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因为他不是王子,没有自己的国家需要管理,也不想去当一个官员,他只想做更多的研究。
这一日的天公并不作美,虽然天上没有下雪,但是气温很低。
所有等在太学的学生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也没有一个人抱怨。
能够近距离地接触皇帝陛下,对大部分学子来说,都不是常有的事。
达芬奇来到预定安排好的位置,内心忍不住有些失望。因为他们基础附学大部分都是外国的一些王子学习,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安排的位置比较靠后。
而且,前排的位置才是那些王子们的,达芬奇几乎被安排在最后的位置。就是皇帝陛下亲至了,他也只能隔着许多人才能见到陛下。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因为朱瞻基故意想要给他一个靠近的机会,今天还特意安排了会见异国王子的程序。
未正,也就是后世的下午两点整,朱瞻基的悬挂着大明龙旗的专车开进了太学的校园。
朱瞻基一下车,全校的超过五千师生就齐身长揖行礼。“见过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隔着不远的距离,达芬奇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的帝王。
他的身材高大挺拔,不怒自威,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看起来犹如中年。
他的身上带着一种天生的气势,在千万人中,他永远是最吸引人的那一个。
在欧洲的时候,他曾经在佛罗伦萨见过教皇。在他看来,那位上帝的代理人不过是个腐朽的老头子,可是这位皇帝陛下,却如同是神。
这位皇帝陛下下车之后,接受了全校师生的行礼,并没有直接进入礼堂,而是依次来到了不同的方阵之前,跟一些学生代表叙话,勉励他们一番。
而被接见过的方阵,在讲师的安排下,开始排队进入礼堂等候陛下训话。
很快,皇帝陛下就来到了他们这个附学的基础学院前面,达芬奇与其他学生一样,用充满崇拜的眼神望着陛下。
是他,打造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是他,让全世界的各国之间开始了大型贸易。
是他,引导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
是他,维持了这个谈下的秩序。
在来到大明之前,达芬奇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来到大明以后,他才确定了这个世界有五大洲,四大洋,在无垠的海洋之中,还有无数的小岛。
在来到大明之前,他根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先进,还以为佛罗伦萨,克里特岛就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地。
可是来到大明,才知道原来大明现在都几乎不用马车了,各种汽车,自行车,火车,拖拉机,甚至连天上飞的飞机都已经有了。
而电力的利用,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盏电灯就能让一间屋子亮如白天,已经安装了路灯的应天府就是一个不夜城。
在欧洲,贵族过的也是落后的生活,他们甚至不如大明的普通百姓过的先进与幸福。
这里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最美味的食物,最和平的环境,最有效率的政府。
而且一切,都是这位陛下带来的。
他已经学过了历史,知道大明在五十年以前,虽然比一般国家富足,但是富足的程度也很有限。
大明的火速发展,主要还是最近五十年的成就。
在大明,所有人都心满意足,只有原本的儒家感到失落。
以前是大明官员基地的太学,在五十年前都有一万多学生,但是现在,如果不算异国王子们的附学,人数只有不到五千了。
儒学虽然依旧是大明的精神精髓,但是只懂儒学的官员,根本没有机会担任重要职位了。
任何官员,都要有专业技能。
可是,他们这些异国之人,想要学习专业技能却不能。
今日被安排在最前方有锡兰王子和几个学业比较出色王子。锡兰王子之所以被安排在前方,主要是因为锡兰国在前段时间挖出了一颗巨大的蓝宝石,这颗蓝宝石被锡兰国进献给了皇帝陛下。
蓝贵妃非常喜欢这颗宝石,能让蓝贵妃开心,皇帝陛下自然也开心,为此,还特批了一批退役的燧发枪,免费送给了锡兰国。
达芬奇紧张无比,用手摸了摸怀里的文稿,然后拿了出来。
陛下已经接见完毕,准备要离开了。他不能错过这个时机,所以他退出了方阵,想从旁边绕到前方。
负责维持秩序的一个年轻讲师低声喊道:“利奥纳多,你想干什么”
达芬奇装作没有听见,举起了手里的文稿,快读向前冲,大声喊道:“陛下,化外小民有设计进献陛下。”
他很意外的是那些平日被宣传的很凶的锦衣卫并没有拦他,可能是他年龄小,并没有让他们紧张。
他很幸运,因为陛下的目光被他吸引到了。那双锐利的仿佛能刺入人心的眼睛在达芬奇的身上扫射了一圈,然后说道:“让他过来。”
两个锦衣卫的壮汉已经拦住了达芬奇,不过他们并没有动粗,只是在他身上从上到下摸了一遍,没有发现有凶器,就放开了他。
达芬奇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可是越是靠近这位皇帝陛下,他就越是紧张,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耳朵已经失去了作用,听不见外面的声音,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被一个壮汉按住了肩膀,达芬奇才从这种迷茫中清醒过来,他连忙跪下,双手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文稿。“化外小民利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拜见皇帝陛下。”
朱瞻基让人接过了文稿,打开一翻,果然是他以往的一些设计和猜想。他露出一丝微笑问道:“利奥纳多,我听说过你,据说你来大明进学,还是我的公主资助你的。”
达芬奇跪下说道:“小民自愿成为永衡公主殿下的骑士,今后当以守护公主殿下为己任。”
“倒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不错,起身吧。”等达芬奇站起身来,朱瞻基又问:“你今日向朕进献这些设计,意欲何为”
达芬奇看了一眼面前的皇帝,立即又低下头来。“小民想要成为大明子民,能进理工学院进学,学习各种格物知识。”
听到竟然是这个目的,朱瞻基更开心了。一个自愿归附大明的科学家,可要比大明多了一个属国更有作用。
达芬奇今年才十四岁,正是一个人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时候走上科学研究的正确道路,朱瞻基很期待他的成长。
恐怕比起前世的他,这一辈子的成就更大。
不过,演戏要演全套。虽然早就知道达芬奇的这些设计和猜想,朱瞻基依旧装作不知道。“你的这些文稿朕先收下了,今日回去看看,如果你符合朕的期许,入籍大明之事,朕会为你办妥。”
“谢陛下,小民一定认真学习,以后为大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小插曲即使在当日,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可是却彻底改变了达芬奇的命运。
第二日,还在上课的达芬奇就被几个穿着研究员
第三十章 总攻
十二月初,林汉伦与母亲宁国公主回到了已经离开一年的应天府。
虽然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这十个月来,林汉伦大部分时间都在条件艰苦的战场上,经历了铁血的淬炼,如今的他,已经觉得跟繁华的京城格格不入。
极西的战火对偌大的大明没有丝毫影响,处处依旧歌舞升平。
想到在极西受苦的战士们,林汉伦的心中难免有些郁结。
宁国公主却反过来安慰自己的这个儿子。“林家的强大,是建立在当初随你祖父,祖母前往唐林城的山东百姓身上的。正因为我们流血流汗,所以林家如今才能占据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没有人跟我们相争。不要说侯爵府,就是公爵府,亲王府,又有谁比我们的土地更多!”
“万事皆有代价吗”
宁国公主怅然地叹了口气,神态之间有一丝茫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吧……”
年岁渐大,林汉伦也渐渐明白长辈之间的缘分。自己的母亲身为皇后亲出的公主,却嫁给了平民出身,而且资质一般的父亲。
母亲的心里是有些不甘的,所以在遥远的极西,她依旧活在自己年轻时候的梦里。她一直维持着自己身为公主的荣耀,从来不肯主动融入唐林城。
父亲是爱她的,所以一直宠着她。奶奶出身平凡,对这个出身高贵的儿媳高贵做派,并没有多少怨言。
不管这个儿媳有多豪奢,也都尽力满足,从不约束她。
因为她想通过这个儿媳,让自己林家成为大明的豪门贵族,让林家的子孙,像一个贵族,而不是草莽。
这些年来,要不是奶奶一力支撑,在祖父和两个叔叔死后,唐林城恐怕早就没落了。
所以林汉伦早就明白,自己一定要努力,不能让奶奶失望,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日子过的不畅快。
所幸这些年唐林城周边矿产出产的多,几次西征,也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唐林城虽然因为有外敌,压力大一些,但是论起财富和势力,在整个大明的范围内,都是一等的。
经济的压力不大,军事上的压力却不小。
今年要不是皇外祖提供了连发枪,恐怕林家也仅仅只能自保。
小时候,林汉伦还曾经埋怨过皇外祖,认为大明如此强的实力,为何不直接消灭了敌人,偏偏让林家独力面对敌人。
但是现在,他已经明白了过来。这是皇外祖给林家的机会。如果是朝廷派兵消灭了敌人,那林家的作用就降低了。
那个时候,林家还能有现在的数万兵力吗不能!
林家是皇外祖故意留下来的一直磨着的刀,要始终保持锋利。
这也是林家的未来,是他的使命。
对唐赛儿心意,他也逐渐明白了过来。她的这个祖母一辈子都在抗争,为林家的命运努力。
这次西征,是她一辈子最大的梦想。
以前是因为兵力太少,抢了地盘也守不住。
但是现在,林家的地盘上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祖母要一次性把那些白人打怕,给自己的子孙留下更大的家业。
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帮祖母的有限,但是他一定能帮祖母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
“母亲,这次到了京城,皇外祖那里,还要你多讨好一番。永衡姨那里,因为今年夏天时候的行动,得到了皇外祖的嘉许,这也说明,皇外祖并不忌讳你们这些女儿干政。”
宁国公主却摇了摇头说道:“你想的太简单了,你又怎么能比得上我更了解你的皇外祖何况,永衡插手的是外事,真正涉及到军国大事,我插手越多,越是坏事。
身为皇后的亲女,从小她接受的教导可要比一般的公主多了许多。
她很清楚自己父皇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从不愿意在家国大事中间掺杂私人感情。
永衡是钻了个空子,利用自己在欧洲的便利条件,帮助通政司在他们力不能及的环节提供了一些帮助。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直接参与到大明的直接利益分配环节,所以,她们的父皇才会大为嘉赏。
可是现在不一样,唐林城要主动开战,涉及到大批的军用物资,甚至包括军队的调拨,资源分配的倾斜。
她如果真想为林家多要点好处,自己反而不能插手太多。
哪怕她现在是林家的儿媳,唐林城的女主人,但是首先,她是父皇的女儿,是大明帝国的公主。
林汉伦有些失望,可是宁国公主又说道:“我们一起去见你皇外祖,我只负责向他哭诉唐林城的日子过的苦,剩下的事情都要你自己做。记住,除了你皇外祖,任谁那里的关系你都不要去跑。这个帝国,永远是你皇外祖的!”
听到母亲的话,林汉伦这才慢慢想通了这里面的干系。他突然发觉,这个原本在他眼里娇生惯养,只会花钱,只会享受的母亲,其实一点也不像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虽然只是一年没有回来应天府,但是在此来到应天府,林汉伦就已经觉得跟不上时代了。
应天府刚出现的电话,竟然能够千里传音。而如果电话线路接到唐林城去,那岂不是说,今后人在唐林城,就能直接跟皇外祖对话了
而如果电话普及开来,那么哪里除了天灾,哪里有了战事,应天府这里也很快就能知道。
回来的第二天,宁国和林汉伦就得到了朱瞻基的召见,看过了唐赛儿写的厚厚一叠军情汇报,朱瞻基又询问了林汉伦在军中的所见所闻,就打发他去国防部,跟那些参谋部的将领讲解连发枪在广泛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林汉伦连向朱瞻基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打发出宫,内心难免有些郁闷。
留下了宁国公主在跟前,看着她素净的衣服,朱瞻基叹了口气。“既然回来了,你就在京城留到你母后满孝再回唐林城吧。”
宁国公主却不愿接受这样的安排。“父皇,婆婆西征,汉生坐镇后方,连汉伦都要随军,女儿怎能一人留在京城享福”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唐林城是什么做派,唐林城多你不多,少你不少。”
“可是女儿只要留在唐林城,不就能让民心安定吗这不也是我这个公主最大的作用吗”
朱瞻基听出了她语气里面的怨气,却没有放在心上。“你是皇后嫡出的公主,嫁于林汉生的确有些屈尊。可是如果不是林汉生这样的男人,不是唐三姐这样的婆婆,你能过得这么畅意吗林家这些年的处境的确比别人家苦一些,可是林家的财富和兵力,难道不是大明勋贵世家里面最大的吗
这次,不仅你要留在京城,就连汉伦,朕也不会放他回去。因为朕这一次,要彻底解决林家的后顾之忧。”
宁国凤眼微瞪,看着朱瞻基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朱瞻基又道:“以前是因为人口太少,所以朕放任那些斯拉夫人不去管他们。但是现在唐林三城有了一百多万人,河中都督府也有了两百多万汉人,只要一场大胜,将斯拉夫人打疼,赶走,你们这些人有二十年发展,人口已经勉强能守住疆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