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霍仁刚自然是领命。
陈昱则安排黄石组织人开始按照钱庄构造图,进行建造。
霍仁刚很快就将所需钱庄的伙计都挑选够了。而掌柜的,则由沙谷南在交易场所的得力助手宣鹏担任。
陈昱对这个宣鹏略有耳闻。听说他对数字天生就十分敏感,而且记忆力高超,过目不忘。他协助沙谷南打理交易场所的账目,那可是非常厉害的。
由他担任钱庄的掌柜,陈昱是放心的。
人员都弄齐了之后,陈昱依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亲自给大家授课。
陈昱讲得非常细,大家也听得非常认真。教学进展非常快。
待黄石组织人将钱庄里里外外建造完毕后,陈昱建立的第一家钱庄就做好了开业的准备。
事先,陈昱已经安排霍仁刚、范清明和沙谷南对这家钱庄进行了大量的宣传,特别是将未来的展望,一并告诉了大家。因此交易场所的商人,都非常期待陆那县钱庄的正式营业。
随着黄石等人的完工,钱庄伙计的培训完毕。就等陈昱一声令下,钱庄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滥竽充数者(第二更)
开业那天,场面十分隆重。
范清明、沙谷南、宣鹏等人前期已经做了大量宣传,大家听说是谅山侯开的钱庄,那是自然大力支持。
前来存钱的商人络绎不绝。
钱庄的生意异常火爆,陈昱看了非常高兴。范清明说道:“侯爷。你看,不仅咱们钱庄的生意很好,旁边的客栈、酒楼也都增加了不少客人。县城的各家店铺的生意也会随着咱们钱庄的建立,而好起来。”
陈昱点头说道:“是呀。这完全符合咱们的预期效果。我还是那句话,咱们钱庄除了要把业务搞好之外,还得做好安全防卫。这么多钱,难免会有人眼红,明抢暗偷都有可能。”
范清明回道:“侯爷。我前期已经跟刘将军沟通了,他从火枪兵卫所里抽调了一批人,前来保护钱庄。县城内的巡逻,我也重点增派了这片区域的人员。再加上暗卫也派人暗中保护。我们一定确保钱庄万无一失。”
陈昱说道:“那就好。另外你们还得招募伙计,再培养一批人。下一步谅山城、思明城、乃至广威州、交州府等地也会陆陆续续建立钱庄,需要的人手会很多,你们一定要提前进行储备。”
范清明都记下来了。
陈昱忙完了陆那县这边,就马不停蹄地赶往谅山城。
除了在谅山城建立钱庄一事外,他还得回家看看。毕竟出来这么长时间了,心里一直惦记着黎玉吕。
陈昱进入谅山城就直奔侯府,班泰听说后,十分知趣地没有前来叨扰陈昱。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陈昱与黎玉吕见面,彼此自然是非常欣喜。
黎玉吕在陈昱走的这段时间,除了思念之外,就是看书。
班泰已经按照陈昱的吩咐,在侯府建造藏书楼。目前尚未建造完毕。
倒是书籍,运回了几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经史子集都有涉及。
黎玉吕对陈昱的善解人意十分欣慰,她说道:“皇兄给我来信了,说老百姓断粮的危机已经解除了。让我好好谢谢你。”
陈昱说道:“都是一家人。我这么做,也是应该的。皇上怎么不下旨谢谢我呢还要你来转达。一看就没有诚意。”
黎玉吕说道:“他是给我写信,问我过得这么样。顺道问我的。对了,他还说,丁大人等人还向他建议,希望能够在清化府等地种植咱们的杂交水稻。”
陈昱听了,问道:“那这事,你怎么看”
黎玉吕回道:“杂交水稻产量非常高。据我所知,近几年大越每年都受灾,再加上战争。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听说,还饿死了人。所以我觉得还是让他们种上杂家水稻,起码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咱们也不用再调粮增援他们了。但是,这件事如何办,还得你最后决定。”
陈昱回道:“帮他们推广杂交水稻,对百姓绝对是个好事。从这一点,我是绝对支持的。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担心他们有了足够的粮食,又来攻打我。我可是吃了不止一次亏呀。就说前段时间那一次吧。要不是他们粮草不足的话,我可能就彻底被打败了。也就没有后来的与你成亲了。”
黎玉吕自然明白陈昱的意思,她说道:“要不这样吧。咱们可以提供部分杂交水稻的种子,够两到三个府推广的。这样,既能保证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能防止他们来攻打咱们。”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黎玉吕这么说,陈昱非常高兴,他笑着说道:“娘子考虑得十分周全。那就按娘子的意思办。当然,对他们就说,咱们这边种子也缺,仅能提供这些了。相信他们也说不出来什么。”
夫妻二人敲定了这件事后,陈昱就安排管家黎春去办这件事了。
陈昱安排凌云,通知历翰宏、班泰、欧阳远、甄盛、范勇、贾谦等人研究运货及建立钱庄相关事宜。
趁着这些人赶往谅山城的间隙,陈昱每日都与黎玉吕在府内缠绵。
随着历翰宏、甄盛等人陆陆续续来到谅山城,终于人都到期了。
每个人来到谅山城,都先到陈昱的府上拜访。陈昱就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大家对于陈昱的这两个想法都十分赞同。
甄盛拜访陈昱的时候,还想陈昱请示了一件事情。那就算那就是交州府从府衙到各县衙,大家的工钱都普遍太低,养家糊口都有些困难。
他说道:“侯爷。由于工钱太低,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很低。这对交州府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有几件事,我安排下去了,但是下边人做的效果非常不好,远远低于我的预期。所以,我想通过提高大家的工钱,调动一下大家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陈昱听了,说道:“涨工钱,那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有两点,你一定要处理好。第一点就是涨多少比较合适,咱们交州府能够承受得了。第二点就是对于府衙、县衙里的吏役一定要进行一番排查,对于那种摆资格、不干活的,一定要清理。否则你即使是涨了工钱,也打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为除了工钱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不干活一个样,也是影响大家积极性的一个方面。”
甄盛听了,回道:“侯爷。您说得太对了。就在我们交州府府衙,就有几个人摆资格、摆背景,有一个竟然说自己是朝廷里哪位大臣的亲戚,我调查了一下,果然是这么回事儿。衙门里没有人敢管他,说不来,就不来了。下边的县衙里这种人也不少。”
陈昱问道:“那你是怎么办的”
甄盛回道:“由于牵扯到了朝廷中的大员,我担心如果处理他的话,会影响到侯爷。尤其是现在侯爷与大郡主成婚了。如果贸然处理他,影响了侯爷与朝廷的关系,影响了侯爷与夫人之间的关系,那我的罪过就大了。所以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
陈昱听了,立刻就火了,呵斥道:“甄盛。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当官的要守规矩。下边的吏役也得守规矩。你刚才说的这个人,回去之后立刻把他给我开了。其他的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处理。总之一句话,一碗水端平,不能让干活的人感到不公平。”
甄盛没有想到陈昱会发火,他急忙表态,回去之后一定按谅山侯的意思,严肃处理。
甄盛误用寇准,陈昱都没有发火。
这次因为府县衙门里有滥竽充数者,甄盛没有及时处理,陈昱大发雷霆,显然这件事在陈昱看来,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怕别人惹自己(第三更)
陈昱从来没有对甄盛发过火。他对其他人发火的次数也非常少。
之所以对于这件事发这么大的火,是因为陈昱知道,这个现象不是一个个案,二是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危害极大。
如果现在不予以处理的话,州府及下面的各县这种风气越来越重,这种人越来越多,后期想要处理的话,就会十分困难。
法不责众,以一个府衙为例,这种靠关系、不劳而获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处理起来非常难办,而且会对衙门的正常工作造成非常严重的冲击。
陈昱训斥完甄盛,也感觉到自己有些冲动了。毕竟这种现象不是交州府独有的。而且甄盛刚刚担任交州府知府,尚处于熟悉、站稳脚跟的阶段,如果贸然出手整治,极有可能遭到这帮人的抵制。
陈昱缓了缓情绪,说道:“这种情况,我想不仅是咱们交州府,其他各地或多或少也有。这次开会,我也把这件事谈一谈。咱们一定要将这个问题清除掉。如果衙门里出现不公的事情,尤其是让干活的那帮人感到不公,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那么我们的工作进展可想而知。工钱低,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分配不公才是重中之重。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给吏役涨工资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由于一些不干活、少干活的在那里摆着,涨完工钱,干活的那帮人或许更加不满意了。那么咱们涨工钱还有什么意义。”
经过陈昱的这番解释,甄盛明白了陈昱的意思。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甄盛回道:“侯爷。都是我工作不力。回去之后我就按照要求,处理这帮只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家伙,让那些踏踏实实干活的吏役知道,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在衙门里立足。”
陈昱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府县衙门里的人如果能力不足,势必会影响到咱们的工作进展。所以一定要抓好衙门里的吏役。我们不能一刀切,应该给这帮人一个机会,给他们规定期限,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自身水平,达到咱们的工作要求,那么可以继续留在衙门里。但是如果你不合格的话,对不起,只能是清除出衙门。”
甄盛担忧道:“侯爷。将这些人清除出衙门,我没有意见。只是像我刚才说的那种背景强大的人,贸然将他们清除,我担心会对侯爷,对咱们不利呀。另外在夫人那边,也不好说呀。”
陈昱不以为意,说道:“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自古邪不压正。他们自身有什么问题,他们比谁都清楚。如果胡搅蛮缠,找咱们麻烦,那他们是自取其辱,怨不得我出手了。至于黎玉吕那边,你更不用担心,她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对于这种人,她也是十分痛恨的。我相信她会支持我的。你就按我的意思办,就是了。”
甄盛听了,心里才有了底。请示完后,就告退了。
人员终于都到齐了。
陈昱首先说的就是建立从大明江南至水棠县,将来至建昌府的货物运输路线这件事。
陈昱将自己事先计划好的几个点,几段运输路线进行了一番讲解。
同时,也将目前陆那县至水棠县这段的完成情况,向大家做了介绍。
介绍完毕,陈昱说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沿途各州府、以及铁衣社、暗卫共同完成。咱们大越北部要发展,就得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的筹集,就需要我们通过贸易来完成。而从水棠县对外进行海上贸易,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历翰宏接过陈昱的话,继续说道:“侯爷说得没错。据我所知,大明朝廷已经停止了郑和下西洋。而且与海外没有贸易往来,仅靠各国朝贡时,做一些贸易而已。这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班泰说道:“大明的丝绸和瓷器深受各国的喜爱,我们直接从江南地区采购,运至水棠县,然后装船出海,对外进行贩卖,获利应该是最高的。”
欧阳远说道:“思明府到水棠县这一段,咱们按照侯爷的方案,建中转站、成立商队、马队,这些都没有问题。只是从江南地区往思明府运输,不仅路途遥远,沿途的山贼、官府中人,应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必须研究明白。前期铁衣社桂林府分舵舵主皮茂林向总舵报报告,当地的官府突然对桂林府分舵施加压力,一些正常的事情也故意刁难。其他在大明的分舵也或多或少有这种情况。后期又渐渐恢复正常。总舵这边分析,是当时黄家土司进攻思明府时,大明方面配合黄家土司的一个策略。咱们打败了他们之后,大明官府才恢复正常。我觉得如果我们这么大规模的进行贸易,他们会不会故技重施,刁难我们呢”
陈昱听了,说道:“欧阳说得这个问题,还真有可能。不过没有关系。大明那边暗中支持黄天渠哥俩攻打思明府,我事后没有与他们一般计较。他们如果真敢刁难咱们的话,那我就新帐旧账与他们一起算。广东廉州府那件事还不能给他们长记性,让他们吸取教训的话,那我也没办法。”
张义附和道:“侯爷。大越现在基本上被咱们打服了。如果大明还不服的话,尽管来,我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陈昱笑着说道:“能不打仗,还是尽量不要打。毕竟这仗一打起来,不仅死人、费钱,老百姓也深受其害。可以说两败俱伤。咱们不主动挑事,如果他们真敢欺负咱们,咱们一定不能放过他们。至于沿途的山贼,我们只需安排足够的人员护卫,他们如果敢劫咱们的货,我一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当年下文州的范家兄弟扣押铁衣社的货,最后被陈昱抢了回来。廉州府扣押工匠家属,陈昱也是硬怼。区区毛贼,阿塔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陈昱从来不主动惹别人,也从来不怕别人惹自己。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主动啃硬骨头(第一更)
无论是谅山城至陆那县城,还是思明城至谅山城,这两段的商队、马队,以及中转站的建立,很快就敲定了。
这都是在陈昱的地盘上,大家做起来都没有问题。
倒是从大明江南地区到思明府这段,颇让大家费心。
因为这里是大明的地盘,沿途的情况大家不得而知,更为重要的是大明的官府对此是什么态度。
甄盛建议道:“侯爷。我觉得咱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把大明江南地区至思明府的路线及其情况搞清楚。一个是通过大明的商队来了解,另外一个就是咱们先组织一支商队前往大明江南地区实地走一趟。”
陈昱听了,说道:“思明府那边,翰宏你来负责。大明的商队与咱们进行交易,很多都是在思明城周转,你们打听沿途的情况,非常容易。”
历翰宏听了,拱手领命。
陈昱继续说道:“至于组建商队。我觉得还是以铁衣社的人员为主,毕竟他们组建了商队、马队,这方面经验丰富,有他们来做此事,比较稳妥。”
张义听了,建议道:“侯爷。我记得当年你命卓不凡带人到南京招募造船工匠。他对路线能够熟悉一些,就由卓将军带队比较好。”
张义提起这茬,正好解了陈昱的燃眉之急,他正不知安排谁带队呢。听了张义的建议,说道:“张义这个提议比较好。那就让卓不凡带队。如果第一次把路线整出来了,以后就简单多了。让他在铁衣社的商队当中培养几个独当一面的人,好继续带队。翰宏。你回去之后通知不凡一声。”
由于此次研究的都是衙门的事情,所以卓不凡并没有前来参会。
贾谦说道:“侯爷。暗卫这边,我觉得也可以派人暗中保护,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也可以迅速将消息传回思明府。咱们也可以及时应对。”
陈昱回道:“不错。那就通知章天麟,让他提前先把路线,以及周边的情况先摸一摸,待商队组建完毕,出发后,派人暗中保护商队。”
甄盛建议道:“侯爷。我觉得为了避免误会。可以以思明侯的名义发一个路引,说明前往大明江南地区购买货物,这样各地官府就知道是思明侯的货了。如果还有人敢刁难、甚至是扣押,那么就是冲着咱们来的。咱们就可以严惩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