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知道了杨道身上发生的事情,解祯期却让他不必担心。遇上风暴属于天灾,虽然损失巨大,却不能尽怪罪于他。

    而他以千总之职,代理一卫指挥使,绘制整个东洲大陆地图,了解当地民生,这都是大功。

    整体来说,他是功大于过,最多也就是功过相抵,继续当他的千总。

    解祯期没有跟他细说的是,以他对朱瞻基的了解,杨道以千总之位临时接任舰队指挥使,而且圆满完成了任务,不出意外,将会大赏。

    至于那死去的一千一百人,对杨道来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同袍,但是在上位者的眼里,不过是探寻世界的工具。

    只要能把东洲那边的情况了解清楚,再多的人也不是不能损失的。

    当然,话不能说的太清楚,让这个妹夫就这样患得患失地回去更好。要是让他胸有成竹地回去,让英明的殿下看了出来,反而会坏事。

    从刘家港回应天府,全部都换上了蒸汽帆船,虽然是逆流,舰队一日夜即可抵达。

    而舰队的归来,也的确打破了应天府的僵局。

    朱瞻基对东洲的重视,其实远远超过了南洲。

    后世的澳大利亚铁矿,金矿,铀矿,煤矿的确非常丰富,但是也只是相对而言。

    澳洲总共只有七百多万平方公里,还大半是荒原和沙漠,许多地区不适合人类生存。

    而南美洲,加上北美洲,面积达到了四千多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都适合人类生存。

    美洲大陆上面的矿产,林木资源,物产资源,远超澳洲几十倍以上。

    所以说,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

    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势力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大明占据了美洲,就直接切断了欧洲人想要发展的基础。

    没有了美洲的资源,欧洲人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

    所以不仅在物产资源上,在战略部署上,美洲也要比澳洲重要的多。

    在朱瞻基的计划里,南洲和南洋地区是留给宗室和勋贵开发的,而美洲,以后是留给自己的后代的。

    现在除了将后世的新西兰留给自己跟蓝烟的大儿子朱祁铠,其他地方,准备都分封出去。

    如今舰队带回来了东洲的消息,整个舰队两三万人,加上来朝拜的各部落人士,东洲的消息肯定是隐瞒不了。

    一个比南洲更大,更富饶,还有更多土人的土地,显然是比南洲更加有诱惑力的。

    如何调整这方面的利益分配,就成了考验朱瞻基政治能力的难关。

    所以,朱瞻基就是想要故作矜持,恭请朱棣亲政也不行了。

    毕竟,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东洲的情况,他也不想朱棣胡乱安排,打乱自己的计划。

    就在知道舰队会回来的前一天,七月二十一日,朱瞻基吃过早餐,又来到谨身殿外跪下,递上了《恭请皇祖亲政折》。

    如今宫中的太监,包括王彦在内,都已经算是朱瞻基的人,他们立即让人过来为朱瞻基撑起顶盖,将折子递了进去。

    虽然众人都知道这是在演戏,但是戏要演全套,这个时候,任何人都不敢破坏这场默契的大戏落幕。

    东方的这片土地,虽然自古以来,为了王位,皇位,斗争的历史居世界之首,发生了无数壮阔的历史诗篇。

    但是禅让,在这片土地上也从未断绝过。

    从三皇五帝时期,禅让就已经出现,此后的周王朝,春秋战国,禅让屡有出现。

    自汉代以来,有详细历史记载的禅让,就发生了四十二次。

    最近一次,距今不到两百年,金哀宗完颜守绪禅位给金末帝完颜承麟。

    这些禅位,有些是内禅,有些是外禅,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基本都不会只禅让一次,然后继位者就迫不及待继位的。

    特别是内禅这种自愿禅位,基本上最低都要禅让三次,推却三次。

    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礼仪。

    朱棣的圣旨两次被大臣封驳,这都是意料之中的。等到了朱瞻基这里,即便是圣旨生效,他也还要推却三次,才会接旨。

    大殿中,朱棣看着面前朱瞻基的折子,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去东洲的舰队回来了,瞻基也就沉不住气了啊!”

    王彦陪笑说道:“舰队这次又带回来了价值两千万白银的金银,东洲现在变成了一块大肥肉啊!”

    不要说别人了,就是王彦也被舰队带回来的巨大财富给震撼住了。

    三年前,太孙带回了这么多的财货,是跟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并且只有一大半是金银,剩下的都是各种物资。

    但是这次,据说带回来的几乎全部都是黄金和白银,而且,黄金的数量比白银更多。

    如此富饶的东洲,可不是矿产还在土里面的南洲,如何不让人心动呢!

    朱棣前些日子就看到了舰队派人送回来的密信,看到舰队这次带回了将近两百万两黄金,六百万两白银,都被震撼的不能自抑。

    他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一笔金银,就连自诩富可敌国的撒马尔罕,也不过收获了不到二十万两黄金。

    他早已准备,等舰队回来,他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这么多的黄金堆在一起,有多大一堆。

    对朱瞻基来说,不到两百万两黄金,不过是十二万斤,六万公斤,也就是六十吨。

    这笔财富相对个人来说,已经不少了。但是相比要把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的大明来说,依旧少的可怜。

    即使全世界的黄金加起来,也不足以作为货币。

    用黄金做货币,只会出现货币短缺,永远不会通货膨胀。

    经济真正想要发展,只是依靠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以白银为辅,只要白银短期之内产量不会大幅度提升,不会贬值,大明的金融就是稳定的。

    现在,东瀛的白银,墨西哥的白银,南美的白银产区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个担心也不会有。

    以白银来流通,黄金来稳定,一两百年以内,不用担心货币泛滥导致物价上涨。

    整个世界的贸易流




第一三九章 东南不同
    七月初一之后,不论是朱棣,还是朱瞻基都不肯上朝,也都不肯出来主事。

    但是到了七月二十二这一天,爷孙俩却一起出宫,来到了阅江楼码头,迎接返航的东洲舰队。

    朱瞻基迎接他们,是因为他们是自己派出去的,而且他们在东洲的收获,超出了自己的期望,必须要给他们这个荣耀。

    而朱棣前来,纯粹就是为了这一百多吨金银。

    在封建时代,特别是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美洲的金银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时候,这么多的金银绝对是一笔大数字。

    从远古时期,到秦汉时期,甚至到唐宋时期,整个世界的金银数量都非常短缺。

    以宋代为例,当时不仅金银短缺,连铜也短缺。铸币用的铜不足,以至于民间的铜器,那都是价值不菲。

    钱币跟不上流通的需要,不仅金银铜,丝帛,布匹,就连铁钱也流通于世。

    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

    “交子”的出现,是东方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东方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元代以来,大批的民间金银流失,更多的被蒙元人掠夺,修建寺庙,铸造铜器。

    民间货币的极度缺乏,纸币的不被认可,让民间贸易重新回到了以货易货的时代。

    明初的货币短缺是非常严重的,不要说民间贸易了,就连官员俸禄,也都是发米。

    也就这几年北明山铜矿开发,海外贸易频繁,运回了大量金银,才缓解了一部分金银短缺问题。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优势是杜绝了民间金银转运和交易,全部利用银行来调节,才能真正缓解金银短缺问题。

    因为东方的老百姓,实在是穷怕了,太喜欢存钱了。

    不仅仅是老百姓,就连那些商人,也都喜欢在家中囤积大量金银,导致大部分金银被埋在地下。

    有了银行调节,金银都必须通过银行流通,这才真正缓解了货币短缺问题。

    但是,银行的货币虽然多,却被分散开来。像这样将近两百万两黄金摆在一起,还有两倍的白银,即便是朱棣,也没有亲眼见过。

    阅江楼码头的盛况,相比半个多月前朱棣回来的时候,规格降低了不少。但是皇上和太孙亲自迎接,这里的安保依旧非常严格。

    朱棣和朱瞻基虽然亲自到码头迎接,却不是一开始就来,而是等舰队全部从船上下来,在码头上摆好了方阵,才姗姗来迟。

    海军,陆军代表,所有的内侍,官员们加起来近万人。除了船上必要的留守人员,按照不同的身份,分列成不同的方阵。

    在他们的身后,才是一万来自东洲大地上各个部落的代表。

    大明虽然经常可以见到异族,但是像这样一下子来一万人,还是让不少看热闹的百姓感到震惊。

    而更震惊的还是这些印第安人,他们最繁华的城市特诺奇蒂特兰,库斯科,不过是只有大明皇宫大小的城市。

    看到这漫无边际的巨大城市,看到这密密麻麻的人群,每个人的身上都穿着精美的衣服,他们如何能不震撼。

    当他们踏足在码头上平整的水泥地面,不少人就忍不住摸了摸这地面到底是怎么修建的。

    当朱棣与朱瞻基乘坐龙辇来到码头上,他们不用大明的通事介绍也知道,他们这些人的王,已经到了。

    相比八匹纯白高头大马拉着金碧辉煌,像一座宫殿的龙辇,库斯科原本的王维拉科查登时觉得,他的那需要八十个人才能抬起来的肩辇,丑陋的如同小孩子的玩具。

    美洲两大王国,阿兹特克王国,库斯科王国,他们是所有来宾里面地位最高的。

    因为美洲其他土著,只能算是部落,只有他们两个国家,才有了国家的雏形。

    阿兹特克因为开始与大明的作对,被易信杀了不少人,特别是后来死尸造成的鼠疫,让他们的人口下降了一半以上。

    现在他们必须依靠大明,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阿兹特克这个国家,本来就是三家部落的联盟,几十年来,他们南征北战,打压了不少民族,才将地盘扩大到后世的墨西哥城周边。

    在其他小部落投靠大明之后,他们要是不投靠,就有亡国的可能。

    而库斯科王国就是印加帝国的前身,他们的首领维拉科查也算是个贤君。

    而且印加帝国与阿兹特克不同,他们的强势已经有一百多年。这个国家是没有没有私人财富的,所有的人,包括财物全部都属于国王。

    也就是说,一个国王,可以对管辖的平民,包括贵族予取予夺。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维拉科查臣服之后,他们的平民才会将全国各地积存狭隘的金银,全部主动地交出来。

    当然,候显没有竭泽而渔,他指定朱瞻基是想要发展东洲大陆的,所以掠取的是一些浮财,没有动他们的根基。

    而且在东洲的一年多时间里,除了专心培育橡胶树,金鸡纳树,就是教会当地人更多的技能。

    这也让候显成为南美印第安人心目中的神。

    维拉科查他们将候显当做神,但是现在,他们心目中的神,却拜倒在其他人的面前。

    礼炮声响起,七声礼炮是君王迎接功臣的最高礼节。

    印第安人在跟大明人接触的两年时间里,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一些大明的实力。

    他们不再将火枪和火炮的响声当做天神发怒,但是在这样庄严肃穆的时刻,突然听到炮声,依旧惶惶不安。

    然后,码头上,数百鼓手,锣手,和唢呐手组成的乐队开始演奏,这雄浑的音乐声响起,不少印第安人都被迷住了。

    朱棣和朱瞻基下车,所有人跪倒在朱棣和朱瞻基的面前,包括那些依旧处于目不暇接状态中的印第安人。

    三拜九叩的大礼之后,朱棣亲自上前扶起了候显,而朱瞻基上前扶起了易信。

    他们两人一去三年,圆满完成了朱瞻基赋予的任务,而且还超额完成。现在带回来了这一万印第安人,几乎将整个美洲的土著部落一网打尽。

    这些人来到大明,接触到大明先进的文明,回去了以后,自然会因此向大明学习。

    那个时候,再派出官员前去教导他们,事半功倍。

    候显是内臣,见礼之后,就跟在了朱棣的身边,而易信是武将,这个时候依旧只能跟手下待在一起。

    朱棣今日放下了皇帝的架子,像一个普通老翁一样,与一帮将领一一见礼,不时还笑呵呵地拍打着将士的手臂,勉励几句。

    昨日晚间,舰队就已经抵达了新江口水寨,今天上午才进城。

    他们抵达新江口水寨的时候,就得到了消息,皇上已经下了禅让诏书,而议长蹇义也已经接了。

    只不过,太孙殿下却一辞诏书,如今还没有答应。

    但是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已经代表了权力的顺利过渡。

    不管在什么时代,禅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皇位的交接,也就意味着权力的更迭。不仅仅是皇位的更迭,更是新旧势力的更迭。

    这种新旧势力的碰撞,才是最危险的。

    不过朱棣跟朱瞻基之间,却有一个历朝历代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朱棣西征。

    朱棣西征,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三年的西征给了朱瞻基足够的时间,将大明社稷牢牢控制住。
1...244245246247248...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