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砒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湖探花

    常庆虹冻得两只耳朵通红,本来就大的耳垂,现在更胀的跟大杏核差不多。那顶小小的日本军帽垂下的布帘说什么也盖不住他的那两只大耳朵。

    这浑小子把帽子拽了下来,本已扯开的口子被他用力一拽,口子撕得等更大了。再一次扣在脑袋上的时候,两个布帘却把耳朵严严实实的盖住了。去除了冻耳之苦的常庆虹,向大家得意的笑了笑,暗夜中他的一口小白牙分外显眼。

    宋春茂机灵一动,一拍大腿,道:“有办法了”。大家闻言都凑了上来。宋春茂道:“三国时关云长水淹七军,今天咱们就把琉璃河的南大堤给他炸开。让河水倒灌,断了鬼子们的后路。然后再想办法把运河东大堤炸了,就这样,方圆几百里的鬼子,插翅难飞,让这些鬼子全喂了王八”。

    姜立柱不像宋春茂那样乐观,道:“就凭咱们这几个人,能炸开这三十多米宽的大堤吗”。

    史载,琉璃河大堤,筑于明成化年间,宽十六丈,高八尺,四百年来未曾决堤一次。河堤上的柳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几个人都合抱不过来。宋春茂想要炸开河堤,谈何容易。

    宋春茂看着兄弟们失望的眼睛道:“我要炸的不是大堤,是琉璃河灌渠的引水闸。琉璃河和运河一样都是悬河,每年老百姓天




夜袭琉璃河
    不知过了多久,三国浦志轻轻道:“大哥,我没事”。然后翻身坐起,无比萎靡的在寒夜中缩成一团。大家松了一口气,穿好衣服,在三国裸着的肩膀轻轻拍了一下,道:“兄弟,挺住”,然后匆匆的消失在暗夜中。

    三国浦志手脚酸软,费了挺大的劲儿,才把衣服穿好。站起身来。一阵眩晕让他不由自主的踉跄了一步,后面有四只大手挽住了他。

    宋春茂和姜立柱几乎同声道:“兄弟,挺住”。三国用力地点点头,两滴泪水滴落在泥土中。

    登上河堤,孙瑞良等人已潜伏在柳林下的草丛中,向着浮桥方向张望。

    琉璃河浮桥上灯火通明。两辆满载给养的卡车,小心翼翼的开上桥去,一个鬼子在车前面举着手做引导,慢慢的通过刚刚加固的浮桥。再往远处看,长长的车队,闪着耀眼的灯火,在路上排成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姜立柱砸了咂舌,道:“乖乖,鬼子的炮兵”。

    花六郎接了一句,:“还有坦克”。

    看着一辆接一辆的汽车穿过浮桥,以琉璃河为中心,,在另一侧又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车龙。看着过了河迅速消失在暗夜中的汽车灯光,姜立柱无不嫉妒的骂道:“爷爷拼死拼活跑了一整天,这些孙子们一脚油门就到了”。

    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震得地面仿佛都在颤抖。鬼子的坦克来了。

    大堤柳林距离公路有三四千米。宋春茂一声令下,兄弟们猫着腰,在树丛中向着浮桥方向一路狂奔。直到距离浮桥还有两千多米时,才停住了脚步。

    宋春茂和三国浦志、孔秀才在河堤上构筑了简易的防御工事。姜立柱则带着其他的弟兄溜下河堤,蹑足潜踪的向公路运动。

    宋春茂架好了狙击枪,三国浦志和孔秀才把伪装做的一丝不苟。眼见大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宋春茂抬起手腕,趁着星光看了看手表,低低的命令一声:“开火”。

    三国浦志根本不瞄准,只听狙击枪发出轻微的声音。鬼子渡口上的一盏探照灯应声而熄。渡口上一阵骚乱,正在过河的辎重车停在桥上。紧接着另一侧的探照灯也熄灭了。适才还一片忙碌的渡口,顿时变得一片死寂。

    暗夜中,鬼子的汽车大灯全开,有人手里举着手电,在浮桥上引导汽车慢慢过河。

    突然那人一头栽倒在浮桥上,手电筒从桥面划入河中,穿过薄薄的冰面,掉入水中,灯光闪了几下,熄灭了。

    一个鬼子冲上来查看究竟,刚打亮手电,就被三国浦志一枪撂倒在浮桥上。同时浮桥上的车灯全部熄灭了。

    宋春茂赞道:“好枪法,干得漂亮”。然后抄起狙击枪,拉上三国浦志跑下河堤,向停在大路上的鬼子车队靠了过去。

    姜立柱带人潜伏在路边,看着一辆又一辆从眼前经过的汽车,暗自着急。

    终于,鬼子的坦克车队出现在面前。就在这时,传来鬼子灯火管制的号声。瞬间,车灯全部熄灭。车队都停在原地待命。

    一向骄纵的鬼子装甲兵,本来把它们放在辎重车后面就满腹的牢骚。现在居然还停了下来,浮桥一次只能通过一辆坦克,后面的坦克兵都眯起眼睛打起了盹儿。一个不甘寂寞的鬼子从坦克中伸出头来,四下张望。花六郎抬手一袖箭,正中鬼子的咽喉。还没等他尸体溜进车去,早被一拥而上的姜立柱牢牢抓住,慢慢拖出了坦克。车里的鬼子骂了声“八嘎”,孙瑞良早已钻进车内,铁砂掌抡开,车内的三个鬼子眨眼间也去了靖国神社。

    渡口上枪声、炮声响成了一片,刚醒过神儿来的鬼子,发现被人打了黑枪,马上组织起搜索队,沿着两岸河堤寻找肇事者。

    渡口的探照灯也修好了,车队又开始慢慢的蠕动起来。巧夺了一辆坦克的姜立柱,坐在车长的位置上吆五喝六。几具鬼子的尸体在他的指挥下,被常庆虹拖走。花六郎则立在舱口,手中的手电光闪了几下,发出劫车成功的暗号。

    宋春茂看到后,马上回了两下。

    已经是下半夜了,坦克中的鬼子见怪不怪。即使看到旷野中偶尔闪过的手电光,他们也不会在意,可能是去拉屎的同僚无聊的把戏。

    车队慢慢蠕动着。联系上宋春茂,姜立柱突然加大了油门。提速的坦克重重的撞在了前面坦克上,那辆塔克马上停了下来。一个鬼子打开舱盖,指着花六郎破口大骂。

    花六郎半个身子探在舱外,被突然加速的坦克晃了个趔趄。刚稳住身形,就被前面的鬼子指着鼻子。花六郎也用手指着他,在外人看来是这两个人在相互对骂。但鬼子骂出的是日本三字经,花六郎打出的是袖箭。又一个鬼子倒在这无声无息的暗器下。

    宋春茂用了不到一分钟,就让这辆坦克换了主人。常庆虹又一次发扬了搬运工的奉献精神,四具鬼子的尸体被他远远地抛进旷野中。然后紧跑几步,对向着他招手的花六郎视若不见,而是登上了宋春茂的坦克。

    看着常庆虹硕大的身躯挤进坦克,花六郎也钻进坦克,把座舱盖儿盖好。

    坦克内因为常庆虹的进入马上显得狭窄了许多。宋春茂笑哈哈的问他,:“怎么跑这边来了”

    常庆虹气呼呼的道:“他们欺负我”。



冰雪与战火
    旷野上游荡警戒的鬼子散兵,看到急速行驶的坦克,悠然自得的打着招呼。

    运河的引水闸规模比琉璃河小。几个多事儿的鬼子看到宋春茂等人忙忙活活,想凑过来看个热闹,被担任警戒的三国浦志和孙瑞良吆五喝六远远赶开。

    运河东大堤的水闸随着一声巨响,飞上了半空。咆哮的运河水汹涌而出,两个小时后和琉璃河水汇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荡涤着大地。

    南有子牙河大堤,北有琉璃河大堤,西有运河东大堤,东边则是数万年前渤海西进时留下的千里古贝堤。四面大堤围绕,正好形成了一个方圆数百里的盆地。

    半夜时分,睡梦中的鬼子被刺骨的冷水惊醒。举目四望,一片汪洋。惊慌失措的鬼子们丢弃了所有的辎重,拥上子牙河大堤。那里没有粮食,么有医药,没有被服。鬼子们顶着湿漉漉的衣服,冷风一吹,咳声响成了一片。

    彭铁成的队伍,驻守在对岸,自然不会放过这些落水狗。炮弹在鬼子群中炸响,鬼子的残躯断肢随着血肉横飞。不时团团乱转的鬼子,被对岸飞来的冷枪子儿打中。

    在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里、在这无休无止的杀戮中,鬼子们的心都麻木了。他们躲在河堤上的树林里,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同僚死去,却毫无反应。

    兵败如山倒,被断了后路的敌人早已没有了进攻的意愿。他们现在想的就在活命,能早日盼到救兵把他们从这人间地狱里给解救出去。

    雪上加霜不是最坏的结局,冰上加雪才是。老天是公道的,恶人最终都是要受到惩罚的。

    从傍晚时分落下的雪花,到了的二天早晨,积雪已有半尺多深。心忧炭贱愿天寒,显然鬼子没有白乐天的闲情逸致,面对大雪还能可怜卖炭的老翁。

    小树林中的鬼子守着遍地都是的枯枝烂叶,宁可冻死,也不敢点火取暖。曾经有几个不信邪的家伙,点燃了枯枝败叶,升起的火光和轻烟,招来了无数炮弹的问候,伴着烤火人的尸体灰飞烟灭。

    寒冷的冬季,两条河的河水也只能形成一尺多深的洪流,根本连鬼子的腰都没不了,虽然他们的腿短的可怜。

    能逃上河堤的鬼子有七八千人,算他们命大,暂时逃过了一劫。还有近乎半数儿的鬼子,一边诅咒,一边跋涉在冰冷的泥水中。泛滥的洪水中,到处是手拄着大枪,艰难行进的鬼子。

    那些逃到河堤上的鬼子认为自己活在地狱中,可在这些苦苦跋涉在泥水中的鬼子看来,那里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天堂。

    一场大雪结束了这些鬼子们的苦旅。雪停后,被洪水淹没的大地一片银白。一望无垠的大地上,错落参差的是村庄的房屋、树木还有冰水中冻僵了的敌人的尸体。没有人敢过去救援,哪怕他的昔日同袍好友,近在

    咫尺也是无能为力。

    平静的冰雪覆盖下,暗藏杀机,那些看不到的深沟、水坑会毫不犹豫的吞噬掉那些视图经过的鬼子,却不留一丝痕迹。附近的村庄似乎倒像是躲避寒冷的好去处,但无处不在的地雷并没有因为洪水失去杀伤力,被地雷炸碎的鬼子血肉横飞,雪白血红,煞是好看,也警醒那些饥寒交迫的鬼子,不要再打村庄的主意。

    高东岛清晨的宁静、祥和被呼啸而来的飞机打破,日本人吸取了头一天的经验教训,出动了战斗轰炸机。轰鸣的机载机关炮,喷吐着灼热的火舌。三颗子弹就能把一颗碗口粗的大树,拦腰打成两截。许多战士被击中后,往往会在几十米外才能找到另一半躯体。

    岛上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立即开始反击,腹部有装甲保护的战斗轰炸机,能轻易的把步枪、轻机枪的子弹弹开,却挡不住填装了高爆药的高射机枪子弹。当第一架首先发动攻击的飞机被打的凌空爆炸后,其余的飞机则放弃了攻击。拉起升高到安全的高度,投下成串儿炸弹。

    就像头一天进攻的重演。飞机轰炸、军舰炮击,日本兵抢滩登陆。骄横的日本人根本没从第一次的失利中吸取教训,顽固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动进攻。注定他们付出的代价,要比头一天惨重的多。

    当天晚上铁观音收到第二封来自高东岛的喜报:击落敌机一架,击沉军舰三艘,毙敌两千余名,战士们阵亡179人。这封电报,也标志着冈村宁次六路围攻计划的破产。

    日本人自喻为天下第一的海军,在高东岛碰的头破血流。

    进攻高东岛的失利,让冈村宁次坐卧不宁,现在他的另外五路人马,即使成功击败铁观音。这个令人可惧的小女人也会退守高东岛。即然自己的海、空军不能拿下这个小岛,铁观音退守高东岛后,岛上的兵力得到补充和加强,自己的另外五路兵马缺少渡海作战的器材和经验。最终也无法取得全胜。

    冈村宁次被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苦苦的折磨着。也许来个兵困孤岛,把铁观音困死在岛上。有了这个想法,冈村宁次郁闷的心情才稍稍开朗起来。

    天津、塘沽两路兵马在子牙河遭遇顽强抵抗。收到这个消息的冈村宁次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子牙河方向拖住铁观音的主力,为另外三路争



寻找大力神
    北平方面的日军准时到达了指定位置,并马上发起攻击。他们的对手,只是些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的民兵。这些民兵的装备,在当时的民间抗日武装还算不错。但跟日本正规军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日本人的飞机恣意横行,缺乏防空火力的民兵,只能用血肉之躯抵御来自空中魔鬼的袭击。鬼子的重炮也把民兵的阵地炸的一塌糊涂。民兵们装备的那些少的可怜的炮兵,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鬼子的迫击炮、掷弹筒像长了眼睛,摧毁一个又一个的机枪火力点。

    日本皇军的赫赫武功,在这场与对民兵的战斗中,发挥的淋漓尽致。阵地上到处都散落着民兵残缺不全的尸体。

    重炮炸出的弹坑冒着丝丝白气。黄的土,白的雪,红的血,让人触目惊心。

    本地老百姓特有的悍勇,没有因为鬼子的猖獗而畏缩,他们反穿着羊皮袄,静静地卧在雪地上,听着日本皮靴踩着积雪的吱吱声,默默地等待着。

    平端着刺刀的鬼子狞笑着,毫无忌惮的把刺刀扎向一具具残缺的尸体。偶尔有因重伤昏迷的民兵,发出的最后一声惨叫,也能引起鬼子一片狂笑。

    终于能和鬼子面对面的白刃战了,第一个跃起来的是神枪李书文的嫡传弟子冯振清。他因为年纪太大,被铁观音拒绝参军,心高气傲的他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他甩掉羊皮棉袄,把藏在身下的大枪亮出,鲜艳的红缨抖出斗大的枪花。他师傅凭这条枪,曾连挑日本武道高手伊藤太郎、秋野巨、野田光一三人,更在北京擂台挑了俄国拳师马洛托夫。今天冯振清要重振这支神枪的威名。

    崇尚白刃战的日本兵,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威风凛凛的立在雪地,根本没拿他当回事。根据日军陆军操典,黄澄澄的子弹退了一地,为本已斑斓的雪地又添了一种颜色。

    一个鬼子嚎叫着冲了上来,两人同时出枪,冯振清的红缨枪正扎在对方额头,大枪一收,老冯肃立,看着鬼子大睁双眼,一脸茫然的倒在雪地上。又有两个日本人端着刺刀冲上来,刀尖儿上还凝着阵亡民兵的血痕。冯振清的两个儿子怕父亲有闪失,擎枪迎了上去。哥俩深的父亲真传,只一个照面儿,两个鬼子双双毙命。

    鬼子们蜂拥而上,狂嗥着像一群饿狼。冯振清身后的雪地上站起上百人,手中的武器大多以红缨枪为主,也有些大关刀之类的武器。民兵们以静制动,看着冲上来的鬼子兵。

    这是一场没有载入中国战史的战斗。但他给冈村宁次留下刻骨印象。他在回忆录里写到:对手就是一百多个民兵,穿着破破烂烂,精神也很萎靡,手里拿着冷兵器时代惯用的长矛,砍刀。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乌合之众,与忠勇的皇军进行了白刃格斗,将近七百

    名皇军玉碎,才全歼了这些乡巴佬。

    彭铁成带兵赶到时,鬼子的增援部队已然突破右翼防线,和等待救援的鬼子接上了头。铁观音电令彭铁成:敌众我寡,放弃攻击。

    彭铁成手提双枪,泪流满面。偌大的战场上躺满了民兵的遗体。其中一块儿没被炮火覆盖的雪地上,冯振清老人,插枪在地,立在雪地中央。枪尖儿在日头下闪着寒光,随风飞舞的红缨在老人头上挥洒飘摆。冯振清虎目含血,身中九刀。虎死雄风在,胆寒的鬼子,绕过他伟岸的身躯,任他矗立在战场中,嘲笑倭奴的猥琐与胆怯。几十个幸存的民兵,坐在地上嘤嘤哭泣:“三千人啊,三千生死相随的好弟兄,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走了”。

    进攻子牙河的鬼子开始撤退,他们终于从树林中露出头来。彭铁成用枪炮为他们送行。这些鬼子对彭铁成的美意,毫不领情。他们迈着冻僵的小短腿,麻木向前,对飞来的炮弹不知躲避,对倒在脚下的同僚也不肯回顾。

    进攻子牙河的鬼子,回天津的退路已被洪水阻断。他们只能先随北平方向的鬼子撤到北平,然后改道去天津。

    要去北平,首先要越过津浦铁路,然后再过大运河。这段短短的距离,又让鬼子丢下了几百具尸体。

    冈村宁次的六路围攻计划失败了。天津、塘沽两路鬼子,损失最为惨重,一万四千多日军折损过半。此后很久,战斗力才逐渐恢复。

    这次战斗中起了关键作用的宋春茂和他的弟兄们,被鬼子追杀的很惨。冈村宁次认定了炸开大堤的罪魁祸首没时间逃离现场,为了这几个人,冈村宁次甚至出动了飞机侦察。那两辆立下汗马功劳的坦克,也被飞机炸上了天。

1...4546474849...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