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军营那个最为讲究的帐篷里,林啸义却接连满饮几杯,此处无人管束他,今日大功告成,心里却依旧爽不起来。

    方才卫司一名指挥佥事来报:“据查,此次剿倭阵亡的弟兄多为所穿铠甲或所用兵器太次所致,如此一来,原本不该伤的伤了,不该亡的亡了”。

    当时宗武不解道:“那为何我旗下弟兄却没有此种情况”。

    谁知那佥事道:“你那四五十人皆是精心挑选,岂会有假按目前情景来看,只是部分不特定的人会领到这样劣等军备”。

    之后,林啸义怒道:“上次我去都指挥使司便遇到此类龌龊之事,这并非为我济南卫司一家,一定是五军都督府或兵部有人使坏”。

    这时,那名指挥佥事上前道:“请指挥使慎言”,林啸义叹口气,才喝起这闷酒来,那指挥佥事摇摇头便默默走出帐篷。

    这一切皆被一旁的仲逸所听到,他深知自己并非卫司之人,只得不漏声色,心中却是满腔怒火。

    兵部郎中严磬,此人一定脱不了干系,多年前染指军中事务,如今年过四旬,还是这般贪婪无道,仗着有严氏父子撑腰,敛财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该杀……

    这时,同在一旁而立的宗武微微上前为林啸义倒酒,趁机转移话题道:“如今倭贼主力皆被灭,不知在下的师弟如何……”。

    林啸义望了他一眼,再次将刚刚斟满的酒一饮而尽,若有所思道:“不说我倒忘了,这位小兄弟有勇有谋,上次在卫司用一只小蓝鸟与那都督府的张和周旋,今日又替本官找到敌军的主力”。

    “眼下军中正是用人之际,既是凌云子大师的弟子,一个是收,两个也是收”,林啸义放下酒碗道:“要不你就来卫司,名义上做个书办,本官有事可一起参与相商,有了这次剿倭大捷,给你安排个更好的差事应该不是问题”。

    宗武急忙道谢,他将仲逸拉到林啸义面前:“指挥使大人都这样说了,还不快来谢过”。

    仲逸见师兄如此热心,只得上前恭恭敬敬道:“承蒙指挥使大人抬爱,在下一直在县衙做事,如今在家中陪二老,祖父年事已高,身边也得有人照顾才是”。

    话未讲完,林啸义立刻听出仲逸这是委婉谢绝之意,他是个直肠子,并没有那些弯弯道道,凌云子举止非凡,他的弟子不同寻常的选择并不为奇,况且仲逸行孝道,伺候祖父,这本无可厚非。

    想到这里,他爽快的摆摆手:“无须多言,人各有志,本官从不强求,就冲你这两次替本官解围,以后来我卫司定以礼相待,更何况你们的师父是我的恩人,大家不必客套”。

    仲逸一听立刻松口气,见师兄脸上似有难色,他只得再次向林啸义道:“多谢指挥使大人成全,其实,无论文韬武略,在下的师兄都远在我之上,还望指挥使大人以后多给机会”。

    林啸义微微一怔,而后大笑道:“果真是凌云子大师的弟子,师兄弟间关系匪浅,本官自会照顾宗武,这一点他自己知道,只要肯用心办差,机会总




第89章 再回蠡县(上)
    数日后,宗武与仲逸便随大军回到济南府卫指挥使司。

    倭贼得以剿灭,林啸义给了宗武足够探亲的时间,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好好陪师父凌云子在济南呆几天了。

    临走之时,二人前去客堂向林啸义道别,当时他正与指挥佥事说着什么,宗武与仲逸也不是外人,一向大大咧咧的林啸义并没有回避,这才让仲逸有了听他们谈话的机会。

    只是短短一句:“他们的产业何止那些单说京城的当铺、药铺,有多少家是他们名下的产业即便暂时未归到他们名下,只要别人经营好一点的铺子,就会被盯上,最后还不得被他们强行盘下这还像个兵部的郎中吗”。

    随意客套几句,仲逸与宗武便向林啸义告辞,仲逸刻意留心身后二人的谈话,却只听的那指挥佥事道:“人家树大影大的,岂是我等可招惹的还是说说我卫司之事吧……”。

    原本心情大好的仲逸无意中听到林啸义与那指挥佥事的谈话,顿时忧心忡忡起来,一路之上他一直想着师父的嘱咐,否则真想此刻就去京城,如同昨日斩杀倭贼那般,直接劈了那罗龙文与严磬倒也省事。

    城东那家僻静的小院里,众人正喝茶歇息、随意说笑,良儿与玥儿摆弄着众人为他们买的玩具。原本只有祖父与爹娘的小家之院,近日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而且娘亲告诉他们:这些人都是自家人。

    虽年纪尚小,可良儿已知晓其中大概,除了阿兄与大嫂外,这些人都与阿兄有莫大的关系,如此说来确是一家人。

    “你阿兄他们回来了,快去开门”,听到敲门之声,陆文氏急忙吩咐良儿去开大门。自己则径直走向厨房,连日以来,每次饭后她都为仲逸与宗武留了饭菜,只需热热便可。

    只是按之前计划,仲逸即将起身前往京城,以后又要在茶馆、酒楼、客栈中吃吃喝喝了。

    师父凌云子与卫叔叔已于次日离开,以他老人家的秉性,能来一趟济南府就着实不错了。

    此次师徒重逢,才说了一晚上的话,便因去卫司助军剿倭而就此道别,穆大娘因路途遥远也没有前来济南府相聚,多少有些遗憾。

    不知下次再上凌云山要到何时了

    师姐依旧静静呆在家中,看样子师父已同意他继续带着师姐一起去京城了。

    众人到齐之后,陆本佑居中而坐,他面露喜色,久违的欣喜之情,看样子是有要事嘱咐,谁知末了他却示意儿媳陆文氏上前一步:“有些话,爹说不出口,还是你说吧”。

    陆文氏看着一脸雾水的仲逸,突然笑出声来:“傻儿子,洛儿有喜了”。

    有喜,转了好半天,仲逸这才缓过神来:洛儿要生孩子,自己要做爹了。

    怪不得祖父一脸喜色,再看看爹娘,还有岳父母皆是欢喜的不得了,就连一旁的师兄也在自己肩上重重拍了一下,毕竟他是孩子的叔父嘛。

    此等大事,所有人都已知晓,合着他是最后一个才听到的

    众人一阵说笑之后,陆本佑便清声道:“如今逸儿要去京城,洛儿要静心调养,我陆家在扬州府还有些许薄产,条件要比这济南府好些,所以我们一起去扬州”。

    宋博仁夫妇微微点点头,之前陆岑与陆文氏已与他们商议过,只要洛儿同意,他们二人绝无反对之理。

    对陆家庄并不知情的他们,如今看着逸儿与洛儿成婚,家中父母也都见过了,一切皆颇为满意,还有什么可说的

    在济南府居留多日,宋博仁夫妇便打算启程前往蠡县,陆文氏极力挽留,只奈洛儿祖母需有人照顾,最后才作罢。不过二人答应:小外孙出生后便再来扬州。

    “孩儿刚好要去蠡县县衙与几位好友道别”,仲逸道:“正好同行,一路之上我也可照顾二老”。

    宋博仁满意笑道:“甚好,如此甚好”。

    在一旁的洛儿一直没有言语,从内心来讲,她并不愿意仲郎去京城,但此事关乎仲夫君一生的前途。

    她并非小家子气,天天围在娘子身边、足不出户的男人确实无甚出息,况且此事已与祖父与凌云子商议,她便只能遵从仲逸的选择了。

    众人说说笑笑,一直到傍晚时分,仲逸提议大家去街上找家酒楼共进晚餐,此举立刻得到大家赞同。

    祖父在上、爹娘在上、岳父母在上,师兄、师姐,还有洛儿……那一晚仲逸痛饮杯中酒,道出心中话。

    多么温馨的场面,令人陶醉。

    人生在世,求权、求财、求富贵,岂知这富贵本在平常人心中:金砖玉瓦堆不起温馨之屋;琼浆



第90章 再回蠡县(下)
    蠡县城门守卫头领刘三却没有那般惆怅,对于他来说这日子怎么过都是一天,能吃就吃,能喝便喝,反正只要做好这守城的差事便万事大吉。闪舞

    只是当初一心巴结樊文予与仲逸,最后却碰了一鼻子灰,樊文予去了刑部,自己当初那么大的“功劳”,找谁说去

    此刻,刘三正穿着一件单薄的衣衫,旁边的小卒早就为他泡好热茶,天气热了,应该躲到树荫下,城门进出再无那么多可疑之人,随便看看就行了。

    就在他随意向外扫了一眼,脸上立刻一阵紧张之情,急忙站起身来,整理一番衣冠,小跑着向门口而去,嘴里却不停道:“吆,原来是仲先生啊,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仲逸寻声望去,果真是刘三这小子,离开蠡县这段时间,倒把他给忘了。

    进这蠡县城门,怎么能少了他呢

    “我说今儿是什么日子这枝头的喜鹊叫个不停,原来是仲先生回城了”,刘三手中端着一碗茶水,满脸堆笑道:“天儿热,先生快饮杯茶水,这次来了不走了吧上次衙门议事,李知县还念叨先生呢,咱们蠡县可少不了先生您啊”。

    仲逸望望他,接过手中的茶杯,苦笑道:“三哥,多日不见,你这嘴皮子的功夫还是如此了得我看啊,咱们蠡县缺了谁都可以,但就是不能缺了你刘三”。

    刘三急忙上前为他让座,开口便是:“先生说笑了,我刘三在这蠡县混迹多年,也算是见过不少人,但打心眼里佩服先生,还记得不当初抓捕那十流寇时,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进城而来,我就差点喊先生为卧龙转世、凤雏再现了……”。

    仲逸急忙摆摆手,这小子太能说了,他只得插话道:“好了,好了,李县丞,哦,不,李知县,还有沈捕头他们都在城中吧”。

    刘三急忙将刚才的话收住,但脸上依旧是笑意浓浓:“在,都在呢,他们要是知道先生回来了,不定怎么高兴呢”。

    ……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沈尘向一名差役问道:“刚才还说呢,怎么仲先生回来,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呢”。

    那差役肯定道:“没错,三哥亲自交代的,仲先生进城时,我可是亲眼看到了,此刻他应该到县衙了吧”。

    县衙书房中,李序南正与仲逸交谈,当初二人以文交友、以诗词交心,交情自非常人可比,私下里同样以兄弟相称。

    如今李县丞成为李知县,他便直言道:“方才还说起贤弟呢既回到蠡县,想必樊照磨那边都已妥当”。

    顿顿神,李序南继续道:“不知贤弟可否继续留在县衙,做我这小小知县的幕友”。

    仲逸对此有些始料未及,若是樊文予没有离开蠡县,若是没有自己的身世之谜,或许他会一直呆在这蠡县城。

    他本为蠡县人,在县衙又有这么多的好友相伴,其中的这份感情不是其他州县可比的。

    可如今家人得以团聚,樊文予也离开县衙,在京城时,从外叔公认出自己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一切他不会在这蠡县呆下去了。

    “李兄推心置腹,我甚是感激。只是樊兄从蠡县一路走来,最后落得如此结局,我已无心衙门做事”,仲逸叹道:“如今家中祖父年迈,娘子洛儿已有身孕,我要撑起这个家,打算去京城做些事,赚点银子,孝敬长辈、抚养子女才是”。

    李序南微微摇摇头,一番感触道:“贤弟所言是真话,亦并非真话,以你的谋略才干,绝不会满足于养家糊口这等俗事。不过人各有志,君子不强人所难,你去意已决,为兄也不执意留你了”。

    仲逸笑道:“兄文采横溢、清廉自律、心系百姓,自是我蠡县县衙之福,亦是百姓之福,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对此愚弟深信不疑”。

    “哈哈哈”,李序南笑着摆摆手道:“兄只可谋的一县之福,他日能做的一府之主便是诚惶诚恐了。贤弟若是做了朝廷命官,所谋之处便是天下万民之福了,对此,为兄更是坚信不疑”。

    此言一出,二人皆是哈哈大笑,而后不约而同举杯,异口同声道:“说过啦,说过啦……”。

    良久之后,仲逸终于从书房走了出来,李序南知道他与沈尘颇有交情,自然会留给他们道别的时间。

    “仲老弟,仲大哥”,沈尘与罗氏兄弟急忙上前而来,嘴里却抱怨道:“我们等你有两个多时辰,你与李知县到底有何话要说”。

    仲逸笑道:“沈大哥的意思是,我们一会儿相聚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时辰否则别人问起与你们有何话要说,我可如何一一记得”。

    哈哈哈……

    城东一家颇为熟悉的酒楼里,店小二看到沈尘一行过来,急忙快步上前相迎,掌柜看到同行的还有仲逸,立刻从柜台走出来,缓缓施礼道:“原来是沈捕头、仲先生,快请,快里边请,楼上最好的一间包房已为各位备好”。

    众人坐定后不多时,店小二便开始上菜,只见烧肥鹅、烧白鸡、炖青鱼、酱肉片、凉拌菜、青瓜条悉数摆上,片刻之后两份热汤端了上来,一看却是参汤、羊肉冬瓜汤。

    末了,自是那必不可少的两坛陈年佳酿。

    这时,仲逸立刻起身嗔道:“沈大哥,这是怎么回事菜还未点,怎么就上来了才几日不见,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沈尘笑而不语,罗氏兄弟正欲辩解,却见那店小二急忙道:“仲先生这可是误会沈捕头了,你离开蠡县后,城中都传开了:当初剿匪,抓捕那十流寇都是先生的主意,先生对我蠡县有功,我们东家只是略表心意,与他人无关”。

    说完之后,店小二便退了出去,仲逸看着沈尘,他依旧那副洋洋得意笑而不语,再望望罗勇,只见他急忙摆手道:“不是我,不是我说的,都是那守城的刘三,当初他守城配合有功,这不是也为他自己脸上贴光嘛”。

    “行了,行了,不要为难这两小兄弟了”,沈尘拉住仲逸,示意他坐下说话:“仲老弟放心,一会照常付银子不就行了”。

    哈哈哈……

    酒过三巡,盘中之菜被干掉大半,都是些能吃能喝的主,只是这店家确实诚意太足,剩下的实在吃不动了,留着肚子还要继续开喝。

    “什么你要去京城”,沈尘惊道:“当初不是说好了吗你留在蠡县开个店铺,有兄弟们罩着,还怕个甚”。

    “樊大人去了刑部,后来给我找



第91章 初来京城先落脚
    夏日炎炎、绿草碧碧,偶有清风徐徐、清水潺潺,三人一路轻装而行,不日间便抵达京城。闪舞

    城门口的守卫一如往日那般威严:兵卒稳稳站立,首领左右走动而视,若是有嫌疑之人进出,一人喊停,数人上前搜查,一切皆是那么的有序、默契。

    仲逸对此并不陌生,他正与仲姝说说笑笑。虽是初来京城,但凌云山的沉淀足以令她泰然自若,之前在保定府呆过,又刚从济南府回来,此刻对于仲姝来说:新鲜远超惊喜。

    “当值呢,今儿个这天可真热啊”,刚至城门口,罗英突然上前向城门守卫打了声招呼。

    “站住”,守门头领一声令下,几名士卒立刻靠上前来,迎面拦住他们三人。

    “干什么的哪里人进城作甚”,那名守卫接连问道,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细细打量着来人。

    只见罗英一身硬浆蓝衫蓝裤,腰间一条粗布束带,脚上套着一双厚厚的鞋子,或许是走的时候忘了换洗,忙着赶路,看上去脏兮兮的。
1...3031323334...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