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禁酒令张辽又不是不知道,西汉初年,历经秦末战乱,民生凋敝,粮食缺乏,文景之时朝廷出于国计民生考虑,多次颁布禁酒法令,特别是禁止聚众饮酒,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
但随着民生恢复,尚饮之风逐渐兴起,并成为不可逆转之势,特别是自上至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禁酒,至后汉,大臣名士多好饮酒,皇亲贵族世家往往连日大宴,宾客盈门,通邑大都郡县乡里,处处可见酒肆,禁酒令早已成为一纸空文。
如今刘艾却以禁酒令来推辞,并斥责他,看似正直之举,但张辽何许之人也,最擅长察言观色,一下子就看出了刘艾言行举止里的轻蔑和不屑,显然是看不起他这个小小司马。
也难怪,刘艾是汉室宗亲,虽然不知隔了多少代,但毕竟自认血脉高贵,而且地位和实权也高,按东汉以三公领九卿的制度,太尉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而刘艾是太尉府长史,官秩千石,总管太尉府各曹事务,实权极大,远不是张辽这个平津司马能比的。
世家名士轻寒门,张辽连寒门也算不上,刘艾自然不会应邀。
张辽并没有生气或失望,对于刘艾的拒绝,其实在他意料之中。张辽邀请的四人,刘艾地位和权力最大,但在张辽心中此人反而最是次要,刘艾自矜身份,张辽也未必把他看的有多重。
在张辽看来,论谋略和才智,刘艾不如李儒和贾诩,论与董卓的亲近程度,刘艾也不如一直跟随董卓的田仪。董卓任命刘艾为长史,很大原因只是表现出一个亲近士人和宗亲的态度而已。
这四个人中,张辽最看重的还是贾诩,那可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大能,若能拉近关系,肯定有好处,在关键时候,能为自己指条明路,那一切都不枉了。
只是贾诩闭门谢客,他也没办法。
不过张辽深知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九八,李儒和田仪能应邀,他已经很高兴了,当即便让杨汉和蒋奇两人各带一名亲卫,护着豪华马车等在李府和田府门口。
无论二人做不做这备着的马车,但总是自己一个态度,至少会让他们感到很舒服。
杨汉看张辽如此忙忙碌碌,不由嘟哝道:不过是两个没名气的小文官,让我等操办就是,哪用得司马屈尊忙活。
看蒋奇和几个亲卫同样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张辽眼睛一瞪:本事不大,傲气倒是不小!
杨汉吓得不由缩了缩头,如今的张辽在他们心中的威望很高,他们下意识的便多了几分敬畏,不是职务上的敬畏,而是发自内心的真真正正的敬和畏。
蒋奇几个亲卫看着杨汉挨训,庆幸之余,无不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张辽扫了他们一眼,哼了一声,正色道:自古以来,文臣治国,武将安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文武,皆有豪杰。身为军人,驰战沙场,对付敌人,要比虎猛!要比狼恶!但在战场之外,却切忌不可有跋扈之气,无论对待百姓还是官吏,无论对上对下,无论对文对武,广交朋友总是没错的。人不可无骨气,但那种病态的自尊也是要不得的。
杨汉几人听了张辽的话,都是一阵沉思。
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
这个时代书籍难得,入学读书更难,那是世家和寒门子弟的专属,而他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连寒门也算不上,天生环境所限,何曾有人这么教诲过他们,何况张辽的见解比那些大儒也丝毫不差。
一时几人都是感动非常,又低头沉思,张辽的话无疑对他们有着很大的触动。
张辽叮咛一番,留下杨汉蒋奇几人等候李儒和田仪,自己骑着象龙赶往东市。
东市在雒阳城中东门外,而李儒和田仪等董卓亲信的住宅在上东门附近,上东门一带的步广里永和里都是朝臣和权贵居住的里坊,与前汉长安时的北阙甲第类似,皇亲贵族聚集,高门豪第相望,又与位于中东门外的东市离的很近。
时下有一句话:天下繁华在雒阳,雒阳繁华在东市。
张辽催马走了不到茶盏功夫,便到了了东市。东市是雒阳三市中最繁华的,由东市令管理,每日白天开市,夜晚闭市。
这里汇聚着来自各州各郡乃至异国他乡的各色物产,粮食肉食蔬菜布帛丝绸珍宝珠玉车辆马匹等衣食住行所需什么都有,往来商贩,汉人胡人,馆舍酒肆,处处可见。
胡姬酒家则是东市中最有特色的一个酒肆,酒肆里不但供应特色西域水果和菜品,还有最上等的葡萄酒,不过价格极高,更有风情美艳的胡姬表演歌舞,尽显异域风情,寻常人没有千金之资是不敢进这里的。
原本的张辽自然没钱进胡姬酒家,但如今的张辽刚刚从袁术那里打劫了一笔金钱珠玉,正是腰包鼓胀之时,花起来毫不心疼,如同流水一般。
这就是张辽的性格,厚黑豪爽又洒脱,可以眼馋别人的好东西,千方百计想要黑过来,但也能转眼散财,一掷千金而毫不吝惜,是真正的视金钱如废土。
东市在中东门外大街上,街面有十几丈开阔,此时已近中午,秋高气爽,清风徐徐,东市中间两排百年古树夹着御道,树干苍劲拙朴,木叶萧萧飘落,大道两侧店铺栉比鳞次,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还价讨价,吆喝声声,秋意的肃杀中又带着繁荣。
张辽牵着象龙,在东市中走了不到百步,就看到了颇为奢华的胡姬酒家,是一座三层木楼,既显得古色古香,又颇有异域风情,楼前斜挂一面写着胡姬酒家的酒旗迎风招展。
酒家门前,侍立着两位美丽的女酒保,卷发碧眼,高鼻深目,一身绮丽的异域服饰装扮,额间佩饰,头戴湖绿长纱,面如银莲,长裙披帛,尽显异域风情。
薛明早已在酒家门前等候着,远远看到张辽走来,急忙迎了上来。
张辽大笑着拍了拍薛明的肩膀,邀他一起上楼,这种迥异时下礼节的动作却让薛明大感亲切。
听着门前胡姬略显生硬而别有意味的汉话,二人在一位胡姬的引领下进了酒家,直接上了三楼。
胡姬酒家楼内的装饰更是尽显西域之风,不同于汉族的低案长席,而是布置着两尺高的胡凳和三四尺高的胡桌,样式虽然还有些笨拙,但已经令前世习惯了高桌高椅的张辽大生熟悉之感。
三楼也不小,隔成了四间雅间,胡姬酒保引着他们进了一个靠窗的雅间,雅间里摆放着精致的青铜象牙饰品,木墙上描画着迥异汉族之风的绮丽花纹,还有如同蝌蚪小蛇一般的文字。
第四十三章 苏婳
薛明又下去在门口等候,雅间里张辽一人看着墙面,这时一个侍女进来倒水,张辽便随口问了句:这是什么文字?
那侍女恭敬的行了个礼,说着一口古怪而好听的汉话:回贵客,这是佉卢文,也是我们精绝国的文字。
精绝国?精绝女王?张辽对精绝国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精绝女王。
嘻嘻。那侍女笑道:贵客真是了不得,我们精绝国真是女王,与汉家不一样的。
张辽呵呵笑了笑,正要说话,雅间门轻敲,侍女忙打开门,一阵香风袭来,却是胡姬酒家的主人过来招呼,看到酒家主人,张辽不由眼睛一亮,上下打量着眼前进来的女子。他昨夜便听左慈提过胡姬酒家的老板娘苏婳,言语间颇是赞赏。
这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异族女子,栗色云鬓,眉毛弯弯,水汪汪的眸子微显褐色,一袭天蓝色广袖合欢襦遮不住那窈窕曼妙的身姿,耳中挂着两枚碧绿玉环,头上高挽着的两个环形发髻,没有戴长纱,却环着一串圆润的珍珠系着长长的丝绦,精致的美玉镶金额饰垂在额前,一点鲜红如血的吉祥痣更添妩媚。
如此艳光逼人,以至于张辽一时之间竟连她的年龄也看不出来了,他两世为人,却还没见过如此妩媚而有风情的异域女子,不由连声赞道:早就听闻胡姬酒家的老板娘风采绝世,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哪。
咯咯咯咯。中原人比较含蓄,胡姬酒家老板娘苏婳似乎还从来没有被这么直接的夸赞过,一时喜得眉花眼笑:这位客人,多谢夸赞哟,但妾身不知什么是老板娘哟?妾身很老麽?
她声音中带着一股天然的娇柔宛转,眼波荡漾,妩媚勾人,一笑起来更显魅力四射,连整个屋子里也仿佛突然之间充满了风情。
扑面而来的风情让张辽不禁心跳加快,不过他面色却是不变,苏婳那个问题也难不住他,当即洒然道:店主风采当世,岂能说老?不过这老板娘之称,既是对店主的赞誉,也是对店主的鼓励。
哦?苏婳笑声如铃:客人说来听听哟。她明眸如水,声音娇柔,那一声客人听起来仿佛可人,让张辽心中一荡,急忙收摄心神。
他在后世多经历酒场,对这些见多了世面的女强人最是了解,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便宜也不是那么好占的。
他鼻尖嗅着阵阵沁人心扉的香风,朗声道:先说‘老’字,上土下匕是为‘老’,女子从商不易,处处临敌,所以要有临机的手段,处事当刚柔相济,面容如土亲厚,和气生财,而内心坚韧灵动如匕藏于下,以应对不轨之徒,斥退强权,游刃有余,倘能了然与此,可称之为‘老’。
苏婳听得眼睛一亮,没想到张辽这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居然能说出如此道理,不由面露惊奇之色,忍不住凑近了如花般的笑颜,问道:还有‘板’哟?
那一点妩媚的吉祥痣晃的张辽眼花心跳,他急忙强摄心神,正色道:门中有品是为板,经商者当以诚信为本,以真为品,以信为品。‘老’字是要手段,而‘板’字是要诚信,要经商有成,二者缺一不可。
老板,老板苏婳眨巴着碧蓝色的大眼睛,忍不住赞道:客人真了不起,这两个字可真是说尽了经商之道,苏婳可远远不如哟。
张辽自得的一笑,不过心里却有些发虚,要知道,这两个字是他前世专门查过的,因为很多人都呼领导为老板,所以他好奇之下才去查询,没想到此时倒是用上了。否则真让他解释,以他的文学水平还真解释不来。
他忙做出最后的发挥:至于‘娘’字,良女也,苏店主以女子之身,而经营如此大的酒家,真是令人敬佩,老板娘之称实至名归,当仁不让。
咯咯咯,客人真是过誉了。苏婳笑得很开心,带动身上环佩叮当作响:还不知客人尊敬大名哟?
张辽抱拳道:在下张辽,字文远。
苏婳盈盈屈身,向张辽行了一个标准的汉家礼节:苏婳见过张公子,多谢张公子,听了张公子一席话,受益良多哟。
张辽心中暗赞,这苏婳果然是见过世面的,虽是胡姬,却颇懂礼节,一举一动既有着胡姬的热情动人,又有着汉家女子特有的优雅知礼。
听着她一口一个颇具韵味的涨工资涨工资叫着,张辽笑了笑,突然想起昨夜左慈提到苏婳时的古怪神情,心中一动,问道:老板娘,可认得左慈左元放?
啊?苏婳眼里突然多了一抹惊喜之色:张公子也认得左道长哟?
张辽看看苏婳果然认识左慈,当即点了点头,大言不惭的道:左元放与我乃忘年之交,兄弟相称。
啊?果是如此?苏婳有些焦急的问道:那张公子最近可见过左道长?妾身已经一年多没见过左道长了哟。
嘿,元放这家伙最不靠谱,喜爱云游四方,只是曾听他提起过胡姬酒家,便来这里看一看。张辽一边应对着,一边在心里嘀咕,左慈这家伙该不会是祸害过人家姑娘吧?
这家伙既然精通房中术,张辽才不信他没有女人。而且这家伙昨晚好像提过一句,让张辽不要在苏婳面前提起他身在雒阳之事,莫非是心虚?
不过看年龄却不像,难道左慈真是个老不羞?因为张辽也明显感觉到,当自己提到是左慈朋友时,苏婳的态度显然亲近了许多,那点陌生人之间的戒心似乎也去了大半。
看着容貌妩媚的苏婳,张辽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虽然这苏婳和他没什么关系,还是第一次见,但一想到一棵美好的白菜很可能曾经被一个老流氓啃了,心中难免有些嫉妒。
哎,又是晚来一步,吴苋没缘得见,没想到这美丽妩媚的西域老板娘苏婳也是明珠有主了。
第四十四章 客来
听到左慈并不在近前,苏婳很是失望的叹了口气:张公子若是再见到左道长,可邀他来妾身这里,妾身定然好生招待哟。
张辽点了点头,心中实在好奇,忍不住问道:不知老板娘为何要找元放?
苏婳眨巴眨巴碧蓝色的大眼睛:左道长法力高强,能飞天遁地,妾身很是敬慕哟。
法力高强,飞天遁地张辽挑了挑眉,这话是哄鬼呢!看来这老板娘也很狡猾。
他正要继续旁敲侧击时,薛明小跑着上来:司马,李先生和田主簿来了!
张辽面色一振,向苏婳一抱拳:老板娘,一会还请拿出最特色的美酒佳肴,在下要款待贵客。
这个是自然哟。苏婳忙道:张公子的贵客小女子哪能慢待哟。
张辽朝苏婳一抱拳,转身朝薛明一挥手:走,下去迎接去!
苏婳也急忙跟上,到了楼下,苏婳陪着张辽,一并接着李儒和田仪上了三楼雅间,至于薛明几人在楼下大堂用餐。
有了张辽和左慈这一层关系,苏婳果然很快将店里最好的佳肴和美酒都端了上来,桌上尽显异域特色,六个窈窕美丽的胡姬招呼着三个人,可谓礼数极尽。
李儒和田仪虽是凉州人,但凉州离西域仍然很远,加上连年羌乱,道路难行,二人都未曾去过西域,还真不曾享受过异域的特色佳肴和美酒,也没坐过胡桌胡椅。
二人虽是董卓亲信,但官秩不高,也不是出身世家名门,随董卓来雒阳也不过三个多月,自然没来过雒阳胡姬酒家这等世家贵族才能来的高档场所,进来后眼里都透出惊异之色,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好在二人毕竟是在董卓麾下经历过的,表面上还算淡定,但张辽却能细微的察觉到,二人面对雅间里几个如花似玉热情洋溢的胡姬,一时之间手脚都有些拘束。
他心中暗自好笑,他经历过后世的酒场,见识得多了,对这等场面自然不会拘谨,忙热情的邀二人上座,先给两人斟上了酒,举杯洪声道:李先生,田主簿,辽今日邀请二位贵人,不为其他,只为一表谢意。
田仪看上去比较实在,没说什么,李儒却眯着狭长的眼睛问道:不知文远因何而谢吾与田主簿呀?
张辽豪声道:昨日觐见董公时,承蒙二位贵人相助,让辽收回了五百旧部,又得了象龙宝马,实在是感激不尽,先干为敬。
李儒眯着狭长的眼睛,轻抚八字须:吕都尉已将五百骑兵归还文远了?
张辽佯作不悦的哼了声:人是回来了,战马全部被扣下了。
李儒端详了下张辽不满的神情,这才点了点头,仰头一饮而尽,而田仪的脸色则有些难看。
张辽见状忙特意又敬了田仪一杯酒,大声道:昨日因张辽的缘故,而使主簿为董公责备,此辽之过也,此杯特向田主簿请罪。
田仪脸色这才缓和了点。
酒桌上,张辽将自己性格中豪爽的一面发挥的淋漓尽致,不时纵声大笑,在他的刻意带动下,加上六个胡姬的热情招待,李儒和田仪虽然还有些疏离,但气氛很快起来了。
期间苏婳进来了一次,亲自斟酒,六名胡姬来回穿梭,香风阵阵,浓情徐徐,别有特色的异域风情,令气氛更加热闹。
张辽也很快摸清了两人的性格,李儒精明狡猾,说话时总喜欢眯着眼睛,摸着八字须,想法较多,这是一种自负的表现。而田仪则话语较少,面容微显木讷,性格稳中,想来作为主簿董卓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