陆那县的防御进行了一番改进。

    因为陆那县交易场所的防御,根本无法抵御大规模军事攻击。这在井易辉部攻打陆那县时,暴露无遗。

    井易辉仅仅率领了三个卫所,陆那县被攻破后,交易场所就暴露在了敌军的面前,防守过程异常艰辛,险些失手。要不是实现判断出敌方夜袭的地点,后果不堪设想。

    刘斤建议道:“侯爷。我看咱们就再造一座城。在交易场所现有位置的外围,按照县城的标准,进行城池建造,这样势必会提高交易场所的防御能力。”

    霍仁刚听了说道:“这么干,的确能够提高交易场所的防御能力。只是咱们的交易场所逐年都在往外扩张,如果咱们在外围筑城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交易场所的发展。到时候扩无可扩,如何是好呀。”

    两个人一个从军事角度提出建议,而另一个则是从经济角度。
1...184185186187188...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