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生意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素布可奈

    “没什么委屈,妹子能够苟活下来已是奇迹,再有自身贞洁得以留守,已是重获新生般神魂俱变了!而且我知哥哥你一世抱负极为深远,有我这美人细作暗里为哥哥做事,今生今世再无其他悔事!”

    说到细作问题,李之立时凝重了起来,将自己之前交代给她的任务一一落实后,就把一些自己的想法细致讲出来。

    上官婉儿目前已对李之的计划有了大致了解,很懂得其中关窍:“哥哥是说,至少目前为止,妹子还需要继续伪装下去,而不是采取行动的时候,目的是保证武后的一些施政方针正常普及开来”

    李之点点头:

    “日后你会深得李显、韦皇后的信任,并有机会专秉内政,经由你在其中促使,你祖父一案被平反才会有望,这不正是你的目的之一随后,太平公主势力日盛,表面上你就要再一次依附与她,到那时才是借机铲除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李旦之时!至于你与太平之间的关系揭开,我会赶在之前找个合适机会从中撮合!”

    “也就是说,到那时我才能与哥哥永久在一起”

    “不,等到媚儿能够长时间替代与你,我就会将你介绍到家里去,夫人们会对你的到来诚心接纳,这也是是我对你的承诺之一!”

    “或许哥哥也可以给妹子找个其他的方式,我是不太敢直面哥哥的那些夫人们,你知道到那时我的名声......”

    “那可不行,未来我的发展不在俗世,你会跟我一起进入修真界,而且我能保证夫人们会对你的真实身份有充分了解!”

    “那太平公主呢”

    “她最终还是属于李姓皇族,这是她的个人意愿,也是她的必然最终归宿。因为她的职责里,还有维系李姓皇族得以长远发展的传承责任,这也是我答应了高宗的事情!”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太平公主有责任将挣回来的皇权,完好的交付与下一代新帝

    手中,并在其间维护好皇族之间的血脉亲情”

    “嗯,这就是高宗最初交给我的主要任务,太平是另开辟出来的一条捷径,出乎于高宗与我之前的事先安排,却为我们找到一条崭新的思路开发!”

    “目前的公主可否知道了自己的重担在身”

    “当下她知道了一部分,但其中有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那就是来自于武后对她的所谓的归宿安置,所以她会在不久后面临午后的一些逼迫手段,比如她的再嫁问题”

    “哥哥是说太平公主现在的夫家薛家会出现问题”

    “这是必然的,因为武后已经认定薛家不足以巩固她的皇权,急需借用太平的联姻,来进一步加强她对于权势的掌控。”

    尽管上官婉儿极度聪睿,也不具有李之的先知先觉,李之的话里预判,她也会有很大程度的不理解,但不影响她对李之的充分信赖。

    李之也没对此进一步解说,而是刻意问起她以及武后对李显与李旦的看法。

    上官婉儿照实说道:

    “比起太子,李旦就显得本分多了。他生性懦弱善良,这一点极像他的父亲表面之前表现得那般。婉儿因为早就揣摩到了武后的心内轨迹,所以知道她的真意。她更看重的也许是李旦,是他类似高宗的那生性懦弱,与世无争。惟有当权男人的懦弱无能,才能有珠帘背后武后的叱咤风云。她要的就是这样,那么权力就一定能回到她的手中,朝中惟一可以和她争权的两个儿的男人为她做傀儡,做幌子。婉儿明白,只要是太子与皇子,显然都不是武后的对手。当目标已经确定,妹子自然已经了然武后的真实想法了!”

    李之提出了其中的漏洞,为的是考验上官婉儿的应变能力:“问题是目前高宗已经显露出懦弱无能背后的绝高智慧,她会不会怀疑李旦也会有类似的心机埋设”

    上官婉儿笑道:“尽管皇上的两次针对武氏一脉的打压,很是造成了武家实力的大幅萎缩,但武后跟我提起过此事,感慨她自己忽视了一代君王的智慧后,却更坚定了她皇权的渴望!所以,她特别针对于李旦做了深度了解与试探,即使结果如何没对我表露,但显然相比李显,她更乐于李旦继位!”

    “你何以有的这种认定”

    “因为妹子也从自己的渠道了解了李旦




第八百零五十五章 父子情深
    一晃李之就在洛阳待了一个半月,隔两天就去宫内贞观殿陪伴着高宗。

    他能感觉得出来,距离寿限越近,高宗回长安的心情越是强烈,好在听人劝,也只是动动嘴巴而已。

    算定的高宗气数已尽的那一日,李之前一晚没有离开,就蹲坐在贞观殿殿前石池的石阶上。

    其实宫内大小官员,包括对他态度一直模糊不清的武后,均已猜测出他才是最掌握皇上病患最真实近况的那个人。

    所以李之能感觉得出来,自己的身前身后,乃至数里内守护者探知所达范围内,总被人圈定为关注焦点。

    于是,近段时间隔两天才出现一次的李之,当晚没有离开,不多久便几乎传遍了宫内宫外,以及各大世家,各处高门府邸。

    于是,无数大小臣官放置手边的一切,悄无声息地慢慢向宫内宫外靠近,贞观殿外官道上,官轿、车马延绵十几里。

    于是,武后于当晚没回翡翠宫,自贞观殿内西侧登花殿等候。

    贞观殿实际上为皇后的正殿,管理后宫诸多事宜,理论上而言是专作为皇后的宫室,但因与高宗之间的嫌隙暗生,一气之下,留宿在翡翠宫。

    此时殿内外灯火通明,在李之身边的是太子李显,以及不久前自长安城匆匆赶来的李旦。

    对于自己成为焦点李之心里有数,而且是经他与高宗商议后的结果,最终目的还是为着营造一个内有隐秘的玄机,让无数人争相猜念的效果。

    戌时过半,忽有宦官前来相请李之三人,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贞观殿内外的气氛猛地里就压抑起来。

    龙榻前,高宗给三人赐座,太子最靠近,李旦次之,李之远离。

    辞退左右,高宗含笑开口:“朕算是历史上第一位由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皇子,太子可知我接下来要做什么”

    自从入得门来,李显兄弟二人就眼中噙着泪,心提在了嗓子眼。

    实际上高宗口中一直未停,并未给李显流出来回话的机会,而是在眼望烛火照不到的某个昏暗方向,缓急有序的诉说着自己的幼年经历。

    唐高宗李治的出生并不平凡。

    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亲是“贤哉长孙,母仪何伟”的文德皇后,更是因为他的甫一降世就让父亲欣喜万分,有幸在这一天出生的人都因此得到了赏赐。

    所谓的天之骄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这样的天潢贵胄,也是这个词汇的从此流传。

    随后唐太宗又大宴五品以上的大臣。甚至据说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后的“洗三朝”时,长孙皇后将当年丈夫从晋阳宫中得来的玉龙子,与缀满珍珠的襁褓一并赐给了这个小儿子。

    等到贞观五年李治受封为王的时候,李治的独特地位更是凸显了出来,因为唐太宗将这个小儿子册封为了晋王,随后又授予了并州都督一职,这是什么概念

    并州即太原府,也就是说李治得到的是太原这块封地,在唐一代,太原贵为北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可谓是地位全面超然。

    因为太原不仅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更是李唐的龙兴之地!

    所以唐太宗将晋王这个封号给了李治,又将地位如此独特的太原封给了他,对这个幼子的宠爱之心可见一斑了。

    当然,李治也很不辜负父亲的厚爱,从小就很聪慧,据说李治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能抓着笔写下一个“敕”字,想来是唐太宗批阅奏折时经常抱着他,聪慧的李治过目不忘,才会依葫芦画瓢地将之写出来。

    李治对父母十分孝顺,对兄弟也很友爱,唐太宗曾经考察他对《孝经》的理解,李治是对答如流,唐太宗闻言更是高兴万分。

    但随着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年仅七岁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曾经父慈母爱的和暖时光也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幸运的是,唐太宗以加倍的父爱弥补了这个最疼爱的小儿子,他没有因为妻子的去世,而让李治出宫或在皇宫某处单独居住,而是将李治兄妹留在自己的寝殿一同照料。

    褚遂良也亲口说过:“然晋王,陛下亲自抚养,至於成立,上圣深慈,偏所锺爱。”

    放眼整个大唐王朝,被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情钟爱和殊荣!

    不过唐太宗对这个小儿子的偏爱并不止于此,在李治已经遥领并州都督的情况下,唐太宗又加封他为右武候大将军。

    等到贞观十六年的时候,李治更是连自己的封地都没去就直接上朝参与政事了,对此,此刻的高宗特别用了“特深宠异”这四个字来形容唐太宗对自己的溺爱之情。

    唐太宗舍不得离开他的这个小儿子,舍不得与李治分离,甚至一想到,以后他与李治每年只能见到屈指可数的几面,就忍不住潸然泪下了。

    所以唐太宗为了同时保证这三个爱子的生命安全,将李治一手扶上了储君的宝座,册立为太子,而此时的李治只有十五岁。

    而且,唐太宗先前一直将宝贝儿子安置在自己的寝宫里,尽管李治在宫外有一座“尽一坊之地”的晋王宅,但即便是李治被立为太子后,唐太宗也没有让他按制出宫居住或住到东宫去。

    直到贞观十八年,刘洎上书说:

    “古时的太子,向父亲问安后就退下;与父亲分住在不同宫殿,以此避免嫌疑。如今太子进入陛下的寝宫侍奉,动不动就是十天一个月,太师、太傅以下无法得到接见......希望陛下遵



第八百零五十六章 高宗驾崩
    就在唐太宗亲征高丽之前,李治是一路送到了定州。

    直到不能再送了,面对依依不舍的爱子,唐太宗就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说:“不到我们父子二人再相见的时候,我绝不会换下这身衣服。”

    所以唐太宗的这件衣服是穿脏了,又穿破了,连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劝他换一件,他却死活不肯答应。

    后来唐太宗听说李治正在赶来迎接自己的路上,于是迫不及待地带领三千护卫率先飞奔进入了临渝关,途中正好与李治相遇,直到此时李治进献了新衣服,唐太宗这才换下了身上这件已经穿烂了的袍子。

    等到唐太宗征辽回来后又准备巡幸灵州,本打算带着李治一起前去,结果张行成上疏说:

    “臣听说皇太子要陪同陛下一起去灵州,不过臣认为与其陛下因私爱而让太子陪同巡幸,不如趁此时让太子留下来监国,接待百官商议朝政决断众事,熟悉朝廷事务,这样既可安定京师重镇,而且又可向四方显示太子的圣德。”

    唐太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便将他加封为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重,李治亲自照料自己的父亲,鬓边的头发都变白了。

    唐太宗感慨道:“你这些天吃不好睡不好,亲奉汤药不离左右,就是为了照顾我,年纪轻轻两鬓就有了白发,比古时候的文王还要孝顺。就算我死了,想来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就在这一年五月己巳,唐太宗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六月甲戌朔,李治即位,是为高宗皇帝。

    纵观李治前二十二年的人生,可谓是在唐太宗的呵宠下长大的。即便是被立为太子后,唐太宗仍对这个爱子宠溺异常,种种待遇都有违常制,对李治处理政务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手把手地言传身教。

    唐太宗每次上朝时就让李治在一旁学习,有时候还让他亲自参议政事;考虑到李治自幼长于深宫,对民间疾苦并不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抓着了一些细枝末节,唐太宗也会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教导,比如吃饭的时候就告诉他,只有不夺农时才能保证一日三餐的供给正常。

    更有一次唐太宗在大怒之下要斩苑西监穆裕,李治挺身而出犯颜进谏,结果唐太宗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得意地说:“皇太子自幼在朕膝前,常常看到朕虚心纳谏,所以潜移默化之下,便有了今日之谏。”

    也正是在唐太宗的悉心教导下,李治才能够继贞观之后,开创出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作为旁观者的李之,早已透过冰冷的史料了解到这段父子情深,但是从这些白纸黑字中,他并不能感受出更多难舍的父慈子孝,至亲地父子情深。

    但此刻亲身经历了高宗回顾这段以往,就能感受到唐太宗对李治的拳拳父爱,以及正是在这拳拳父爱中成长起来的唐高宗李治。

    直到此时,高宗才结束了自己的追溯,而是看向李显、李旦:“两位爱儿,你们可曾在朕所讲述的父子情深里,觉察出漏掉了什么”

    似乎每看到兄弟二人脸上的愕然表情,他紧接着道:“这里面没有除朕之外的另十三个兄弟,以及二十一位姐妹!十三个兄弟当中,早薨无后者有之,按律赐死者有之,废为庶人者有之,自弑者有之,你们道又是如何”

    说罢,他深深叹了

    一口气:“而如今唯有我一人独活,且必被后世历史评价为意志软弱,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诸如此类!”

    李显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忽然急声道:“不,阿耶,陛下改进了唐代的法律,才有了著名的永徽律,永徽之治更是比肩贞观治世;击败外敌,平漠北、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创下了我东土最大的版图;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常平仓之举更会被后世人争相仿效;成为法系代表性法典,影响到整个天下;重新建立科举制度,中举和应试的人数举世无双!”

    高宗一直含笑不语,直到李显一口气讲完,他才笑道:“还有什么也不要只论这些光鲜之面,朕的不足,甚至不端,均可据实讲出,朕赦你们无罪!”

    见兄弟二人久久不语,高宗笑出了声,“旦儿,你来讲,比如......废王立武!”

    李旦头上冒出了汗渍,手脚紧张到抖挲,李之适时接言过来:“皇上可容下臣冒犯谏辞”

    高宗点头笑着望向他,李之起身垂首说道:

    “所谓的废王立武,将建国元勋、佐命功臣、世家大族三位一体的长孙无忌集团一网打尽,实为不得不为之!如果皇上永远健康,必定主导政权而不至于旁落!重患在身重用,武后干政乃无奈之举,大臣靠不住,有废帝的霍光;外戚靠不住,有篡权的杨坚;皇族靠不住,有改朝的萧衍;兄弟靠不住,有作乱的杨谅;儿子靠不住,有逼宫的曹丕;太监靠不住,有东汉前车之鉴!政事交由武后过览,实为填补自清除长孙无忌等世家老臣后出现巨大权力真空!”

    高宗笑道:“还是一些谀颂之辞,朕就想听一听最不作为之事!”

    李之忽然抬起头直视高宗:“尾大难掉!”

    高宗一楞之下,旋即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个李正文,四个字总结的倒也贴合!”

    他挥手令李之落座,转而起身走上前,将李显、李旦兄弟二人的手牵在手里,轻声道:

    “尾大难掉就是朕一生之痛,但令其功高震主实非朕之所愿!但自她之后,务必提防宫闱弄权,女性的猜忌成性之危害,某些时候还要大过了伪善阴损的帝王,你二人定要切记由心!”
1...296297298299300...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