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狠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下出水
这一声笑,惊醒了房间里熟睡的一个妇人,那妇人以为家里有贼,惊恐开始呼喊自己的儿子,可惜她的儿子开矿一天十分疲倦,呼呼大睡怎么喊也喊不醒。
妇人胆战心惊,却鼓起勇气从床上爬起来,暗夜之中只见她抄起一根闩门棍,举在手里对外面低喊道:“你们好大的胆子,连小盐村也敢来偷,你们知不知道这是谁的地方,我家王爷对我们可好了,你们不要欺负我是个寡妇,我儿子当初很得王爷喜欢的,他干活很卖力,我家王爷天天夸……”
农家妇女,没有太多见识,连威胁都显得弱势,但是语无伦次之间又带着一股骄傲。
这妇人躲在房门后面喊了半天,发现隔壁柴房竟然没有一丝动静,她举着栓闷棍小心翼翼走出来,看见自家的小院里有个东西闪闪发光。
妇人心里好奇,壮着胆子走上前去,她弯腰捡起那个东西,才发现是一块油润光泽的玉佩。
玉佩还有温度,应该是被人刚刚放在地上,妇人并不认识字,然而不知为何脑中却闪过了一个少年的笑脸。
那张笑脸是那么熟悉,每次回忆起来都让人心安,此时月光当空而照,漫天都是清冷光辉,妇人忽然缓缓跪倒在地,眼中已经变得泪水磅礴。
王爷,肯定是王爷。
王爷是您吗
您肯定还在惦记我们的日子!
妇人双手捧着玉佩,跪在地上不断流泪,
第186章 【天子之剑,今天要用一次】
“五品以下官职不得入朝!”
长安皇宫门口,两队羽林军执戈而立,身穿精锐锁子甲,目光个个带傲然,然而领头一员宫门守卫大将满脸苦涩,小心翼翼说出了刚才那句话。
“殿下,烦请您不要为难末将,皇宫之中有着规矩,五品官职以下不得入朝。”
这又解释了一句,而且比刚才更加详细。
李云面带平和,温声点头道:“本王不难为你,规矩就是规矩,除了一年两次的大朝会期间,五品官员确实没有资格入朝资格……”
这话让那个宫门大将长出一口气。
旁边程处默却显得有些失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哪怕是个二愣子,那也希望能够凭着自己出人头地,他的四个好伙伴如今都已是五品官职,只有他目前还是个可怜巴巴的白身,虽然名头上挂着一个小国公,但其实他身上没有任何官职爵位。
李云在一旁冷眼旁观,将程处默的表情尽收眼底。
旁边那个宫门大将明显也是个精明人,同样看出了程处默脸上的失落,这宫门大将迟疑一下,忽然小心翼翼道出主意:“程小国公虽然没有官职,但却是陛下亲自亲自赐婚的驸马,尽管不曾大婚,依旧有着身份……”
说到此处微微一停,语带暗示道:“如果程小国公是想进宫去给长辈问安,末将立刻去给宫门司报备记录,不过进宫时间必须等到天亮,不能像现在这样五更天就进去,五更天进宫的只能是朝臣,而且只能进入太极殿那一片区域。”
这话让程处默有些意动,不过随即略带丧气摇了摇头,失落道:“皇宫我也进过几次,每次都是给长辈问安,如果是用这个借口,那我…那我……”
他期期艾艾不说话,明显不想表达自己的失望。用这个借口进宫,没有堂堂正正入朝的意义。
“不用那么麻烦!”
李云一直冷眼旁观,这时终于开口,他的语气仍旧平和,然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道:“程处默进宫,只为早朝而来,他不是去拜见长辈,他是为了参加早朝……”
宫门大将顿时面色发苦,愁眉苦脸道:“殿下,末将没这能力。”
“本王有!”
李云微微一笑,突然伸手探向腰间,但听铮铮一声脆鸣,眼前忽然一道白光,再看李云之时,他手里已经倒提三尺长剑,淡淡问宫门大将道:“此剑,你可认得”
宫门大将眼皮一跳,连忙答应道:“认识认识,自然认识,这是陛下钦赐的天子剑,当今之世唯有赵王可以执掌。”
“好!”
李云哈哈一笑,道:“认识就好!”
他突然转身,把天子剑轻轻往程处默肩膀一搁,沉声道:“程处默,你单膝跪下。”
程处默愣了一愣,有些不解李云的用意,不过他仍旧乖乖听话,真的在宫门前单膝跪下。
恰好也就在这个时候,远处隐有马蹄声响,亦有车轮碾地之声,这是大唐的文臣武将前来上朝,或是骑马或是乘车直奔宫门。
当是时,天色未亮,然而皇宫门前燃着灯笼火把,照的门前一片区域亮如白昼,老程和几个骑马的国公正在吹牛打屁,忽然有人轻轻‘咦’了一声,指着宫门处道:“程知节你看,那莫非是你家的小子他咋单膝跪在地上,肩头还被人搁着一把剑嘶,不对,持剑那人是赵王,是河北道的西府赵王……”
老程呆了一呆,目光蹭一下看过去。
但见皇宫门前,两队羽林卫昂然而立,在两队羽林卫的中间,赫然有两个青年一站一跪。
李云手持天子剑搁在程处默肩头,声音悠悠道:“程处默,你昂起头,看着为师!”
程处默连忙抬头,怔怔看着自己的师傅。
李云同样看着他的徒弟。
他的语气明明十分平淡,然而轻柔的声音却宛如天雷灌耳,道:“陛下赐我天子剑,总览大唐十道官民,然则两年时间以来,为师从未用过天子剑,我一直告诉自己,这是天子的权限,我并无代行之权,但是今日不同,为师要破自己的规矩……”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陡然喉间轻喝一声,面色肃重道:“今有青年程处默,大唐长安人士,生于卢国公府,嫡之子,虽为白身,然则功勋卓著,三年前流民逃荒长安,程处默造盐为国分担,两年前去往河北,又与百姓同吃同睡,身为国公长子,常宿田间地头,为领百姓开挖灌溉之渠,大寒冬日赤脚站于水中,三伏天下,抢收庄稼,赤背顶住烈日,脱皮几有数层,本王问,天下功勋之子,谁能如是乎”
这一番话,李云的声音很大,远处那些国公纷纷停马驻足,目带肃重看着宫门前的一幕。
老程同样在看着,目光却有些怔怔,忽然感觉自己肩膀被人重重一拍,转过头来却发现是二哥秦叔宝,但见黄脸汉子面色欣慰,沉声道:“知节,你孩子长大了。”
老程忽然感觉有些心酸,堂堂国公眼睛变得湿润。
我的儿子,长大了!
不知不觉之间,他竟然做了这么多事。
自古至今为人父母者,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了吧!
这时李云的声音再次响起,悠悠然传入众人耳畔,道:“世有功勋,功勋当赏,我大唐做官乃是举荐之制,五品以上则由天子封赐,本王今日做一次越俎代庖的事,我要用天子剑封赐一个五品官……”
说到这里陡然声音变高,昂然正气道:“竟有西府赵王门下高徒程处默,为国为民建立莫大功勋,自古有言,举贤不避亲,本王以西府赵王身份,举荐我的弟子入朝为官,再持陛下天子之剑,赐封程处默正五品之职,有剑在此,即刻生效,从今天开始,程处默就是堂堂正正的五品官。”
 
第187章 【魏征老头,是好是坏?】
太极殿门前,有座金水桥,越过此桥之后,约有一个两亩左右的小广场,大唐早朝之前,百官就在这里候着。
自古都说文武百官,其实上朝的远远不止一百个,人数其实不太固定,但是从来没有低于过三百人。
如果是一年两次的大朝会,甚至一两千人也是正常。
今日乃是普通朝会,按理也就三百来人,然而似乎有些特殊,前来上朝的竟有五百多。
这么多的大臣,全都在宫殿之前候着,大唐朝臣虽然没有朝党那一说,但是文武百官仍旧有着潜规则的队伍。
比如老程这些开国国公,个个都是上柱国的爵位,不但位高权重,而且不是虚职,国公们一般站在太极殿的左边,位置十分靠近太极殿门前的左柱子。
又比如房玄龄那些宰相,个个都是正三品的大佬,负责引领文臣,同样位高权重,老房等人大多站在太极殿右边,位置恰好靠近太极殿门前的右柱子。
除了国公和宰相们位格极高,另外还有一批人能够旗鼓相当,那就是皇族王爵和一些嫡脉,比如河间郡王李孝恭,比如江夏王李道宗,不过这几位王爷都是军方之人,偶尔也会站在国公们的那一边。
当然也有一些王爵喜欢文事,他们经常站在靠近文臣的地方。
这些王爵都是重要人物,随便任何一个都是大佬,不但掌握实权,而且和李世民平辈。
当然也有不握实权的那种,基本都是李渊后来生的儿子,虽然也挂了个王爷名头,然而上朝纯粹属于象征物。
除了这些有实权或者没实权的第一代王爵,参加上朝的还有一些二代王爵,比如刚刚十五岁的李承乾,刚刚十四岁的李泰,同样刚刚十四岁的李恪和李佑,这四个都是李世民的亲生儿子,如今也都开始参加早朝。
整个太极殿门前,基本都被包圆了,剩下那些文武官员,只能站到金水桥的桥头甚至桥上去。
就算门前广场有位置,他们也不能走到里面去,不但是因为资格不够,也是因为潜规则里都有团体。
但是这一切,李云和程处默不懂。
师徒两个乃是第一次上朝!
偏偏进宫的时间还最早……
等到一大票文臣武将到达殿门之前,愕然看见师徒两个竟然站在殿门的门口,身材修长那个应该是赵王,体格魁梧的那个肯定是程处默,两个青年正把手掌放在殿门之上,貌似在对着门上的铜钉品头论足。
比如程处默好像在说:“师傅啊,这一共有九十九个铜钉,密密麻麻跟筛子一样,你说为啥要弄这么多铜钉”
然后赵王应该是在教导徒弟,低声道:“九乃极数,一般代表至尊,但是两扇大门只用九个铜钉有点难看,所以直接变成了九十九个铜钉,这玩意除了彰显威严没什么屁用,估计是我二大爷好面子的毛病又犯了!”
程处默很是郑重点了点头,道:“好面子可不行,浪费财力物力,今天咱们师徒上朝,不如就进谏这个吧,咱得好好跟陛下说说,把这两扇大门给拆了。”
李云沉思一下,竟然点头同意,道:“此言甚善!”
啥玩意
刚刚走来的文臣武将们全楞了
您二位这第一次上朝,就想把太极殿的大门给拆了太极殿乃是一国重地,乃是全天下最为庄严肃穆的地方,不但是权利的象征,也是朝会的所在地,弄俩有铜钉的大门怎么了大唐的朝堂两两个大门都用不起吗
再说了,这大门就算真的劳民伤财,可它也不是唐朝的产物啊,这是以前朝代的遗留,碍着你们师徒俩什么事了。
前面刚刚说过,今天来上朝的文武百官有点多,浩浩荡荡五百多人,几乎都敢上一次大朝会了,人一旦多,性格就各异,有些大臣喜欢隐忍,有些大臣则是喜欢叫真。
李云和程处默正在对着殿门评头论足,猛听后面遥遥传来一声怒哼,但听一人大声指责道:“都说西府赵王博古通今,想不到传言果然不可轻信,这俩大门乃是前朝遗留,即便劳民伤财又和本朝有什关系此等事情也要进谏,未免有些不合赵王的位格……”
噫嘻
有人找茬!
师徒两个顿时转头,目光嚯嚯在人群中寻找。
程处默虽然成长起来,但是性格已经比较彪,直接叫嚣道:“刚才是哪个龟孙,躲在人后嚼舌头”
好家伙,这话才一说出,文武百官全都愣住,但见一个肤色略黒的文臣陡然跳出来,怒气冲冲骂道:“程处默,你敢骂老夫是个龟孙”
就连老程都是面色一变,显然程处默骂的很不合规矩。
程处默打眼一看,顿时脸色有些讪讪,语气也扭捏起来,悻悻道:“原来是魏征伯伯,刚才侄儿瞎胡说。”
魏征比程咬金大,而且两家关系很不错,程处默小时候经常被魏征抱着,他也没想到刚才骂的竟然是魏老头。
但是他虽然道歉,却已经坚持本心,傲然道:“魏伯伯,我道歉是因为我小辈骂了您,可并不代表我怕了您,刚才您指责我的师傅,侄儿可得跟你说道说道……”
这话本是因为性格直楞的缘故,偏偏颇合朝臣争斗寸土不让的规则,魏征明显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老头竟然不再生气,反而频频点头道:“好好好,处默很是不错,老夫刚才指责有些太急,你们除此上朝
第188章 【五大彪子再次聚齐】
魏老头说到这里,陡然又看向王珪那边,冷笑连连道:“老夫是个孤官,不属于世家,不属于勋贵,投过隐太子门庭,又被陛下拉出来做官,我眼里揉不得沙子,看不得蝇营狗苟那一套!”
对面王珪一脸笑呵呵,道:“魏大人一口一个孤官,其实还不是想投赵王门庭,刚才赵王和程处默丢人,你第一个跳过去帮着开解,嘴上说是长辈照顾晚辈,实则是在摇尾乞怜,赵王厉害啊,打的我们世家缩头不起……”
“呸!”
魏征猛啐一口,怒道:“你们世家一口一个怕了西府赵王,并且怂恿陛下允许开挖黄河,这其中打的什么主意,老夫心知肚明,我见过隋炀帝开挖大运河,我不能看到大唐也去挖黄河……”
这里面深有所指,就差直接撕破脸了,魏征的意思很明白,世家又是动用当初搞垮隋炀帝那一套,他们玩硬的玩不过李云,准备借着开挖黄河把李云给耗死。甚至有可能还想耗死大唐,然后改朝换代再弄一个江山。
如此一个老头,果然不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既有见识,也有脾气,最主要的是一身刚正,对事对人坚守本心。
然而面对魏征的呵斥和指责,王珪仍旧一脸笑眯眯,四平八稳道:“政见不合,等上朝再辩嘛。”
老东西说着突然看向李云,笑眯眯又道:“西府赵王,两年不见啊,老夫以为你会坐镇河北永不出世,想不到竟然在早朝之前看到了你。老夫心中有些奇怪,王爵轻易不得离开封地,最近几日并未听说朝堂里有过报备,赵王离开河北之时算不算是破了规矩啊你最重规矩,破了可不好!”
说着,又拱了拱手!
看似彬彬有礼,实则软下刀子,这翻话连续挖坑,只要一个不好就要上当,无论李云怎么回答,最后一个私自离开封地的名头跑不了。
偏偏事实真的如此,李云离开河北确实没有向朝堂进行报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