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己方就不具备这个条件。作为外来户,不仅龙泉县的百姓又抵触情绪,就是周围的土司、大明的官府也是心有余悸。
培养田亦峰就是要让贵州的局势趋向于平稳。促成一种平衡状态。
原来四大土司,田家被朝廷搞掉了。剩下三家,播州杨家一家独大,势力越来越强。仅凭水西安家和水东宋家根本不是其对手,田家又没有力量。整个贵州的局势就有失控的危险。
尤其是在水西安家与己方联姻,朝廷站在了播州杨家那一半,加剧了当地各方力量的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先后出现了两场战争。
现在田家虽然仅仅占据了龙泉县及余庆司的一块地盘。但是就如同一把剪刀插在了播州杨家与大明州府之间。这会让播州杨家河大明如鲠在喉。
陈昱要得就是这种效果。现在的贵州有五方势力,四大土司以及大明。犹如三国时期一样,关系错综复杂,形势自然也非常复杂。
在西南这边,大明朝廷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在贵州这边。那么陈昱占据的广西思明府自然就不会成为大明朝廷关注的重点。那么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了。
听了陈昱这番话,大家才明白陈昱这么做,是有如此深意。
从长远来看,对己方是非常有利的。最起码野心勃勃的播州杨家被限制住了。
客观地说,这也是为大明做了一件大好事。播州杨家如果将水西安家、水东宋家打败了,定然会向四周扩张,到那时,大明围剿起来,会非常困难。
万历年间的杨应龙叛乱,就印证了这一点。
那场战争虽然以大明获胜,杨家覆灭结束,但是却掏空了大明的钱粮。令大明的实力削弱了。这也为后期后金崛起,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陈昱将从播州杨家要来的银子,赏给了参加此次战斗的诸位将士。这令大家欢欣鼓舞。
在侯府待了几日,准备去大越那边转一转。
陈昱最为关心的村庄改造工程,各州府还在进行当中。
尤其是陈昱通过黎玉吕向大越检举了一些官员,新任的那些官员还是非常心的。那些没有被换掉的官员,自然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参与村庄改造工程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也提高了村庄改造工程的速度。
其实,这也是陈昱所要看到的。这些州县的官员是不是自己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按照自己的部署,予以落实,让百姓得到实惠。
由于谅山王黎宜民的缘故,陈昱并没有在谅山城做过多的停留。
他除了与黎宜民简单见了一个面后,就是到谅山军事学院看了看。随着第一批五百学员陆续分配到各个卫所,以及船厂、水师进行实习,第三批学员也已招募完毕,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这第三批学员有一个不同于前两批的特点,那就是特意从现有军队中挑选了一批平时表现突出的士兵。名额不多,只有八十人。
这个想法还是陈昱提出来的。他觉得这些在部队中的士兵,已经有了对于战争、战斗的理解,再经过一番系统地学习,必然成为可造之材。
在军事学院,陈昱不仅见到了张义,还把班泰等人也都叫了过去。听了大家的汇报,也对下一步工作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谈完之后,陈昱就离开了谅山城,继续南下。
黎宜民特意挽留陈昱在王府多住几日,他还有很多需要向陈昱请教的地方。
陈昱委婉地拒绝了黎宜民的挽留,谎称自己此次南下有非常急的事情要办。不然自己也不能刚刚结束了贵州战事,就急忙南下。
黎宜民葫芦里卖得什么药,陈昱非常清楚。无非是想想方设法拉拢自己。即使不能成为自己夺回皇太子之位的助力,也不能成为绊脚石。
对于黎宜民、黎邦基皇太子之位之争,陈昱不想参与其中。因为他不想通过站位来谋取个人利益。他只是想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点事而已。
另外,黎玉吕也与陈昱谈过此事,希望他不要参与皇位之争。陈昱也答应了。置身事外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虽然陈昱翻阅脑海中的资料,知道这位谅山王黎宜民发动叛乱,杀死了登基当皇帝的黎邦基。后来他也被杀,结局十分惨。
这种皇室争夺皇位,兄弟相残的事情不断地重演。陈昱对历朝历代的历史都有所了解,对于这种争夺皇位,打得你死我活的情况,也是见怪不怪了。
那些依附在皇子周围的文臣武将、太监、外戚等各方势力也参与其中,使得事情变得非常复杂。而争斗的结果就是胜利的一方,一人得道,仙及鸡犬。而失败的一方不是被杀死、流放,就是被关入大牢、贬为庶民。
虽然大家都知道风险很大,但是还都乐此不疲,积极参与。
更为严重地是,这种争斗形成的内耗,对国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确切地说,是巨大的损失。
第七百五十四章 解决贸易瓶颈
陈昱到了陆那县后,还真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因为据谅江府和建昌府的报告,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以吕宋为海外的中转站后,贸易量增长非常快。
但是从大明江南向陆那县交易场所、建昌府对外贸易基地的运货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出现了瓶颈。这直接影响陆那县的交易量,建昌府方面的出海贸易量。
陈昱解决了贵州事宜后,就选择南下,解决此事。
影响南北贸易的因素有很多。有一些是能够解决的。有一些则是陈昱无法解决的。
比如出了思明府后,前往大明江南地区沿途的道路、土匪、官府的勒索等,这些都影响了贸易往来。
陈昱当时还是思明侯呢,曾经给沿途的官府去过信件,希望能够对这些问题予以解决,给来往的商队、马队提供便利。
有些官员还能十分客气地回信表示,一定给大家提供便利,严厉打击土匪、山贼。至于他们做不做,陈昱也就不知道了。也管不了人家。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于陈昱的信置之不理,连最起码的回信都懒得回。陈昱也是毫无办法。
诚阳子曾经建议,可以派出军队清剿沿途的土匪。可是陈昱拒绝了诚阳子的这个建议。道理很简单。土匪、山贼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剿匪所能解决的。这里面还涉及到深层次的问题。
就好比是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他们梁山原因多种多样。而这些都涉及到了一些社会问题。
如果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很好,官府不欺压百姓,又有多少人会选择落草为寇呢。
即便是陈昱派人将沿途的土匪清理完毕。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走投无路的人选择落草为寇。匪患自然又出现了。就如同野草一样,烧了一批,又会长出来一批,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呀。
陈昱这边之所以匪患基本解决了。除了陈昱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之外,官府对土匪采取高压态势,发现一处,就清剿一处,绝不给土匪发展成规模的机会。
参与到南北贸易的商队、马队,不仅仅是陈昱这边的,还有大明各省的。原因很简单,这是有利可图的买卖。商人都是逐利的,这么好的生意,大家自然会像马蜂一般投入其中。
可惜大明那段的道路崎岖、各省匪患严重、沿途的官府各级官吏的勒索,极大地损害了商队、马队的利益。
一些商队被土匪抢劫,血本无归。还有一些商队是借钱进的货,原本想通过这个生意赚些钱,可是不但钱没赚到,还赔的底朝天。有些不讲究的土匪还杀人、掠人。可以说是人财两空。
为了避免被劫,商队、马队都增加了人手,有些还选择组团行动,这大大降低了被劫的可能性。但是也无形中增加了己方的成本。
沿途官府人员也绞尽脑汁敲诈勒索经过的商队马队。这个问题别说陈昱了,就是大明朝廷也是无法解决的。
归根结底也是朝廷发放给官员的俸禄太低。而衙门雇佣的吏役工钱太低。这个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
至于修路的话,那更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谁愿意把大把的钱财用到这面去。
所以问题都提出来了,可是却无法解决。这令陈昱苦恼不已。
但是,陈昱也没有放弃,他来到陆那县后,不仅与官府、交易场所的商人面对面进行了交谈,也走访了了几支商队、马队,了解了一下沿途的情况。
再结合暗卫、铁衣社送来的情报。陈昱想出了在无法解决述问题的前提下如何增加货物的数量。
那就是在谅江府和建昌府等地制造丝绸、瓷器等海外非常抢手的货物。
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就非常有名。为此,陈昱特命诚阳子前往江西景德镇高薪挖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诚阳子果然不负众望,在景德镇高薪请来了一名烧瓷器的老师傅。
此人姓王,名楷,景德镇本地人。世代以此为生。
老人家一辈子单身,没有婚配。一个人就以烧制瓷器为生。
诚阳子到景德镇寻找烧制瓷器的师傅,可是官办的不能来,私人的受东家、家庭等限制,打听了一圈也是没有合适的。
就在诚阳子等人陷入困境之时,一件事情的发生,导致事情出现了转机。
原来,王楷是在一家私人窑场干活。干了这么多年,手艺是非常高的。由于是老哥一个,又以此为生,王楷打跟随父亲学习开始,就一直在这家窑场干活。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
窑场的东家也换了一代。
年轻的东家对于像王楷这样的老人,就没有那么重视了。他开始重点培养年轻人,其中就包括王楷的徒弟。
王楷这个人只收了一个徒弟。而他本人并没有兴趣收徒,还是前两年年轻的东家几次劝说,王楷才勉强收下的。
师徒俩相处的还算可以。王楷也是尽心尽力地传授。而徒弟也是认认真真地学习。
渐渐地,徒弟基本就掌握了王楷的全部手艺。王楷对此也没有什么想法。毕竟自己答应收徒,教会了徒弟,自己这门手艺就不会失传。
这一日,师徒俩照理烧制瓷器。王楷由于昨晚吃坏了肚子,就去茅房解手。临走时,王楷特意向徒弟讲明了下一步的要点,让他按部就班进行。
平时,王楷的徒弟都是由王楷在旁边指点进行的。
而这一次,王楷不在身边,他的徒弟就有些紧张,一个不小心就出了岔子。
等到王楷赶回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挽回了。这窑瓷器就彻底报废了。
东家听说后,非常气愤。徒弟为了保住饭碗,就谎称是王楷所为,原因是他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所致。
东家本就想辞退王楷,只是苦于没有理由。正好借此机会就将王楷辞退了。
王楷是百口难辩。此时也明白了,就是自己说破天,东家也是要将自己撵走的。因为东家现在需要的是那些年轻的伙计,而不是自己这种老家伙。在王楷之前,东家以各种理由已经开除了两位老人。
而王楷手艺好,东家就暂时没有动他。
王楷的徒弟已经学艺成功。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辞退王楷。
王楷只能是卷铺盖走人。
第七百五十五章 走访交易场所
诚阳子就是在这种情况,遇到的王楷。
王楷听了诚阳子的邀请,自然是同意的。
于是王楷就跟随诚阳子等人一路来到了陆那县。
如果从就近原则,窑场应该建在建昌府,因为在那里烧制好瓷器,可以直接转船运往海外,省时省力。
但是烧制瓷器需要瓷石、高岭土等。而建昌府作为沿海地区,并不出产这些材料。
为此,陈昱最终决定先找材料,然后在确定窑场的地址。
陈昱就安排人陪着王楷到谅江府及其周边的谅山府、太原府、北江府等地寻找高岭土、瓷石等矿藏。
送走了王楷等人,陈昱就实地参观了新组建的陆那卫训练情况。
当初军队人员调整时,陈昱特意选了两个火枪兵卫所进行改革。一个就是青龙卫,另一个就是陆那卫。
青龙卫的情况,经过此次贵州之战的实战演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最后对娄山关援军的围歼,青龙卫发挥出了极强的战斗力,这才能及时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干掉。
而陆那卫也按照要求,将陆那右卫并入其中。向天波担任指挥使。
在实地查看了陆那卫的操练后,陈昱是非常满意的。
从各兵种的配合,士兵们的熟练程度来看,陆那卫没少下功夫。
陈昱夸耀道:“天波。搞得不错。从训练就可以看出,你们是下了大功夫的。”
向天波说道:“侯爷。我就是按照您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去做。将士们也都十分用心,这才取得今日的效果。如果能拉出去干一场,那效果会更好。”
陈昱笑着说道:“仗,不是我们想打就能打的。这得看机会。有机会才能打呀。”
向天波回道:“侯爷。下次有战事,可得想得我们陆那卫呀。”
陈昱说道:“好的。我记下了。”
接着陈昱又了解了一下谅江府的情况。向天波也是一一作了回答。
这几年谅江府发展的非常不错。这也是陈昱把底子打得好。
要知道,大明刚刚撤离交趾的时候,陆那县,乃至谅江府的情况,与当时黄家土司统治的思明府情况差不多,甚至比思明府当时的情况还要差。
因为大明撤离交趾时,那可是能带走的,基本都带走了。
陈昱就是在那时接管的陆那县。不但钱库一两银子没留下,还欠大家半年的工钱。
从离任的县令刘寅那里敲诈了一笔钱,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为了搞到钱,陈昱才想出影响至今的一招,在城南建立交易场所。
这段历史,至今还被大家津津乐道。
正是有了交易场所,才使得陆那县,乃至谅江府成为大越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单纯从经济发达程度来看,都要高于清化地区。
陈昱从陆那卫这里出来后,就前往陆那县交易场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