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倩女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关塘

    伯镜老尼道:“寻你来,有两事。其一,让你知晓安心住下。其二,昨夜我未能深眠,寻思不解,你父亲真是庄府里头告发的”

    卓亦亭回道:“药先生跟我父亲极好,又帮在外周转打听,官中放了话,准信是没错。”说着眼泪掉下,“大师父病成这样还这般关至我,叫我无以报答。”遂跪下大谢。

    老尼挣扎起身不得,卓亦亭忙上前扶,又说:“眼下只我孤身一人,姐姐在宫中不知遭受连累与否,弟弟出了城不知去向。那日我本想一同寻弟弟去了,故又想父亲母亲狠心撇下我们,那得受天大的冤枉才以死明志。”

    老尼冷冷地道:“那自然了,我看多了也不觉得你父亲冤枉。留在这个世上久了那都是遭罪,能早点解脱了去,何谓冤枉旧时多少人都知道,你外祖母家沾恩高楼平地起,富贵风光无限。歃出你父亲母亲的血他们做得出来。比这更狠毒的,他们又不是没做过。我留你,不为别的,就冲你要进庄府找仇。我留你,他日你进得去,须应我个话。”

    卓亦亭仔细听着,问道:“大师父要我应什么”

    老尼道:“你问问你那外祖母,丰帝十一年驾崩时,她可进了宫”

    卓亦亭不敢追问,便应了。老尼见状,心里欢喜,又道:“你姐姐来找我时,也这般知情理。我光眼没瞧错人,稍提点下就能走出个人样儿来。只个不同,你姐姐走的是前程,你走的是福报。论理儿,又都一遭事,伺候好了人,才寻得机会得到想要的。我这么说,你可是明白”

    卓亦亭不明白,却不敢失口,只顾点头。老尼说:“日后你出得这个庵,不要说你认识我,也不要提及我跟你说的这些话。当是梦中见过,梦境游过便了。我道你父亲是极有城府的,想到将你姐姐送来我处,没想到药先生比你父亲城府十倍。这可是一石三鸟缓兵之计。其一,留得命,其二,有指点依靠,其三,进宫或入庄府指日可待。我是将死之人,不计较。说来,你能在我余生之际得我指点,无论日后府里还是后宫,自是稳妥。我也不吝惜给你说,当初我答应过老太妃不再过问怀仇他们,今日又想,仇不仇怨不怨,人这一去,来不牵去不挂,一了白了,世上多一个黄土包包而已。天可怜见你又寻来,那就安顺天意,让你帮我问问那些个话,我便死也有脸去见太妃了。另外,我有个人想托靠给你,此人叫四娘。”

    卓亦亭道:“诚谢大师父。可我眼下自命不保,如何受人依靠”

    伯镜老尼道:“我说过,你极伶俐,比你姐姐更甚。若成自然,不成天眼不开,世道不公。等四娘回来,我再叫来与你见说。此番叫你来,是有别的要紧事与你计较。”

    卓亦亭坐下听话。此时,舍外高阳焦烈,映衬下的桃花更加娇艳。连起三日,卓亦亭都在老尼房舍听话,三喜头两日倍感不安,第三日竟也顺了心,不再过问。即便过问,卓亦亭也守口如瓶不提。自打去老尼处,卓亦亭似变了个人味儿,思绪变化莫测,且言语不多。

    第四日,三喜碰见慧缘在打扫,就悄悄询问了老尼每日找见姑娘所谓何事,这慧缘原是不知的,经三喜一言,同起了奇怪心来,不料想三喜这么一出现私语被她师父纯光撞见。等三喜离去,纯光逼问慧缘,慧缘不得不将三喜的话抖落出来。

    这纯光一听老尼找见外人,且连接数日,可不想是老尼将至下限光景,要布置身后事于是,她便筹谋起来,无事就到菩安舍套卓亦亭的话,卓亦亭哪里肯说,一顺改得越发温和应礼,滴水不漏。纯光见问不出机关,更断定老尼要将庵院托给这外来的黄毛丫头。

    仙缘庵向来是伯镜老尼一言堂,早年在宫里行差事,颇是辛辣有手段。太妃过世,接了盘位,容不得人道三说四,心怀僭越邪念。即便想承袭衣钵,也须等她百年下景才择选人等,这些都是有话可循的。如有年病症重中之重,合庵人等祷念等她咽气,一同辈老尼窥觑住持位置已久,就耐不及烦跪问奄奄一息的她身后之事。伯镜老尼挣扎一口气,仅说一句:“花越发冷了。”那老尼不解,也不敢再敦问,过几日,伯镜老尼竟死而复生好了起来,之后命人将那老尼扒去了尼袍包桃树,美名曰:“花越发冷了,给花仙积寿”,再令人将此尼逐出了仙缘庵,不几日,此老尼就吊死在山下的梧桐树上。至此,无人再敢提及传承接盘一事,再后来,但凡背后议论,谁人都说对庵事无趣。可纯光不同,她是伯镜老尼随带出来的小宫人,多少与其他人有些区别,可伯镜老尼黑白也分明,自己人事事排位后,勉戒其仗势欺人,数年如常,把纯光压制着,不给出头。现看到伯镜老尼下限光景,如何不担忧又见卓亦亭之性格些许像极伯镜老尼,之前又与卓亦亭有几处过节,故担忧又担忧。

    再见伯镜老尼找见卓亦亭,纯光便暗中窥觑;不料老尼何等人,心机高深莫测,早晚有贴身小尼在门口守护,任谁人不许靠近。不得法,纯光想了一计,恫吓卓亦亭,让其知难而退。心里有谱儿,便等卓亦亭从老尼处出来,在小径道




第十二章:怨念生毒
    回到菩安舍,卓亦亭坐于窗边托腮呆着,三喜不敢上前吱声。慧缘成心在外头路过两回,三喜俱摆手示意,末了慧缘走了。次日晨起,三喜去给姑娘打洗脸水,路过东边舍院,见众尼一干人等匆匆从伯镜老尼处出入,寻一小尼问,才知道伯镜老尼大限将至。

    三喜端着水盆连忙回到菩安舍,告知她家姑娘,姑娘一听,急奔到伯镜老尼处,却站在门外不敢内入,见众人忙活焦急。良久,纯光大呼疾哭打远处跪爬进来,瞧情景,比自家父母死去哭得还伤心。卓亦亭主仆立一边听闻纯光的哭叹之声,不免眼泪连连。忽一老尼从舍内走出来,对着嚎哭的纯光道:“大师父说让你不必到此嚎啕,自己后面苟且去。”

    纯光依旧哭跪磕头,却见不到半滴眼泪。卓亦亭心里有了几分知道,纯光闹这一出,无非想让伯镜老尼在弥留之际转念想,让她有所寄予。伯镜老尼昔日教导卓亦亭察言观色法,有种算计法如是说:“有泪有声谓哭,有泪无声谓泣,无泪有声谓嚎,哭泣嚎者多是深冤不得见日。此法可见足人心伎俩,百度不爽。”纯光再又被逐,姗姗而去,末了怒眼直逼卓亦亭主仆。

    紧接,舍内有个老尼声传出来:“外头叫两个去找沉香木麻筋烧艾叶,赶紧的。”

    老尼声断,几个在外头望的小尼姑匆匆得令离去,不一会子,去了的小尼其中一人抱着一根沉香木,一人抱着半捆艾叶和麻筋,入舍内。不多时,舍内烟雾袅绕,如同走水了一般。直至日方中天,众尼才神色坦安从舍内走出。卓亦亭把末尾走出来的慧缘拉住,问道:“如何”

    慧缘眼泪一晃,掉了下去,咧开嘴巴笑道:“佛祖护佑,无碍了。”

    卓亦亭一听,心石落定,急忙双手合十紧闭双眼对天祈谢。知伯镜老尼无碍,主仆两人回到菩安舍内,除了在外头接回斋饭吃,便不再出屋,至晌午后,慧缘拿着一封信来,递与卓亦亭,说道:“大师父让交给你。”

    卓亦亭接过信封,沉甸甸的不知里面藏有什么,皮封外头娟秀写几个字:“卓氏府亦亭二小姐亲启”,也不回避慧缘跟三喜,打开一看,里头是一块红玉和一方撕下来的红裙角儿,还有一叶枫叶,叶上略写有几个字:“光复抿仇,四娘敦留叩拜”。

    三喜凑上前瞄一眼,出口问道:“姑娘,四娘是谁”

    卓亦亭迅速把信装好,不言语,出神地抬头望天。那日伯镜老尼找见,就跟她提了这位四娘,因四娘,卓亦亭才让伯镜老尼动心收留。第一次见面时,伯镜老尼提的条件就与四娘有关。那日伯镜老尼说:“留你,无论缘分天意,总归因得四娘。”这四娘,原叫金意琅,略谐些音作“四娘”,江湖上多称为四娘,能文能武;是太妃收养的孤女,其父母原也是朝内能臣,有一同族姑娘在宫中封位,后因祖父牵连野党乱争被弹劾,朝廷问罪九族,全家戴枷远发,或被问斩,其母逃了出来,在仙缘庵拼死生产便有了她,母亲临终求太妃保全她女儿终身周全,太妃答应了。太妃不敢将她明目收养在庵内,悄悄托给民间一位侠义人士寄养教导,当知道太妃恩典,略成人的四娘就偷偷来庵内寻报答,至此,从太妃口中得知其宗室罪连一事,从此对朝廷恨之入骨,誓死要报家族仇怨。因她爱穿红衣,又形影不定,飘落无踪,多次吓得庵内众尼,太妃去世后,伯镜老尼对外称山上时常出现红毛狐狸。太妃去世时,让伯镜老尼想方设法保护好四娘,而此时,四娘已混入了宫中。当年卓亦亭的姐姐卓亦月来求伯镜老尼,伯镜老尼也同等提出条件,帮联络四娘,并保全她在后宫。

    伯镜老尼再向卓亦亭提要求,实属无奈,因她知自己来日不多,无法再周转人等帮四娘,生怕自己死了对不住太妃临终托付。于是,让卓亦亭答应,他日卓氏姐妹联手把四娘解放出来,或让四娘跟进庄府,也好平安安生,或可帮卓亦亭左右。总归,大府里比皇宫里头安全多了,若不然,让四娘出来后自己营生,不要再思报前仇怨念,毕竟人斗不过朝廷。

    卓亦亭自然是答应了伯镜老尼的条件。一则,四娘的命运肩负与自己相似,二则,也想多一个能文能武的臂膀,好昭雪父亲的冤情。伯镜老尼交的这些物件,是四娘走后留下的,红玉是她母亲的遗物,且她母亲名讳里有“红玉”两字,红裙角儿则是她日常喜穿的一角儿。留下此物,大有“不胜归来,无脸拿取”的壮士断腕英雄自戕的热气性儿。伯镜老尼交给卓亦亭这些信物,思想是让她手持凭物,届时有说辞,也能物归原主。

    现三喜问卓亦亭,卓亦亭怎么能三言两语告知再说,此事与自己身事一样不能外言。所以,她不能说,不敢说。

    转念再一想,到仙缘庵的那晚看到的红影不正是红毛狐狸如是四娘,她为何不出现见伯镜老尼卓亦亭心里多出了几分疑惑,却也顺了这几天藏在心中的红影之结。

    三喜和慧缘呆呆陪卓亦亭略坐,皆不言语。午后,纯光来舍内,原以为是寻卓亦亭主仆俩的事,不料是找慧缘。虽然眼前的纯光地位已被削去,慧缘依旧害怕她,凭她招招手,慧缘乖乖就去了。到了外面,纯光二话不说,扯抢慧缘颈子上的金镶玉挂坠。

    纯光道:“大师父怕是不行了,我翻过黄历,今日正是做寿衣的大吉日子,我得下山备件得体的寿衣与她,你若想长长久久留在庵中,等我成主庵人随你愿意留多久。这物件当是你愿意捐个位置性命前途。”

    慧缘不敢驳回,由着纯光掳了去,才走几步,纯光又回来对慧缘道:“你少跟那两个事儿主一道,她们来时,我在大师父门外听到他们一些说话。好歹的远离她们些,不然,到时,人来抓了你,回去又得做小妾去,我才管不得你。”

    纯光走后,慧缘哭哭啼啼给卓亦亭说纯光抢了自己的金镶玉,又出言威胁远离她们。卓亦亭这才醒悟,那晚跟伯镜老尼的话可不是叫纯光听了去。又一想,纯光未必傻得去报官,庵内藏犯人,这是大罪,也当同诛。

    如此,煎熬到晚上,俱相安无事。托慧缘再去打探,回说纯光下山做寿衣回来了,如往常一样,没见什么异样动静,倒是纯光一心想巴结邀功,避开看守的小尼姑进去见伯镜老尼,告知寿衣一事,不料让老尼一顿恶骂,遭轰了出去。听到此,卓亦亭这才稍稍松口气。

    直至中夜时分,庵内躁动起来,卓亦亭方识得大事不好。

    先是听到庵内传来尼子惊叫唤声,又隐约看到火束光闪,再而听到呼喝的男子声音,此后便是慧缘来敲门声。

    三喜开门,慧缘不由分说闯入,跪在地上求道:“姑娘,救救我,官府来人了,定是要抓我回去给老公公做小妾去了。你让我躲一躲,切莫把我供了出去。”说着爬起来找地方藏身。

    卓亦亭跟三喜对眼一番,心中甚是疑惑。三喜惊醒,把慧缘拉了出来,再问:“你师父呢”

    慧缘哭道:“是师父带人来的。今儿下山做寿衣叫我远离你们,想必回来遭大师父的骂,气不过拿我出气,这会子怕是起了歹毒心来,饶不得我了。”

    慧缘死死盯住卓亦亭,卓亦亭心里更犯急,先不管是来抓慧缘还是另外公干,官兵到这里,对于她们总归只有坏处无好处。当下,卓亦亭一把拉住三喜,一把拉住慧缘的手,道:“走!”

    三人躲躲藏藏,想通过前门逃下山去,却在庵宇堂外被官兵人马挡住,过不了道儿;一队官兵正举火把大肆搜查,从菩安舍方向进进出出。看着情景,卓亦亭心里明白十分了,来者可不是抓自己的卓亦亭这才问慧缘道:“门前出不去了,庵里可有后门可行”

    慧缘道:“有一后门,在真修舍佛洞山后。”

    卓亦亭便告知这般那般,意欲一同从后门下山潜逃。等她们想转身,身后巡来一列火兵。此刻,进退两难,三



第十三章:峰回惊转(上)
    夜。庄府。外门。

    一匹快马嘶叫仰蹄停下,从马背上跳下一人,此人背后插一小旗子,旗号显有“庄”字。此人一下马,门首三名家丁迎了上来接马,一家丁接过此人背上的小旗。

    骑马者快人快语,掩不住喜庆道:“给老太太和老爷太太们报,大喜,明日午后进宫面圣谢恩,太后处赏下来了。让大老爷,三老爷,四老爷进宫,定王府王爷福晋届时也在。太后特别恩典还请二爷,三爷同进。皇上还说单独给二爷三爷面礼。”

    接了旗的家丁得话急忙转身进左边角门,一路小跑,至二门也没停下,直至三门碰到管家,方把旗递给管家,连同话说明清楚。管家一听,喜不自胜,撩袍奔得比门仆来时还要快。口里高喊:“老太太,老爷,太太,大喜,大喜!”

    此时,老太太还在跟秦氏、郡主、曹氏三位正房太太说话,听闻管家来报,皆起身迎出。只见管家手举一方小旗,一进门倒叩在地,大声道:“贺喜老太太,贺喜太太们,大喜!”

    老太太也不啰嗦,一句道:“快说!”

    管家如实把外头喜报的话又说了一遭,老太太听完,眉开眼笑,喜溢眉梢,左手拉住秦氏,右手拉住郡主,掩不过那高兴过头的劲儿,让曹氏去扶管家起来。

    老太太一边又说道:“那快,快给爷们说去,就说明早儿不用过来请安了,直接进宫罢!”

    管家得话,应了声欢喜地下去。

    秦氏这方道:“贺喜老太太,宫里头一直惦记着您。寿辰过那么些天了,太后还是没落下忘记。”

    老太太道:“是了,是了!”又转眼看郡主,说道:“听到了没有定王府福晋也在,可不是三太太你的额娘想念两个外孙了。给他们也长脸了。你回去叮嘱叮嘱,让璞儿,玳儿好生点儿,不要莽撞无礼,太后身子不太爽,记得周全则个。”

    郡主喜道:“请老太太放心。”

    曹氏立在一边,倒同没人看到她一般,她脸上挂喜,心里多少不是滋味。到了次日一清早,合家府人,珠萦玉绕,穿戴朝服正装,进宫的人等喜庆不必细说,其他人等更显富贵庄重。老太太领头儿送出大门,唯独是缺北府里的曹氏,等老爷们出发,老太太惊觉少了谁,一问出口,管家方回:“二太太昨夜回去遭吹了风,寒气侵体,正歇在床上。”立在一旁的二老爷庄禄一言不发。

    且这样,老太太领着合府太太姨太太及众位姑娘丫头门在中府大堂等候喜报。合府大宅门外,门仆个个争相恐后,翘首楚望,祈盼时时有消息传递飞来,好进去向老太太邀功。彼时稍刻,正首门直对大街转角处,一位老爷领着一位小爷及两名小斯,切切诺诺瞻望。

    细看不是别人,正是药先生领着卓亦亭,三喜和慧缘。

    原来,头夜卓亦亭,三喜和慧缘自仙缘庵虎口逃出后,直奔至药先生住处。赶至夜下时分,恰好药先生不在屋中,三人瑟缩在门首守望。约么一二更天,药先生酩酊大醉归来,手中还执一壶金华特酿酒,晃晃颤颤,边是吟说些醉话。三人见了起先不敢认,后仔细瞧准方敢去扶,药先生也无话,一并进了屋,三人伺候他歇下,直至次日早起高阳,药先生才醒来,才震晃实眼卓亦亭等人。

    卓亦亭一五一十将仙缘庵遭遇血光之灾前因后果细诉,药先生听毕惊叹,道:“那可了不得,那姑子定是把你们容貌细数给官府知道了。”

    言下之意,留在药先生这儿也是不安全的了。药先生说:“唯今之计,入庄府才是道理。”具体如何进入,又没得计划。三喜弄了早点,四人皆略吃了些。完毕,药先生说道:“连日来,我在庄府外守着,又托人打听过。庄府今日要进宫领赏,统府定是送出门,指不定去能见到老太太,兴许能入得府。可有一不好,人多眼杂。如今,怕已出发进宫了,怪我不晓得你们回来,吃了混酒睡到此时,可不是错开他们送门的时间了。”

    卓亦亭道:“依先生的意思,如今该如何”

    药先生的意思明目张胆是不能够,故让三人小爷装扮,先到庄府看看问问才作定理。于是,不再加以推敲筹谋,四人来到庄府外大街转角,怯怯诺诺等候。这会子,看到庄府大门几个小斯门仆来回走,遥望大街远处,等他们主家人好事归来。

    药先生领着三人快步行至门首,正待跟一门仆说话,忽见府里的下人四儿匆匆打外头跑来,兴致高昂道:“快快!”其他几个门仆哪里等听药先生说话,都一咕噜围住了四儿。四儿道:“宫里赏了南海血玉珊瑚三株,赏二爷,三爷两串手珠。老爷们此刻正在谢恩。大老爷让回来给老太太和太太们说一声,给摆个席庆贺。”
1...34567...2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