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看来袁绍派来的守军,并没有吸取王匡日前兵败的教训,或许是他们根本没料到损失巨大的自己,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会在孟津大败之后,在实力最为空虚的时候,就这么快的发动第二次攻击!

    这才是张辽敢于在胡轸大败之后立即进行突袭的原因。

    不过即便是守城的袁绍兵警觉性不够,自己要强攻这座城门也不容易,袁绍能大败胡轸,其士兵战斗力绝对不弱,一旦自己这六百人被拖在城门处,给了他们喘息之机,惊醒的三百士兵集结起来堵住城门,就会形成僵局,只能等侧翼赵武等军侯迂回夹击了。

    而赵武他们入城之后能否顺利还是两说。

    张辽打量着下月色下的城门,思索着破城之法,城门外面大道开阔,没什么掩护,要想悄悄靠近偷袭是很难了,如果城内有弓箭手,那就更困难了。

    他又看了看自己带领的六百士兵,四百羌胡兵,两百弓箭手,羌胡兵是王方的部曲,而两百弓箭手正是他三个月来训练出来的,此战由他亲自带领。

    等等?弓箭手?

    张辽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亮光,对了,闪电!还是闪电!突袭,还是突袭!

    他钩镰刀一挥,当即带着六百士兵迅速奔向城门,明目张胆,毫不掩饰行踪!

    夜空月明星稀,银光遍洒大地,而大道上一团阴影在迅速向城门移动。

    敌袭!

    在张辽他们靠近一百五十步时,城楼上有巡视的守兵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嘶声大吼起来:敌袭!敌袭!

    紧跟着就是急促的锣声大作,惊醒了城门内刚睡下的驻兵。

    射手先行,五十步,向城楼抛射!张辽大吼一声:杀死王匡!

    杀死王匡!六百士兵大吼一声,朝城门疾奔起来。

    二百弓箭手奔跑最快,阵列不乱,转眼之间便进入五十步内,齐齐拉开了弓弦。

    短时间,城门上的守卫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指挥,乱成一团,纷纷大声吆喝着城内士兵上城作战。

    但张辽却不给他们机会了,随着他一声令下,两百弓箭手齐齐朝城楼抛射,月色下,箭雨如同一片阴云朝城楼那一片方圆覆盖过去。

    快上来啊!

    快躲啊!

    嗷不要上城,有箭!

    箭雨笼罩下去,城楼上霎时间惨叫声一片,原本杂乱的火把全部落地。

    很快惨叫声又静了下来,显然两百羽箭密密麻麻的倾泻过去,小小的城楼之上已经没有了活口。

    城内士兵大声呼喊着,却也不敢登上城楼了。

    前进二十步,射!

    张辽又是一声令下,两百弓箭手迅速靠近,又是一波箭雨。

    这一波箭雨直接倾泻到了城门内,成门内立时传来阵阵惨叫声。

    一时之间,城门上下竟然空白起来,张辽一挥手,四百羌胡兵立时越过弓箭手,向城门突进!

    与此同时,城南城北也传来喊杀声,显然赵武等军侯也开始攻击了,只是片刻之间,城内到处都是杀死王匡的大喊声。

    杀死王匡,是他确定的夜战口令。这个口令选择的很狡猾,既是夜战厮杀中分辨敌我的手段,也是对敌人的一种心里迷惑。因为这里如今驻守的是袁绍兵,这些袁绍兵听到对手喊杀的是杀死王匡,而不是自己一方的称号,以为对手弄错了,总会有些迟疑与侥幸,不会拼死一搏,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将夜战口令兼做心理战术,恐怕也只有张辽这个两世为人的家伙能想出来了。

    咚!咚!咚!

    没有了来自城楼上的威慑,一群羌胡兵冲进门洞,如同凶兽一般撞击着城门。

    轰!也不知是第几下,城门倒下,一群羌胡兵嗷嗷叫着涌了进去。

    那城门本就不结实,前夜刚被张辽用木椽撞倒过,袁绍守军到了之后,只是重新装上,还没来得及加固,张辽就再次来突袭了。

    张辽看到羌胡兵入城,不由松了口气,只要入城,战斗就很快要结束了。

    此战他临机应变,果断指挥,发挥己方主动突袭的先机和速度优势,抓住城楼上敌人反应的间隙,竟凭借两百弓箭手,先一步反压制住了城楼上的敌兵,以低制高,可谓妙哉。




第一百零二章 东进
    城门既破,张辽带着六百士兵冲入城内,一路冲杀。

    没有了城门作为掩护,先前又被弓箭手扫走了一拨,那些刚从睡梦中惊醒的袁绍兵那经得起冲杀,虽然战斗力比王匡的士兵要强得多,但在张辽又斩杀了两个企图集结士兵的小将领后,一众敌兵失去指挥,转眼之间便四散逃窜。

    张辽带着士兵直奔县署,快到县署之时,迎面一个大汉带着数十个壮汉大步过来,大喊道:司马!俺是杨汉,已斩杀了守将,前来缴令。

    月色之下,张辽看到那大汉手上提着一个头颅,不由大笑:杨汉,干得好!

    他昨日离开河阳城时,曾将杨汉和五十个士兵留下了,命他们暗伏在河阳城中,打探情况,等他再次打回来时见机行事。

    他本也只是安排一步暗子,如果袁绍派重兵防守,河阳城难以攻打时才让他们冒险作为内应,如今河阳城轻易打下来,没用上他们。却没想到杨汉倒是能干,居然把守将的头颅给摘了。

    河阳城守将既死,余下的残兵很快放弃抵抗,一部分逃出了城,还有一些机灵的守兵躲入了民居,张辽没时间去搜查,但即便如此,也俘获了近四百人。

    至此,河阳城的战力可谓全线崩溃,难以组织上规模的攻击了,不虞他们在背后偷袭了。

    而此时距离他们攻城,也不过半个时辰而已。

    孟津关虽与小平津关同为洛阳北部两大重要关口,但孟津关无论规模还是地位,都比小平津关要大得多。

    因为这里曾是武王伐纣时会盟八百诸侯之地,关内有会盟古台,孟津渡一带的扣马乡也要比小平津的北乡繁华的多。

    此时扣马乡的一处豪宅中,面目阴鸷的胡轸正暴跳如雷,咬牙切齿:相国居然同意张辽夜袭袁绍,时机也选在平旦,张辽竖子,此是辱某不成!相国居然派人传信,让某与李肃策应张辽那个竖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的对面是侄子胡成,胡成此时也是气愤难平:张辽杀害吾弟,此仇不共戴天,岂能去援助于他?叔父尚且打不过袁绍,他张辽过去岂非自取其辱!相国此举太过轻率。

    哼!胡轸冷哼一声,面沉如水,良久才道:绝不能让张辽有任何机会!否则某必为天下耻笑!

    胡成忙道:不知叔父有何妙计?

    胡轸眼里闪过一丝狠色,沉声道:汝暗中派人前去河阳津散布消息,就说张辽

    片刻之后,一身黑衣的胡成带着两个人悄然出了扣马乡,一路向北,又出了孟津关。

    到得河岸边,胡成交代二人:你二人速去河阳津,只说是无意中得到了一个消息,张辽要在平旦突袭河阳津

    得令!二人领命后,正要离开,突然黑暗中冲出来十多个人,将他们团团围了起来。

    什么人!胡成大惊失色:吾乃胡中郎之侄,尔等何敢放肆!

    领头之人面无表情的道:奉相国之命,前来捉拿细作。

    相相国?胡成脑海里霎那间闪过董卓犹如恶狮的面容,脸色一白,晕了过去。

    已是亥时,小平津,董卓心中焦躁不安,难以入睡,李儒也在陪着他。

    文优以为,文远此战胜负如何?董卓已经不知是第几次问起李儒,李儒的回答还是那一句话:实难断定。

    看董卓想要爆发,李儒忙又补了一句:虽然袁绍兵马数倍于文远,然文远有勇有谋,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又行事稳重,既然请战,必有几分把握。

    嗨!董卓长叹了口气:此战凶险无比,文远却不多带战马与弓箭,带那些鼓与火把做什么?莫非想要火攻不成?河阳津一带并无荒草,袁绍大营分散,岂能火攻?

    李儒也摇摇头:应当不是火攻。

    董卓以拳击案老夫只期望文远能有一场小胜,打击一番袁绍的气焰便可。待关东诸侯大肆宣扬袁绍之胜时,老夫也有理可争。

    李儒点了点头。

    嗨!董卓又是一声长叹:袁绍此子不容小觑,老夫实不该让文远出战。

    就在这时,有士兵来报,前往孟津传信的士兵赶回来了,李儒匆匆出去,片刻进来,对董卓低语两句,董卓一怒而起,神情狰狞:好一个胡文才!气煞老夫也!传令,将那胆敢泄露军情的胡成砍了!老夫倒要看看他胡文才有几个胆子!

    李儒忙道:董公不可,如今形势内外交困,实不宜再生变故。

    啊!董卓大吼一声,拔出长剑,一剑砍在案台上。

    与此同时,小平津大营中,贾诩也在挑灯夜读,难以入眠。

    河内郡,张辽攻破河阳城后,没有停歇,留下两百士兵看护手无寸铁的俘兵,余下三千人马一路向东,连夜直扑十数里外的袁绍大营所在,河阳津。

    破了河阳城只是开胃小菜,河阳津才是一场大战!

    那里驻扎着袁绍近万数兵马,战斗力绝不容小觑!以三千对一万,加上袁绍手下大将颇多,虽是夜袭,但也胜算不高,可谓以卵击石,火中取栗,难怪连董卓也不看好张辽。

    距离河阳津七八里时,左慈打探消息回来了,张辽忙问道:怎样?袁绍军中可有埋伏?可是戒备森严?

    袁绍大营刚经过大宴不久,防备一般,不过,左慈语气凝重:狗小子,贫道观袁绍军中必有能人,其军营布置颇有章法,上万大军,将河阳津与周边西虢乡和招贤乡连成一片,你这三千兵马过去,只消分兵阻挡你一时半刻,其余兵马便可汹汹而至,胜算着实不高。

    袁绍兵多将广,可远不是王匡能比。左慈又慎重的警示道:不要小瞧了袁绍。

    张辽点了点头,他也从来没有小瞧过袁绍,能以白手起家而雄踞四州者,又岂是寻常之辈!何况袁绍此时手下已经有不少谋臣与猛将。

    但他也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听了左慈的叙述,他对袁绍大营的布置有了大致的了解,尤其是得知还有两千羌胡兵俘虏留在其中,他眼中更是闪动喜悦之色。

    在距离袁绍大营六里之时,张辽命兵马停下,召集各将领准备部署夜袭计划。

    几个将领包括樊稠和高顺,都是神色凝重,显然他们也知道这一场仗不好打。



第一百零三章 战前部署
    张辽并没有立时部署作战计划,而是让亲卫举着火把,他在地上划着袁绍的营盘分布。

    左慈虽然能打探情况,但对军事却不甚了解,只觉得袁绍营盘森严,却不知其中诀窍。

    但张辽却不一样,他原本就读过兵书,这段时间又跟着贾诩学了不少知识,一听左慈的叙述,就知道袁绍的大营采取的是《司马法中论述的一种扎营之法,分前后左右中五营,帅帐在中,其他四营分布东南西北四方,以四拱一,彼此策应。

    五个营寨彼此相距四百步左右,每个营寨纵深六百步有余,各有辕门,以两排削尖的木桩围起,木桩尖刺向外斜出,外围有一周壕沟,不过看来袁军扎营时间不长,壕沟还未完全挖宽挖深。

    中间营寨是袁绍坐镇之地,规模最大,有两千士兵护卫,当是袁绍手下最精锐的士兵,营寨前有一大片开阔地,是平时点将阅兵的地方。

    中间营寨的后面是粮草和辎重,被四围营帐环绕,左后是马厩,圈养着四五千匹战马,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想来除了今日从胡轸手中缴获的,还有袁绍自己的一部分。

    北面营地在战线后方,此时里面全是伤兵,不少人还正在救治之中,附近有一片圈起来的地方,里面是两千俘虏,正是今日胡轸兵败后被俘的羌胡兵。

    南面营地靠近渡口,正对孟津,是最前线,防御工事最是稳固。

    西面营地应该是两千弓箭手,据左慈查探,这里弓箭配备很足,弓箭手在这个位置,可随时援助中间帅帐和南面前线。

    东面营地应该是骑兵,有不少骑战装备,而且马厩正好处于帅帐和他们中间,因此这个推测也**不离十。

    这是张辽根据左慈的查探,在脑海里大致推测出的袁绍营盘分布情况。

    在兵力方面,根据左慈查探的情况,五个方位每营人数不定,或多或少,但大约都在两千人左右,总的算来,袁绍如今驻扎在这里的总兵马在万数左右,张辽由此也推测出不少情况。

    袁绍的总兵力是一万五千,昨日向河阳城和青峰岭渡口分拨了五千,河阳津大营留下了一万,但再今日白天与胡轸作战时,河阳城又回兵两千,因此河阳津袁绍在河阳津的兵力应该是一万两千。

    但现在据左慈看来只有一万,那就证明白天的大战确实惨烈,胡轸虽然中了埋伏,折损了五千多兵马,但袁绍也不少受,至少折损了两千兵马,而张辽估计,伤兵的数目还要更多!

    张辽大略的将袁绍营盘情况画出,又简单的讲述了一番,却见几个将领都是深色凝重,不由笑道:怎么,都没有信心?

    难!樊稠干脆利索的道:不过只要都尉下令,我等但杀过去便是。

    高顺肃声道:袁绍兵力远胜于我方,营盘布置破有法度,彼此策应,不可小觑,此战很是艰难,一旦陷入其中,

    赵武等一众军侯沉默不语,显然也是信心不足。

    打仗打的就是信心和士气,张辽知道,如果连这些将领也没有信心,那今晚这一场仗也不用打了!打了也是吃败仗!

    他当即站直身子,大笑一声,长剑往地面营盘图上的帅帐用力一插,断然道:此战我等必胜!只看能不能捉住袁绍了。

    看着几个将领,张辽嘿声道:你等只看到了袁绍的兵力和营寨优势,却没发现袁绍的致命劣势!

    赵武眼睛一亮:请都尉指点!

    高顺和樊稠等将领也不由看着充满信心张辽。

    袁绍军有三大致命劣势,张辽依次伸出三根指头:疲惫!沉睡!受伤!

    看到几人眼睛一亮,张辽铿锵有力的道:一,他们今日与胡中郎苦战大半日,全军尽是疲惫之士!

    二,他们携大胜之姿,疲惫之余,必然沉睡,辕门防守薄弱,而我们是突袭,他们猝不及防,我们优势极大!
1...4041424344...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