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下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色海
如若不然,持续的让战马狂奔个几天几夜,那么他们的坐骑会因为过度的消耗机能而导致战马的寿命和最佳状态减短,所以这些游牧民族是不会这样竭泽而渔的。
有时他们爱惜战马胜过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也许就是草原游牧民族致命的缺陷吧。
所以当冷家军的哨探在百里外发现了蒙古诸部的联军后,也并没有慌乱的撤退,而是继续修整了三天,用最佳的巅峰状态逃跑,对,是的,你们没有听错,就是逃跑。
冷家军在得知蒙古诸部的联军来追击时,高层制定的战略就是逃跑,一方面带着蒙古诸部联军绕圈迷惑他们,另一方面给撤退的亲属家眷挣得更多的宝贵时间。
蒙古诸部联军虽然有些疲惫,但是看到仇人后那是分外眼红,还没有等到他们推举出来的最高指挥官的命令,就被各部的首领下达了追杀的命令。
然后就见从联军的大队人马中,陆陆续续的分散出来几股万人的游骑,冲锋向了冷家军。
冷家军这九千人看到后,从一路的小跑,就变成了加大马力的奔驰。就这么不远不近的吊着,那些最先脱离联军的游骑们策马狂奔了几十里后,人马皆是气喘吁吁的,便不得不停下休息片刻。
就这样,蒙古诸部联军一路追,冷家军一路逃,两军之间也不接站,蒙古诸部联军追的累了就休息,冷家军也放松片刻,这样怪异的场景整整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持续了十天。
当蒙古诸部联军的首领们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有人建议冷家军这样做定有阴谋和不可告人的秘密,应该派人去查一些蛛丝马迹,然后戳破冷家军的阴谋,抓住冷家军的弱点,一举击溃冷家军。
然而就在三天后,蒙古游骑探马来报,冷家军一直在带领着联军们在绕圈,是为了隐藏另一条道路撤退的痕迹。
蒙古诸部联军的各个首领就开始了各种猜疑和出谋划策,还别说这些成吉思汗的后裔们,他们天生的战争技能那是相当的发达,不一会就猜到了冷家军的打算。
冷家军采用拖延战术肯定是为了掩护跟随冷家军的百姓们,还有大量的粮草辎重,这样才能让冷家军保持星火不灭。
既然猜到了冷家军的打算,那么蒙古诸部联军就采取了分兵的措施,十万大军继续追击冷家军主力,剩下的五万追击跟随冷家军的百姓们和粮草辎重。
次日后,五万大军悄悄的脱离了蒙古诸部联军,从一条隐蔽的山丘
118.火烧大草原
冷家军大部队汇合后,他们一刻也没有停留,继续急冲冲的逃亡,基本上已经快走出了呼伦贝尔大草原。
这个时候已至深秋了,大草原上绿色已经悄然的褪去,泛黄的颜色开始泛滥了,冷家军走过一人多高的草地后,都把身边泛黄的青草给压弯了。
而身后几十里处的蒙古诸部联军也汇集到一起,开始慢慢的舔舐伤口修整起来,等着他们的粮草辎重以及二十万牛羊们的到来。
冷无霜看着一望无垠的荒草直直连接着天际,然后又望着大风胡乱的刮着这些行进在荒草中的冷家军军民们,思考着冷家军现在面临的危机,该如何应对。
凭借着冷家军手中的远程打击武器弓弩二百米的有效射程,的确可以阻击一部分联军的游骑,但是两军拉近百米内,还是游牧民族的牛角弓占据的优势大呀。
虽然冷家军已经把弓弩改进成手摇式的上弦方式,但是比起蒙古游骑的弓箭连射还是慢了些。
再者就是人数上的巨大劣势,是冷家军的致命伤,十五万的天生战士游骑兵,草原上说一不二的大霸主,面对不足一万五的冷家军半吊子骑兵,十比一的超大差距比例,怎么看都没有更大的胜算。
冷家军是死一个少一个,而蒙古诸部的游骑还能随时随地的补充,这根本无解,是硬伤,所以冷家军只能不断的逃亡,不能正面战场硬撼,只可智取不能力敌。
最后是人心战力,冷家军倒是上下一心,不一心也不行呀,如果谁要是单独脱离了冷家军这个大集体,别说运气极好躲避开了这些蒙古游骑的追击,单单是走出这茫茫的大草原都是个天大的难题。
虽然蒙古诸部联军的人多,但是心也杂呀,表面上的联合,暗地里的龌龊都表现的十分明显,就两军的战力而言,也是半斤对八两不差上下吧。
还好,战争是一个综合因素的集合体,不仅仅比较的有以上的那些问题,还体现在了智谋,士气,战阵,战术,后勤资源,经济,综合财力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等等……
想到这,冷无霜突然明悟,天时地利,对就是天时地利,他手抚摸着有些枯黄的荒草,随风而过摇摆不定,时而淹没了人潮,时候牛羊闪现了出来。
埋伏偷袭或是大火燎原!
埋伏偷袭还是避免不了短兵相接,而且被人海战术包围时,那就是被全歼的下场,此计行不通。
大火燎原,不费一兵一卒,便可阻敌,甚至还能烧伤烧死大量敌军,让敌军丧失大量的战斗力,同时还得分出一部分士兵照顾治疗伤员,这样一来,追击冷家军的蒙古游击军就会减少,使得冷家军的压力就会锐减了。
好,就这么办,当下,冷无霜就与冷家军的军政高层开会,会议中大家一致通过,赞成这样的战略战术。
于是还是绿林军和游侠军护送亲属家眷们和粮草辎重牛羊们先行撤退,剩下的冷家军九千人来实施大火燎原的计策。
一日后的晌午,蒙古诸部联军十四万人开始踏足这片荒草滩,他们一边迈步的行进,一边探查着冷家军的动向,当足足有三万游骑军踏入荒草滩的中部时,发现了荒草滩外严阵以待一人双马的冷家军大部队。
当这个消息送达给各部落首领时,这些首领都是义愤填膺的,恨不得吃冷家军的肉喝冷家军的血,这草原上的千里追逐可是让他们吃尽了苦头,连冷家军的一根毛都没有伤到。
真是郁闷憋屈的很,而且还让冷家军牵着鼻子走,更可恶的是冷家军犯下的滔天惨案让他们恨的牙痒痒,那些被灭的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都是与追击冷家军的联军们沾亲带故的,这些都是血海深仇呀。
所以一见到冷家军严阵以待的大部队,那还不冲昏了头的往前冲,这些蒙古游骑军们还以为冷家军要和他们战阵厮杀呢,这样他们才不怕,就怕冷家军跑,追不上打不着才憋闷。
就这样足足六万多的蒙古诸部联军的游骑都进入了荒草滩,后面还有八万多的蒙古游击军还在陆续的进入。
在间隔冷家军的军阵不足三百米时,冷无霜一声令下:“点火!”
九千人齐刷刷的在弩箭箭头上开始引燃火种,十个呼吸后,冷无霜大喝一声:“射!”
弩箭火雨倾向了正前方,正在向前猛冲的蒙古游骑兵们当下就呆立当场了,在他们大草原上习惯性的战争思维中,是很少用到火攻将草场烧掉的。
因为那样不但减少了马牛羊的食物,也破坏了草原的植被,来年这里的草场质量会下降的,反复几次这样的优质草场放牧地将不复存在,所以即使是草原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都不会放火烧毁草场的。
可是冷家军偏偏没有顾忌那么多,反而就这样毫无顾忌的做了。
当弩箭火雨落下的那一刻时,真是,一点即着,大火开始燃烧时,那些呆立当场的蒙古游骑兵们才被后来的游骑兵们给超越,可是还没有当他们超过半个马头的时候。
大火已经蔓延开了,瞬间马鬃马尾就被火燎的没有了,骑在马上的蒙古游骑兵们头发就被烧糊了,然后就是他们身上的袍子也烧着了。
这些游骑兵们已经顾不上操作胯下的战马了,开始不断的拍打身
第118章 119.葫芦口反击战一
在大火燎原刚刚烧起的那一刻,除了有三四百蒙古游骑冲出来被冷家军的gong nu射杀后,蒙古诸部联军就再也没有什么动静了,而这时的冷家军也早已撤走了。
当冷家军再一次汇合时,他们已经走出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百里了,并且还在一路向东行进着。
冷家军北上大转移的战略是要到辽阳行省一个争端没有那么激烈的地方,好发展建设自己的根据地,辽阳行省那么大,至于在哪一块建设大本营还不得而知。
所以冷家军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呢,至于哪一条道路能通往辽阳行省,冷家军具体的也不清楚,不过,冷家军内只有一人大概知道方向,那就是冷无霜,也是通过后世的中国地图略微了解到的。
当冷家军来到一座巍峨耸立的山脉脚下时,冷无霜通过千里眼观察到延绵起伏的大山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而且特征明显的有落叶松、白桦树、山杨树等等。
冷无霜确定无疑,这就是大兴安岭山脉了,绵延上千公里的原始山林,冷家军只要翻山越岭过这座山脉,就可以抵达辽阳行省了,但是问题来了。
冷家军是否能翻越过这座上千公里的原始山林呢
da an是否定的,基本上翻越不过去。
面对这个生产力和科技极其低下的时代,冷家军几万人进入大兴安岭地区连一个泡都不起作用。
除了食物不是问题,接下来的什么都是问题,比如:御寒的衣物、缺医少药的医疗条件、人生地不熟的路况问题、多如牛毛的蛇虫虎豹、遇到瘴气毒雾该如何应对、还有一些人类无法掌控的自然灾害等等。
每一个问题都特别的棘手,然而相对于人心多变尔虞我诈的人类来说这些看得见的问题,那都不叫问题,好解决的多了。
冷无霜想明白了这些,没有片刻的停留就直接下令道:“沿山脉而行,绕过去!”
就这样冷家军向着大兴安岭山脉南麓而去,没过几日,蒙古诸部的八万联军追击而来。
话说大火燎原后,蒙古诸部剩下的八万联军在争论是否继续追击下去这个问题时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有人觉得冷家军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人觉得冷家军这点人马在草原上已经掀不起多大的浪花了;还有人觉得冷家军必定成为蒙古草原诸部的大患……
总之最后争论完,还是仇恨大于理智,激战派的占多数,天生的战斗民族不战斗那还有卵用,总是习惯了欺负汉人,偶尔让汉人欺负了,这心里不平衡呀。
于是乎,这些地头蛇的大首领们开始不再那么蛮干了,开动大脑用上了计谋。
首先他们分析了冷家军逃跑撤退的路线,出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那就是横在冷家军面前的大兴安岭山脉,就连他们这些生存能力极强的游牧民族都不敢太深入山脉的腹地,那就更不用说冷家军会选择进山了。
其次,依照地形来看,他们熟悉这片地域的情况,在沿大兴安岭山脉南麓而行的时候,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名叫“葫芦口”,那里是困死围歼冷家军的最佳之地。
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葫芦口的地形,之说以叫成葫芦口,那是因为这个山坳深处就向一个葫芦一样,口窄肚宽,里面是一个天然的盆地和避风港。
而且还是一个死胡同,周围的岩石山壁高达百米,没有工具的话徒手攀岩是不上去的。
再次,我们追击的时候,围追堵截,逼得冷家军不得不进入葫芦口,一旦进入这个死地,我们可攻可守,里面虽然水草茂盛,但是对于食物匮乏的冷家军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最后,我们占据山坳上的高地,那就是冷家军全军覆灭的时候,用火攻,用箭矢,用石头都可以任意屠杀他们。再派重兵死守葫芦口出处,困也困死冷家军了。
到时候冷家军消耗完了粮草,那还不是待宰的羔羊么。
这个计谋不可谓是不全面呀,按照这些大首领们的计划实施,冷家军绝对是十死无生的。
只可惜,他们碰到了冷无霜这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这样的结局必定是与他们想象的不一样的。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房梯。
原本冷家军与蒙古诸部的八万联军拉开了一段距离,但是蒙古诸部联军算准了冷家军撤退逃跑的路线,所以抄近路而来了。
冷无霜怪异的感觉,按照先前被追击的经验来看,蒙古诸部联军的追击速度应该没有那么快呀,现在不出几日就追上了,真是怪哉。
想那么多干嘛既然追上来了,那就撒丫着跑就对了,反正只要不接战就不会有什么损失,只要能绕过大兴安岭山脉抵达辽阳行省就行。
还是绿林军和游侠军护送亲属家眷和粮草辎重牛羊们先行,剩下的冷家军九千人边抵挡边撤退。
可是这回冷家军失算了,冷家军分兵撤退,蒙古诸部联军也分兵追击,而且他们似乎很惧怕冷家军的远程攻击wu qigong nu箭矢,只是远远的吊着而不上前来厮杀。
来追击冷家军百姓们的蒙古游骑也是同样如此。
当冷无霜得知这样的消息后,就感觉更加的怪异了,这些野蛮的蒙古鞑子们是要搞神马飞机,真是二仗和尚莫不着头脑。
等又追击了几日,冷无霜突然明白过来,这蒙古诸部的八万联军莫不是想来
第119章 120.葫芦口反击战二
此时的冷家军高层都坐在大帐内一个个的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大家都得知了现在的处境。
冷家军被困在了一个四周全是高百米的岩石山壁的盆地内,只能在这方圆十里一个貌似葫芦的形状内huo dong,要想攀岩到山壁上那是极其的困难,又何况蒙古诸部联军又不傻,怎么可能轻易的让冷家军的士兵攀爬上去呢。
在来时的出口处,蒙古诸部联军已经派重兵把守住了,而且那个地方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守点,冷家军要想突破的话,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生命呢,还是不要做无谓的牺牲的好。
冷无霜也明白必须尽快找到破解出谷的办法,不然蒙古诸部联军会防守的更加牢固,也会采取更加残忍的方式来对付冷家军,就算什么也不做,等到冷家军粮草告罄了,也会把冷家军活活饿死在这里的。
这不三天后,蒙古诸部联军在葫芦口谷口处摆下了拒马栓,而且还是一连摆了十几处,冷家军要想突围的话,没有几千士兵当炮灰是冲不过去的。
不仅如此,蒙古诸部联军还在通往出口狭长的道路高地上埋伏了不下五千多的弓箭手,这还不算什么,即使冷家军侥幸突围出来几千人,等待着他们的是五万大军的层层防御。
除非冷家军能插翅而非,不然的话必葬身于此。
这些消息都是冷血和十几个暗卫带来的,还好冷无霜派他们十几个人侦查前方的路况而没有下来到这葫芦口,冷家军也算是没有睁眼瞎吧。
一日后,冷血又送来消息,蒙古诸部联军在大批的砍伐树木,正在做火滚球,这是从高处往下推搡的一种带火的木质大型球体,埋伏中用来大量杀伤敌人的一种wu qi。
蒙古诸部联军派这一万五千人做这杀伤力大的wu qi,并且驻扎在了冷家军葫芦口岩石山壁上方的高地上。
这一日,带着熊熊火焰的巨大火滚球从岩石山壁上滚落下来,一下子就砸进了放牧吃草的牛羊群中,砸死烫伤了十几只牛羊,而且驻扎在高地上的蒙古诸部联军凭借着火光放箭,射死射杀了好多牲畜,也包括放牧的百姓们。
冷无霜得知消息后,急急忙忙的赶来,查看状况,就看到受惊的牛羊开始不受控制的乱跑,尤其是一头牛好似疯了一样开始顶撞士兵,还好这个士兵身手矫健躲了开来,并且用长矛枪刺这头疯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