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德帆

    华生也没想太多,虽然对他而言这份工作并不尽人意,但是他真的需要这份工作来前爬到一个更高的地方,他安慰自己只要再工作几年,就可以调离这个令他很不爽的地方了。

    华生和同事在卡车后车厢内聊起一些趣闻的时候,他听到自己的一个助手提起关于卡尔古力的事情。

    “嘿,你们听说了吗卡尔古力的地下金库已经没什么黄金了!”

    旁边的另外一个助手有些吃惊:“不可能吧我没听说有什么大银




第78章 都是兔子的锅(下)
    与此同时,班迪亚。一群背着李-恩菲尔德步枪的人正在悠然自得地在小镇上买着香烟和其他物品,他们穿着像是探险队的服饰,用口中蹩脚的英语和小镇上的人们笑谈着他们的见闻。

    对于这些人,班迪亚上的一百多位居民早就习以为常了,他们知道这些探险队隔三差五就要开着几辆卡车南下探险,在这里一般也就买些酒水香烟什么的东西,第二天就会离开。

    本地的居民对于这些人是没有一丁点怀疑的意思的,长期在这种荒漠地带生活的人基本上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如果不是每周有一个车队前来送补给的话,他们真的和野人差不多了。

    小镇上只有一间小旅馆,只有10个房间,不过幸好面积挺大的,挤挤一个房间睡10个人还是没问题的(这里的地不值钱)。

    旅馆的老板正巧也是镇上唯一一家商店的老板,他在这里有3幢房子,一间是自己的,一间是旅馆,一间是商店,你猜对了,他也是这里的镇长。

    和这块土大陆上联邦政府所任命的官员不太一样,西澳很多地方的小镇镇长是大家大票数通过决定的,一般是当地最有实力的家伙担任这个职责。

    当然了,这些镇长都是无权去州里参加什么会议的,同样的,州里也没有警察,没有医院,没有消防队,没有学校……

    他们在官方的文件中,都只是一些聚居点,人也不多,都觉得没必要浪费政府财政在那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管不过来,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自己管好自己呢。

    不过作为这些聚居点的头头,还是要按时参加附近大城镇的安全报告会的,比如如何保护公民什么的,说白了,镇长要自己兼职多份工作,包括保安……

    起初班迪亚的镇长第一次看到这些家伙的时候还是很紧张的,毕竟这几年还是会有悍匪持枪洗劫小镇的事情发生,就自己手中的几杆猎枪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后来接触后发现他们并没有恶意,虽然个个背着长枪,但是看到都很和善地掏钱买东西,谈笑风生的样子之后,这位镇长就不管他们到底是干嘛的了。

    镇上也只有他那里有个电话机,到时候有什么事就到时候再说了,不急。镇长都过惯这样的日子的,他不会没事找事。

    但是镇长不管这些探险队打扮的人,那个水和土地管理局的副局长管啊!就在第二天接近中午的时候,两队人正好擦肩而过。

    由于这个副局长通过一晚的休息有点精神亢奋,自己亲自开起汽车来,很快他就在离班迪亚不远的地方遇上了这只奇怪的探险队。

    道路是沿着一片长得比较稀疏的草场修建的,此地的气候不是很好,到了枯水期草基本长不起来,都是采取修养放牧的方式养羊的。

    什么在这种荒漠还能养羊别觉得奇怪,中国当时还有高炉炼铁呢,响应国家号召罢了(世界大战的缘故联邦政府急需大量的羊毛物资,于是号召各地能有点草的地方都尽量养点羊)。

    殊不知,宗主国英国觉得消耗不了那么多羊毛,决定减少进口,可谓实在坑了澳大利亚一把,没什么好办法之下只好求助美国。

    最重要的问题是,当时环境还没那么差,多养一些绵羊也没什么。

    不过后来牧民人工修改水源,修建输水管道,输水渠,开挖地下水之类的行为倒是吸引了一大票兔子来到这些环境非常一般的地方,然后就出现兔子和羊抢水枪草的问题。

    就现在这条通往班迪亚的小路上,右边的草场明显比左边的更加糟糕,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班迪亚的人在那里挖了个小水池,让地下水涌了出来,结果却让兔子来到那里定居起来了。

    这个问题华生副局长早就注意到了,他要混点资历是不错,但是也要有点内涵不是他一路上询问过不少正在放牧的牧民,大多数都是抱怨兔子的危害。

    兔子,emmm。华生一路上就只是打算写点报告算了,他可没什么好办法,他只是在想着那份报告怎么写比较好一些而已。

    虽然一边开车一边想着别的事情是犯了交通安全的大忌,可是这里除了草就是荒漠,能碰到个啥真有什么东西大老远就能看到了。



第79章 这是个好位置
    埃克斯茅斯湾,福克斯正站在海湾旁临时搭建的一栋房屋的顶部望着海湾内的景色。

    看着这个还算宽阔的海湾,还有远处点缀的几个小岛,福克斯就觉得这里很有资格成为一个军港!在他得到海湾内的水深还有海底的情况后就更加坚定了这个决心。

    他知道澳大利亚在后来是有6个军港的,分别位于昆士兰的凯恩斯,新南威尔士的悉尼,维多利亚的墨尔本,北领地的达尔文以及西澳的帕斯,其中悉尼就有两个军港。

    福克斯现在是西澳的一员,也暂时地只想在西澳找个位置更好的军港,帕斯显然有点儿太远了(现在跟着福克斯的人都不会明白为什么帕斯有点远)。

    帕斯确实是西澳大利亚州不多得的好地方,阳光好,水资源充足,绿化率又高……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地方是渣的。

    除了,比较靠南。这里的南说的是南极,就像中国的北方一样,越往北越冷,在这里越往南越冷(其实西澳下雪并不常见,通常只会在最南部的高山山顶才会有雪)。

    福克斯认为,之所以澳大利亚后来的六大军港不选这个地方是因为她已经是一个整合的联邦了,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掌控,西澳也不像20世纪初叶的时候一脑子地想自成一派了。

    后来的西澳已经明确好了方向,既然统一的联邦可以给自己更好的福利,为什么要搞事情呢他们可是民主国家啊。

    就像欧盟的德国,哪怕不是白左在台上,他们也不会退出欧盟。欧盟里面能获得的收益可比自己单独干好多了,武统不成来个文的呗,总的有个老大不是

    西澳已经舍不得离开澳大利亚联邦了,但那时21世纪的事情了。现在可是1920年,30年代的公投可以说明了这个地区当时就想要自己干自己的!

    既然还有着这份决心,那么选一个更好的军港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投资。

    埃克斯茅斯湾,位于帕斯以北1500多公里处。就是说,如果是前往中国日本等地的话,从这里出发就可以比从帕斯出发缩短1500多公里的路程!

    按照大多数舰船的经济航速来算的话,就是2-3天的时间!这个时间在这个没有导弹的年代里虽然不算很珍贵,但也不失为一种优势!

    还有一点很让福克斯青睐的就是,埃克斯茅斯湾离荷属东印度最近的岛屿有差不多2000公里的距离。

    除了岸基b24等机型能在上空扔下几千磅的炸弹之外,福克斯实在想不到这个地方在二战爆发之后还能有什么可以被来自其他陆地上的东西威胁到的。

    福克斯自信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来自岸基飞机的威胁,至于海上的嘛,也只能靠下雷达了。

    福克斯知道在36年的时候英国就有探测距离上百公里的防空雷达,对于舰载机的预警效果他觉得还是可期的,尽管初期的雷达特别渣,经常掉链子。

    掉链子归掉链子,要知道英国当年靠着雷达击挡住了自身两倍数量的德国敌机呢,况且如果是本土防空战,优势多多少少是在自己这一边的(无论是岸基飞机还是飞行员的救援等)。

    埃克斯茅斯湾还算宽阔的湾口处有着几个小岛,如果上面有着几个还算不错的雷达站,加上在几个岛上部署上千架飞机,至少也能挡住1000多架舰载机的攻击吧

    按照大型舰队航母大约80架来算的话,就是起码13艘!要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不



第81章 问题(下)
    堪培拉总督府,亚拉伦拉(联邦政府没收购之前的庄园名字,现在依旧被很多人叫这个名字)。

    总督府之所以叫总督府,是因为这里面住着的是澳大利亚的总督大人。

    总督大人听上去很封建啊,但是所谓的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不就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么

    其实英国对于现在的澳大利亚掌控力是越来越差了,大家都从这个新上任的总督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亨利-福斯特,全名亨利-威廉-福斯特。

    1920年6月被澳大利亚总理(虽和英国首相的英文相同,但是澳大利亚君主是英国女王,所以译为总理)提名成为澳大利亚总督,他接受了这个提名。

    同月,福斯特被授予骑士大十字勋章(翻译是这么翻译的,和德国的那个不是一样的东东,这个简称gcmd,被人戏称这是‘上帝叫我上帝’勋章,香港不少港督也有这个勋章)。

    总之,就是给你个勋章,证明你你这个人对祖国有着一些成就,可以当个有名无实的总督大人去装x了(现在的澳大利亚总督已经逐渐有名无实了)。

    同时,福斯特男爵也创造了一个历史,就是他是第一个澳大利亚总理提名的总督,而不是英国国王和伦敦方面任命的(以前英国话语权大的时候伦敦方面一般都是自己直接任命)。

    政治上都有着交换和取舍,福斯特能当上这个总督和现任总理比利-修斯的决定是分不开的,因为总督候选人名单是可不止福斯特一个人。

    修斯认为福斯特可以和他更好地合作治理好澳大利亚,用老外的话说就是“我很看好这个家伙”。

    后来事实证明了修斯的眼光是非常不错的,他提名的州督和现代的州督没什么两样,不干政不搞事,吉祥物工作做得非常好。

    说起这个修斯的政府,她的名称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国民政府!

    是的,修斯现在的党派名字叫做nationalist-party-of-australia,和中国的那个叫ese-nationalist-party的政党英文是一个意思的!

    澳大利亚的规矩,什么党派执政,政府就叫什么党派政府,比如工党组织内阁执政就叫工党政府,国民政府的执政党当然就是……

    (翻译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防止gg,可以翻译为澳大利亚民族主义党,反正词汇还是那个词汇。)

    很多时候,政治背后的一些问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修斯同样如此,他的总理生涯并不好过。

    他曾经是工党的总理,后来因为政见不合自己成立国家工人党,后来再和自由党的一部分人合并成为民族主义党(其实这样翻译也不是很对,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这种字面带有激进意思的党派很难成为执政党)。

    1917年修斯曾辞去总理一职,但是当时没有合适的候选人,时任总督蒙罗-弗格森使用自己的裁决权(就是英王可以解散议会、罢免首相之类的权力,总督可以代为行使这些权力)重新任命修斯为澳大利亚总理。

    修斯在政坛的地位越来越不稳了,但是并不能阻止他提名的总督被国王通过的决定。

    福斯特一上任就开始参观各州医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举办各种小型球赛和宴会,而对于政府方面的决策,他只负责签字……

    对于这位总督的所作所为,不少怀有英联合王国思维的贵族和政府官员是很不满的,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法律可没说总督一定要表现得很有存在感啊

    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州督威尔逊正在总督府参加总督举办的宴会,同样的其他各州的州督、州长基本都在宴会之上。

    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有些州长是真的没来,比如北领地的州督,比如西澳大利亚州的州长(克拉克家族的),理由20世纪初叶的自治领,找个不开会的理由还不简单

    宴会上,



第82章 做点准备
    1920年12月15日,这距离联邦政府签下的调查令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

    这次调查旨在调查清楚西澳大利亚州内是否存在可疑的“私人军队”。

    毕竟清一色装备着军队制式步枪,数十人的队伍是着实可疑啊。

    不过联邦政府效率比较低下还是一点都没变,总理修斯签发的调查令指定要陆军第一师承担,毕竟是调查武装势力,不出动精锐部队怎么行

    同程的还有一大波政府官员和代表议员,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聚集在墨尔本车站,包下两辆火车就准备一路向西了。

    虽然是总理亲自过问的事件,但是还是由于各种原因磨磨蹭蹭地到了12月3日才完成所有人在墨尔本火车站的集结,而距离签下调查令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周了,其效率可见一斑。

    为此总理修斯还大发雷霆,在议会上提出要对这些人进行处罚,但是由于涉及的人太多,很多议员都选择弃权——自然没有通过了(如果是一两个,议会管不着的,总理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这边调查团的列车正在出发,而远在西澳的福克斯早就在四处走动布置一切了。

    他找上了菲尔-克拉克,克拉克开出了自己的条件,福克斯表示这要过问德国人,菲尔也表示同意。

    对于一时的利益而言,这位少将先生很在意那长远的未来。

    他并未趁火打劫,在和德国方面的人取得共识之后,他就使用克拉克家族的庞大产业掩盖住那些一部分东西了。

    主要是李-恩菲尔德步枪等澳大利亚陆军现役装备和从德国远道而来的那些大炮冲锋枪什么的,这些东西都被藏在了西澳各处的克拉克家族产业之中。

    由于联邦政府的磨蹭,在调查团的列车开出墨尔本车站之时,有一定危险的卡内基基地已经看不到有什么军队装备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老式猎枪或者一些杂牌的步枪手枪。

    卡内基的日常训练也被搁置了下来,基地的人员都忙着把这些木头建筑稍稍改变一下,让外人看起这些建筑不是那么明显有股军事基地的风格,比如把一些瞭望塔拆掉或者改造一下变成什么样子……

    福克斯虽然只是把精力投在西澳大利亚州上面,但是在其他州福克斯也是有着一些分公司的,有分公司自然就有着眼线。

    就在这边调查团刚出发不久,福克斯就已经收到了信息。

    消息传得那么快自然是有原因的,由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的白澳政策,当地的华人都对联邦政府是有一种坚决反对的态度的。

    当然不是造反的反对,只是他们的生活过得是在窝火了一些。

    白澳政策提出了几十年,正式强制执行也有20年,就是说,即便在最早的时候进来的华人等有色人种,年龄起码都20出头了。

    而当时华人聚居点主要也是悉尼和墨尔本,当时悉尼叫雪梨(因为当时移民的说粤语人很多,都是这么叫的)。
1...222324252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