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间谍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旅行蛤蟆
“这是我母亲的住址,麻烦你打听一下,我想尽快得到回应。拜托了,佐藤君!”
佐藤接过地址,仔细看了一下,点点头,说道:
“伊达君放心,我一定会把你的消息送到,不过可能需要时间。三天之内,三天之内,我一定给你答复。但是你得向我保证,千万不能剖腹自尽!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我们大日本帝国在东亚的征途才刚刚开始,正需要您这样的精英!”
伊达之助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
过了半晌,伊达突然又抬起头来说道:
“对了,佐藤君,我在岛城的时候,还与满清的废帝宣统有过接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拜了他手下的护卫官霍殿阁为师。我有一种直觉,这个人对帝国很有用。我想找个恰当的时机,把你介绍给他。”
佐藤脸上一喜,说道:
“伊达君,您真是......我都不知道该如何称赞您了!帝国已经用了各种方式去接近溥仪,但都没有真正走入他的核心圈子,没想到您竟然一举成功!所以,伊达君,您可千万不能死啊!”
伊达之助抬起头来,表情恢复了平静。
“我不会死的,刚才是我失态了。您知道,长期在异国他乡,整日以
第十九章 一个理由
?
两个卫兵刚刚走出去,佐藤就关上房门,一脸严肃的拉耿朝忠坐下,正容道:
“伊达君,客气话我也不多说了。现在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正和你前几天跟我提到的事情有关——就是苏联派切洛夫联系中原各方势力的事情。
事实上,我们特高课的现任首脑,土肥原贤二先生,也正在中原大地上积极奔走,在各方势力中折冲樽俎,他迫切需要得到苏方的战略意图和合作对象。如果可能的话,力求推翻南京政府!“
土肥原
耿朝忠眼睛一亮。
这个人他比较熟!
确切的说,只是人名比较熟,只是没想到,现在的土肥原,已经是特高课的首脑了!
耿朝忠沉默片刻,试探着问道:
“不知道土肥原先生打算联系哪方势力”
“土肥原先生是阎锡山在日本陆大的同学,两人相交莫逆。所以,土肥原先生一直以来,都是把闫将军作为第一合作对象,现在已经颇见成效。“佐藤说道。
“可是我听说,闫将军已经派特使在岛城会见了切洛夫。”耿朝忠说道。
佐藤立即沉默了。
看来,阎锡山和土肥原的关系,并不像佐藤说的那么好。
“佐藤君,虽然我一直做潜伏工作,可我也知道,土肥原先生的工作进展并不是很顺利,我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样才方便我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耿朝忠又说出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事实上,没有一项任务能是容易的。
佐藤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既然自己要和眼前的这位伊达君长期合作,那有些事情也不必隐瞒,否则,会不利于以后的工作。
“伊达君,你从十几岁就来到中国,可能对国内的局势不太了解。
不过,既然你已经加入了特高课,也就是我们军部的自己人了,有些话,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
实不相瞒,土肥原先生现在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帝都的那些文官,对先生主导的杀死张作霖的事情颇为不满。所以,土肥原先生需要抓住这次中原大战的机会,尽快建立功勋,缓解压力。
另外,南京政府现在也在京都鼓动了很多文官作为说客,想要让我军在满洲保持中立,按兵不动。
这里面的事情,非常复杂,关系着我们军部在满洲势力的扩张,同时,也关系着我们军人的前程,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耿朝忠作出一副不明所以的表情,但他明白,此时日本内部,文官系统和军部对权力的争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所有的政治事件,都有着军部和文官系统的激烈博弈。
要知道,此时中日之间,尚没有完全撕破脸,中国国内不少政治人物,对日本的文官系统尚抱有期望。
事实上,日本的文官系统确实在极力阻止军部的盲动。
在1930年前,文官的举措还是相对有效的。
比如皇姑屯事件后,文官们认为,虽然炸死了张作霖,但是并没有让东北军分崩离析,反而让张学良迅速掌控了权力,并且迫于自保,投靠了南京政府,让帝国原本掌控北洋政府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依据此事,文官对土肥原之类的激进分子,进行了打压。
紧接着日本人在岛城登陆直逼济南,搞出济南惨案,让日本政府在国际上承受了很大压力。文官政府又利用此事件对军部进行了进一步约束。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中日两国的关系在明面上其实还马马虎虎,南京政府也对日本人保持了一定的克制。
但是,自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蔓延到日本后,日本国内的经济急剧下滑,贫富差距迅速扩大,文官政府唯一可以作为资本的经济手段也失去了说服力,军队内部的下克上也愈演愈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战争爆发的概率已经由可能变成何时了。
耿朝忠不喜欢战争,只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渴望战争。
真正的战争,绝不只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同样也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但是,战争无可避免!
不过现在,耿朝忠却不能在佐藤正男面前做出通晓政治的假象,毕竟,
第二十一章 漏夜狂奔
三天后。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砰!
旅顺口老城区叶府外,突然响起一声急促的枪响!
“立ち止まる”!
在一声声日语“站住”的叫骂声中,一个人影从叶府冲出,疯狂的向外逃窜,紧接着,枪声大作,周围的民宅里,鸡犬之声四起,每个父母都捂住了自家小孩的耳朵,吓唬小朋友:
“鬼子来了!”
没错,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中,几个鬼子正追着耿朝忠抱头鼠窜——虽然是演戏,但是除了导演佐藤和监制耿朝忠,别的演员却全不知情。
这场戏,虽假实真!
所以,耿朝忠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砰!
一个鬼子被枪击中,像一截木头一样栽倒在地,而剩下的鬼子依然悍不畏死的冲了上去。
然而他们不知道,他们枪里的子弹早就被换成了橡胶制成的空包弹。
即使是这样,耿朝忠屁股上也挨了好几下——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的关东军,战斗力确实不一般,这枪法确实厉害!
并且,不只是枪法厉害,跑的也很快!
耿朝忠只能使出吃奶的劲,迈开两条长腿,拼命逃跑——要知道,追他的日本宪兵可都是“不明真相”的家伙,如果被他们逮住了,那是真的有被乱枪打死的危险!
一路跑了足足八里地,跟在屁股后面的,只剩下五六个跑的最快的日本兵了。
耿朝忠严重怀疑,这几个家伙是练过马拉松的,万般无奈下,他只得重拾故智,学周丙和小易爬火车。
在特高课十几个宪兵的围追堵截下,耿朝忠冲出重围,顺着旅顺口的铁路仓皇逃串。
沿着铁道线,终于攀上了一辆运煤的过路火车——耿朝忠的爬火车技巧是在河北逃荒到山东的路上学会的,这也得益于此时的火车速度不算太快,也就30迈到40迈的水平,如果换了后世的高铁动车,打死耿朝忠也不敢扒。
但是没想到的是,回头一望,竟然还有一个日本宪兵跟了上来,居然也具备扒火车的“特殊技巧”!
耿朝忠大怒,抬手就是两枪,但是两人之间隔着好几节车厢,再加上火车抖动厉害,居然一枪都没有击中!
再开枪,没子弹了!
耿朝忠骂了一声,扔掉手枪,一个纵跃,跳上了车顶,那鬼子竟然也不甘示弱,同样爬上了火车顶。
耿朝忠踩着煤堆,深一脚浅一脚的向着那个鬼子的方向冲过去,而那个日本兵却很狡猾,窝在两节车厢的交界处不动身。
耿朝忠明白,这家伙是想趁着自己往过跳的时候,把自己踹下去。
耿朝忠不敢轻举妄动,他伏在黑糊糊的煤堆里,用日语大声呼喊:
“你过来呀!”
那家伙一愣,显然没想到耿朝忠居然会日语,不过片刻后,对面传来了那个鬼子的声音,同样是一句:
“你过来呀!”
草泥马!
耿朝忠大怒!
狡猾的家伙!
显然,鬼子知道,只要跟住了耿朝忠,就是立了大功,完全没必要冲上去拼命。
耿朝忠不愿过去,鬼子不想过来,两人之间僵持了起来。
呼呼
黑暗之中,只剩下两人粗重的喘息声。
跑了七八里地,两个人都累的够呛,现在一旦松弛下来,谁都不想动。
“鬼子,我给你扔过去几块大洋,你自己跳车逃走吧!我累了,不想杀人!”耿朝忠冲着黑漆漆的夜空大喊。
“跟我回去,跟着皇军,大大的有前途!”那鬼子的声音传来,居然会几句中文,看样子,应该是个有身份的鬼子。
有身份的鬼子,就可能有手枪,有手枪的话,那么子弹就不可能被提前换成假的。
耿朝忠突然警惕起来。
刚才没有选择贸然冲过去,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两人之间隔着五节车厢,一节一节跳过去,如果对方有枪的话,足够打死自己了!
但是又不能干耗着,天亮了或者到站了,那就是个死!
休息了一会儿,恢复了一点精力,耿朝忠躺在温暖潮湿的煤堆里,开始想起了主意。
对了,自己的泡沫空间里不是
第二十二章 红色谍王佐尔格
哈尔滨中东铁路总局是一座典型的三层俄式建筑,也是哈尔滨这座城市里,苏联人最大的据点。
自从中东路事件后,东北军战败,苏联强占了哈尔滨和满洲里,同时将黑瞎子岛也置于其控制之下,苏联驻远东的红军特别红旗远东集团军,也顺势将自己的情报机构从海参崴撤离,安置在了繁华的哈尔滨。
苏联驻北满情报总局的办公地点,就坐落在中路铁路总局的一间办公室里。
“尊敬的马卡洛夫同志,我们在旅顺口得到消息,关东厅特高课内部举行了庆功晚宴,庆祝破获我方情报组织,一人被当场击毙,两人在逃!
被击毙的人已经查明,是契卡新任远东特派员,苏斯洛夫。
而逃跑的两个人,是苏斯洛夫在东北发展的线人!”
一名相貌英俊,风度翩翩的30多岁外国男子,正在向办公桌后面坐着的一位大腹便便,头顶光秃秃的苏联将军汇报情况。
“佐尔格,干的不错!
你来中国三个多月,从哈尔滨游历到广州,上海,走遍了中国的各大城市,以德国记者的身份,与各个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你能做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令我惊讶啊!
就连旅顺口关东厅特高课的内部情报,你都能这么快搞到手,真不愧是我们四局的王牌!
由此可以看出,捷尔任斯基留下的这帮废物是多么的无能!
要知道,你正式从事情报工作和接受训练尚且不满一年,执行任务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完成的工作,就已经胜过那帮废物在中国工作十几年!
不过我不知道,你现在的打算是什么
继续留在中国,还是回到欧洲”
被称为佐尔格的英俊中年男子,有着典型的德国人面孔,薄嘴唇,高鼻梁,浅蓝色的眼睛深深的陷在眼眶里面。年近四十的他,毫无疑问处在一个男人最有魅力的阶段——似有似无的笑意,优雅而又带有磁性的谈吐,以及蓝色眼珠上面,两道极为夺人眼球的剑眉。
任何人,只要打眼一看,就会被这个人凌厉的眉毛所吸引!
此人,正是被后世称为苏联红色谍王的理查德-佐尔格!
此人本是德俄混血,从小在德国长大,1914年加入德**队,参加过一次大战,19年加入**,24年来到苏联。在被别尔金推荐后,加入了苏联红军主导的情报部门——红军司令部四局。
从此以后,他完成了一个记者到王牌特工的转变。
而来中国,是他成为情报人员后的第一个任务。
事实上,中国这种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动荡环境,最适合一个洋人来这里进行潜伏。
并且与中国人相比,洋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拥有一副外国人的皮囊,走到哪里,都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佐尔格显然习惯了这种尊重,在游历中国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利用德国记者的身份,与南京政府的上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许正因为这样,面对着面前这个他名义上的上级,他也没有流露出一丝丝下属面对上司的谨慎乃至敬畏。
面对马卡洛夫留在中国还是回到欧洲的提问,佐尔格的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说道:
“马卡洛夫少将,恕我卖个关子。不过,我可以告诉您,既不是欧洲,也不是中国,我会去一个更有趣的地方,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