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老厂长听了他的要求,细细想了下,增加一道封口工序,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么奇怪的防水要求,也不知道做什么用途。
“我们有种产品,专为户外运动生产的,防水防风,就是价格贵点,可是效果很好。”价格高利润大,老厂长希望刘禹能考虑一下。
“不用了,就照我刚才说的生产,能基本上实现就行,有一点注意,密封一定要严。”
刘禹想的办法毫不出奇,火柴盒外面套上一个密封塑料袋就行了,当然成本肯定也高了。拿着做出来的样品,他也不作停留,当天就回了大都城。
在丁应文那海货铺子后面,刘禹叫他找人打了一盆水进来。他拿出塑料袋扔到水盆里,然后用手将它按到水下。
“看着。”停了一会儿,拿出袋子,撕开来,里面的火柴盒干爽依旧。
“这样可行”刘禹打开盒子,掏出一根点亮了,在丁应文面前晃动。
丁应文从他手里拿过盒子,仔细看了会。
“嗯嗯,确实无恙,这种‘自来火’价值几何”丁应文望向他。
“一两一包,那等袋子颇费功夫。”多半是官方所求,这种客户没必要客气。
“老弟稍待,某去去就来。”丁应文拱拱手,抬脚出门而去。
百无聊赖的刘禹不耐烦坐那等,走到前面铺子里,看到几个相熟的伙计,挥手打了个招呼。
丁应文这铺子布置得有点像后世的售楼处,一边是实物展示,另一边是供有身份客户的茶座。可惜的是没有一个女客,这时空还是保守了啊。本想饱饱眼福的刘禹有些失望。
丁应文回来得很快,见到刘禹打了一个眼色,示意他去后面。
“谈成了,十万盒。”丁应文没有卖关子。
“才这么点啊
第十二章大都血夜上
阴了许久,大都的雪还是下了下来,雪花被大风裹着四处飞舞。
“好大雪。”刘禹打开门走到廊下,望着天空。
“晚来天已雪,能饮一杯无”丁应文笑着递给他一杯酒。
酒已温热,刘禹放到唇边,浓郁的酒香被蒸发出来,入口绵软。这是丁应文携来的口外黄酒,黍米所酿,度数不高,是这时节的上好佳饮。
“好酒。”杯子甚小,刘禹一口而尽,一股暖流直透心底。
“郎君慢些,此酒后劲颇大。”晚霞接过空杯,给他戴上一件连帽披风。
刘禹看着她明亮的眼睛,笑着揽了过来,抬手帮她拂去发丝上的一片雪花。
“今日这酒甚是醉人,某有些不胜酒力,歇息去了。”某人还是很知情识趣的。
嘤咛一声,两个人已经拥在了一起,唇齿相交,融化在这大雪之中。
内室,温暖如春,上好的青瑞炭在燃烧下噼啪作响,空气中仍然散发出一丝之后的之气。
“大郎!”刘禹是家中独子,有时候,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晚霞喜欢这样叫他。
“嗯。”酒的后劲还未消去,他的头有些晕。
“妾此生足矣,只有一憾,......”晚霞悠悠地说,从锦被中探出手臂抱住刘禹。
“别说了,无妨的。”刘禹知道她想说什么,无子,是任何时期的女人都无法正视的痛苦吧。
听丁应文提起过,青楼女子,为了避孕,会喝下一些可能永久伤害身体的汤药。
刘禹暗暗叹了口气,揽住她的头,俯身吻了下去。
丁应文这次过来,和刘禹交割了过去所积欠的货款,装着黄金的大箱子堆满了整整一间的厢房。
这次回去,除了搬运这些黄金,刘禹还准备把晚霞介绍给父母。
为此他带来了一部数码相机,准备拍些照片和影像给父母看,至于人是带不回去的,刘禹的借口是姑娘现在在国外。
虽然不知道那物为何能摄人身影,晚霞出于对自家郎君的信任,还是很快的适应了。
看着画里略显紧张的姑娘,跪伏于地对着镜头行着面见公婆的大礼,刘禹希望这样做能让她心安。
刘禹的家乡晋陵是南方省的一个二线城市,自古就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他父母家住在一幢六十年代建造的住宿楼内,红砖裸露,傻大黑粗,倒是极为结实。
不到四十平的房子在现代来说小得有些过份,刘禹站在自己原先的房间里,看着墙壁上贴着小时候的奖状,各种摆设基本上还是他高中毕业时的那样。
“小禹,对于这个姑娘,你是怎么打算的”刘母看过了笔记本中的照片,放下老花镜。
“感情好着呢,您放心,一定尽快谈婚论嫁。”刘禹和父母打着马虎眼。
“看着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性情怎样。”刘父关心的重点是,儿子感情是否和睦。
“我看也是,比小玲还要漂亮些。”刘母口不择言,刘父嗔怪地看了她一眼。
刘禹无所谓地笑笑,父母都有些攀比心理,希望自己的儿子找得更好。
他心里在想着另一件事,年底了,不好招人,公司开张的时间得推迟了。地下室堆满了黄金,超过了五吨。没人守着,不放心呐。
算了,等过完年再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刘禹摇摇头,甩开这些思绪,继续和父母聊天。
大都城宫廷之内,大明殿正殿上,小儿臂粗的牛油蜡烛布满两旁,明亮的烛焰把殿内照得白昼一般。
“陛下请看。”说话之人指向当中的一张案台,此人名叫郭守敬,时任都水监。
忽必烈推开身前卫士的阻挡,走近台前。台面上的堆积的粉末已经被燃烧殆尽,火焰冲起丈余,十分骇人。
“果然要比金人所制火药更好,可惜南人不识,只作取火之用。”忽必烈点点头,他的汉活说得已经相当流利了。
“陛下所言甚是,若能得到方子,用于震天雷中,攻城拔寨则无往不利。”郭守敬学识颇丰,一眼看出其用途。
“正像郭监正说的,这种震天雷用西域炮发射,我想,没有城墙能抵挡得住。”说话的色目人亦思马因在襄阳一战中曾立下战功。
他所使用的西域炮,又名“回回炮”,是一种巨大的投石机,可以将重达百斤的石弹投出250步远。
“命人去寻丁家,料他等不敢藏私。”忽必烈转头吩咐。
“奴婢这就去办。”一名内侍恭身答道。
接到旨意,丁伯父马上去找丁应文。
“什么”丁应文大吃一惊。
他吃惊的不是大汗索要配方,而是这前来传旨的内侍并非一直交好的王都监。
“王都监亦不知当时详情。”丁伯父顿了一顿。
“那内侍神情甚是傲慢,事毕略坐一坐都不肯,一千贯文的交钞虽说接了,却面露不宵。
此事恐有蹊跷,老夫提到王都知,那人也不以为然。”一千贯换不来一个笑脸,与王都知显然并不交好。
这样一个人若是有心为难,丁家有何关系可以动用丁应文在脑海中细细搜索。
“莫慌,那刘家小子何时能回来”丁伯父见他神情便知道他心中所想。
“约莫还有几日,这等事如何开口况他家货物亦是贩自海上,哪来的方子”丁应文边说边摇头。
“海上托词罢了,老夫在那边亦有些路子,找人仔细打探过了,广泉明各大港市舶司,从未听过什么刘家,更没见过那等货。”
来历不明不是什么大事,但若是惹上麻烦,则会给有心攻讦之人极好的借口。丁家从商多年,并不是没有仇家。
“待刘公子回来,侄儿去和他谈。”丁应文有些头疼,刘禹虽然随和,却不是好糊弄之人。
丁伯父看着他没有说话,有些事他没有告诉丁应文,随王都知传来的还有一张手信,上面只写了六个字“事不谐,宜放手。”
宫城外一所宅院内,一个身影匆匆而入。
正厅之上,三人围坐着,当中一人也是内侍打扮,左边一个大腹便便的色目商人,正是‘狗大户’迭刺忽失,右边一条虬须大汉却是那怯薛百户。
“回禀总管,旨已传到。”来人恭敬做礼,一面将一张交钞呈上。
“一千贯,好大手笔,这丁家果然有钱。也罢,既是赏你的,你便收下吧,他们如何回说”当中被称总管之人瞥了一眼那张交钞,淡淡说道。
“那丁家主事之人推说货主仍未回来,请求宽限些时日。”传旨内侍称谢,将
第十三章大都血夜下
城东的丁家铺子中,丁应文正准备出门去刘禹居所,看看人回来没有,刚要抬脚就见大伯的亲信家仆来请他过府。
“大伯这是何意”丁应文见自己一进堂屋,后面的门便关上了,带来的仆人也被拿住捆起来。
“这些天你哪都不要去了,就在这府中呆着吧。”丁伯父挥挥手,断然说道。
“侄儿究竟犯了何错,要如此对待”这就是变相软禁了,可总得有个理由吧,丁应文不明白。
“你那铺子上下人等也要锁起来,铺子暂时关了吧。”丁伯父也不解释,自己这个侄子很聪明,一会自然会想得到。
“有人要打铺子主意”若只是如此,也没必要关住自己吧。
“不是你那铺子,是我丁家。”丁伯父的神色有些疲惫。
“因为那事我今日便去会那刘贤弟,定要说服他拿出配方,为何试都不让我试”丁应文心有不甘。
“蠢材,不管有没有那方子,一场祸事都跑不掉了,那等人要对付的是我丁家,南来之人只是引子。”树大招风啊,当初就不应该放任,丁伯父恨恨地看着地板。
“啊!怎会如此,是那百户从中作祟么”丁应文想来得罪得最狠的莫过此人。
“不只,听说是宫中内侍都总管牵的头,还有几人不得而知,总之此事脱身不易,你再也不可去见那人了,你知道吗他们给我等定的罪名是‘通敌祸国’。”
“完了。”丁应文跌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他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毫不知情的刘禹。
丁家这罪名看似大,其实不过就是要自家服软破财而已,否则早就抄家抓人了。大风大浪多少次都过来的丁家,还不至于因为这个翻船,饶是这般,伤筋动骨也跑不了,怪不得丁伯父如此生气。
但是刘禹怎么办,丁伯父这番举动,明显是不让他去通风报信。相识数月,丁应文对这个奇怪的南来子极有好感,不说他带来的那些奇物,就是脾气秉性也很对胃口。
眼下,只能希望刘禹自己能发现端倪,自己人不在,辅子又关张,多少会引起一些警觉,丁应文在心里默默祝祷。
“来不及了,一旦发现人,他们就会动手。”丁伯父看着他一眼便猜到他心思。
“他们怎么会知道长相,又怎么会知道住处”丁应文心里一惊,这只有一个可能。
“你,你......怎能如此!”丁应文手指丁伯父,大声诘问。
“不如此,我丁家怎么办,你以为些许财物放在他等眼中么”丁伯父没有去管侄儿的无理之举,声音显得沙哑而无力。
“呯!”一个细瓷茶盏被丁应文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楮色的茶水四下流动,宛如鲜血一般。
天已入夜,雪花随着凌厉的北风四虐。大都城到处一片白色,街道上堆积着厚厚的积雪,一队骑士排着齐整的纵队缓缓行走着,马蹄踏在雪地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那人在家,你看清了”当头之人仿佛在对空气说话,说的汉话也磕磕巴巴,正是那蒙古百户乃木贴儿。
“百户放心,弟兄们都盯得紧,那人一进城就跟上了,直到进院,一直再没出来。”左边答话的显然是个汉人,神色谄媚。
“嗯,传令,不得喧哗。”语毕催马前行。
“不得喧哗。”
“得令,不得喧哗”
......
片刻,军令便被传至每一人,整队人马加快了速度,却仍是悄无声息,除了那雪被踩中的沙沙声
“公子快醒来,出大事了。”刘禹是被王忠的大嗓门叫醒的,醒来披衣下床开门一看,前院一片火光,间杂着纷乱的人声。
“出什么事了,来的什么人”刘禹还有些神志不清。
“全是蒙古军士,骑着马,进门就砸,小人关了中院门,特来告知公子,快些跑吧,再迟恐怕来不及了。”王忠的脸上带着惊慌和急切。
“你家人如何了,不若一起跑吧。”刘禹拉住就欲转身的王忠问道。
“迟了,她们都被那帮畜生拉进屋去了。”王忠摇摇头神情惨然。
“等会。”刘禹脑子嗡地一声,顿时就热血上涌。转身进屋内,从包中找出那把狗腿刀,递给王忠。
“小人无能,只能以死相报了,公子保重。”王忠接过,拱手一揖,便转身出去。
“蒙古人来了,你呆在屋内,切记不要出声。”刘禹转头看着早已被惊醒的晚霞。
屋外,王忠怒吼了几声,随着几下兵器碰撞,便消失了。蒙古军士大声的狞笑中,夹杂着刘氏凄厉的惨叫还有着妞儿尖细的童音,让人不忍卒听。
“一群畜生!”刘禹紧紧抱着神色凄惶满脸泪水的晚霞,心神电转,怎么办自己大不了穿越而走,可晚霞怎么办。
外面咚咚的砸门声清晰地传入耳中,没时间了,刘禹在房中四周打量,想寻找一个藏身之处。抬眼上看,宽大的横梁进入眼帘,就是它了。
“快。”刘禹拉着晚霞,搬起桌子到下面,再垫上一个圆凳,扶着晚霞就要她上去。
“大郎不来,奴绝不苟活。”晚霞只是摇头不肯。
“听话,他们不会杀我,我自有办法脱身,你待外面无人之后,去寻丁东家,记住了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