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既然你们两个有此心得,便以‘凌云山’为题,每人写一篇文章,下次见面时交于为师”凌云子笑道:“你们二人在凌云山长大,这个题目不难吧”。

    望着师父与卫叔叔渐渐远去的背影,仲逸心中不由惭愧起来:“好多事情皆是自己想当然而为之,比起师父历经世事、心思缜密,自己还相差许多”。

    仕途、旅途、归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征程

    好在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凌云山不知师姐该如何下笔”,远处再也看不到师父与卫叔叔的踪影,满怀心事的仲逸只得随意向师姐开口。

    仲姝双眉微蹙,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你莫管,我们打小在凌云山长大,师父以此出题,这对于你文采过人的仲先生来说,不是小事一桩吗”。

    仲逸正欲辩解,却见仲姝摆摆手:“此事,师弟莫要再说,一样的题目,你我各自下笔,之后呈师父阅览便是。你写好后由我照着誊写,之后不要署名,再由师父看看到底是你我谁写的如此岂不是更好玩儿”。

    “好玩儿”,仲逸苦笑道:“我的师姐,你何时学会了袁若筠的口气,这事儿是闹着玩儿的吗”。

    回到城中,仲姝欲独自回家,却被仲逸告知袁若筠今日要来当铺,她专门捎话来,想见她这位阿姐一面。

    如此二人便一同走向当铺。

    若一当铺中,老姜头一如既往的把玩着手中的物件,罗英闲来无事便借口去了隔壁的药铺,仲逸对此早有嘱咐,他便隔三差五的去这位邻居家转转。

    “罗英兄弟,你好点了吗快这边来,现在店里无外人,让吴郎中看看”,回春药铺的刘小二看到罗英进来后,急忙走了过来。

    罗英下意意擦擦额头的薄汗,眉头紧皱、面露难色:“不知为何,这几日以来,我一直腹痛难忍,昨日吃了吴郎中开的药后,似乎好了些,可今儿一大早又开始疼痛,这可如何是好”。

    “那你再说说,都有哪些症状”,回春药铺坐堂郎中姓吴,四旬之余不到五旬的年纪,中等身材,只是体态微微有些发福。

    都是邻家店铺,这段时间下来,吴郎中与罗英也算是熟人了,他直言道:“昨日药铺快打烊时,只因赶着去酒楼赴宴,匆匆给你开了副常规治腹痛的中药,看来还是不行,待我细细看来……”。

    罗英双眼微闭,口气立刻微弱许多:“头也不痛,也未见发烧的征兆,只是腹中时而疼痛,不痛时一切如旧,痛时万分难受,尤其不能在吃饭时……”。

    &nb




第138章 孙管事
    ..大明略

    数日后,罗龙文便派人到若一当铺,此人姓孙,又专司管店里的账目,众人便都称他为“孙管事”。

    这孙管事约莫四旬的年纪,似乎儿时营养跟不上,长得又矮又瘦,比水浒传中那武大郎能高几分,但绝对是个比一般伙计矮半头的主儿。好在他一双聚光的小眼睛,五指虽短,却打的一手好算盘,也是个精明的好账房。

    孙管事一身布衣,平日里话语不多,做事亦是古板异常,不多说一句话,不多管一桩闲事,这风格倒是与老姜头有几分相似。

    只是大家各为其主,孙管事为罗龙文所派,自然只听那姓罗一人的差遣,而老姜头眼里只认仲逸这个东家。

    如此一来这原本单调的若一当铺有热闹看了。

    根据仲逸之前的部署,罗英已将店里的现银全部当成银票,之后将银票收起,只留下一千两的现银作为收当物所用。

    双方盘点过账目之后,孙管事却拿出三千两银子作为日常用度,只是这些账目与银两全部由他管着,包括罗英也不得插手。?至于老姜头,他依旧专司为当物估价,这手艺可不是吃干饭的,没个十年八年的打磨,还真做不来。

    就拿孙管事来说,虽然算盘打的精,但若是拿只花瓶或一副字画来,他也是估不出价来的。

    这三千两银子可不能小看,在罗龙文之前强行盘下的店铺中,很少能有这样的待遇,而除了账房管事之外,要么是伙计,要么是估价之人,总要再多派些来,而若一当铺中,非但只有孙管事一人,而且带了银两,真是难得。

    仲逸心中清楚,这都是当初待价而沽的结果。

    换做一般店铺,得知罗龙文的势力后便乖乖顺从,不管是何条件,皆一一答应,且不向外人提及。

    而当初仲逸在大顺赌场拆穿瘦猴的骗局,又索得五千两银子,瘦猴那一把镶着宝石的短刀与价值不菲的“玉鸡”却不翼而飞,令他偷鸡不成蚀把米,后来仲逸到了石林院,罗英却趁着夜色又将那小子教训一顿,结果却换来了这样的特殊待遇。

    果真是用拳头与智谋得来的东西,远远要比一味的顺从、耍嘴皮子得来的东西可靠的多。

    当初开当铺时,仲逸就为引起罗龙文的注意,现在看来,确是给这位严家门下的中书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是这接下来的戏该如何唱,就要拭目以待了。

    “少东家好”,见仲逸走了进来,孙管事急忙上前打招呼,那模样真如主仆一般,丝毫看不出是罗龙文所派。

    “东家来了”,老姜头见状也向仲逸打声招呼,他一如往常,并未刻意奉迎,只是对那孙管事的无事献殷勤颇为反感,这真不是他的风格。

    当铺中的事依旧由老姜头打理,伙计有罗英负责,虽说孙管事管着账目,但店中每笔开支,老姜头与罗英同样心中有本账,如此大家倒也各自合了心意,心知肚明,无须再多言语。

    仲逸自然无须特意向孙管事安排什么,随意客套几句也就是,多说也无益。

    “少东家,在下有一事不明”,孙管事凑上前来:“一直都是少东家在打理店里的生意,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老东家当铺琐事杂烦,没有多年的经历是万万开不得,少东家年纪轻轻,如何能做的了”。

    果真如石林院老庞头所言,当初自己开当铺时唯独忽略了这一点,只想着与袁若筠搭伙,那个比自己还年轻的真东家,总不能担当此任吧

    这孙管事,人矮眼睛小,心眼可真不少。不过这等小事,岂能



第139章 耳边响起驼铃声
    若一当铺临街一个茶馆中,才进了包房,袁若筠便自豪的向仲逸炫耀起来:“既然师父要入仕,筠儿便给你寻个机会,晚饭约了几个人,只是还得要换身女儿装来”。

    “换装”仲逸不解道:“到底请了些什么人还用的着你袁大小姐亲自换装”。

    闻听此言,袁若筠便猜出大概:准是自己平日里贪玩儿没个正经,师父这次又不相信了。

    “你听好了,为了师父的前程,筠儿这次不是开玩笑的”,袁若筠扳起指头,口中念念有词:“吏部郎中的公子、刑部侍郎的大小姐,还有都察院副都御使的侄子、大理寺卿的外甥女……”。

    果真是大户人家,这平常交往之人皆是官宦之后,想必在这些人的口中,也会向别人说起,他们的朋友中有一个“礼部侍郎家的大小姐”。

    “你这不是胡闹吗”,仲逸气不打一处来:“早就对你说过,不要插手此事,你当这是过家家莫说是我还没有做官,即便真的做了,你叫这些人干什么人家认得你袁大小姐,又有谁认得我”。

    袁若筠依旧嬉皮笑脸强词夺理:“这有何难一回生二回熟嘛,这些都是些仗义的人,很好处的”。

    仲逸笑道:“你若是再胡闹,我便不认你这个徒儿,且将你女扮男装之事告知于你的朋友,与你开当铺的事告知你爹爹”。

    如此一说,袁若筠有些急了:“师父干嘛生这么大的气你若都告知了,对你有什么好处莫说别的,单说这当铺,要是让我爹爹知道了,你还能开的下去吗”。

    “我有何可怕的大不了回山东济南府祖籍便是”,仲逸不以为然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可不像你袁大小姐,本来就一无所有”。

    如此这么一说,袁若筠倒确实有些害怕起来,别看平日里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但说到正事,她还是打心眼里对这位年轻的师父有几分忌惮。

    “既然如此,筠儿不管便是”,袁若筠的语气立刻缓和了下来,只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又嘟囔了一句:“真是好心当了驴肝肺,没趣,一点都不好玩儿……”。

    二人稍坐一会儿,仲逸便唤来店家结账,袁若筠急忙跟在后面:“既然不去赴宴,那今日你去那都带着我,一个人闷的慌……”。

    仲逸连连摇头:“带着你作甚我要回家,你快回去吧,免得令尊大人又担心”。

    袁若筠喜出望外,一脸欢喜的样子:“对啊,还没去过你们住的地方,如此岂不是正好一块看看阿姐,我爹那边你不必担心,晚饭之前不会回来”。

    执拗不过,仲逸只得答应了她的请求,反正师姐闲来无事,也好与她一块说说话,权当是解闷了。

    二人随意走在大街之上,袁若筠左看看右望望,在她眼里,似乎永远有看不完的景儿,处处都是稀罕的好玩之物,可只要盯着某处细细看一会便立刻没了兴趣,继续寻觅下一处场景了。

    三分钟的热情……

    一阵驼铃声随风而来,放眼望去,一只驼队迎面而来,每只骆驼左右搭着两只箱子,上面一个大大的“药”字不难看出里边装的是中药材,看这架势确实是个不小的量,足可以为几家药铺铺货。

    牵驼之人服饰与京城众人稍有差异,加之常年风吹日晒所致,肤色黝黑或灰黄了些,如此一番景致,确实有些格格不入。

    “好大的骆驼,这个铃铛真好玩儿”,物以稀为贵,平日里见过马队、牛群,眼前的这幅景象倒是让袁若筠大开眼界。

    “师父什么时候带筠儿去乌斯藏、朵甘等西北诸司,那里一定很好玩儿”,袁若筠的玩性又起,仅是几只骆驼与铃铛就能让她浮想联翩。

    西北诸司各地常年大多缺雨多旱,其中不乏一些高山沙漠之处,加之地势高、砂石遍地,如此地形虽不利于农耕,但却生出了一些特有的药材。

    俗话说一



第140章章 老东家
    晚饭时分,京城西街老坛酒楼。

    罗英正与回春药铺的刘小二人等人饮酒说笑,为免于生疑,他干脆将隔壁布行的小亮子、对街茶馆的黑墩儿一起叫来,都为左邻右舍,吃吃喝喝,今晚又可快活一番了。

    难得来这里放开了吃喝,这家酒楼饭菜相当了得,尤其是独特的酱黄瓜与卤肘子,色香味俱全,再配上霸道的老酒。劳累一天,三五友人相聚谈笑,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

    罗英之所以选这家酒楼,自然是显出自己的诚意,只是除了因为酒醇菜香外,还有一个原因:此处距离街中心较远,位置又较偏了些,所以价钱也就能省了许多。

    果真是干一行像一行,自从来京城跟着仲逸开当铺后,做买卖的本事没学会,罗英这精打细算的技巧倒是掌握了不少。

    短短一会的功夫,四只大肘子,大盘酱黄瓜被一扫而光,半坛老酒下去,这帮人都是些能吃能喝的主儿,接下来一壶酒是打不住的。

    “小二兄弟,白日里我们见西北的驼队送来不少药材过来,可这一个下午也没见你忙活,你该不会是偷懒吧”,罗英见众人喝的差不多了,便随意开口闲聊起来,话题却是依旧放在这药铺之中。

    啧啧,刘小二再饮完一杯,他撇撇嘴巴,不以为然的望着罗英:“偷懒你我四人都与各自的东家沾亲带故,岂有偷懒的道理只是你们有所不知,我们药铺的规矩是:各地刚送来的药材都要经人查验之后才入铺,之后再磨碎、称斤、归类,这才可以用之”。

    布行的小亮子为他再添一碗酒,微微点头应着:“这倒也是,我们布行也是如此,成卷的布匹须要经逐一查验,其中难免有脱线、掉浆、褪色之处,应好好看看,之后才可做成衣……”。

    罗英急忙与他碰杯,看来布行的这小子醉的差不多了,连重点话都听不出来了。

    四人中,黑墩儿的酒量最好,也最是粗心大意,他这人最不喜细活,平日里烧水放茶没少犯错,好在生的嘴皮子溜、能说会道,由于东家是亲戚,这才日复一日的干了下来。

    此刻,黑墩儿正用他一贯的口吻说着此事:“就你们能,还查验个屁啊,实话告诉你,去年的茶与前年的茶,去年八月的茶与六月的茶,倒进壶里,你能品的出来吗除了那文人墨客、好茶之人,一般人知道个甚”。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放下茶碗,用异样的目光望着黑墩儿,那神情分明是在说:‘难道你平日里给我们喝的都是陈年劣茶’。

    黑墩儿才不管这些:“莫要这样看着我,你们药铺不也一样吗谁知那药是什么时候的,还查验个屁啊”。

    唏嘘,去你的吧……

    四人继续碰杯说笑,只是黑墩儿这话倒是让罗英感了兴趣。

    ……

    从老坛酒楼出来后,街上行人明显少了许多,四人皆喝的醉意上头,踉踉跄跄的道别一声,之后便各自回家。

    回到若一当铺后,罗英困意十足,随意躺了下来,片刻后便鼾声四起。

    大约一个多时辰,罗英只觉得一阵紧迫感,喝的有些多,只得懒懒起身去了茅厕,痛痛快快的放了一通水来。

    窗外月色正明,罗英立刻清醒了许多:“既然那刘小二说有人要查验药箱里药材后才可归铺,如此说来里边的东西还未动过”。

    “月色正好,何不去隔壁光顾一番”,罗英暗暗笑道:“都是这贪杯惹的祸,差点误了正事”。

    夜色中,一个身影慢慢向隔壁的回春药铺靠去……

    次日清晨,若一当铺准时开门,老姜头准时来到柜台前,罗英有些懒床,起的晚了点,才下楼就看见孙管事也缓缓走了进来。

    这个小老头,果真是罗龙人派来的,虽没有老姜头勤快,倒也不敢偷懒半刻,只是今日来来这里,还有一件事:那便是等着老东家来。

    罗英向两个伙计吩咐一番,他便懒懒坐了下来,昨晚在隔壁的药铺耽误了些时辰,睡的是少了些,精神不是很佳,有些心神不宁。

    当然,他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昨日仲逸早有叮嘱,一定能找个老头来应付



第139章 耳边响起驼铃声
    若一当铺临街一个茶馆中,才进了包房,袁若筠便自豪的向仲逸炫耀起来:“既然师父要入仕,筠儿便给你寻个机会,晚饭约了几个人,只是还得要换身女儿装来”。

    “换装”仲逸不解道:“到底请了些什么人还用的着你袁大小姐亲自换装”。

    闻听此言,袁若筠便猜出大概:准是自己平日里贪玩儿没个正经,师父这次又不相信了。

    “你听好了,为了师父的前程,筠儿这次不是开玩笑的”,袁若筠扳起指头,口中念念有词:“吏部郎中的公子、刑部侍郎的大小姐,还有都察院副都御使的侄子、大理寺卿的外甥女……”。

    果真是大户人家,这平常交往之人皆是官宦之后,想必在这些人的口中,也会向别人说起,他们的朋友中有一个“礼部侍郎家的大小姐”。
1...4546474849...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