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这里边的人,是该到衙门里走走,让他们也尝尝什么叫做真正的——粗茶淡饭。

    “刘富贵、王大军、孙大发……”。

    这些都是盐商的名字,有的人大家伙比较熟悉,而有的却不怎么熟悉,只是偶尔听过而已。

    孙大发的名字倒还算响亮,在灶户们中间是如此,对街上其他人来说,也不陌生。

    此人财大气粗、手眼通天、性情暴躁等,是当地人对他比较一致的看法和评价。

    人,要得一个响亮的名声绰号之类的真不易,无论好的坏的,要广为流传的,都同样不‘简单’。

    “快,快去山庄叫苗爷……”。

    在众人瞩目之下,孙大发终究被衙役们押了出来。趁人多嘴杂之时,他向一旁的伙计叮嘱了这么一句……

    午后,盐课抬举司衙门。

    大堂上,耿达和鲁大头早已被带了下去,周围安静了许多。

    耿达对仲逸‘附脸’一番后,鲁大头也开始招供,他很快将孙大发等人供了出来,且签字画押:直指他们曾多次花重金让自己运送私盐。

    这样一来,鲁大头承认自己参与贩卖私盐,他的案子在盐课衙门也就有个了结,而他供出孙大发等人的罪证,也算是‘立功一件’吧。

    来盐课衙门这些日子,鲁大头这位被人操控下的大当家,也看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是早点招了吧,这位年轻的仲大人不是好惹的。

    弄不好,像耿达那样死去活来的,就真的不划算了。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在关键时刻遇到李时珍、能起死回生。

    他们二人离去后,该是要审下一拨了。

    小墩子早已将队形调整为之前的格局,因耿达的缘故,大家都避他远一点。而接下来要审的孙大发等盐商,则无需担心,他们绝不会有什么传染病疾。

    这些个富的流油的盐商,唯独有一点‘毛病’,大概就是胃口不太好,什么东西都入不了口。

    这也是大多富人惯有的毛病,没办法……

    对盐课衙门并不陌生,无论孙大发还是其他盐商,在此之前,仲逸还不是这里的提举大人时,他们可经常光顾这里。

    进了大门,不大会儿的功夫,孙大发便看到了大堂的正门,此处倒是他们不常来的。

    “孙大发,你们几个都站好了,搜过身了吗”。

    小墩子带着两名衙役上前,挡住了这些人的去路:“到里边去,身上不可携带利刃,我们仲大人是什么身份这可是公堂之上……”。

    小墩子是何人

    耿达自然是认识的,正如他断定小墩子同样认识他一样,都在这一带混迹,都与盐课有关,日子久了,




第664章 不是角儿
    且说盐商们竟在堂上玩起‘讨价还价’的把戏来,将所有的罪过,都归结于两个字——罚银。

    确切的说,这也不算讨价还价,因为压根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在这些盐商看来:只要仲大人说个数字,他们便都认了。

    至于这些银子最终到了那里,也就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了。

    盐商是这么想的,孙大发自然也不例外。他原本计划在耿达醒来之前,来盐课衙门拜访仲逸一次。

    到时,自然少不了见面礼、相当惊人的见面礼。

    结果见面礼没送成,自己反倒被抓了进来,找谁说理去

    刚才有人抱怨过孙大发:若是早点拜访了仲大人,就不用在这里丢人现眼了,弄得这叫什么事儿

    孙大发对此也怨气不小:“个个都怪我,你们是干什么的难道自己没长腿脚、不会去吗”。

    事情办好了,怎么说都行,若是办砸了,再怎么说都无济于事。

    在所谓的‘结果与过程’之争中,人们往往还是更看重于结果的。

    “对,仲大人,来的时候我们都商量过了,就是砸锅卖铁也不会少了罚银的”,一名盐商继续说道。

    ‘孙大发,少在这里装蒜了,怎么个说法,快点,说清楚’。

    小墩子高举双手,示意众人压低声音,他上前一步道:“谁说了算、谁站出来,大家都不是初次见面,别弄这些虚头巴脑的……”。

    仲逸眨眨眼睛,心里却对眼前的这个班头满意极了:这小子的悟性,简直快赶得上程默了。

    咳咳,孙大发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众人为他腾出‘一条路’,这位盐商的头头,终于站到了最前面。

    这是做大伙儿‘主心骨’的节奏。

    “仲大人,方才来运发酒楼抓我们的衙役,好像说什么纵火之事,小民们着实不懂,能否请仲大人明示一二……”。

    孙大发略顿片刻,继续向仲逸拜道:“那晚在江边贩私盐之事,大可和程默都带着兄弟们过去了,耿达和鲁大头也都招了,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那四名刺客皆已被杀,衙门纵火之事便是死无对证;江边贩私盐被逮个正着,还有鲁大头、耿达的招供,自然是抵赖不过去了……

    嗯……孙大发有些犹豫的望望同体举王核,得到的却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庞、一直望着地面的目光。

    孙大发暗暗骂道:真他么龌龊,平日里是怎么对你的老子有难了,连半个屁都不敢放,白眼狼……

    ‘仲大人,小民知道罪责难逃,大家联名写了个认罪书,还请仲大人亲自过目’。

    王核是指望不上,孙大发只能靠自己了。

    见仲逸并无制止的意思,他缓缓走上前去,来到那大木桌前,掏出一叠厚厚东西:“这是我们几个盐商的认罪书,每人都有,有点厚……仲大人看仔细了……”。

    这一说,一叠厚厚的东西,被塞到了仲逸手上。

    果真是‘认罪书’。

    至少,最上面第一张纸上,见到了这三个字。

    “望仲大人高抬贵手,只是见面礼,还有更多诚意……”,就这么一句话的认罪书。

    翻过这一张,便是一张张的银票、很整齐的样子。

    粗略估算,有三万两左右。

    不是一个小数目、见面礼而已。

    仲大人大方,花银子如流水,人们对此已并不陌生。银子如果太少,人家根本就看不上,可要是一下子全部备好,又不知道到底多少合适

    思量想



第665章 留下备用
    初冬后一阵风雨交加,让人们提前感受到冬日的严寒。

    风雨,来的有些突然。

    这段时日以来,大理城中安静了许多,盐课衙门也安静了许多,不到一月的时间,似乎过得很漫长。

    贩私盐一案很快有了着落:孙大发等盐商们锒铛入狱,这是大家早有意料的,那日堂前的阵势很多人都看到了。

    稍稍有点意外的是:盐课衙门的库大使刘通也被抓了起来,因为孙大发等一些盐商将他供了出来,说是他私通盐商,为他们贩卖私盐提供便礼、走漏风声、拿了银子什么的。

    孙大发并未再说到其他人,比如说他从未提到同提举王核的名字,就连库大使刘通也没有提到这位王大人,似乎他们早就商量过的一样。

    贩私盐一案有了着落,仲逸也只能将孙大发等一干人移送有司衙门,连同指使那四名刺客深夜纵火、派人刺杀耿达一案,在副提举姜军带人调查一番后,也被移送到有司衙门。

    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查不查的已没有多大意义:那四名刺客就是孙大发派来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杀了耿达灭口,而孙大发也确实就是参与贩私盐的。

    这一点,再明白不过。

    而这个孙大发背后之人是谁,大家就不好说了,各种推测和假设已经变得苍白无力,就目前形势来看,大有‘就此罢了’一说。

    不怪仲大人,若不是他,或许连鲁大头、耿达这些人都抓不起来,还别说孙大发这样的人了。

    至于孙大发身后之人,连同库大使刘通的幕后‘主人’,仅凭那晚在江边的那点私盐,怕是揪不出来的。

    这个道理,怕是一个三等衙役都能看的出来。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渐渐都看出了其中的门门道道:盐课之事,复杂着呢,孙大发和刘通,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案子移交了,盐课提举司也就没什么事儿了,程默依旧在仲逸身边,继续他一个合格的跟班。

    负责调查纵火案的姜军,也有了大把的时间和蔡一书说说笑笑、小酌一番了。

    虽没有大显身手,但仲逸对这位姜大人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有担当、不耍奸,是个靠得住的人。

    要说最有意思的还是耿达了,他是这些盐商中在衙门呆的时间最长的。

    孙大发等被有司衙门带走后,耿达也被一同带走,之后就消失在众人眼线中。

    对此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耿达这属于‘立了大功’,招出孙大发等人,算是将功赎罪,这才将他赦免的。

    这种说法的,还少不了一个重要的补充:罚银是肯定要缴的。

    还有人说耿达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又是毒药、又是被刺客暗杀,虽有李太医的高超医术,但毕竟落下病根,怕是难以恢复以前的状态。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依据’:有人曾在半夜见到过耿达,一个人披头撒发出现在院中,嘴里说着什么、念念有词的样子很吓人。

    但不管怎么说,这位起死回生的盐商已离开盐课提举司,而有司衙门是杀是留,那怕是放了他,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但这一切,已与这里无关了。

    无独有偶,举止‘怪异’的不止他一人:不愧都是盐商,孙大发与耿达简直有一拼。

    当初在大堂时,他向仲逸递上去一份‘认罪书’,中间竟是一张张的银票,还明目张胆说是‘见面礼’。

    孙大发等人被移送到有司衙门后,他再也没有提起‘认罪书’的事儿。

    非但他没有,就连其他盐商都没有,似乎这件事儿,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几日后,程默向众衙役兴高采烈的说道:大伙儿好好干,仲大人说了:‘一等衙役、一等灶户的赏银,还要增加……’。

    对于身为一等衙役的兄弟们,若是谁家有个老人妇孺病灾什么的,可向衙门提出来,同样由仲大人给予资助:小到几两银子的开销,大到数百成千的,都可以……

    若让在牢中的孙大发知道他的‘见面礼’被这样花掉后,会不会急的吐出血来

    常言‘人比人气死人’,无论耿达、鲁大头,还是孙大发,这些都不是最厉害的主儿。

    有一人的变化,简直亮瞎众人眼,不得不佩服此人手段之高。

    刘通,身为盐课提举司的库大使,没有品阶,算是个未入流的人物,但库大使毕竟也是个差事,正儿八经的职务。

    这小子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多年,积累不少人脉,衙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还算混的过去。

    都说铁打的衙役、流水的官,这些年来,盐课提举司的提举换了不少,但他们这些衙役却原地未动。

    说是这么说,但凡事都有个例外,此次盐商们被抓后便是一个例子:耿达供出了孙大发,孙大发等人竟供出了刘通。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库大使是个多大的官儿还用的着孙大发‘亲自’说一回

    但人家就是这样招供的,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刘通是如何向他们通风报信的,他们又是如何向这位库大使‘感谢’的,还有人证等等……

    在盐课提举司中,仲逸将此事交给同提举王核去办。

    经过一番调查后,王核得出结论:孙大发所说大多是子虚乌有,不过既然人家几名盐商都招供了,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也总要有个说法才是。

    最后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刘通,身为盐课衙门库大使,竟私自接受盐商的酒肉之邀,在众人面前丢了颜面,还因出言不慎而险些误了大事。

    好在,江边那番‘对峙’之后,朝廷将私盐追了回来。与此同时,刘通也自愿将宴请所花费的银两,退还给孙大发等人……

    王核的这番调查,如同玩了一次过家家,连个最起码的‘虚惊一场’都没有看到。

    场面上的事儿还是要做的,仲逸心中再明白不过:连王核都不是说了能算的人,一个小小的刘通,又能如何

    此人胆小怕事、贪财好利,来盐课衙门这些日子,仲逸对这个库大使已经算是十分了解:闯不出什么大祸,但也绝对做不出什么大成就。

    不求轰轰烈烈,唯有得过且过,不会惊天动地,但愿能求个吃喝不愁,顺便再弄点银子花花。

    往往这样的人,也不全是‘一无是处’,就要看怎么去驾驭了。

    经过众人一番‘探讨’,再结合先例,有司衙门派人将刘通送了回来。身为提举的仲逸立刻召集同提举王核、副提举姜军,还有吏目蔡一书,开始议事。

    “仲大人,下官觉得:既然有司衙门都说没有确凿证据将刘通绳之于法,我们是不是也不能冤枉他,毕竟都是一个衙门的兄弟,做个普通衙役还是可以的……”。

    王核首先表态了,这也似乎符合他的身份,毕竟除了仲大人外,就属他这个从六品的同提举了。

    自从孙大发被抓并移送到其他衙门后,王核似乎变了个人似的:走路慢了些、说话也慢了些,嘴上挂着笑容,对属下们态度好了不少。

    对于像姜军、蔡一书这样的同僚,那简直就好的不得了,即便‘顶撞’




第666章 风雪小山村
    天气渐渐变冷,白昼变短、夜晚更加漫长,此乃时节使然。

    冬日阳光洒下,盐课衙门大院中呈现出一副懒洋洋的感觉,如同茶余饭后的小憩,惬意的不行。
1...237238239240241...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