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权当打发时间,否则,也确实没有什么可做的。

    “对啊,对啊,这就是故事有意思的地方”。

    见刘妙妙似乎有些失望,程默急忙解释道:“这可是仲大人给我讲过的,很有意思的,当时在翰林院时,我从未听过这么离奇的故事”。

    这小子,不做说书人,都有些可惜了。

    在天桥或大街闹市摆个小摊,仅是这渲染气氛就可以养活自己。

    刘妙妙眼睛睁的老大,连连点头:“既然是仲大人讲的,那自然是要听了”。

    末了,她又嘀咕一句:“想不到仲大人堂堂翰林院侍读学士,还讲这种民间鬼故事”。

    来到盐课提举司衙门后,刘妙妙才终于知道:仲逸根本就不是山东济南府的什么商家公子,而是这里的提举大人。

    而仲逸之前的经历,她也渐渐明朗起来。

    程默似乎没有听清她在说什么,追问一句,刘妙妙却低头道:“没说什么……就是觉得仲大人能讲这种故事,不可思议……”。

    “这是真的,若你不信,改天让仲大人当面讲与你听”,程默随意说了一句。

    刘妙妙立刻起身而立:“好啊,好啊,想想都觉得有趣,翰林院是什么地方能让昔日的侍读学士讲故事,太不可思议了……”。

    程默黯然失色道:“你是想见仲大人,还是想听故事”。

    刘妙妙垂下头,竟喃喃道:“都想……,你们都是妙妙的恩人……”。

    这话说的,竟让程默这个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跟班,一时无言以对:是恩人不假,难道就要相见吗

    自从仲逸来到翰林院后,程默对他的崇拜有增无减:文采非凡、气势非凡……

    总之,什么都厉害,翰林院堪比掌院学士的最年轻编修、侍读、侍读学士。

    不,在程默心中这些人远没有仲大人在他心中分量十足。否则,他也不会从京城大老远来西南大理。

    这故事讲得,都可以比的上这风景了——大煞风景。

    “程大哥,你莫要误会,小女子得你们相救,来这盐课提举司衙门,也就认识你们二人,所以……有什么,就说什么……”。

    刘妙妙开始鼓励程默:“快开始吧,怎么个鬼怪故事,还人吓人……吓死人”。

    程默立刻转过身来,一脸笑意道:“也好,此刻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




第657章 烦恼的女子
    饭菜不错,但程默却没什么胃口。慢慢动着筷子,偶尔与陶雯儿说两句话,却不时怯怯看着对面桌上的仲姝、仲夫人。

    “叫刘妙妙来听仲大人讲故事这不是惹仲夫人生气吗”。

    程默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来、不来蹭这顿饭了。

    早在京城时,程默就知道仲家三位夫人个个了不得,尤其此次来到西南后后才知道:仲家大夫人,简直可以与仲大人相提并论了。

    莫说别的,即便跟随仲夫人的陶雯儿随意几句话,就可以把他这位昔日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跟班给绕进去,更何况其他的呢

    连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这刘妙妙拐弯抹角的表示出了对仲逸的好感,哪怕是出于崇拜,或因其年纪太小的缘故。

    可这样一来,仲夫人不就不高兴了吗

    “仲大人、仲夫人,那我先过去了,耿达那边该换人守着了”。

    程默放下碗筷,才走一步,却被一旁的陶雯儿提醒道:“默大哥,你别忘了叫刘妙妙来见咱们的仲大人啊……”。

    哪壶不开提哪壶

    程默转过身去,向陶雯儿挤眉弄眼道:“快吃你的饭,食不语、不语的……”。

    仲逸与仲姝相视一眼,不由的笑了……

    与肖大可的换守时间还有点早,程默溜达了一会,原本就没怎么吃饱,再消消食,感觉又快饿了。

    下次,还想不想再一起吃饭了

    刘妙妙回到住处后也没有什么胃口,她来到梳妆台前捣鼓了半天,一会将头发盘起、一会扮个鬼脸。

    “真有鬼怪的故事”。

    她自言自语道:“不过,人吓人,吓死人这倒是真的……这是仲大人讲的好,一定……”。

    翰林院的侍读学士,那是给皇子们侍读的,竟然还讲鬼故事

    想了很多次,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当程默在门外喊了一声时,刘妙妙才从一片遐想中反应过来。

    这喊声,吓死人了

    来这里时间不算长,但等一天似乎很久了……

    提举大人的房间很大,灯光也更加明亮,当刘妙妙进来后看到却是仲逸和仲姝正稳稳坐在那里,一脸的笑意。

    说实话,这个结果尽管不是很意外,但确实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

    对于这位仲家大夫人,刘妙妙只见过数次,而且大多就是打个碰面,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

    “才貌双全,一种难以言明的感觉,仿若诗境书画中存在的一般,从未见过这等女子”。

    刘妙妙有的时候似乎和别人不一样,她每次见到仲姝后,却反复再想另外一个问题:听程默说仲大人有三位夫人,还有一位是原礼部尚书的千金。

    “仲大人,真厉害……”。

    再次与仲姝相隔数尺,她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的可以慢慢弥补与拉近,以致最后相差无几。

    而有的时候,就是倾其一生,也难望其项背,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唯有适应。

    脸上红扑扑的,刘妙妙感觉颇为不自在,权当是这里有些热的缘故吧。

    “妙妙姑娘,听程默说,你非常喜欢听故事,而且……”。

    仲姝望望仲逸,而后向刘妙妙微微笑道:“而且,是仲大人当面讲的故事是也不是”。

    刘妙妙埋下头,感觉眼前一片模糊,这本是早就意料之中的一句话,谁知此刻却无言以对,竟不知该如何应答

    仲逸感受到了那种尴尬,他随意说了一句:“这个程默,就喜欢添油加醋,本官倒是个喜好热闹之人,即便没有他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但也能说上两段……”。

    仲姝笑道:“妙妙,你今晚有福了,要仲大人讲故事,我们也不多见啊”。

    ‘我们’,说的不会是仲家的三位夫人吧

    “不不不,仲大人、夫人,那都是小女子和程默大哥闹着玩儿的、说说而已”。

    刘妙妙依旧将头埋下,微微说道:“妙妙出身卑微,落难之时,承蒙仲大人出手相救,还被收留在这盐课提举司衙门,岂有再提无理要求的道理”。

    说完,她便做告辞状、准备离去的打算。

    ‘妙妙姑娘别着急嘛,来都来啦,不妨坐下听听吧’。

    站在仲姝身后的陶雯儿不由插话道:“还真别说,仲大人讲的故事可好听了,在东南福建时,我就曾听过一次,翰林院出身,……就是不一样……”。

    桌椅都备好了,陶雯儿还将茶水端上,刘妙妙感觉自己的身份被瞬间拔高。

    一个堂堂的朝廷从五品提举,之前的翰林院侍读学士,竟是如此谦和

    眼见为实,还是难掩惊讶之色。

    ‘不不不,你们都是仲大人一起的,小女子一个落难之人,寄人篱下,岂有与主人同桌而坐的道理’。

    刘妙妙连连告退:“这要是传出去了,不定被别人怎么笑话我们盐课提举司衙门、笑话仲大人您呢……”。

    出了屋门,来到院中,刘妙妙还是觉得脸上的灼热,好在有凉风轻拂而过,这才舒服了许多。

    这叫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仲大人这个翰林院侍读、盐课提举司的提举大人身份吗

    刘妙妙也读过一些书,此刻她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差距。

    毫不夸张的说,在她看来,即便仲逸不是什么翰林院侍读学士、盐课提举司提举,就是那个什么山东济南府的商家公子哥,只要你见到他本人,还是觉得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

    这种力量所产生出的感觉,不是凭借读书能练出来的。

    而这位仲夫人亦是如此,刘妙妙一直觉得:这样的人,怎么会适应于日常琐事、家长里短呢

    过日子,绝不是她的内容。

    这一切,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才走几步,却听得身后一阵微微的脚步声,转身而去,见是方才说话最多的陶雯儿跟了上来。

    ‘妙妙姐请留步’。

    陶雯儿来到眼前,竟说了一句:“仲大人,有一事相求,不知……”。

    一听这话,刘妙妙不假思索道:“仲大人是我的救命恩人,但凡有所差遣,小女子都能答应”。

    这是一个很有‘诚意’的答复,只是不由的让人多想一番。

    陶雯儿轻轻抬头,用一种不同寻常的眼光望着她,而后才笑道:“妙妙姐说的这是哪里话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儿”。

    如此收放自如,却让刘妙妙有些措手不及,她只得顺着方才的话题继续道:“若是仲大人没有什么吩咐,那小女子便暂先退下了”。

    真是个奇妙的女子,难道她名字中带个‘妙’字,是另有深意吗

    陶雯儿上前一布道:“这不那个耿达就快要醒了,这些天门外都有衙役们守着,但喂药、熬药这些细活,还不得找个咱们这样的人吗”。

    末了,她继续道:“仲大人说耿达知道的秘密太多,派一般人不合适,我是从京城与仲大人一起来的,而你又是为仲大人所救,自然不会有二心。

    就咱们两轮流负责这些琐事,总不能事事麻烦人家李太医吧还有其他病人等着要看病呢……”。

    说了这么



第658章 不淡定了
    夜幕下,街上行人寥寥无几,不少人皆已进入梦乡,睡的那叫一个香。

    各店铺早已关门,只是一些大一点的铺子门前挂着灯笼,道道亮光、多少给这片夜色增添了几分色彩。

    西街那家最气派的酒楼、运发大酒楼一楼大门紧闭,只是二楼那家最大的包房中还亮着灯光,里边的人似乎还在忙着什么。

    依旧是那张圆木桌,桌上习惯摆放做工极其复杂而又精致的下酒菜,似乎只有这样的饭菜,才能配的上如此美妙的佳酿和红木桌椅。

    不过,那些所谓的下酒菜都拔凉拔凉的,与之相应的是一套不错的酒具、不错的酒水。

    ‘哎……’。

    这一声叹,虽是有感而发,却又似酝酿已久,其中有太多的无奈和惆怅,竟将已然入睡的夜猫给惊醒了。

    ‘瞄……’,象征性的叫了几声,那只大黑猫又懒懒的闭上了双眼。

    围桌围坐的有三人,孙大发居中,两侧是两个同样身材肥硕的男子,他们都是盐商。

    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正站在他们三人面前,眼睛时不时的打量着桌上的摆设,似乎在找寻着什么。

    ‘大麻子,按理说呢,你是盐课衙门的衙役,这话我本不能问,但此事事关我孙大发一家老小,甚至于多位盐商兄弟的性命,你能理解’。

    孙大发满饮一杯,而后向对面之人再次问道:“耿达,真的醒了”。

    那瘦高个是盐课衙门的衙役不假,因为脸上起痘,被人称为大麻子,此人跟随同提举王核多年,是个很会来事儿的人,深的其信任。

    “奸商,果真狡猾,连老子的话都不信,这可是王大人让老子来的”。

    心中嘀咕几句,大麻子似笑非笑道:“孙大东家多虑了,这是刘妙妙亲眼所见,王大人得知消息后,这才专门派我过来传信的”。

    大麻子一身布衣,是换班后借口上街办点事儿才磨蹭到这里,虽然时间有点晚,但他毕竟是为‘正事’而来。

    “麻子兄弟不要误会,大发也是为将事情办好,否则也会拖累王大人不是”。

    孙大发身边那两人劝道:“毕竟,这位仲大人不同于常人,我们不得不防,也不敢不防啊……”。

    不是不小心,只是事情还不够大,事关身家性命,试问有几人敢草率行事

    大麻子来到桌前,端起瓷杯自斟自饮一杯,而后便拿起筷子从盘子中夹起来。

    对孙大发这些人来说:吃喝的东西,从来都不是问题,不敢说吃遍天下美食,但很难说他什么东西没尝过。

    只是这个衙役就差了点,平日里跟着蹭吃蹭喝不少,但总是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对一种人来说,有一种饭菜最香,那便是不要银子的饭菜了。至于食材、刀功、佐料之类的,倒是其次了。

    牙齿磨碎着嘴里的酒肉,大麻子发出一阵‘咀嚼’的声音,听的孙大发有些反胃,但他只得强忍着,不屑的神情。

    打狗还得看主人,更何况是这种见钱眼开、见酒就喝的人呢

    “哎呀,我说几位东家,你们就不要犹豫了。刘妙妙可说了:那耿达都可以翻身了,似乎还在自言自语说着什么,虽然此刻神志还有些不清,但明天一大早,定能说出话了”。

    大麻子边吃边说道:“今晚我们就当是他在说梦话,但明日若是真的醒了,那第一个供出来的就是你孙大发。仲大人审人的方式,真是太特别了,除非你真的想死,否则,最后都得招了”。

    末了,他笑着补充一句:“不对,即便你真的不想活了,仲大人依旧能让你招供,你想死还死不了。这个耿达不就是个例子嘛。明明背过去了,竟然还是被救活了,这位李太医,真神了……”。

    耿达有些不满的说了一句:“那王大人就真的见死不救吗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是逼到那份上,还不如鱼死网破算了……”。
1...234235236237238...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