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门嫡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流年里缺你
这个消息本来就不小,可是偏偏他遇到了另外一个比起来更大的消息,那就是一直在两国边界潜伏着,按兵不动的和元帝国的大军,忽然有了一些动作。
“你说什么他们开始排兵布防了”这一天的早晨,距离和元帝国的使臣到达京城已经是第三天了,一大早晨收到这个消息,前南朝的老皇帝忍不住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的眉头紧紧的皱着,眼里带着满满的不可置信,就这么直直的看着,跪在下面负责传递消息的那个士兵,“可是河源帝国的使臣还在这里,朕还没有给他们答复,他们怎么就开始排兵布防了呢这一点说不通啊”
“陛下,千真万确,三皇子是在观察了许久,得到确切的答案之后,才传递回来的消息。”跪在地上,那个士兵是恭敬的回答着,他的语气灼灼,语言里更是带着浓浓的肯定。
是慢慢坐下去的老皇帝,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就这么皱着眉头想着,脑海中思绪万千,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那封加急送过来关于瘟疫的信,递到了面前。
“陛下,金西朕递过来的急件。”老总管看着皇帝陛下脸上的神色,心中有些犹豫,但还是念着这封信的着急,所以硬着头皮开口了。
果然下一刻的时候,老皇帝摆了摆手,明显的对这个加急的信件不感兴趣,他抬起眼睛,看着跪在那里的小兵,然后对他说道,“既然是排兵布防,那就说明那边很快就会有动作,告诉三皇子那边的一切的举动,务必要看的远一些,不能生出任何的差错。”
那个士兵听闻之后,恭敬的点头,然后慢慢的退出去。
这边的老皇帝才有时间打算先看一看那个所谓的急件,可是他的眼睛还没有落下,身边就忽然有了一丝声响,有一个人悄无声息的站在了他的一侧。
“回禀陛下,那天查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了。”这个人正是三天之前对老皇帝说,前线有一些异常的那个暗卫,事隔三天,他再次回来,只是一开口就带着几分沉重。
这样的沉重,让老皇帝的眉头皱了皱,他的眼里划过了一道暗光,然后,直直的看着那个暗卫的眼睛,开口问道,“有了一些眉目,你倒是说说看”
那个暗卫似乎有一些犹豫,露在外面的眼睛小心翼翼的抬起,认真的打量了一下老皇帝脸上的神色,这才有些忐忑不安的开口,“本来一切没有什么头绪,可是昨天晚上,前面的军营里却是忽然来了一个人,那
个人的武功极高,如果不是我们好几个人在那里看着,恐怕很难发现他的身影,而他直接去找了三皇子。”
暗卫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顿,露在外面的眉头皱了起来,“由于他的武功很高,我们没有跟近,不过他却是和三皇子在那黑暗当中秘密的谈了许久,属下能够听见他们低低的谈话声,至于他们谈的什么,我们确实没有听见。”
昨天晚上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们本来没往心里去,可是随着那个人的离开,当他们派了一个轻功极好的按在跟上去,把跟踪的结果带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这件事情根本就不简单。
“你们看到了什么”老皇帝的眉头一皱,他的眼中划过了一丝深沉,隐隐约约的,他觉得暗卫带回来的结果,好像不太合他的心意,甚至是他不想听的。
果然下一刻的时候,那个暗卫不经意的抬了一下眼睛,他的眼里是清晰的犹豫,更是带着几分惶恐不安,好像在那里犹豫着,这话到底该不该说。
地上跪着的暗卫,也是眼中带着明显的为难,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话该怎么说,可是他们却是亲眼看见的,只能在那里恭敬的跪着,然后语气坚定的说道,“属下也是这么觉得,仅凭几句话,仅凭几个人不足以为是,所以属下赶紧把打听来的和看到的事情并报给陛下,请陛下定夺。”
老皇帝的唇抿了抿,他的眼中是一片的黑沉,就这么定定的看着外面,连想都没想,干脆的说道,“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但务必要把前面都给我定好了,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照常给我禀报。”
老皇帝的命令暗卫是恭敬的点头,然后就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
这场谈话但是就那么不疾而终,可是这背后的意义却没人能懂,老皇帝也未必如他所说的那样,那么实在的相信了三皇子,因为他心中都始终清晰的记得一个事实,他的这个儿子可是在和元帝国过了20多年。
不管亲情如何的重,养育之恩更重在那里听说河源帝国的老皇帝对他也是另眼相看,一直以来都青睐有加,而且疼爱也有度,说心里没有一点惦念,那可能都是假的。
但是应该不至于会让他临阵倒戈,背叛了他这位亲生的父亲吧
 
第二百五十二章 村民聚集
这几样加在一起,有人爆发那是很正常的,只见有人忽然甩掉了手里的一个碗,清脆的声音在这附近远远的传了出去,那个站在人群中的人,就这么狠狠的看着不远处那个京城的方向,对着身边的人说道,“京城里的人,这是对咱们不管不顾了,难道咱们这些人命在他们的眼中不值一提吗到了如今竟然连一个人都没来,显然是怕了,想把咱们都封在这里统统死一个干净才好呢,即使如此,我们何不找到京里去”
所谓的一呼百应,或许就是这个道理,他的声音落下之后,那边立刻有人就响应了,而且还不是一个,那此起彼伏的声音一响,无比的响亮,渐渐的把这山都给震动了。
人就像是一条河一样,渐渐的汇成了河流,然后河流的方向就对着不远处的京城,这个有好几个小镇组成起来的百姓们,一个个的挥着拳头朝京城而去。
这里距离京城真的不远,就是他们一个个的徒步而行,也只是走了两个时辰,便看到了京城的城门,也正是这个时候,走在精神上的士兵才忽然发现不远处的道上熙熙攘攘浩浩荡荡的全是黎民百姓,这样的变故是从来没有过的,有人立刻觉得事情不对劲,赶紧向上面禀报。
京城到底是一个国家的正中心,属于心脏的位置,绝对不允许任何的马虎,即使在事情并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守卫城门的官员也很快的作出了反应,那就是立刻的封锁城门。
直到四个城门都被封上,这个消息才传到了皇宫当中,此时老皇帝正坐在一书房里,看着他眼前的奏折,这忽然的一下,让他本能的皱了一下眉头,眼里划过了一丝凝重,“有莫名的百姓聚集到了京城附近,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去打听打听。”
下面的人立刻又往京城跑去,这一天,这路上似乎有些繁忙,不过消息也很快的就回来了。
“回禀陛下,据说是金溪镇,望京镇和边京的村民,他们齐齐的聚在了京城门外,说是要讨要一个说法。”过来回禀的小太监,额头上是满满的汗水,此时在他心中凛然,因为打听过来的消息,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巨大,不管怎么样,他都要按时说话,下一刻再次恭敬的弯了弯腰,然后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回禀陛下,据说那三个镇子已经得了瘟疫,如今镇上已经被封闭了,安然无恙的人都在镇外面,他们说已经在昨天的时候把奏折报了上来,可是京中却是迟迟都没有动静,这让他们感到心寒,所以过来向陛下讨要一个说法。”
小太监说的很委婉,可是事实却是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因为京西面的三个城镇得了瘟疫,经常处理的不当,这些人暴动了。
老皇帝的额头都跳了一下,这件事情他似乎有些印象,然后下一刻,他赶紧翻动着眼前的这一堆奏折,可是无论怎么翻动,都没有那个插着羽毛的紧急奏折,这让他的头忍不住的有些痛,一边忙碌着,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昨天我记得有人把一个奏折,说是金溪村的紧急奏折,放在了这里,怎么不见了”
不见了,身边的老太监一听眉头就跳了一下,然后赶紧上前来,帮着老皇帝翻动奏折,可是无论他们怎么翻,都没有翻到,那个据说是插着羽毛的走着。【…… …¥免费阅读】
一时之间,议政殿里的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冷,这一个个的都忍不住的提着心吊着胆,生怕上面的老皇帝开始发怒。
不过好在接下来,眼尖的老太监发现了奏折底下那个被压着的奏折,立马给翻了上来。
就不翻上来还好,一翻上来的时候,小皇帝在看到那个跟普通奏折,没有什么两样的奏折的时候,眉眼顿时一寒,冷冷的问道,“朕明明记得,昨天这个奏折过来的时候还插着羽毛,怎么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到底是谁做的”
这忽然的疑问,顿时让议政殿里的气息,陷入了前未有过的冷,不管是跪在那里的小太监,还是此时守在殿里殿外的宫女太监,一个个的扑通扑通的跪在那里,顿时之间浓浓的颤抖之色,便在他们的眼中浮起。
可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一个人敢说什么,就这样沉默着,在这样的沉默中,老皇帝的眼中忽然划过了一道狠意,他的视线就这么冷冷的看着,此时跪在殿里殿外的这些宫女太监们,下一刻声音里无比的冷,“怎么,没有一个人认吗”
他的话音落下之后,跪在那里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的开始,扑通扑通的磕着头,嘴里一遍又一遍的喊着,陛下息怒,陛下恕罪,陛下我们冤枉啊……
杀鸡儆猴已经做到了,可是该处理的事情还是要处理,等到这个宫殿又恢复成了往日的时候,等到那些新来的宫女太监又在这里按部就班的服侍者的时候,老皇帝坐在那里,眉眼沉沉,开始思虑着这件事情的解决办法。
此时的议政殿里,站着几个匆匆赶来的京中的文武百官,他们在那里皱着眉头,低低的说着他们心中的那些想法。
不得不说也有几个人的主意不错,“
第二百五十三章 赈灾粮食
这个字还没有说完,砰的一声响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忽然划破了夜空,精准的砸在了那个人的脑袋上,就见那个人的声音噶然而止,紧接着身子便快速的落了下来,掉在了路面上。
对方的人似乎脾气非常的火爆,根本就不听这边的人废话,一下,两下,空气当中嗡嗡的声音响起,却是精准的砸在保护粮食的那些护卫身上,一个又一个眨眼之间,这里护送粮食的人已经被解决了大半。
在所有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那边的人又忽然以上围了上来。
他们想不明白,远远跟在后面,听到这边杂乱声音的流民们更是想不明白,这才多久的时间,眼前的粮食和必需品竟然不翼而飞,只剩下了这一个又一个三三两两靠着的护卫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前面,而且更为怪异的是,这些人就这么干,坐在这里居然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去追那些盗匪。
这些护卫哪里是不想去追,这是身上此时的疼痛,让他们都忍不住的去怀疑,是不是骨头断了,竟然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偏偏,皎皎的月光下,他们都能清晰的看见彼此,这些兄弟们的身上和脸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异常。
“我们的粮食呢我们的帐篷呢我们的衣服呢”忽然之间有人咆哮大喊,对着坐在地上的那些护卫们,他的声音里是满满的愤怒,更是歇斯底里,类似于在疯狂的边缘处。
这个人正是搅动的这些村民,到京城去闹事的那个人,他本以为事情已经解决了,他也会好好的睡一觉,吃一顿热乎乎的饭,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一刻化为泡影,他如果不歇斯底里,那就不正常了。
他这一身汗,似乎把那些流民们的恐惧彻底的勾勒出来,紧接着跟在后面的这些人开始一个个的崩溃的嚎啕大哭。
明明身上已经站不起来,可是负责此次运输的护卫队长,还试着浑身的疼痛,踉踉跄跄的站起来,然后苦口婆心的安慰道,“你们不要太难过这件事情是这边的土匪太过于嚣张,你放心,我一定会回京禀报陛下,粮食肯定很快就会到的。”
他的方法处理的也没错,而那些流民们虽然是半信半疑,可终究人就有这句话,搁在这儿,所以一时之间,这些流民们的情绪便被安抚了下来。
而那个队长也派人趁夜色回到京城,赶紧将这件事情禀报于陛下。
这件事情似乎就这么被解决了下来,因为山野中再次恢复了安静。
可是此时此刻,这个队长确实不知道他刚刚派出去的那个人,并没有如愿的回到京城,而是在半路便被人抓了下来。
当然这件事情的后果远远比现在看到的还
要严重,但是这样的严重,也要在等这一夜过去,等第二天的太阳照起来的时候。
出事的地点在京城,到金溪镇中间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的人口不多,可是因为是通往京城必到的地方,这也算得上是繁华比一般的寻常的镇,都要来的繁荣一些。
天刚刚擦亮的时候,小镇就苏醒了过来,然后热闹的吆喝声便在这小镇上清晰的传来,即使隔着厚厚的城门,也依旧能够听到小镇里的热闹。
这样的热闹,可此时守在城门外面饥肠辘辘,寒冷交加的流民们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
有很多人不愿意听到这样的热闹,纷纷起身,朝着安静的角落走去。
可是在这安静的角落里,此时却有另外一件事情正在上演着。
“刘员外,这可是上等的粮食,从京城来的呢,你不知道我为了这些粮食费尽了多少心思在那些护卫当中,我可是花了大价钱把他们买通的,要不然这些粮食怎么可能轻飘飘的到了我手上,还没引起上面人的追求呢,所以您的这个价格可真对不起我的辛苦费呀。”小镇外面城镇的一角处有一个树林,虽然此时树叶已经凋落,可是在这树后面还是有些朦朦胧胧,看不清楚,在这片朦胧中,有两个人站在那里,在那里低声的讨论着什么。
“何县令,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件事情,真正的大老板可不是你,京城当中的那些官儿,一个个的都在等着这笔银子回去吧人说知足者常乐,我给的这个价格已经很好了,除了你这边会有不少的油水以外,京城那些官们一个个也会心满意足的,所以咱们两个就不要在这里讨价还价了。”站在他的对面,是一个肥头大耳的人,此时他的脸上是满满的笑意,那双小小的眼睛里更是带着满满的算计。
树林这边,几个人的脚步忽然停了下来,他们那双眼睛里带着满满的困惑,小心翼翼的互相对视着,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几分不正常。
“刘员外,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可是赈灾的粮食,留在手里也是发烫的,咱们合作了可不止一次两次了,这一次你竟然忽然压低了价格,你难道不怕京城的那些关门忽然发怒,到时候你没有好果子吃吗”一看价格谈不拢,那个所谓的何县令顿时有些恼怒了,他的眉眼之间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笑意,边上的
第二百五十四章 空壳子
那个人说到这里,慢慢的抬起了眼睛,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老皇帝,然后才将他们查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的,“那个小镇上的县令确实是姓何,而且那小镇上也有一个员外姓刘,可是两个人好像是特别的陌生,不管我们明里还是暗里的调查,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太多的交集,更是对于那天早晨去树林的事情,一口否认。”
“一口否认”老皇帝的眼睛眯了眯,眼里划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幽光,然后他沉沉的开口,带着几份杀伐,“那会不会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呢要不然这附近那么多县城,怎么可能只发生在了那个县城,而且那里离着事发地点又那么近,如果说这个县令没有一点的责任,那是不可能的,至于那个刘员外吗还要好好的查一查。”
老皇帝这句话已经非常的清楚了,那就是要严刑逼供,哪怕是1万分之一,他也要好好的查出来,这件事情到底是谁所为。
因为此时此刻的他,简直是愤怒到了极点,任谁都没有想到,这是一场小小的瘟疫,甚至连源头都没有查出来,这些村民们竟然爆反了,而且事态还是如此的严重,在老皇帝看来,这一切的一切的导火索就是这一场粮草被劫了的事情,但凡现在有任何人跟这一场抢劫有关系,老皇帝都不会轻易的放过。
“各位,头可断,血可流,但是咱们绝对不客气,京城的这帮人们对他们也太过于儿戏了,正因为咱们一个个的好欺负吗就算是平头老百姓,我们也是有骨气的,我们现在就让他们看一看,什么是真正的男儿汉,什么是水可以覆舟,也可以载舟!”作为这一次的领导人物,胡二朗声的对着身后那些人喊道,他的手还在指着那边的城门,此时此刻的他以为这一场战争终于要开始了。
身后的那些百姓们,当然也是一个个的情绪激昂,他们握着手里的锄头镐头,甚至是木棍,一遍又一遍的举着,呼应着胡二的声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