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陈昱对于黎玉吕的这番话颇为赞同,他说道:“娘子所言极是。既然他们想发动战争,那么咱们就积极应对就是了。凭咱们现在的实力,大明要想将咱们大败,也是非常困难的。至于大越那边,希望他们能够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不要被大明给利用了。”

    黎玉吕点了点头,说道:“相公。的确如此。我想朝廷的诸位大臣这个简单的道理还是懂的。你现在管辖大越北部,其实是在帮他们守国门。他们如果背后搞鬼,那么极有可能大明占领大越北部会会师南下,占领大越的南部,重新恢复对交趾的通知。我想这应该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大越这边应该不会趁火打劫。”

    听了黎玉吕的分析,陈昱的心情稍微缓和了一些。




第五百二十三章 研究对策
    甄盛、陈虎、历翰宏、刘大龙等人陆续赶到了谅山城。

    陈昱安排的会议如期举行。

    凌云按照陈昱的吩咐,向大家介绍了一下刘麻子获得的情报。

    大家听了也都是震惊不已。

    刘斤说道:“侯爷。各位大人、将军。大明既然选择攻打咱们,那么咱们积极备战就是了。现在咱们兵强马壮,而且是以逸待劳,天时地利人和,咱们都占全了。任他来多少人,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刘大龙也附和道:“斤兄弟说的没错。虽然他们现在正在清楚铁衣社和暗卫在大明的人员,妄图采取偷袭的方式。但是咱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意图。那么也就没有了偷袭的效果。咱们只需积极备战,胜利是属于咱们的。”

    甄盛则说道:“侯爷。我看此事对方正在筹划之中,咱们还是向朝廷进言,无论是挑明了已经知道此事,还是劝他们悬崖勒马,我觉得还是能不打就不打。大明那边如果知道咱们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就达不到预期效果,我觉得极有可能会放弃这次军事行动的。”

    班泰则说道:“这几日我也在思考这件事。虽然咱们事先知道了大明的意图,并告知对方。我觉得大明那边放弃的可能性有些小。毕竟对方对咱们有仇恨、有预谋,因此他们会继续发动战斗。我担心的是大越那边会趁火打劫。”

    陈虎对此不以为意,他说道:“前期侯爷为了应对来自大明、大越的进攻,一共设了四道防线。咱们就按照前期的部署,分兵进行阻击即可。就算是最后拼尽全力失败了,也不能让他们好过。实在不行,最后咱们就上山,落草为寇。”

    这番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陈虎是山贼出身,因此他想到了最后即使是失败也要上山,继续战斗。

    历翰宏则说道:“我觉得咱们还是尽量避免两线作战。毕竟一个对手和两个对手,咱们应对起来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专心应对大明,还是效果会更好一些。”

    欧阳远作为铁衣社的大领主。他十分担心铁衣社在大明境内的情况。他说道:“这段时间,大明各府的分舵,一些人莫名其妙地就被官府抓走了,甚至有些人被暗杀了。如此来看,定然是大明开始行动了。我觉得位于大明境内的铁衣社各分舵和暗卫出境有些不妙。是不是采取点措施呀。”

    陈昱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觉得暗卫相对来说还好一些。铁衣社这边,咱们还得积极应对。我觉得能够留在当地的,尽量留在当地,如果待不下去的,就撤到思明府。”

    欧阳远听了,说道:“会后我就安排此事。”

    陈昱问道:“大龙。思明府现在兵力如何,能够应对大越多少明军”

    刘大龙回道:“思明左卫和思明右卫都已重建,又新建了火枪兵卫所玄武卫。除思明城保持着四个卫外,其余州县都是两个卫。凭祥右卫被调往交州府布防。现在思明府有十五个卫,阻挡明军十几万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他们要想占领思明府,至少要付出十万人的代价,甚至更多。”

    历翰宏接着说道:“后勤方面,衙门这边也能保障,根本不需要其他州府支援。我们思明府自己就能解决。请侯爷放心。”

    陈昱听了,非常满意,说道:“凌云。你马上传令,让驻扎在交州府的凭祥右卫赶回凭祥县。”

    凌云下去安排此事了。

    陈昱继续说道:“张义。咱们当时设计的是,如思明府方面受到猛烈攻击,那么谅山府北部靠近思明府的如敖卫等卫所,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增援思明府。及时咱们不能在思明府全歼敌军,起码也得让他们遭受重创,为下一步的谅山城阻击战打好基础。因此,你要命令谅山府靠近是思明府诸卫现在就进入战备状态,接到命令,就能马上开拔,增援思明府。”

    张义领命而去。

    陈昱继续吩咐到:“翰宏。虽然你们思明府能够自给自足,我非常高兴。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思明城如果被围困,粮食够吃多久的。”

    历翰宏想了想,说道:“如果包括城里的百姓,起码也能坚持六七个月。”

    陈昱听了,说道:“这远远不够。如果对方采用围困战略,那六七个月是不行的。再加上对方如果派暗探现在咱们这么做。你回去以后,一定要在城里开辟一些地,种植杂交水稻。同时从城外调拨粮食。你们返回时,再从谅山城这边运回去一批粮食。怎么也得有坚持一年的粮食。我们各项工作必须做细。”

    历翰宏和班泰自然是领命。

    陈昱继续说道:“甄先生。你的文笔好。就由你代笔写一份奏折,就说咱们已经得知朝廷要攻打思明府等地了。我希望还是不要大动干戈。有什么问题,可以谈。”

    接着就命人拿来了笔墨纸砚,甄盛就开始按照陈昱的意思开始写了。

    班泰趁着这个功夫,请示道:“侯爷。谅山城贫民区改造,是不是先听一听。咱们应对大明的进攻可是耗费巨大,他们如果真打来了,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呀。”

    陈昱想了想,说道:“先不用停。继续干。我们干这么多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的好一些。打仗归打仗。改善老百姓生活的工作还得继续。”

    班泰听了,说道:“侯爷放心。我一定按您的意思,继续做好贫民区改造工作。现在已经完成六七成了。大家干劲十足,进度非常快。速度明显要高于咱们的预期。侯爷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绝对是大变样呀。”

    陈昱对这个进度可以说是大吃一惊。要知道谅山城的贫民区面积可不小呀。按照事先的工程进度,现在能完成一半,就一定很快了。竟然完成了六七成。

    陈昱问道:“工程质量如何可千万别出现只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呀。”

    班泰回道:“工程质量,侯爷大可放心。我按照您的吩咐,专门安排人进行监督。我也定期去实地查看,另外,这里的老百姓不能撒谎。我当面问他们。他们自然是实话实说。如果有偷工减料的行为,他们是不会隐瞒的。”

    陈昱听了,非常满意。同时也非常气愤。

    如果不是大明要来攻打自己。自己在谅山城的经验,完全可以扩大至大越北部各州府以及位于大明的思明府。

    可是如果大明悍然发动战争,那么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计划,甚至会让百姓的生活倒退。

    这是陈昱所不想看到的。



第五百二十四章 谅山城贫民区
    会议最终结束了。

    基本策略依旧是陈昱前期制定的策略,只是进行了一些微调而已。

    陈昱对大家的基本要求就是积极备战。无论是军队,还是后勤,都要以应对大明的大规模进攻为主要目标。

    送走了大家之后,陈昱就在班泰的陪同下,视察了谅山城贫民区。

    依旧是第一次微服私访的路线。

    当陈昱来到分界线时,已经没有了那时的泾渭分明。贫民区这一侧的房屋已经推倒,并重新建造。围墙、栅栏、大门等一应俱全。

    由于是新建的,比对面的住宅都漂亮。胡同也比以前宽了,排水沟修得很好。道路也都是铺的砖。即使下雨,也不会出现泥泞的状况。

    据班泰介绍,此次改造工程是按照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顺序进行建造的。

    随着房屋建造的越来越多,大家的技能也越来越熟练,再加上材料供应及时、工钱从不拖欠,因此进度也就越来越快。

    说话间,陈昱等人又来到了上次那户人家的位置,可是院门紧闭。不仅这家,就连周围的几家也是这样。

    陈昱忙问情况。

    班泰解释道:“侯爷。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在这里根据区域距离,建了几个私塾。有的是聘请的老师,有的则是府学派人轮流授课。至于家里的妇女,一些到妇人家去干些活,更多的是将她们聚集起来,做刺绣等手工品,定期由指定的商队前来收购,运往陆那县的交易场所。”

    陈昱听了,笑着说道:“妇女干些活,贴补家用。孩子上学不需要花钱。这一反一正。百姓的负担就降低了不少。”

    班泰继续说道:“对于那些身体残疾,或者久病不愈,没有生活来源的。官府定期给各户拨一部分钱,妇女干活的收入,抽取一部分给他们。经过测算,足够他们正常的生活了。”

    陈昱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他们的病。怎么处理的”

    班泰回道:“侯爷。我命人安排谅山城的几位名医给这些久病不愈的人看病。有些是因为没钱看病造成的。这部分好办,由官府出钱为其治病,有一些是因为时间太久,根本治不好了。只能是维持了。这也是没有办法了。”

    陈昱又想起了那些惯犯,就问起了这帮人的情况。

    班泰笑着说道:“我们经过调查,最终确定了这些人的数量。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是生活所迫。又无一技之长。为了生存,只能是选择偷盗。对于这部分人。我们通过军队、暗卫、铁衣社、衙门四方进行了招募。对剩下的人员采取了两种方式,一个是培养他们的技能,各类工匠、各类伙计,都是培养的目标。另一个则是在城外开出一片荒地,为他们分配土地,种植粮食,三年内免除田赋。”

    陈昱夸赞道:“这个办法非常好。不仅为咱们谅山城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而且还消除了不稳定的因素。做得好。”

    说话间,陈昱等人听到了不远处的读书声。原来众人不知不觉来到了私塾。

    陈昱等人顺着读书声,很快就找到了私塾。

    私塾并不大,独门独院。院子里还有秋千。

    陈昱等人来到了私塾外。透过打开的窗户,陈昱看到了孩子们在读《三字经》,而前面的那位先生,却是熟人。

    他就是陈昱在谅山城内遇到的卖身葬母的尚皋。

    尚皋也看到了陈昱。他让孩子们继续读书,自己则走了出来。

    他向陈昱行礼。陈昱说道:“尚皋,真没想到你会到这里教孩子们读书,这不耽误你的学习吧。”

    尚皋回道:“侯爷。我们府学每个人都得来教课。排了一个顺序,今天正好轮到我。其实这也是对我们的一个锻炼。虽然这些课程都是最基础的启蒙教育,但是对于我们研究儒学还是很有帮助的。大家也都喜欢来给孩子们讲课。”

    陈昱听了,笑着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别看你们只是教授这些孩童最基础的知识。将这些孩童引上道,他们这些人参加科举,有些人就会拔得头筹,金榜题名,将来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你们现在做的,也是一种变相的治国平天下呀。”

    尚皋第一次听到陈昱的这个理论。但是细细一想,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他说道:“侯爷说的是。我回去也会将侯爷的这番话告诉大家。也让大家知道,现在做的这件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陈昱对此是乐见其成的。他问道:“你们现在授课,可有什么困难吗”

    旁边的班泰也说道:“有什么困难尽管提,难得侯爷在此。不提白不提。”

    尚皋说道:“侯爷。现在这里无论是学堂、桌椅、教材,一应俱全。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得认真。但是我还有一丝忧虑。那就是虽然侯爷为大越北部争取了一些名额。通过南北榜,解决了咱们大越北部竞争不过南部的矛盾。但是,侯爷。科举之路毕竟是一条小路,能够走到最后的,毕竟是少数。那其他那些人怎么办。难道要一直这么考下去,直到老去吗所以我觉得应该给这帮孩子再找一些出路。让他们可以干一些其他的工作,最起码能够凭自身的能力,养家糊口。”

    尚皋的这番话,令陈昱感到十分震撼。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竟然能有如此见地,这是陈昱所没有想到的。

    尚皋说得在理。科举的确是少数人能够成功的。是寒门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渠道。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成功的只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勤奋刻苦的。剩下的那些只能是归于平凡。

    陈昱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其实现在就有很多出路。加入卫所,到衙门担任吏役,到饭店当店小二,到店铺当伙计,出路有很多,就看你想干什么了。”

    班泰也说道:“是呀。就拿这次改造贫民区吧。这里的一些偷鸡摸狗的惯犯,都让我按照侯爷的意思,基本全都改了行。极少数的屡教不改分子,也被我关到了牢里。官府会给每个人机会的,但是你自己不努力,那就没招了。”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给你机会,你不珍惜,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五百二十五章 扩大纵深
    尚皋的话,也让陈昱深受启发。他觉得可以在孩子启蒙教育之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下分类培养。

    对于学习好的,继续进行科举之路的培养。而对于那些没有这方面天赋的,则可以进行工匠、商人、伙计、仆人等各类所需人才的培养。

    陈昱将自己的这个想法说了出来,无论是班泰,还是尚皋对此都是表示赞同的。

    虽然陈昱很想马上就将其付诸于行动,但是眼下的重中之重是迎接大明的进攻。所以陈昱只能是先放一放了。

    走了一圈,陈昱对于目前的进度、效果都十分满意。他对班泰说道:“班先生。虽然我们即将要应对大明的进攻,但是贫民区的改造工作不能放松。你还是要一如既往地抓好。距离大明进攻还有一段时间,除了筹集粮草之外,就是贫民区改造这件事了。”

    班泰回道:“侯爷。您就放心吧。思明府基本就能挡住大明的进攻。退一步说,即使攻到咱们谅山城,那也是强弩之末。挡在谅山城外,我还是有信心的。”

    陈昱笑着说道:“听你吉言,但愿如此吧。”

    说完,陈昱也没有让班泰送。就带着凌云、诚阳子等人回侯府了。而班泰则返回了府衙。

    陈昱的奏折很快就送到了京城。太皇太后张氏对于消息泄露十分震怒。她除了命人彻查消息泄露一事外,还召集文臣武将研究下一步的行动。

    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认为,陈昱既然已经知道了朝廷的打算,那么奇袭的效果就没有了。对方定然是积极备战。这个时候发动进攻,是不明智的。应该为大明争取一些利益。

    而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武将则认为,陈昱悍然袭击锦衣卫,明显是不把大明放在眼里,士可杀不可辱,必须予以反击,趁机攻下思明府、谅山府等地。

    对于宣德皇帝宣布撤出交趾时,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心有不甘的。

    太皇太后张氏也对此事耿耿于怀。最后,决定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广等地抽调兵马,由英国公张辅统帅,兵发思明府。
1...209210211212213...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