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太平天下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色海

    又过了一个时辰,游骑们终于连一点小路的痕迹也找不着了,只能一路摸索的探路而行,游骑们就这样一路铲雪开辟道路,一路慢慢前行,行军速度极慢。

    草原上的白灾那是极其可怕的,山林中的树枝时不时的被大雪纷飞的雪片给压断,游骑们好不容易开辟出来的道路不一会就被暴雪给埋没了。

    当他们继续铲雪开辟道路时,有士兵就连人带马一起掉进了雪坑中,伴随着那惊叫的恐慌声,游骑们也渐渐的停止了行军,一种恐慌绝望的氛围在三部联军中慢慢的扩散开来。

    这些草原上的游骑们那是深知在暴风雪中的山上是有多么的危险,无数不知深浅的大雪坑,一旦掉下去就很难活下来,在深山中迷了路,那只有被冻死的份,要是食物供给不上也会被饿死的。

    唯一能活下来的办法就是不被冻着饿着,等大雪融化了,然后找到下山的路,才能活命。

    可是现在三部联军的游骑们,他们是缺衣少食,还找不到下山的路,况且还有冷家军这么强悍的敌人在侧,真是天灾,屋漏偏逢连阴雨呀。

    三部联军的首领们,不能看着他们的大好儿郎就这么的白白牺牲,也就停止了探路,原地驻扎起来,等风雪小点儿,在想其他对策吧。虽然首领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他们的粮草快吃完了,游骑们身上的衣物还有些单薄,怕是挨不过大雪融化的那一天。

    反观冷家军,自从蒙古游骑兵撤走后,各个军就按照冷大将军给的标记一路寻来,与接应的士兵一起汇合到了大部队当中去。他们也是非常的幸运,前脚刚汇合,后脚就下起了暴风雪。

    冷家军因为躲避三部联军的追击,所以才选了这么一个避风的山坳,正好用上来暂避风雪。

    冷家军在北上战略大转移的时候,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所以当下起了暴风雪的时候,冷家军上下军民都穿上了棉衣棉帽棉鞋棉手套,一个个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这下是冻不着了,他们也就地扎营,一个帐篷挤着七八个人,每个人身上的肉干肉脯和青稞面都充足的很,这下基本上也饿不着了,冷家军的情况与三部联军的游骑们一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

    这暴风雪一连下了十天才停下来,冷家军军民上下个个冻得是鼻涕横流,满脸的冰碴着,周围的树木和干柴都光秃秃的了,现在连烤火都不够用了。

    那些受伤的马匹挨不过这寒冷的风雪被冻死的,也被冷家军拿来炖了马肉汤,让军民能喝一口热乎的。

    再看看三部联军的游骑们,他们由于是仓促出兵追杀冷家军,根本没有带御寒的衣物,帐篷也是少的可怜,食物也没有多少,在这十天的暴风雪中,冻伤冻死的士兵不计其数。

    虽然大量的战马被杀用来充饥,但是夜晚的寒冷却没有那么好度过,成群的游骑们抱团取暖,也抵御不住寒冷的侵袭,令下几十度在野外的大山中十来天,任谁也是忍受不了的。

    暴风雪一停,三部联军剩下的游骑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铲雪探路,要是不及早的离开这里,就算不被饿死冻死,也会被冷家军追上杀死,他们的战斗力现在已然降到历史最低了。

    当暴风雪停了后,冷家军再猫冬了十来天后,也渐渐的扩大区域寻找下山的路,他们只是长征到这里,被迫追杀至此,而不是长期待在这儿,所以也着急的下山,离开这里。

    &nbs




第114章 115.再次出现的冷家军
    就在冷家军躲在大草原上的不儿罕山过冬和修整的时候,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已然结束了,可是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却是多的很,导致本来就混乱不堪的中原大地更加的满目疮痍千疮百孔了。

    大宋政权的韩灵儿,在早先年的三路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或先后遭致失败,或远离宋都汴梁,宋政权很快从鼎盛开始逆转。

    所以韩灵儿才偏安一隅的醉生梦死,那些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都被他掩盖了起来,实在是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傀儡罢了,军政大权都落在那些大将军手里,就比如刘福通。

    名义上韩灵儿还是大宋皇帝,可是每一道指令都由刘福通等大将们来定夺。他只能逃到安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摆摆架子而已。

    江南的红巾起义军本来就是军阀混战的局面,相互攻伐抢地盘,这不张士诚派遣大将吕珍攻打安丰,小明王韩灵儿急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不顾张士诚、陈友谅东西夹击的危险,亲率大军北上,救出小明王、刘福通,安置于滁州。至此,宋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当小明王韩灵儿和刘福通被朱元璋救起后,他们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不得善终了,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二月,朱元璋称吴王前夕,其将廖永安迎小明王、刘福通至应天,途经瓜步,将他们溺死。

    再来看看张士诚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一边降元,一边与朱元璋争夺地盘,就在今年与元廷妥欢帖木儿闹翻,双方关系断绝,致使张士诚腹背受敌,然而他的政权也更加的腐朽堕落,灭亡之日也指日可待了。

    方国珍只是胸无大志的起义军小头领而已,他就是夹缝中生存的小军阀,灭亡是必然的,就看朱元璋什么时候抽空便能扫平。

    至正二十三年最瞩目的大事件就是陈友谅这个枭雄举兵六十万攻伐朱元璋,朱元璋以二十万的兵力抵御,双方在鄱阳湖水域大战,这次被誉为中世纪世界最大规模的水战终究以朱元璋的胜利而告终。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陈友谅也在此次战役中被流失射中,中箭身亡。

    最后这个不堪的元廷还在继续着党争,而且还是愈演愈烈,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在平定中原以后,没有利用朱元璋、陈友谅等人在江南大战的机会麾兵南指,彻底歼灭起义军,反而不遗余力地参与元朝内部党争。

    当时元朝所依靠的地主武装有两支,分别是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与答失八都鲁、孛罗帖木儿父子,但两军渐生龃龉,自至正二十、二十一年以来就互相攻伐于山西一带,争夺地盘。

    扩廓帖木儿子承父业,也继承了与孛罗帖木儿的矛盾,他们“各拥强兵于外,以权势相轧,衅隙遂成“,元顺帝妥欢帖木儿虽然屡次下旨劝他们和解,但反而“仇隙日深“。

    经过多次军阀混战,到至正二十三年十月时,扩廓帖木儿的势力已占孛罗帖木儿的上风。其后应朝廷调停,两军罢兵,各守其地。

    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的斗争还牵涉到朝中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争端……

    孛罗帖木儿也是在驻守辖地的时候接到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旨意来剿灭冷家军的,可惜,天不遂人愿,不但没有剿灭掉冷家军,反而还让冷家军把元廷的大后方给搅的天翻地覆的。

    话说冷家军就在不儿罕山过完了整个冬天,迎来了至正二十四年的春天,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大草原渐渐恢复了生机,动物们也从冬眠中醒来,活动在大山中。

    冷家军也找到了下山的路,整装待发的准备继续深入大草原的腹地,继续进行北上战略大转移的方针,至此,冷家军的军队人数由于接连大战的缘故锐减到了一万两千多人。

    除了冷家禁卫军和绿林军人数都在三千左右,其他军人数都不足两千了,而且武器装备也没有之前的那么犀利和丰富多变了,扭力投石机、八牛弩和战车早在华山脚下的阻击战当中给破坏掉了。

    铁蒺藜和铁制拒马三角架早在防止三部联军追击的时候就用光了,不然全是游骑军的草原部落早就把冷家军追上给歼灭了。

    至于全军酷爱的短矛齐投也已经消耗了一多半,都是在追击战中无法及时回收的,至于冷家军全军配备的制式弓弩都还在,箭矢的话也在修整期间制作打磨出来很多,足够用。

    长矛枪和小圆盾人手一把,这是雷打不动的,至于盔甲和战马,缴获的很多,尽管这个冬天屠杀了大量的战马来充当食物,战马也能配备冷家军军民上下人手一匹。

    那些大量储存的风干肉脯基本上也食用完了,现在的冷家军可谓是穷的叮当响了,



116.彪悍的成吉思汗故乡
    冷家军全体军民不足五万人浩浩荡荡的从不儿罕山行军下来,就好巧不巧的遇到了世代居住在斡难河和不儿罕山的乞颜部。

    因为大雪封山的缘故,乞颜部落的牧民很少上山,所以没有发现冷家军的动向,这不一下山就碰到了来此放牧的牧民。

    冷家军在遭到了蒙古诸部的联合追击就再也不敢小觑游牧民族的力量了,尤其是那弓马娴熟的骑术和全民战兵的能力,所以冷家军从上到下都意识到:即使是草原上的牧民也不能把他们当做普通人对待,他们同样是优秀的战士。

    既然是战争,对待敌方士兵,那就没有必要留余地了,不是你死我亡,就是毁灭的下场。在大草原上从来就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弱小不是避免灭亡的借口,而是被欺凌的对象。

    在这里没有同情和怜悯,更没有什么人道主义,有的只是杀戮,生存与毁灭的问题。

    冷大将军通过千里眼的观察,足足有上千头掉了膘的牛羊在吃草,远处三五十个牧民在看守,在远一些就是散落的蒙古帐篷,那里催烟袅袅的正在做着早餐,就这么一派祥和的场景,一会便被混乱所代替。

    冷家军已经没有多余的粮草了,见到这么多待宰的羔羊,哪里还能两眼不放光,吃口热乎的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无上的美味了。

    事实也是如此,这些带着大批牛羊生活物资的牧民,就是冷家军眼中的粮草运输大队,自从冷家军踏入草原以来,就是采取的就敌于食的策略。

    所以冷家军全体军民上下都野蛮的很,对于在大草原上打劫这些牧民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对于屠杀不放过任何一人,那是军事战略上的需要,是冷家军士兵们的任务和职责,不关那些家眷亲属的事,他们就更没有必要悲天悯人,同情心泛滥了……

    游侠军悄悄的来到了骑着马的牧民侧方,绿林军绕道了后方截断了退路,龙骧虎贲鹰扬军来了一个大包围,冷家禁卫军正面突击,随着策马奔腾的轰隆声越来越大时。

    警戒的牧民第一时间就发出了示警和求救信号,蒙古包附近一顿杂乱的响声后,手持弯刀和拿着弓箭的牧民纷纷走出帐篷,迅速找到了战马,骑乘着就向放牧的牛羊赶来。

    这速度可谓是不得不快呀,冷家军这边刚冲锋到与看管牛羊的牧民接战上,那边零零散散的几十骑就到来了,当这几十骑看到足足有上万人的骑兵汉人时,他们目瞪口呆的愣住了。

    什么时候在大草原上能见到如此成建制规模的汉人骑兵军队了,就这么一愣神之际,绿林军就已经冲杀了过来,这些牧民也精明强悍的很,硬是死伤了大半护着几骑离开朝着蒙古包而去。

    一个冲锋照面就把那些看管牛羊的牧民给射杀后,冷家军汇合一处朝着这个乞颜部分支的蒙古帐篷群而去,就这么一会的时间,蒙古帐篷群前就聚集了四五百骑军。

    他们掩护着身后的老人妇女和小孩,还有打马而去报信的人,冷家军的消息虽然已经暴露在了大草原各游牧民族的面前,为了避免联合起来的游牧民族的大追杀,还是尽量能掩饰其踪迹晚点发现的好。

    看着有报信的牧民远去,冷家军急了,赶忙发动了一场极其不平等实力悬殊的战斗,单方面的屠杀,而且还派出斥候去追杀报信的牧民。

    可惜,由于斥候对当地环境的不熟悉,在追出百里后就找不到了牧民的踪影,只好悻悻然的返回,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冷大将军。

    冷家军也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了,做好准备等待蒙古诸部的围剿了。当下,冷家军也毫不犹豫的开始杀羊宰牛,开始埋锅造饭,大口大口吃肉,热腾腾的喝汤。

    他们根本就不怕浪费,吃不了的带走当口粮,带不走的物资直接毁掉,不给留下任何东西,就这样冷家军匆匆忙忙的搜刮完这个小部落,继续开始急行军了,他们怕时间长了被蒙古诸部发现,围杀堵截那就不好了。

    冷无霜按照后世的记忆以及从商人手中买来的地图,开始躲避着草原上的大河而行,模糊着朝北上大转移的目的地辽阳行省进发。

    冷家军正好行进在斡难河与怯缘连河的中间而过,途中也遇到了几个小部落,有着先前放跑报信的错误,他们吸取了教训,本着不放跑任何一人展开大屠杀。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漏网之鱼,显然这里的蒙古诸部游牧民族的战斗力不俗,冷家军也是越来越觉得他们难以对付了。

    就这样冷家军一路行来进入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他们的踪迹也被乞颜部、塔塔儿部、泰赤乌部、札答阑部和弘吉剌部给发现了,这么多的核心部落的首领们得知此消息,都是气愤不已,破口大骂,一定要把冷家军挫骨扬灰等等。

    冷家军之所以要避开大河而行是因为每一条河流都孕育着强大的部落,就如斡难河,也称鄂伦河鄂诺河或敖嫩河。古称黑水为黑龙江上游之一。发源于蒙古小肯特山东麓。是蒙古部族的发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于此。

    怯缘连河又称克鲁伦河,发源于蒙



117.草原千里追逐
    冷家军这一路行来虽然躲避开了那些核心的大部落,但是同样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部落旁系分支十几个,也是一路屠杀抢掠过来的。

    所以那些依附于塔塔儿部、泰赤乌部、札答阑部和弘吉剌部的小部族就遭了殃,他们的放牧地也变成了血流成河的埋骨地。

    蒙古诸部的联军一路浩浩荡荡的行来发现了这些,所以游骑军们才怒目圆睁,怒不可遏的奋力赶路,想要追上冷家军这个刽子手让他们血债血偿。

    而冷家军这边让游侠军和绿林军带着家属亲眷和大量的牛羊辎重一边快速的撤退一边留下了大量的记号,好等大部队汇合。

    且说冷家军灭的这大大小小十几个小部落,战士战马并没有多少,可是牛羊的数量却是颇多,除了一路上补给用掉的,光是撤退的队伍中就带着六七万牛羊呢。

    冷家禁卫军、龙骧军、虎贲军和鹰扬军这四军共计九千人,每个人都是一人双马,军备精良,那些战马除了从这十几个小部落中缴获的,还有就是从家属亲眷中留下的。

    总之是给这四军九千人配备成一人双马了,为的就是与蒙古诸部联军遇到时,能不惜马力撒丫的狂奔逃跑用的。

    那当然是逃跑用的了,开什么玩笑,成吉思汗的后裔,蒙古诸部十五万的联军,而且都是游骑,还是在大草原上,这股力量在当今世界上也是一等一的强悍了。

    汉家儿郎要不是依仗着高大牢固的坚城和众多人口的基数以及先进的生产力,早就被蒙古游骑给灭成渣渣了,还好上天是公平的,野蛮不是唯一征服文明世界的手段……

    想当年成吉思汗的子孙,十万游骑便可以搅动欧洲的那个上帝世界,并且摧残的伤痕累累,百年中都未恢复过来,还一直战战兢兢的生活在阴影之下。

    就更不用说离的草原更近些的真主阿拉清真世界了,他们几乎被灭族,而且也被成吉思汗的子孙给同化的差不多了,那片地区几乎都延续着成吉思汗后裔的血脉……

    冷家军这九千人又在贝尔湖旁的草原牧场带了三天,把战马养的膘肥体壮的才开始一路小跑的遛马撤退。

    话说蒙古诸部的十五万联军虽然都是机动性强的游骑,但是他们每天的行军也是有数的,日行百里那是极限了,而且也不是每日都能固定的行军百里,有时候八十里,或是九十里,而且还要护理战马,更要把战马喂养的好才行。

    每途径一个被冷家军屠杀灭族的小部落时,他们就会发狂的愤怒狂奔一百三四十里,让仇恨得以发泄,然后就不得不冷静下来修整一天把战马的体力恢复过来。
1...3637383940...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