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临别之时,林姚姚对仲姝再三挽留,才几日的时间,二人立刻变得亲密无间,如同当初的宋洛儿,林姚姚对这位阿妹充满无限的好奇与崇拜,而这自然也为宗武引得不少好感。
一向察言观色非比常人的仲姝,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师兄的眼光,林姚姚知书达理、举止得体,随意谈吐中不难看出她确实读了不少诗书。自己的这位阿嫂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与她那位爱讲排场、势利眼的老爹全无半点相像。
“阿嫂莫要见怪,下次有空姝儿再来济南府,仲逸在京城的当铺忙的不可开交,我虽帮不上什么忙,但洗衣做饭还是可以的,我们只能下次再见了,有机会来京城玩”,出了院门,仲姝只得向林姚姚道别。
林家人看着他们三人纷纷上了马车,只有林姚姚还远远的挥着手……
“师父,弟子只能将你们送到这儿了,只是……”,济南府城外,宗武向凌云子说道。
 
第130章 出了石林院
石林院,一个平平常常的午后,仲逸一如既往与老庞头喝茶交谈。数日以来,他几乎天天如此,这虽是苦闷了些,但好在有这个曾经做过谋士的老头陪伴。
“上面来了话,你不日便可离开石林院,不知公子接下来有何打算”,老庞头是这里的管事,他的任务就是专门通过他阅人无数的相术,来判断关到这里的人是否愿意真心归附于严家。
很明显,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与相处,老庞头的结论自然是:仲逸完全“合格”了。
见老庞头如此问,仲逸只得顺着若一当铺说下去:“还能做什么离开这里后,当然是继续打理我的当铺了,只是从今以后所赚的利润就要被分去一半,算算我当初的租金与装修成本,不知何时才能回本啊”。
论起做买卖来,其实老庞头也不是内行,但毕竟做过谋士,对此他另有安排:“要说仲公子的表面文章做的确实不错,足可以假乱真,但有一点依旧经不起推敲”。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仲逸笑道:“不就是觉得我年纪太轻,又不懂当物估价,他们定会觉得我这是另有所图”。
老庞头急忙点点头:“是是是,仲公子你想想,别人都称你为少东家,可既为少东家,那老东家去哪了呢”。
此话不假,之前仲逸曾想过找老姜头做这个表面上的“老东家”,可谁知这老头太过倔强与不懂变通,如此一来只能作罢。
“你当年也是做过谋士的,这么说,是有什么主意了”,仲逸知道,若是老庞头这么说,那想必定是有应对之策了。
老庞头拍拍胸脯保证:“当然了,若是公子相信,老朽倒是有一计……”。
“你是说由你来做若一当铺的老东家”,仲逸急忙摆摆手:“不行不行,我可做不了主,况且还得给你发工钱,小店本小利薄,如今归到罗龙文名下后,利润就更少了,恐怕难以支付……”。
仲逸表面这么说,心里却想着:这老头是不是傻了他是替罗龙文做事,如今又要做这若一当铺的老东家,那岂不是摆明了告诉人家:这是一个圈套吗
怪不的这老头只能做个小谋士了,这计谋确实差了点。
经这么一说,老庞头似乎也觉得此举不妥,如今他年事已高,头脑也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前几日那相术之时却是有些见底,可如今这所谓的“计谋”还是……算了吧。
“庞伯,你若是真的想帮我,那就请你继续留在此处,发现有何真正想对付严家的人,到时我们可以联合起来,这样胜算就更多一些,如何”,仲逸觉得还是不要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打乱老头之前的生活,这样是最好的。
二人正在说话之际,却听到门外一阵脚步声,片刻后两名男子走了进来。
如同以往的惯例,其中一人将老庞头拉到一旁,立刻嘀咕起来,仲逸见老庞头频频点头,不用说,自己肯定是通过他的“考验”了。
那名男子走到仲逸身边,用一贯的口气道:“你可以出去了,这次多亏罗大人从中斡旋与走动,你才能得以安然无恙,不过为以后免受五城兵马司那些官差的刁难,罗大人决定将若一当铺盘下”。
果真上钩了这小子说的还真是头头是道:当初被兵马司的人带走,然后由这个罗龙文来“解救”,红脸白脸都让他们唱了。
当然,条件自然是将若一当铺归到他们名下。
“原来是这样照这么说,还要感谢那个姓罗的了”,仲逸故作为难状:“可是将我们若一当铺盘下不知这利润分成是怎么个说法”。
都是熟门熟路,那男子自然脱口而出:“之前的所有成本不计,从下月开始,若一当铺中所有的利润五五开,一半归你们,一半归我们”。
呵呵,真是个算盘精,如此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
“咳咳,这个这个是不是有点太……”,仲逸一脸委屈的样
第130章 出了石林院
石林院,一个平平常常的午后,仲逸一如既往与老庞头喝茶交谈。数日以来,他几乎天天如此,这虽是苦闷了些,但好在有这个曾经做过谋士的老头陪伴。
“上面来了话,你不日便可离开石林院,不知公子接下来有何打算”,老庞头是这里的管事,他的任务就是专门通过他阅人无数的相术,来判断关到这里的人是否愿意真心归附于严家。
很明显,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与相处,老庞头的结论自然是:仲逸完全“合格”了。
见老庞头如此问,仲逸只得顺着若一当铺说下去:“还能做什么离开这里后,当然是继续打理我的当铺了,只是从今以后所赚的利润就要被分去一半,算算我当初的租金与装修成本,不知何时才能回本啊”。
论起做买卖来,其实老庞头也不是内行,但毕竟做过谋士,对此他另有安排:“要说仲公子的表面文章做的确实不错,足可以假乱真,但有一点依旧经不起推敲”。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仲逸笑道:“不就是觉得我年纪太轻,又不懂当物估价,他们定会觉得我这是另有所图”。
老庞头急忙点点头:“是是是,仲公子你想想,别人都称你为少东家,可既为少东家,那老东家去哪了呢”。
此话不假,之前仲逸曾想过找老姜头做这个表面上的“老东家”,可谁知这老头太过倔强与不懂变通,如此一来只能作罢。
“你当年也是做过谋士的,这么说,是有什么主意了”,仲逸知道,若是老庞头这么说,那想必定是有应对之策了。
老庞头拍拍胸脯保证:“当然了,若是公子相信,老朽倒是有一计……”。
“你是说由你来做若一当铺的老东家”,仲逸急忙摆摆手:“不行不行,我可做不了主,况且还得给你发工钱,小店本小利薄,如今归到罗龙文名下后,利润就更少了,恐怕难以支付……”。
仲逸表面这么说,心里却想着:这老头是不是傻了他是替罗龙文做事,如今又要做这若一当铺的老东家,那岂不是摆明了告诉人家:这是一个圈套吗
怪不的这老头只能做个小谋士了,这计谋确实差了点。
经这么一说,老庞头似乎也觉得此举不妥,如今他年事已高,头脑也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前几日那相术之时却是有些见底,可如今这所谓的“计谋”还是……算了吧。
“庞伯,你若是真的想帮我,那就请你继续留在此处,发现有何真正想对付严家的人,到时我们可以联合起来,这样胜算就更多一些,如何”,仲逸觉得还是不要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打乱老头之前的生活,这样是最好的。
二人正在说话之际,却听到门外一阵脚步声,片刻后两名男子走了进来。
如同以往的惯例,其中一人将老庞头拉到一旁,立刻嘀咕起来,仲逸见老庞头频频点头,不用说,自己肯定是通过他的“考验”了。
那名男子走到仲逸身边,用一贯的口气道:“你可以出去了,这次多亏罗大人从中斡旋与走动,你才能得以安然无恙,不过为以后免受五城兵马司那些官差的刁难,罗大人决定将若一当铺盘下”。
果真上钩了这小子说的还真是头头是道:当初被兵马司的人带走,然后由这个罗龙文来“解救”,红脸白脸都让他们唱了。
当然,条件自然是将若一当铺归到他们名下。
“原来是这样照这么说,还要感谢那个姓罗的了”,仲逸故作为难状:“可是将我们若一当铺盘下不知这利润分成是怎么个说法”。
都是熟门熟路,那男子自然脱口而出:“之前的所有成本不计,从下月开始,若一当铺中所有的利润五五开,一半归你们,一半归我们”。
呵呵,真是个算盘精,如此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
“咳咳,这个这个是不是有点太……”,仲逸一脸委屈的样
第131章 师父来京
“弟子拜见师父”,回到书房,仲逸看到凌云子后,急忙施礼。
当初仲姝去济南府时,二人商议好:不向师父说石林院的事,以当初樊文予所说的捐纳一事为由,才不能前往师兄的婚宴。
谁知凌云子听完此言后,他便决定亲自来一趟京城,仲姝一时无法参透师父之意:到底是因为捐纳之事事关重大,还是师父另有所意
当初离开济南府时,师兄所说的当年设计陷害师父的戎一昶,从师父当时的表情来看:此事十有**不是空穴来风,只是不知师父这次决意来京,是否与这个戎一昶有关呢
不过有一点可以断定,仲姝一直想请师父来京城住一段时间,这次总算是有机会孝敬他老人家了。
“逸儿,你是从当铺归来还是才忙完捐纳之事”,凌云子似乎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看这模样,很明显是从“牢房”里出来的。
仲逸急忙从师姐手里接过茶具,满脸笑容为凌云子添茶:“师父您老人家先莫着急,容弟子慢慢来禀”。
凌云子接过茶碗,微微说道:“不要禀了,就从你进入石林院开始说起,怎么,这几日有何收获”。
仲逸不解的望望仲姝,见她微微点点头,不用说:一定是师姐将实情都告诉师父了吧
仲逸见状便恭恭敬敬立于一旁,他缓缓开口:“当初五城兵马司的人围了店铺……之后来到一个叫石林院的地方……那个老头叫老庞头……先是要为弟子相面……后来提到师父的名字,还有那个叫戎一昶的都督同知……”。
“果真是这个小人,看来师兄说的没错”,仲姝没有想到远在京城的师弟说起这个叫戎一昶的人,与济南府的师兄竟然一模一样。
“事已至此,为师也无须多言,就拿这个传言来说”,凌云子向他的两位弟子询道:“那你们二人有何看法”。
仲姝见状急忙后退一步,向仲逸扮个鬼脸,示意他先说。
当初在济南府时,就因为师兄贸然行事,惹的师父一脸怒气,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仲逸见师姐这般举止,只得微微摇摇头,他上前一步道:“当时老庞头说此事之时,弟子便思虑良久,以师父平时所言来推断,此事的确并非空穴来风”。
仲逸继续道:“以师父的谋略,若是想对这个叫戎一昶的人下手,当年完全可以做到。而师父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无非是因大敌当前,不想令亲者痛仇者快。况且这戎一昶当年只是个小角色,他身后的主和一派才是关键”。
“那依师弟之意,莫非是要揪出主和一派的幕后之人,然后再一并应付”,仲姝终于开口了。
仲逸转身向师姐道:“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皆不可一概而论,无故侵犯他国,劳民伤财,主和就比主战更高明。反之,若是有外敌来犯,却消极应战,甚至通敌叛国,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一味求和,那便是主站比主和更高明”。
凌云子虽未言语,但却微微点点头,仲姝发现师父脸色缓和许多,全无当初在济南府那般怒气。
仲逸无暇顾忌师父的脸色,此事他在石林院时就曾想过,原本想着等有机会到凌云山后再请示他老人家,没想到师父今日亲自来了京城。
那就干脆将心中所想全都说出来,说个痛快。
&n
第132章 元青花
“谋者之道,全局视角,细微入手,战事非仅仅为战事,军务不同于朝务,但朝务却可影响军务,反之亦然。军中之事,并非区区将领士卒、粮草军械可为。兵在前,谋更早,而谋略又并非两军阵前……”,凌云子听完仲逸所说,终于娓娓道来。
他起身来到仲逸面前:“逸儿能从全局着眼,所思所虑有理有节,既能立足于战事,又能从战事以外加以佐之,看来你确实进步不少,为师甚感欣慰”。
见凌云子如此一说,仲姝立刻补充道:“师父您有所不知,其实师弟还有更长远的部署……”。
咳咳,仲逸急忙上前制止:“师姐莫要着急,容师父把话讲完”。
仲姝吐吐舌头,只得怏怏后退几步。
凌云子见仲姝这幅模样,脸上不由露出几分笑意:“至于那戎一昶,为师早已算过,如今他气数未尽,如你方才所言,他身后军中消极应战的势力才是阻碍北征南战的顽疾,若是这股势力不予以消除,那死一个戎一昶又能如何”。
“师父所言甚是,只是这朝中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目前我们又不甚了解,消除他们所需时日颇久”,仲逸直言道:“既然师父已从当年的俗务中脱身而入凌云山,那此事便由弟子去做”。
“哈哈哈,为师正是此意,当年的仲云寒如今已是七旬的老人了,我再也无心尘世琐事,该怎么做就是你们年轻人的了。只是事关重大,须从长计议才是”,凌云子转身向仲姝说道:“姝儿,方才你说逸儿有何长远的部署,现在可以告诉师父了吧”。
仲逸知道仲姝所说无非就是兵法传播、广收弟子之事,但迄今为止,师父并未提及此事,包括老庞头之前所说的当年流传兵书一事,师父都只字未提。
看来,现在还不到时候。
而眼下还有更为紧要的一件事,凌云子早在济南府时就已知晓:“捐纳一事,朝廷早有先例,只是一般遇事则开,但凡遭遇大灾大难或者重大变故才会停而复开,但此事绝非众人口口相传的那样,也就是说,绝非拿着足够的银子就可以办成”。
哦,原来如此……
至此,仲姝与仲逸终于知道师父为何亲自来京城了:原来正是为了仲逸的捐纳之事,看来用不了多久,仲逸就真的有一顶乌纱戴了。
可是师父多年未来京城,而且离开军中旷日时久,他又有何门路呢
……
“仲老弟,仲老弟在里边吗”,三人正在交谈之际,却听院外传来一阵敲门、叫喊声。
不用说,听这声音便知是樊文予了。
“怎么办是樊文予,早在蠡县时,听师弟说,他就一直想见师父一面,这可如何是好”,仲姝望着门外,焦急的望着仲逸。
仲逸不慌不忙道:“这又何难我随他一同出去便是”,见凌云子微微点点头,仲逸便立刻向门外走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