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狠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下出水

    尸体都已经臭了,也不知饿死了多久,从那以后再遇到村子阿瑶不敢进去,她怕孩子们染上了瘟疫。

    后世人很难体会,古代青黄不接是何等恐怖,无数断粮的家庭饥饿而死,实乃世界上最为残忍的屠杀。

    阿瑶有时会喃喃自语,带着伤感道:“我以前只知道李云大哥来自河北,却不知道河北竟然穷苦到这般模样,田地都荒芜了,长满了野草没人种,李云大哥他…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种地方,难怪他经常说,做人一定要先吃饱饭,他小时候肯定每天都很饿……”

    ……

    河北道就是这样,田地荒芜缺少人烟。

    纵观历朝历代,这里都是兵灾泛滥之地,要么是外族入侵,要么是自己内斗。

    比如两晋之时的五胡乱华,受创最严重的就是河北,那个时期的河北百姓被称作‘两脚羊’,是外族串在棍子上烧烤而食的粮食。

    好不容易撑到五胡结束,河北道终于盼来了隋朝兴起,结果隋炀帝远征高丽,穷发民夫百万人次之巨……

    河北道再次倒霉!

    因为距离辽东最近!

    既然离的最近,那么征发民夫不征你征谁

    于是河北道百姓继续受苦。

    后来隋朝要垮了,他们以为可以逃离水深火热,结果天下各路反王又掀起烽烟,为了逐鹿中原打生打死,这其中就有河北道的反王头子刘黑闼,率领手下和李家打了许多年的硬仗。

    打硬仗听起来热血,然而苦的还是老百姓,当年河北道那些大战,几乎杀的十室九空,即使大唐已经建立十年,河北道仍旧没有恢复元气。

    就连李世民都心怀愧疚,经常仰天叹息一声道:“朕于河北,杀戮太甚,若有机会,当弥补之……”

    可惜眼下的大唐整体都很穷苦,皇帝想弥补河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阿瑶带着孩子们长途跋涉,几乎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但是这位性格坚韧的少女咬牙苦苦支撑,她不敢让孩子们看到她有任何疲倦。

    每到夜间之时,她要升起一团篝火,然后拿着棍子守在火边,目光警惕的盯着黑夜。

    篝火旁边孩子们睡的香甜,这些小家伙永远不知道,她们的阿瑶姐姐暗暗付出了多少艰辛。

    这一切艰难困苦阿瑶都能忍受,但她最难忍受的还是粮食缺乏。

    此前怪老头曾经给过主意,每隔两百里去往驿站购买粮食,刚开始的时候还行,但是渐渐不再奏效。

    不是那些驿站不肯卖,而是驿站里面也没有存粮。

    那些驿卒自己都要去打野味充饥,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卖给路人。

    仔细一问才知道,不是朝廷不给俸禄,而是俸禄都拿去接济了穷人,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驿站总是住满了逃荒的百姓,这些百姓一般都是饿的混混欲坠,只要不给接济转眼之间就会饿死。

    河北道的驿卒每年都要接济百姓,导致他们自己的日子困顿不堪,但是不接济不行,因为都是本乡本土的乡亲,驿卒一般都是当地人出身,他们狠不下心看着家乡父老饿死在面前。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阿瑶空有盘缠却买不到粮食。

    即使偶尔能在某个驿站买到一点粮食,很快也会被饥饿的灾民围住……

    这些灾民没有气力抢夺,只会跪在地上不断啼哭,阿瑶心地何等善良,以她的性格岂能见死不救

    于是买到的粮食转眼就没了。

    因为她有盘缠,偶尔可以买到粮食,所以越来越多的灾民跟着她走,渐渐竟然形成了一个百多人的小队伍。

    这让阿瑶更累了。

    因为跟着她走的都是老弱妇孺……

    她不但要照顾小孩,还要照顾那些老弱,也亏她性格坚韧不拔,如此的苦难竟能硬抗下来。

    ……

    这一路之上,阿瑶听的最多词汇就是范阳城。

    以前老百姓逃荒,基本是奔着长安,然而现在百姓逃荒,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我们河北道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阳城……”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面带憧憬喃喃自语,她手里还抱着一捆干柴,这是刚从山脚捡来的。

    老妪把干柴扔进篝火,然后气喘吁吁坐在阿




第176章【那个女孩,那般重要么?】
    少女哭了半天心力憔悴,却又惦记着孩子们明天的吃食,她慢慢扬起脑袋,语带茫然道:“义父,您说咱们能走到范阳么一百多个老幼妇孺,光靠您去打猎物肯定不行的的。”

    怪老头放眼看着黑夜前方,忽然骂了一声道:“这些狼崽子精明的很,老夫一回来它们就溜了,否则直接打杀了吃肉,也能再多撑几天。”

    阿瑶连忙伸手抓住他胳膊,语带担心道:“您自己身体不好,怎敢说去打杀野狼,义父不要担心了,我天一亮就去找野菜。”

    怪老头只是目光盯着暗夜之中,好半天才咬牙切齿道:“别人在范阳城里娇嗔卖好,你却带着一百多个妇孺苦苦支撑,倘若那个小子有点良心,他应该知道哪个最好。”

    阿瑶知道义父说的是谁,眼前仿佛浮现一个少年的影子,她喃喃呓语一声,柔柔道:“李云大哥他其实很累的……”

    怪老头怒哼一声,明显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道:“他在范阳丰衣足食,可知道你在路上餐风受苦”

    阿瑶仿佛陷入梦魇,语气柔柔喃喃,道:“李云大哥对我很好,他连一碗稀粥都要跟我分着吃,如果他知道我在挨饿,他一定会从天而降给我送粮食,就像神仙一样,出现在我的面前。”

    怪老头气的胡须乱颤。

    ……

    ……

    范阳城又发生了一件轰动的大事。

    西府赵王赚了大钱,却没把钱财塞进自己腰包,他雇佣了许多工匠,打造了整整五百辆牛车。

    就在今天早晨,旭日才刚刚升起,五百辆牛车整装待发,装载了满满当当的货物。

    什么货物

    粮食!

    整整五百辆牛车,装载的全是粮食。

    牛车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两侧护卫着三千个玄甲铁骑,天还未亮的时候就往城外赶,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才完全出城。

    出城之后,牛车队伍一分为十,每队恰好五十辆,静静停在原地等候着。

    过不多时,只见一只大龟轰隆而来,这大龟拉着一辆特殊打造的巨车,巨车之上装载了五倍于牛车的粮食,众人只见大龟背上站着一个少年,正是天下闻名的范阳城主李云。

    西府赵王!

    年方十六!

    出身大唐皇族,拥有天生神力,独力创办范阳交易中心,将一座废城变得繁华富裕。

    此时旭日从东方而生,将一片朝霞渲染的通红,忽然一道金光突破云霞,瞬间竟将整个天地照亮。

    李云站在大龟之上,一路轰隆疾驰而来,眨眼间就到了范阳巨碑之前,五百辆牛车正在静静等候他。

    李云目光慢慢扫去,发现车队已经分成了十支,每支队伍都有带队之人,个个都在仰头看着自己。

    程处默,李崇义,房遗爱,刘仁实,尉迟宝林……

    五个徒弟赫然在列,人人身上穿着精光闪闪的明光铠,并且背后各自插着一杆大旗,大旗的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

    李云忽然开口,道:“知不知道为什么让你们穿上明光铠”

    “知道!”

    五个徒弟同声答应。

    然后程处默策马而出,昂声道:“因为要让河北道的百姓别害怕,要让他们看见我们不会远远的躲开……”

    说着陡然拔出背后大旗,举起来奋力挥动几下,大声又道:“还有这杆大旗,也要让他们看见,旗上写的是大唐二字,百姓们见了才不会惊慌。”

    “不错!”

    李云点了点头,沉声道:“河北道久经战乱,百姓们见兵就跑,不但百姓如此,官吏也是如此,我们是要去救人,而不是去吓唬人,正因为如此,我才让你们穿上明光铠,虽然明光铠很沉,但是为师不得已而为之。”

    说着一指自己身上,大声道:“我自己领个头,也穿着明光铠,你们都知道我有轻若鸿羽的宝甲,但我依旧选择穿着明光铠甲。”

    五个徒弟郑重点头,端着架子大喇喇表示明白。

    虽然表示明白,其实压根不明白。

    但见程处默忽然凑了过来,小声讪讪道:“我说师傅啊,您到底打的什么算盘你可不要蒙我,我现在脑子很好使,你这一手肯定别有目的,根本不似嘴上说的简单。”

    李云看他一眼。

    程处默明显在自作聪明,略带得意又道:“百姓压根不认识明光铠,所以穿与不穿都是一个样,还有这杆大旗上的两个字,哼哼哼,百姓很少有人认识字……”

    李云再次看他一眼,轻轻道:“你说的这些都对,但你还是猜错了我的用心!”

    说到停了一停,接着道:“我这次什么谋算也没有,我是实实在在要让百姓认识这一切,他们以前不认识明光铠,可以,他们以前不认识字,也可以,但那是以前,今后不会了,我让你们穿着明光铠带着大旗,就是要走出这最为艰难的第一步,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百姓慢慢就会熟知,无论明光铠还是大旗,以后会慢慢深入人心!”

    说到这里再次一停,语带期盼道:“等到那个时候,河北道将会欣欣向荣,只要明光铠和大旗出现,百姓就会觉得生活有奔头……”

    程处默抓了抓脑门,这些道理他听的有些吃力。

    李云手臂一挥,沉声道:“世家欠我一百二十万石粮食,我等了足足半年才等来五百车,再也不能拖了,必须分发下去,眼



第177章 【失去天生神力?】二合一章节
    仅仅两个月过去,阿瑶已经变得面黄肌瘦,虽然她自己被苦难折磨的直不起腰,但是这个心地善良的丫头却觉得开心无比。

    因为那一百多口老弱妇孺再也没有饿死人。

    这一日清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许多小孩还在呼呼酣睡,老人们蜷缩在篝火旁边。

    阿瑶悄悄离开营地……

    她趴伏在地上一点一点往前挪,目光死死盯着荒秃秃的地面,因为最近睡觉实在太少,她两只眼睛有些红肿,但她努力盯着地面,不肯放过一根野草。

    挖野草!

    而不是挖野菜……

    逃荒的人太多,野菜已经没的挖了,现在得挖野草度日,然后把草根砸烂做成菜团子。

    虽然难吃,但是能活命。

    怪老头昨晚没回来,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寻找猎物,因为这一代全是平原,方圆五十里连个兔子都没有。

    阿瑶吃力的在地方趴伏前行,终于给她发现了一些青草,她心里甚是欢喜,连忙爬过去用手挖。

    也就在这个时候,她陡然感觉地面有些晃动。

    阿瑶有些茫然,随即苦笑一声,她以为自己是太困陷入迷糊,于是使劲甩甩小脑袋清醒一下。

    她双手再次刨土,继续挖着野草

    然而,地面又颤动一下……

    这次阿瑶感觉的很清楚,知道不是自己太困造成的假象,她双手攥着野草,茫然抬头而望,渐渐听到北边有某种声音,似乎正在不断向着这里接近。

    砰!

    砰!

    砰!

    那个声音很有节奏,仿佛一个庞然大物踏地行走,但又好像不是行走,因为节奏太快。

    听起来,像是奔跑一般。

    “难道是巨大的野兽”

    “不好,孩子们还没醒,老人们还在篝火旁……”

    阿瑶又惊又急,连忙吃力从地上爬起来,她正要发足奔跑,却觉得浑身酸软,她努力迈开步子,想要去通知那些熟睡的人。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阿瑶刚要迈出的小腿微微一颤。

    她的视线之中,隐隐出现一个黑乎乎的影子,那影子轰隆而来,不断向这边接近,由于速度极快,转眼便能看清……

    那是一只大龟。

    龟上站着一个少年!

    阿瑶茫然站在原地,手里还抓着刚刚挖到的草根。

    这一刻,天地都变了……

    她仿佛双耳失聪,似乎双眼也看不到颜色,天地间的一切停滞一般,只有那个少年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轰隆!

    大龟飞速狂奔,李云站在龟上放眼眺望,忽然看到路旁有个篝火未熄的小营地,他下意识认为又遇到一个逃荒的灾民队伍。

    他几乎想也不想,随手从大龟背上拎起两袋粮食,然后远远往地上一扔,口中大喊一声道:“坚持往前走,很快就能遇到运粮队……”

    说话之间,大龟拉着巨车已经轰隆驰过,因为声音太过巨大,把篝火旁边的老人小孩都惊醒。

    李云站在大龟上停也不停,只是再次大喊一声道:“这两袋粮食先给你们充饥,吃完之后坚持往前走,不用走到中午,你们就能碰到粮队,我是西府赵王,我还有急事……”

    一个‘有急事’的事字尚未说完,剩下的话语再也说不出来,他目光直勾勾盯着一个方向,那里站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少女。
1...6162636465...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