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女掌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汐还
王之焕不愿意见房延节,房延节倒也没有想见这个房延敬极力夸赞的幕僚,不过就是个落地的秀才罢了,还入不了他这个两榜进士的眼。
于是,在房家的端午筵席上,他也没有见到王之焕。
房家端午宴,除了房巽一家,便是大房一家子,还有殷家的九小姐殷雪沁了。
因是一家人,人又少,便将宴席设在了正房的花厅,只取了个夏荷赏月的围屏隔了,里外设了两桌。
房延节和房延敬是同科的进士,又同在官场,虽不是一同长大,却也有许多话可说,何况,对于定山寺的事情,房延节很有兴趣,更是多顺着房延敬的话说,两人推杯问盏,说的热闹。
房巽则跟着母亲,随着大伯祖母、三伯母、殷雪沁和四堂姐安置在了里桌。
相比外头的热闹,里面就显得安静不少。
大伯祖母拒绝了三伯母的布菜,三伯母就和殷雪沁分坐在大伯祖母的两侧,而母亲则坐在了三伯母的下首,有大伯祖母在,三伯母似乎有些拘谨,对母亲也不似刚见时的热络,只安静的低了头,规矩的用餐。
一顿饭吃的安静又沉闷。
“……朝中有人好做官啊,仲谦,你三哥我可是深有体会……”房巽听着三伯父低沉的声音,眉头微蹙。
三伯父房延敬,前世投靠了梁王。
房巽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果然,晚上的时候,父亲跟母亲抱怨,“……结党本就是大忌,三哥不是不明白,如今皇上还是壮年,太子虽身体孱弱未有子嗣却到底还年轻……”
母亲取了甜白瓷的茶碗倒了一碗清茶递给父亲,“虽是兄弟,三哥怎么说也是大房的人,这事儿恐怕不是三哥一个人做得了主的……”
躺在黑漆拔步床上昏昏欲睡的房巽猛的惊醒过来,母亲的话点醒了她,不是房延敬私下投靠梁王,这是家族的决定,房家最大的,就是最后位列内阁的大伯祖父了。
前世,三伯父盛德十九年才升任江宁知府,如今才是盛德四年,已是国子监司业,难道这是投靠梁王的回报吗
那把父亲弄回京城是什么意思
房巽想起了梁王立为太子之后的第二年,那时她已接手齐家大半的生意,大伯祖母也已过世,房巽与房家的来往也不复从前。大伯祖父早已退出朝堂。
那一年,大伯父不知得罪了什么人,突然被革职,弄得房家一片大乱。
没有人给房巽报信,只是那一日婆婆突然找到她,跟她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又说嫁进齐家便是齐家的媳妇,就算是未有子嗣,待她百年之后也会让她的牌位进齐家的祠堂,享齐家香火。
&
第五十一章 选婿
三伯母知道说错了话,连忙诧开话题,“是说七弟是个能吏,在外头攒够了资历,自然要任京官的不是,哎哟,看我们元元困的,眼睛都要合上了。”
房巽眨了眨眼睛,将窝丝糖整个塞进嘴里,她只是觉得坐在三伯母腿上比较闷而已,什么时候就困了
母亲明白过来,也跟着附和,让崔嬷嬷过来抱了房巽到一旁的美人榻上,又提起金陵的人家,“听说吴家和孟家都还不错!”
这是在说四堂姐的亲事,三伯母眼睛一亮,她出嫁多年,对这金陵的人和事自然不如母亲清楚,母亲既然提起,她自然想多打听。
三伯母连忙叫了一边像柱子一样立着的四堂姐,“你带元元去院子里玩吧,婶娘和母亲在这里说话!”
崔嬷嬷将房巽抱到地上,四堂姐过来牵了房巽的手出了花厅,崔嬷嬷紧跟其后。
“慢着些走,四姐带你去院子里……”四堂姐的声音柔和,却不是江南的口音,她生于京城,长于京城,一水的官腔,听得房巽竟又想起前世的日子。
“元元、元元你怎么了我说的话你听见了吗”见房巽发呆,四堂姐蹲下来握住了房巽的小手。
“哎哟哟,大小姐这是怎么了”崔嬷嬷不合时宜的冲上前来,紧张的要抱起房巽,房巽向后一躲,只被崔嬷嬷抓住了手。
房巽心里烦躁起来,自从上一回独自她跑去正房,崔嬷嬷就整日里守着她,她跟哪个丫头多说一句话崔嬷嬷就会看哪个丫头不顺眼。
四堂姐见房巽明明已经皱了眉头,崔嬷嬷还是抓着房巽,不由也跟着冷了脸,见四周丫鬟们都离的远远的,这才训道,“嬷嬷,我知道你是外头进的府,可这府里的规矩你可知道”
崔嬷嬷不以为意,她对着四堂姐低了低头,声音却没低半分,“四小姐,您是大房的主子,可元姐儿自小都是我服侍,太太也说了,姐儿的事都由我来管着!”
四堂姐冷哼一声,“你管着元元已经五岁了,她的事儿按理说应是她自己管着,你若是真心为她好,自然敬着她、顺着她,若是她有不对再提出不迟,你如今不过是一味的把她当小孩子一般,凡事握在自己手里!如今元元病刚好,婶娘事情又多,自然想不到这些,待婶娘想清楚了,看清楚了,你可还能呆在元元身边可能还呆在房家”
一席话说的崔嬷嬷一身冷汗,房巽房里的事儿都是她管着,吃穿用度,银子首饰,虽说她也不贪不什么,可姐儿不要的吃食点心,她尽管拿回去给小儿子吃,再说厨房还是针线上,走到哪儿都有孝敬的。
“你可要想清楚了,元元总会长大的,你在这府里倚仗就只是她一个!”四堂姐说着从崔嬷嬷手里把房巽接过来。
房巽只觉得松了口气。
崔嬷嬷只觉得脑袋发麻,是了,房巽总会长大的,总有一天不需要她这个乳娘,若是房巽哪一日恼了她,她在房家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四堂姐见崔嬷嬷低了头,便不再多说,“你要记清楚你的身份!行了,我这会子要跟元元说话,你带了人下去吧,这边自有我带的丫鬟服侍,用不着你!”
崔嬷嬷战战兢兢的退了下去,房巽抬眼看了看明丽的四堂姐,只觉得从未有过的爽快,前世人家说四堂姐高攀了孟家,如今她觉得是孟成弘捡到了便宜才是。
四堂姐笑盈盈的拉着房巽的手,“这会子没人跟着了,咱们去摘几枝花做插瓶!”
&nbs
第五十二章 辞行
待到过了午,忽然多了许多的云彩,太阳不知去了哪里,天气阴郁的眼看要滴下水来。
房巽心里又觉得这暴雨似乎马上就要下下来,她心里打鼓,无精打彩的坐在卧榻上,一边吃着刚上市的樱桃,一边听梅香八卦宅子里的各种消息。
崔嬷嬷极有眼色的去了厨房做点心,自从四堂姐提点过她之后,她虽然依然觉得房巽跟梅香等小丫鬟走的太近不是很好,却不再去多管闲事,只是做好房巽的衣食,房巽很满意。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房巽都很感激四堂姐。
“……三太太还交待小丫鬟,没事让表小姐在房里呆着,不要在院子里乱逛,毕竟年纪不小了,若是出了什么事如何向殷家交待……”
“你说什么”房巽惊的差点跳了起来。梅香不知道房巽为何脸色大变,她慢慢的又将三太太的话说了一遍,房巽一松手,大颗的樱桃落到了地上,梅香一阵心疼,这樱桃刚刚上市,在外头可是要十两银子一斤啊,这一颗樱桃,几十个大钱就没了。
“去瞧瞧周公子在哪,就说、嗯,就说让他来吃樱桃!不,说我想做个风筝,让他过来给我画样子!”
都入夏了,做什么风筝梅香腹诽着却不敢耽搁,连忙出了门。
王之焕没有把周振带去金陵,却是托了房延敬的吩咐给周镇山带了一封信,王之焕收拾行李的时候还特意给周振看了一眼。
其实周振自己也知道,他住在房家的事情,瞒不了太久,可他还没有什么打算,他便装着不知道的样子,他想在房家一直呆着,做书童也好,做王之焕的徒弟也罢。
王之焕从金陵还没有回来,周振便跟着房延敬在书房打杂,倒也没有什么大事,梅香让小六子捎了个话,立时就过来了。
于是不过一柱香的功夫,周振就随着梅香进了二门,“这样着急,元元可说有什么事找我”周振也知道画风筝样子,不过是个借口。
“小姐没说,只说留了樱桃给你,不过我瞧着像是急事儿!”梅香一路小跑,才跟上周振的步子。
不想没走几步,就碰到了房淑宜和三太太。
周振连忙低了头,毕恭毕敬的给三太太执晚辈礼,他心里想的简单,他虽说年纪小,个子却高,又是外男,若是让房家的长辈厌恶了,总是给房大人一家子惹了麻烦。
三太太也吃了一惊,没想到在内院还能碰到外男,连忙将房淑宜拦在了身后,可近前一看,虽个子不矮,但小脸并未长开,喉结也无,看着不过十岁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
“三太太,四小姐,这是周公子,周家三爷的堂弟,也是王师爷的书童,姐儿说想要个风筝,让他来帮忙画个风筝样子,这事儿太太是知道的!”梅香恭敬的回答。
房巽经常让周振买这买那,林婉娘是允了的,又让人拿了银子给他,外头见了好吃的好玩的,记得给房巽带一份。
不过找个借口补贴银子给他,可周振却当了正事来办,整日的带了东西往内院跑。
“哦,那快去吧!”小姐们差遣老爷的书童做点子私事,倒也无不可,何况房巽不过才五岁,周家三爷跟房延敬又是有同窗之谊,三太太听了不以为意。
等人走了,房淑宜却道,“这个周公子可是那京里前几年闹的沸沸扬扬的私生子看着倒是规矩守礼,长的也算一表人才!”
三太太这才想起周家三爷的堂弟是什么人,不由惊道,“原来是那孩子。”随后却又叹道,“倒是个知礼懂事的,可惜了!”
可惜是个外室所出,不然倒与元姐儿很是相配。
&nbs
第五十三章 添妆
一整套的红宝石的头面静静的躺在木匣子里,璀璨夺目,竟让这略阴暗的厅堂明亮起来。
房淑宜也心里一惊,她知道七叔家有钱,可不知道竟是这般有钱。一整套的红宝石头面,在京城怎么也得五、六千两银子,七婶娘这是真是有钱惯了还是因着看重自己呢
她仔细瞧了过去,这套头面首饰虽说宝石不算大,可簪子上却是连着十多颗指甲大的宝石钳成了石榴花的样子,做工很是精巧,寓意多子多福,再看那木匣子,做工精美,上头描金的是凤凰百鸟,铜扣是麒麟锁。
这是极好的嫁妆。
按京城规矩,待到小定之前,各家各房都要给新娘添妆的,可添妆是明面上添,少给了不好看,却也不好多给,定然要衡量一翻,看看各家添的东西,免得惹人口舌。
七婶娘这是提前给自己添妆呢,房淑宜不由红着脸低下头去。
三太太连忙站了起来推辞,“她婶娘,这怎么好!”
林婉娘笑着将三太太扶回圈椅上,“嫂嫂知道我,娘家不过是个商人,因着祖上是云南,别的没有,就是有几块石头罢了,至于诗书古玩,我也不懂。这一来,我是真心喜欢宜姐儿,只盼着她好;这二来,难得嫂嫂是大家闺秀,竟也不曾低看于我,我心里知道……”
三太太是明家的女儿,明家虽是大家大族,三太太却是偏支,并没有多少嫁妆,说起来这门亲事,老太太殷氏当年并不看好,连带着对三太太也冷淡许多。
推辞一番,三太太还是收下了,她犹豫了一下,对房淑宜道,“我跟你婶娘说几句话,你去把这套头面收好。”
房淑宜的脸涨的通红,听了这话,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对着林婉娘福了一礼,快步的退了出去。
待房淑宜出了门,三太太方道,“我知道七弟是个重情的,可是这女人,还是要有个儿子傍身才好……”
一席话说的林婉娘满脸飞红,却又不好搭话,只是低了头。
三太太说的情真意切,“你知道我生老大是成亲的第五年,我刚成亲时就怀上了,可惜自己不知道,又摊上过年,新媳妇哪有不立规矩的,过了年就小产了,之后就一直也没怀上……”这就是真的关心了,林婉娘连忙仔细听下去。
“就因着无子,老爷心疼我,怕我在京中受人白眼,便求了外放。那年老爷还在福建,我去上香,也是求子,在山下无意救了个人,想着要积福积德,便将他带回家里养伤,待他养好了伤,说自己是个大夫,我不好拂了他的好意,便让他诊了脉,他脉门一搭,就说我生子不易,又给了开了方子,我当时在京中吃了一年的药,在福建也是请的当地有名的大夫,竟是一直不曾有孕,他的话我虽未放在心上,却也按方子吃药,吃了一个月的药,我再来葵水时竟不再腹痛,三个月后,我便怀上了老大……”
“果然这般灵验”林婉娘听的眼睛发亮,婆婆过世有四年了,自除孝服,她就想着尽快怀个儿子,却一直没有动静,金陵的刘老大夫只说让她不要着急。
“那人待我有孕后便离去,若是有缘自会相见。我担心胎相不好,可他说了,我此胎安稳,且八成是个男胎,见我担心不已,又说每年端午过后他都会到金陵会友,住上月余,若是有事,便去金陵鸡鸣寺寻他……”三太太言辞恳切,林婉娘只觉得满心欢喜。
“只可惜,上一回我母亲病时,我也曾按他说的,端午后去鸡鸣寺找一个叫普世的和尚,那住持竟说,普世已是离开鸡鸣寺一年有余了……”三太
第五十四章 得意
三太太神色不悦的看向李嬷嬷,先殷氏开了口,“李嬷嬷……”
毕竟是明家的女儿,书香门弟,又随着三老爷房延节在外多年,三太太一沉下脸,自有一股当家太太的气度。
李嬷嬷吓了一跳,在京城房家时,三太太一向笑脸迎人,她还从来没见过三太太这副样子,连忙住了嘴。
三太太这才转过脸对着殷氏道,“老太太,您看这事儿要不要再问问清楚……”
三太太的想法不过是劝着自家婆婆要想清楚,将殷雪沁嫁过去做二房,必然是要将七弟妹得罪死了的,若是殷雪沁将来再抓不住七弟的心,或是生不出儿子,这一步棋就是死棋。
可殷氏是个拎不清的,她想当然的以为殷雪沁嫁过去就一定能生出儿子,只要生出了儿子就一定能和林婉娘分庭抗礼,这事儿根本不用考虑,直接回道,“不用了,李嬷嬷你去问问老七媳妇,表小姐的事儿,怎么办什么时候办让她尽快拿出个章程出来!”
三太太气的不行,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想吐吐不出,想咽咽不下。
殷氏一抬眼,见李嬷嬷还站在那儿,又吼道,“愣什么哪还不快去!”
“老太太说的是,我这就去!”李嬷嬷连忙福了个礼,笑盈盈的出了门。
一柱香之后。
正房花厅里,李嬷嬷一脸得意的看着坐在圆凳上脸色苍白的林婉娘。
“……我说七太太,不是老奴说,这事儿也怪不得七老爷,表小姐花容月貌,任哪个男人见了不得动心要说这是咱们房家占了便宜!表小姐今年才十七岁,若是进了门就给七老爷生个儿子,也能为您解忧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