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步步为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巧克力锅巴
史菲儿点头应道:“如此便是更好了。只是不知秦家夫人是否同意”
秦夫人早已是喜不自禁,连连点头称是,说今日自己女儿是有福气遇贵人,都是在李老太太这里沾了福气。这话说得讨巧,李老太太也是一脸笑意。
王夫人从手上褪了个金丝缴纹龙凤镯来递与秦可卿道:“今日仓促了,来不及备礼,这算是个信物,来日选好日子一起补上。”
秦可卿年级虽尚幼,但仍能遇事不慌。款款谢过王夫人,又拜谢了贾母与李家老太太,将镯子收了。众人也少不了近前来贺喜一番。
王夫人自是有自己一番算计。如今自己在贾母处可是处处不如意。之前还风闻大房与老太太商议分家一事,如今虽没了下文,但也是自己心上的一根刺。若是真分了家,且不说别的,就是自己宅邸上上下下吃喝用度但凭自家老爷的那点俸禄可是远不够的。就算是分家能分些田庄店铺,但总归有限。况且自己打理的也只能说是平常。自己带来的嫁妆铺子,统共加一起还没有贾母一间铺子赚得多。可贾母赚的那些银两,自己也就是看看,连摸都摸不到。虽说贾母也算是公道,自己摸不到,可孙子辈不分嫡庶长幼见者有份。但若是以此来论自己一房倒是能压过大房去。可那毕竟只是鸡生的蛋,又不是下蛋的那只鸡。现在没分家还好,若是分了家再有了变数呢
故而王夫人虽心里对贾母不满,但也只能背后自己骂骂,面上是绝不会带出半分。况且如今已是如此,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能重获老太太欢心,至少能随了之前说的,母亲在不分家的愿。这样总是要强过分家。
可却偏偏不知为何如今自己行事百般入不得贾母眼去,难得今日有个机会,自然也要表现一番。况且自己还从未见贾母对一小姑娘会如此抬爱,没说几句,便要认了干亲,如此当面讨好一事,自己自然不能放过了。
况且这小丫头生得着实不错。自己两个儿子或长或幼,若是年龄合适,将来收其做个贵妾也不错。这等小门小户若是能攀上贾府本来就是幸事一件。而且王夫人自己暗自思寻着,老太太这么急急人了干亲说不定还是为大房那两个呢。这贾瑚如今不在,姑且不说。那贾琏与其年纪倒是般配,说不定贾母正是有这打算呢!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王夫人的心思已经转了十八道弯,不过这心思所想史菲儿自然不知道,若是知道定是要将王夫人好一顿骂。
众人皆是欢喜,寿宴之后各自散去不提。王夫人回府后又列了礼单郑重其事给秦家送去。自然这礼单送与秦家前,便给贾母早早过了目,这次难得贾母对自己赞赏有加,还赏了不少东西。秦家也是高兴,欢欢喜喜收了礼还让秦可卿改了口。
此事落停,史菲儿倒是开心,心里想着,如今秦可卿与贾珍平辈,我倒是瞧你怎么能让其给你做了儿媳妇。可过了两天又担心起来,琢磨着如今贾珍丧了发妻,业已出了孝,定是要续弦的。可千万别因此秦可卿做不了其儿媳妇倒成了媳妇了吧。想了几日,又觉得如今这秦可卿年岁尚小,就算贾珍等得,那朱夫人也等不得。倒也放下心来。反正还是老策略,走一步看一步便是。
元春随芳娴郡主入了宫,自是不自在。这宫中规矩礼数繁复不算,况且这宫中每个人都是两张脸,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若说之前自己不愿待选一事还有几分是因为自家老爷太太丝毫不询问自己意见而呕气,现在则是彻底对这里一切而觉得反感。元春更是份外想家,如今身在宫中,自然比不上在王府中自在。在王府中还可以三五日给府上去信询问家中状况,府里的信也可稍来。而且一月可探家两次。可现在莫说探家了,就连想给家里写封信也难送出去。
除了不自在,入了
233.第二百三十三回
防盗章
忽然想放飞一下。就看着当消遣吧。很久前在hjj参加鬼话活动时候写的,今天无意中翻出来了,放飞一下吧。原谅我就是这么二。
**、be、请注意避雷。
自己吐槽一下,话说,我是多喜欢第一人称以及吃。
简直就是自带属性了。
鬼话-有生之年
“吧唧”我咂吧了下嘴,这红豆桂花糯米糕还是瑞祥斋的地道。香、软、糯、绵,在口里回味悠长,连舌头都要香掉了。
“吃吧吃吧,”对面的那个家伙低着头声音闷闷地说,“你就一馋鬼,见到红豆桂花糯米糕就走不动道,去了地府小心阎王嫌你馋,割了你那贪嘴的舌头。”
我白了那个絮叨的男人一眼,接着伸出舌头灵活地转了一圈,捎带着将嘴角的点心渣舔进嘴里。砸吧了下,又抓起一块往嘴里塞。
“还是吃没吃相吧,”男人依旧垂着头说着,“吃个红豆桂花糯米糕就跟八百年没吃过点心似的,连粘在嘴角的渣都要吃个干净……”
“哼,谁让你不给我买!”我含着点心鼓着腮帮嘟囔了一句。
男人忽然扬起头,呆呆地看了我一眼,脑袋又耷拉了下去,“是,是,我没钱,连个红豆桂花糯米糕也买不了给你,我真是,我真是,我真是……”男人不断的重复着那三个字,手无措地抓着衣角搓了一会儿,渐渐攥成拳头。
“你真是笨呐,每次都是这么几句。”嘴里的红豆桂花糯米糕变得不那么好吃起来。
那人在怀里摸索了一会儿,掏出包烟来,小心翼翼地拆开,抽出一颗,点着,吸了一口,又摸出一颗就着那颗点着的烟对了个火。
“陪我抽支吧。”他递了一支过来,我没接,他也没坚持。将那烟放在点心碟子旁边,自己一口一口用力地嘬起来。
烟丝一闪一闪的燃着,男人吐了个烟圈,圆圆的,越来越大,渐渐稀薄,我看着那个烟圈渐渐地散掉。
烟是哈德门牌的,不错了,我瞥了眼那男人,哼了一声。
那人又猛嘬了几口,直到烟头短的烫手才掐灭掉。烟屁股舍不得扔,将烟屁股撕开,将包点心的牛皮纸扯了一小片,将余下的那点烟渣撕开到在上面,包好,揣进怀里。
“还是抽一支吧,”男人看了眼碟子边默默燃着的烟,吸了吸鼻子,“这包烟快抵上我两天的饭钱了,你就抽一口吧。”
我哼了声,将脸扭到一边,不去看他。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有这口嗜好可真不是啥好事。
“咳咳,”男人咳嗽两声,依旧絮叨着,“我本想戒了这口嗜好,但又想要是连这口嗜好也没了,那活着就真的了无生趣了。”男人搓了搓手。
我懒得开口,那碟子红豆桂花糯米糕也被我吃的七七八八,没啥**了。
男人在脸上摩挲了下,毫无预兆的抽泣起来,肩膀也随着一下下的抖动着,“你这个死鬼怎么就一个人先走了,就丢下我一个人活在这个该死的世上,”男人将脸埋在手掌中抽泣着,“你太狠心了,就留下我一个……”
我轻拍着男人的肩膀,尽管我知道他感觉不到。作为一个鬼游荡在这世上也有十多年了,这男人每月都会来我的坟包上哭一场,害得我都不能走远,只能守着这个连墓碑都没有的小坟包。
男人每次上供的祭品都是红豆桂花糯米糕,那是我临死也惦记着的东西。最新最快更新想来真是有点可笑,死前想着念着都没有吃上一口,死了倒是每个月有的吃。
我还记得弥留之际,那男人撇下我飞奔出去的样子,再回来,手上提着两斤红豆糯米桂花糕,汗水打湿了破衣,连包着点心的牛皮纸也因为揣在怀里被汗浸透。
临死却连到口的点心也吃不上,估计没人比我还命苦了。
这个男人妄图扒开我的嘴,往里塞点心,死人哪里还会受这样的摆弄,自然是牙关紧闭,纹丝不动。我只能浮在空中,看着,看着那男人搂着我哭得撼天动地。
依稀还记得,这家伙在我沿街讨饭被同是乞儿的小孩追打中伸手,他说,这小子以后我罩着。那时候他也不过只是个小乞丐头子,仗着体格壮些便成了头。
结果就这么一罩着就十年,也就习惯了。一起吃住、一起打混。我以为也许这辈子都会就这样了。
兵荒马乱年月能苟延残喘着活着就是种奢侈。何况还有人陪着,更是难得。我想起那家伙对着我说,“你小子要是个丫头就好了。我买上二斤红豆桂花糯米糕给你当聘礼,直接把你娶进门。”
那时我一梗脖子,“我买包烟当聘礼,我可不嫌弃你是小子还是丫头。”
那家伙居然死皮赖脸地凑上来,“两包就成交,还得是哈德门的。”
后来,再后来,反正他没买二斤红豆桂花糯米糕,我也没钱买两包哈德门,这事也就这么着了。日子还要过不是么。
那年月挣点钱着实不容易,要是一天挣得钱能将肚子填饱,就要感激今儿个是老天开眼了。当我揣着从牙缝抠出来的钱,心里估摸着够买上两包哈德门,能捎上两只红蜡烛,说不定还能沽上二两烧酒。光是这么想着,就足以让我美得找不到北。
我曾经想要是那几个家伙能等我买完了东西再捅上我一刀,我会不会就不那么怨念了。不过想想又觉得说不通,那几个家伙无非就是惦记着我这点娶媳妇的钱啊。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填饱肚子是比天还大的事。
那家伙看到我的时候,我一条腿已经迈向黄泉路了。我哆嗦着说我想吃红豆桂花糯米糕,吃不到见了阎王爷也不死心。
再后来,那家伙每个月都会来看我,都会带上红豆桂花糯米糕。
男人抽泣终于停了,慢慢挪了过来,将身体贴在坟包上摆成个大字,“死鬼,再陪你睡一会,一个人躺在里面很寂寞吧。”
我将脑袋转向一边不去看那个家伙的脸。一直以为有生之年会很长,长到
234.第二百三十四回
防盗章
174
史菲儿带众人去了李府贺寿,不但相看了李纨,居然还巧遇秦可卿。因史菲儿瞧着秦可卿眼熟,倒是想起了昔日在太虚幻境对自己照顾有加的秦可人来了。于是心里打定主意想这一世帮秦可卿一把。不管别的如何,至少别进了宁国府。
左思右想史菲儿想出一条认干亲的法子来。这秦可卿若是嫁去宁国府与贾蓉为妻,于贾母是曾孙辈,可如果自己认其为干孙女,这可是平白比书中长了一辈。况且从书中看这秦可卿也是要长贾蓉几岁的,应是与王熙凤年龄相当,今日瞧着也是年纪相仿,如此作为孙辈从年龄上讲也不算唐突。心中念头一定,史菲儿便开了口,只是没想到这次王夫人居然会抢了先。
史菲儿心里有些诧异,按理王夫人应是看不太上这样小门小户家的女子。从她今日见李纨的态度上就能感知一二。礼数是不错的,但是言语明显透着疏远。可怎么偏生就能瞧上秦可卿了呢史菲儿心里画了个大问号。不过如此更好,毕竟自己认个干孙女实在是有些奇怪,但认个干闺女却是常事。王夫人如此倒是省了自己不少麻烦。
史菲儿点头应道:“如此便是更好了。只是不知秦家夫人是否同意”
秦夫人早已是喜不自禁,连连点头称是,说今日自己女儿是有福气遇贵人,都是在李老太太这里沾了福气。这话说得讨巧,李老太太也是一脸笑意。
王夫人从手上褪了个金丝缴纹龙凤镯来递与秦可卿道:“今日仓促了,来不及备礼,这算是个信物,来日选好日子一起补上。”
秦可卿年级虽尚幼,但仍能遇事不慌。款款谢过王夫人,又拜谢了贾母与李家老太太,将镯子收了。众人也少不了近前来贺喜一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