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狠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下出水
翟让忽然向他招了招手,语带严肃道:“孩子,老夫说的那个故事你不可小觑,这个世上有一些人,为了一件事可以付出终生,咱们道家分为两派,一派自古至今护持中原,另一派则是向往得道长生,希望长生的人都是疯子,那些去寻找毒药的正是疯子。”
李云微微有些不解,忍不住道:“既然他们追求长生,应该躲在山里修炼吧。”
翟让轻哼一声,道:“以前他们叫做隐门,确实躲在山中不问世事,结果发现埋头修炼屁用没有,于是又相信争霸天下能获得气运那一套,他们觉得有了气运才能修炼成仙,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他们祸乱的影子。”
说到这里停了一停,接着道:“比如在汉代之时,他们叫黄巾军,到了两晋时代,改头换面叫做香火社,后来到了隋朝又改名字,在江南一带弄出一个白莲起义军,其中比较出名的你应该听过,一个叫杜伏威,另一个叫辅公佑,这些都是道家隐门的人。”
好家伙!
李云有些咋舌,感觉脑袋发懵,听听这些名称,黄巾军,香火社,白莲教……
造反专业户啊!
打不尽,杀不绝,任凭你用天大势力去颠覆打压,过不几年这些造反专业户又会死灰复燃。
他愣愣看着翟让,道:“这些都是咱们师门的人”
翟让嗤笑一声,略带不屑道:“他们还没有资格,咱们乃是道家正派。仙山缥缈,俗人不可轻上。隐门已经走上邪路,所以老夫才让你小心。”
说着忽然严肃起来,郑重道:“你有天生神力,但是老夫怕他们真的找到诡异毒药,所以我必须让你学会武功,即便丧失力气仍然是绝世高手。比如你大师伯我,学艺之前只是个普通人,但我学会师门本领之后,寒铁长矛不弱于人,即便是你老爹和我厮杀,双方也只能打个平手,如果他没有擂鼓瓮金锤,我三矛之内能把他挑翻马下。”
“吹牛!”
李云在心里嘀咕一声。
当然这话他不敢明说,只能在心底腹诽,脸上还要装出崇拜之色,他怕翟让想起他刚才说人家是窝囊废。
这时翟让忽然把寒铁长矛拔起,语气隐约有些落寞,道:“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当初天下战乱纷纷,我跟你爹学的都是沙场厮杀之术,这并不能保你平安,所以我们的绝招教你给没用,你得另学别法,学那些提升自我的功夫。”
“比如我老娘那样
第180章 【摘桃子摘到李云头上?】
大唐,帝都,长安皇宫,五更天。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起五更睡半夜,这个词用来形容人的艰辛劳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五更天。
在古代没有钟表计时,古人就把晚上分为五个时段,每个时段通过打更的方式报时,而五更天大约等于后世凌晨的4:48左右。
古人活的很累,一到五更天就视作新一天的开始,这时候就要起床开始劳作,哪怕是当皇帝的也是如此。
五更天,其实还是黑漆漆的夜。
然而李世民已经醒了,此时正在被人伺候着穿衣服,伺候皇帝的是一位正妃,在后宫的封号换做阴妃。
她一边帮李世民梳洗,一边开始柔柔弱弱叹息,忽然哭哭啼啼起来,可怜巴巴道:“陛下,臣妾只有一个儿子。”
李世民微微一怔,略带不解道:“此言何意,为何啼哭”
阴妃突然跪倒在地,擦眼抹泪道:“臣妾只有一个儿子,勉强被您封了王爵,可是佑儿的封地实在太差了,跟他的兄弟们压根没法比。”
李世民皱了皱眉,略得不悦道:“李佑乃是朕的第五子,朕专门封他做了楚王,楚地乃是山水连绵之所,自古颇多文人墨客留恋,这明明是一块好地方,怎么封地就比别人差了”
阴妃抽抽噎噎道:“山水连绵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个穷乡僻壤之所,文人墨客最喜欢钻山林子,所谓的流连忘返都是骗傻子呢,他们分明就是迷了路,待在山林子里走不出来了。”
这话把李世民逗乐了,皇帝忍不住笑道:“朕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说着把阴妃从地上拉起来,催促道:“快些帮朕梳洗穿衣,封地一事回头再说,如果你真的不喜欢楚地,朕可以帮李佑换上一个去处。”
阴妃还是不不依不饶,忽然抱着皇帝胳膊道:“那您先答应臣妾,把佑儿改封为燕王,燕地距离长安较近,以后方便孩子回长安看望臣妾。再把他遥领的楚地大都督换了,改成遥领幽燕之地的大都督……”
幽燕之地
遥领大都督
幽燕之地是哪里大唐的河北道。
遥领大都督是什么意思就是想要李云现在的官位。
阴妃这话才一说完,李世民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皇帝虎目森森盯着阴妃,冷冷问道:“这是李佑的主意,还是他老师权万纪的主意”
阴妃连忙垂下脑袋,目光躲闪道:“佑儿年纪还小,他没有自己的想法,权万纪是个腐儒,除了读书毫无用途,这些都是臣妾自己的主意,臣妾是个当娘的人,我不想亏待了孩子。”
“你不想亏待孩子,却想亏待赵王”
李世民冷哼一声,虎目闪过一丝阴厉,道:“两年之前,河北道谁也不愿意要,都在嫌弃穷困潦倒,都在嫌弃民不聊生,现在看到河北有了一座范阳城,又看到民生渐渐恢复了秩序,你们就想跳出来摘果子,就想把利益抓到自己手里,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河北道是谁付出艰辛发展起来的……”
阴妃目光躲闪道:“赵王毕竟是您子侄,而佑儿是您的孩子。”
说着看到皇帝要发怒,连忙假装可怜道:“赵王虽然在河北有些辛苦,但是现在河北已经不辛苦了嘛,臣妾可是听人说了,河北这两年总共开荒五十万亩,而且还要继续往下开荒,今年可能还要开辟五十万亩,臣妾是想能让佑儿遥领河北,也能鼓励河北百姓更有劲头……”
“放屁!”
李世民堂堂一位帝王,陡然从口里骂出一句粗话。
皇帝胸口不断起伏,明显被阴妃气的不轻,怒气冲冲道:“遥领遥领,遥领有个屁用坐在家中遥领河北道,能让百姓们丰衣足食吗”
皇帝越说越怒,抓起自己的龙袍往外走,竟然连梳洗也不愿待在这里,直接给阴妃来了个晾在原地。
就算如此,门外仍旧传来皇帝愤怒的声音,边走边咆哮道:“你们只看到河北开荒了五十万亩,可你们有谁知道赵王付出了多少,他亲自俯下身子去耕田,无论吃住都和老百姓在一起,三伏天的烈阳之下,他后背全都晒脱了皮,为了开挖灌溉的沟渠,他大冬天的赤着脚站在水里……”
阴妃仍旧不甘心,追到门口呜呜啼哭,不断道:“陛下,臣妾是当娘的人,臣妾不想亏待自己的孩子。”
“放屁!”
远处又传来李世民的大吼,怒斥道:“你一口一个自己是当娘的人,一口一个不想亏待自己的孩子,可你有没有想过赵王也是个孩子,人家的母亲还是草原圣女大祭司,那是能跟朕平起平坐的突厥领袖,你算个什么东西,你能不能学学人家的母亲。李佑的改封一事,从此不准你再提……”
皇帝怒气冲冲走了。
阴妃站在门口双目凶狠。
这一刻,这个女人哪里还有一点哭哭啼啼的模样。
阴妃!
阴妃!
封号听起来不太好听,这个娘们也真的不是个好人。
阴妃的老爹叫做阴世师,当年乃是大隋的重臣,官位
第181章 【故意让别人来争,这是赵王的计策】
御书房里人影一闪,百骑司大统领李冲悄无声息走了出来,低声道:“回禀陛下,并无大事,不过百骑司探到几件需要禀明的小事,希望能够引起陛下的留心和警惕。否则等到上朝之时,又被大臣们弄个措手不及。”
李世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沉声道:“讲!”
大统领李冲缓缓吐出一口气,道:“第一件事,是西府赵王想要上缴天子剑的事!”
李世民把茶碗一放,忽然又端起来喝了一口。
不要小看这个动作,这个动作显得皇帝心里有心事。
李冲是百骑司大统领,对于李世民的各种习惯深谙于心,他将皇帝放下茶碗又端起茶碗,顿时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禀告。
他轻轻咳嗽一声,继续道:“两年之前,陛下在草原边境赐给赵王天子剑,言称赵王上马可以管军,下马可以管民,天子剑从此握于赵王之手,粗粗算来已有两年时间,前不久赵王突然上书,说要将天子剑上缴回来,此事在大臣之间引起不小波澜,许多人都在猜测赵王的想法!”
李世民忽然笑了起来,悠悠道:“这个臭小子,分明是想试试打草惊蛇那一套,他精明的像个小猴子,肯定察觉最近有人想要招惹他。嘿嘿,老虎趴在河北两年,只顾着种田发展民生,结果许多人忘了他的擂鼓瓮金锤,以为这个老虎已经没牙了……”
说到这里冷哼一声,接着道:“比如今日的阴妃,竟然想从老虎的口中夺食,朕暴怒训斥一顿,说来也是为了阴妃好,她们不知道臭小子的脾气,一旦发起火来像个疯子,还记得当初那次国宴,这小子直接在国宴杀人……”
李冲不敢接皇帝的话头,只是继续他的汇报道:“最近有一股寻不到源头的谣言,说是赵王担心陛下猜忌他功高盖主,所以才会上缴天子剑,甚至准备卸去河北道行军大总管之职。”
说到这里看了李世民一眼,语带某种暗示道:“赵王不但是河北道行军大总管,而且还是幽燕之地的大都督,那些查不到源头的谣言传播很快,说是赵王连幽燕之地的大都督也不想当了。”
李世民虎目爆闪一下,突然开口询问道:“这个谣言在后宫之内有没有传播”
李冲直言不讳,毫不隐瞒道:“陛下一下就问到点子上了,这个谣言在宫里传播的最多,许多嫔妃都派出宫女打听,特别是那些生有皇子的嫔妃正妃……”
说着看了李世民一眼,低声道:“那些嫔妃对于这个谣言的内容尤其上心。”
李世民轻轻吸了一口气,有些无奈道:“国事,家事,国事烦人,家事琐碎,朕忙国事,就不能兼顾家事,若要管理家事,又会耽搁国事,都说帝王乃是万人之上,有谁知道帝王苦闷良多。”
李冲静默不发一言。
李世民知道这个晚辈性格沉稳,不该说的话这小子绝对不会说,皇帝忽然自嘲一笑,淡淡道:“趁着早朝时间还有一段距离,你给朕说点其它轻松的事情吧。至于那些流言,朕估摸着是赵王自己的手笔,他想试试打草惊蛇,肯定有特殊目的,朕估计不日就会收到他的私信,到时一切都水落石出。”
李冲点了点头,转而开始捡取一些街头趣事汇报,道:“长安越来越繁华了,百姓们的餐桌上偶尔已经有肉,半个月之前,渭水的流民大营正式拆除,那些流民再也不是流民,如今比长安本土的百姓还富裕。”
李世民笑了起来,满脸轻松
第182章【挖开黄河?这简直是个笑话!】
李世民笑骂一声,语气平和道:“你也是皇族嫡脉,有些事不需要含含糊糊,长安为什么越来越富,那是因为赵王刻意出让了他的利益,他在范阳搞了交易中心,却规定所有的商贾必须来长安报备!”
说着停了一停,接着又道:“比如西域的商人想要在范阳卖货,货物可以直接运到范阳,但是人必须前来长安,先是报备货物的数量和名称,然后按照规矩交纳应有的商货税款,如此才能拿到准进凭证,有了凭证才能去范阳卖货。”
李冲跟着补充一句,嘿嘿道:“如果他们没有凭证,那么就算是天材地宝也只能烂掉,即便运送到范阳苦苦哀求,赵王的交易中心也不会收录。”
皇帝又笑骂一声,指着他道:“刚才你还说不懂。”
李冲讪讪两声,涎着脸道:“微臣最近一直在读书,特别是赵王刚刚刊印发行的商货论,我从里面学会了通商口岸的词汇,也知道了什么叫做陆地海关税收,咱们长安就是陆地海关,而赵王的交易中心乃是通商口岸,天下商贾必须在海关交税,然后在通商口岸销售货物……”
“是啊!”
李世民悠悠一声,语带感慨道:“本来通商口岸和陆地海关应该设在一起,但是赵王为了把利益出让给朕,刻意让长安设立了税收衙门,这是把海关让给了朕,朕一年什么都不干就能坐收上百万贯。”
李冲嘿嘿直笑,似乎皇帝发财他也跟着得意。
李世民看他一眼,然后又看看外面的天色,沉吟道:“今日朕来的有些早,距离上朝还有一段时间,你再跟朕说说,最近有没有河北道的传闻。”
李冲顿时来了兴致,连忙道:“嘿,哪天没有河北道的传闻,这两年天天都有河北道的传闻,微臣专门抽调了一队百骑司,主要就是在街头巷尾打听这个。有些传闻听起来很夸张,偏偏听了之后感觉浑身都得劲。”
“好啊,说说,朕今日忙里偷闲,也想听听百姓们的夸张言语。”
李世民明显也很有兴趣。
李冲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册子,翻开直接就开始念了起来,道:“河北道,今年准备开荒一万万亩,再养生猪一千万头,让整个大唐都能吃上肥肠和面饼。”
李世民怔了一怔,满脸愕然道:“开荒一万万亩养猪一千万头”
李冲嘿嘿一笑,低声解释道:“这都是老百姓瞎吹议论,他们压根不知道一万万亩是个什么数字,别说是开荒一万万亩,一百万亩都得吓死人,赵王在河北埋头苦干两年多,统共也只开荒了五十万亩,为了让百姓们在开荒之时能够吃饱,他自己往里面搭了三百多万石粮食,据说世家那些粮商欢天喜地,最想听的就是河北又要开荒,因为河北一旦开荒,赵王就得找他们买粮食。”
李世民哼了一声,道:“等到河北再发展几年,我看他们的粮食卖给谁,到时候赵王作用几百万上千万亩土地,任何一个百姓都能分到几十亩,那时候就不是河北道向世家卖粮食了,恐怕世家得转过头来向河北道买粮食。”
李冲很是振奋,连连坏笑道:“赵王就是厉害,总能把世家搞得灰头土脸,两年前那一场人参炒作,咱们大唐至少有一百个世家变成了穷光蛋。万贯家财转眼一空,须得变卖粮仓里的粮食去还债,正好被赵王收入囊中,全都接济了河北道的穷苦。”
李世民看他一眼,笑呵呵道:“一口一个赵王,须知那是你的堂弟,你这小子除了杀人砍头,也该跟你的堂弟好好学学。都是皇族嫡脉,你看看赵王何等风光。”
李冲顿时愁眉苦脸,悻悻然道:“我们这些皇族小辈,哪里有人敢和他比,比力气,他天下第一,比学识,他博古通今,比财富,他赚钱如山崩海啸,比手腕,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行了行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笑骂道:“你一个做堂兄的,如此羡慕自己的兄弟丢不丢人,还有河北道的传闻没,再念几条给朕听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