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倩女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关塘

    秦氏狠狠地啐了一口,厉声道:“糊涂东西!谁的嘴吐这样的话,我倒不曾听到!”

    大姨奶奶哭道:“太太要是听到了,那我还真是外人了。”

    秦氏一边指示丫头们把地上收拾干净,一边找个空位置坐下,说:“依你这么闹,你是要闹大爷回来,还是要闹把二房的赶出去”

    大姨奶奶听这么被谴责,哭更厉害,说:“我也不奢求其他的,大爷是知道的,我娘家差人来说我那大哥没了,想找拿几两银子来,大爷答应了,偏是不给,今儿早上把支出来的银子拿出去了,还把我那嫁妆拿走了一半……”

    秦氏知他儿子做得出来这样的事,可毕竟是自家儿子,心里如何恨,此刻也没张口骂他的不是。心里多少是同情这大姨奶奶的来,可一想她无端打人,日后传出去,可不叫人笑话东府人心厉害。

    秦氏便道:“这光景你哭有什么用,当时怎不见你五花大绑绑了他。这会子能哭回来”

    大姨奶奶哭个不止。

    听大姨奶奶哭成这样,秦氏又无个解决办法,庄瑚看她母亲在旁,有几分能力解决也不敢吱声,老太太这才进来了。看到老太太人到,秦氏和庄瑚迎上,扶她坐下,又让丫头找茶来。

    老太太示意免了招待,脱口说:“我看大姨奶奶哭得有理,统归大爷的不是,一个爷们做这样的事祖宗的脸都丢尽了。可话又说了,摔东西打人,平白无故的,也不是主子做出来的,人心可不叫人糊弄散了。竹儿,你回去拿我给姑娘们做的手绢钱拿些来。”

    竹儿应了去。

    秦氏陪笑道:“老太太,您这……”

    老太太道:“传出去,人家还说我们庄府这般不地道。亏屋里的人!”

    大姨奶奶收住哭:“谢谢老太太。”

    老太太向大姨奶奶招手,她过去了,老太太轻轻拉过她,说道:“也不用谢我,这是你大太太留我这儿的钱,我先支了来给你,要谢就谢你太太去。”

    大姨奶奶给秦氏回了礼。

    老太太方道:“再有,你大哥过了世,马车自然是少不了。”转头对庄瑚道:“瑚儿你叫管白事的把白事马车备上几辆,借过去应用着。也是体面的。”

    听老太太这么周全安排,大姨奶奶感动得无以言表,只一个劲儿哭道:“谢老太太。”

    这时,竹儿拿来了银子,递给大姨奶奶。

    竹儿笑道:“这是二十两银子,老太太收着说等夏天给姑娘们换些手绢儿。这不,全在这儿了。”

    大姨奶奶歉然收下银子,委屈向秦氏和庄瑚委身福了一福。这边交代妥当,老太太让秦氏此事就不要再责备大姨奶奶。事毕,各自收拾回屋。到了次日,众家媳妇儿姨娘姨奶奶姑娘们到老太太中府请安,又叨叙一回大姨奶奶大哥去世的事。

    曹氏因头日失礼冒撞,回去被庄禄训几句,今日安分许多,嘴巴变的怪和善,主动抢在其他人前关心卓亦亭的事来。

    只见曹氏道:“救我们玳儿那姑娘不知好些没有,我寻思今儿请一位西洋医生来帮瞧瞧。”

    老太太昨日见曹氏那般不识大体,又介意她日常小肚鸡肠,今日见她如此说,原本要留她几分面子,可又因她要请西洋医生,老太太是不乐意了,说道:“洋人来攻城霸地的,没见有来救苦救难的。你倒舔着脸去请,放着孙思邈,扁鹊,华佗不用,我国我朝是没有神医了”

    曹氏心里连连叫苦:好心当是驴肝肺,左右说都是错。心思自己定是跟那外来的姑娘五鬼犯冲,才惹得自己一身骚来。老太太这么一白话,她不再敢说。

    秦氏淡淡的,没帮腔,郡主看这情景,也觉着曹氏为庄玳的救命恩人关了心,心里头感激几分,所以帮打圆话说:“老太太最喜欢听《白蛇传》,白素贞是恶妖,下凡来报恩许仙,想必恶妖中也有善类。因果好,才旺人情呢!”

    老太太听因果缘由,心气去了几分,便和颜悦色起来,含含糊糊几句,不知是宽慰曹氏还是自说自话,见她说:“可不是了,讲究因由缘果,好的便是好的,有这心,谁瞧心里便是喜欢。”

    曹氏愚钝,经商人家出来的,铜臭性子知觉领悟高,家常里子的话,众人未必能敌得过郡主。幸得郡主给曹氏示意眼色,这曹氏才安心挤出笑来,歉歉向老太太示意。

    郡主道:“早起,二太太让她府里贵圆拿了些牦牛髓骨粉来,寻思不大好意思给姑娘,让我捎去。我想,我这也不大好意思。总归在老太太这边,老太太做主就好。”

    老太太道:“这才是道理了。二太太早该这么着。这些是几个银子的事,救得人,佛主也会保佑子孙添丁发财。”

    老太太这话有话,一则曹氏膝下无子,二则她经商管家。可不是添丁发财了。

    曹氏见是得了夸,连忙起身,福向老太太表示谢意,尚未等她落座,忽然听到外头传来一阵急急脚步声。一转眼,管家进来了。

    管家气喘吁吁进门,打千儿垂立道:“老太太,大老爷托人从宫里传话,说太妃光景不好了。太后传您即刻进宫。”

    老太太震惊,忙道:“那备服,让马车赶紧的。”

    余下,卓亦亭的事暂且不谈了,众位媳妇儿丫头拥簇老太太进屋更衣,穿戴命妇朝服。这一日,老太太、秦氏、郡主三人一同进宫。

    待出门,庄玳从里面跑来,冷不丁是要跟去。当然,这是庄玳玩笑话罢了,进宫规矩他哪里不懂的,宫里传召,凡是得诰命才得去,再者,他是不喜皇宫那地方的,此处,是来探口风,看老太太等人进宫多少时间,他好私自去镜花谢看望卓亦亭。

    庄玳撒娇道:“老太太,我也要去。”

    老太太爱她这孙儿,捏他脸儿道:“我的儿,太妃不好了,我即刻进宫,哪能带得了你去!你回去看下受伤的妹妹,也不枉你有心了。且不许劳动她说话才好。”

    庄玳得这话,欣然答应:“是,老太太。”

    要知道,庄勤再三叮嘱,除了老太太,家内人等不可私自观探卓亦亭。其中奥妙,便是怕个中言语不牢,有所破绽。

    庄玳眼看老太太等人离去,又差贴身侍童叫复生的去打听各位老爷去处。等复生回来回说老爷们出去了,他才邀二、三、四、五、六、七姑娘姐妹们来镜花谢。

    庄玳等人尚未到镜花谢,卓亦亭已起身,三喜正给她喂药。

    因没见慧缘在旁,便问三喜道:“慧缘呢”

    三喜淡淡地回说:“府里姑娘们请了过去,说有些旧衣服送给我们。她去拿了。”

    卓亦亭惊诧,疑惑地问:“旧衣服送给我们”

    三喜言语失当,忙解释道:“哦哦,是送给我和慧缘的,你的衣服老太太和太太们另外准备着。”

    正说着,慧缘抱着很多衣服走了进来,看到卓亦亭吃药,笑道:“姑娘醒了!”

    三喜再要喂,卓亦亭摇头不吃,慧缘放下衣服,接过药,细心服侍:“要吃了才好得快。三喜一宿睡不好,心里惦着呢,好歹是为她多吃几口。”卓亦亭才又吃几口。

    三喜见状,打趣道:“我喂的就是不香,别人手里的才是味道,话里裹着蜜怎么的,药儿竟不苦了。”

    卓亦亭笑道:“小蹄子,小心我啐你!”又正色道:“府上没为难你们吧”

    慧缘道:“都没有,待我们是极好的。吃的穿的同府里其他姑娘一样。”

    三喜道:“老太太让人收拾了上房,等姑娘伤势好了,就搬过去住。”

    卓亦亭放心了,虚出一口气,说道:“这里挺好,是外祖母的意思”

    或许,老太太是真不知情的,瞧得出老太太对她真关爱。所以,顿时心里接受了她,就




第十九章:权宜之计(上)
    近晚时分,老太太及秦氏、郡主从宫中回府,家人已将晚膳安排妥帖。除了几位老爷,其余各府媳妇儿,姑娘皆同陪席。曹氏主觉地命人给卓亦亭三人送去些汤食不提。晚膳完毕,老太太让秦氏、郡主、曹氏、幺姨娘四人留下,其他人等各自回府。

    就日里进宫得知,先朝太妃光景极尽下限,老太太心里琢磨卓亦亭一事需早早裁定,遂留下媳妇儿几个议论,明里不点明缘由,但已有了盘算。

    当下,老太太领着秦氏、郡主、曹氏、幺姨娘进暖阁里头,竹、梅、兰、菊四名中府大丫头穿插端茶倒水伺候。

    老太太吩咐道:“等晚一些,爷们回来了让到我这儿议论。”

    秦氏道:“可是为太妃的事”

    曹氏不知道宫中情形,道:“需要我们二老爷准备面儿礼,我给他说便是,省的晚了还叨扰老太太休息。”

    老太太也不搭话,对竹儿道:“把大姑娘叫来。”

    半会子,庄瑚来了,看到屋里的老太太,太太众人,感严肃得很,思想有差事要她办,走了上来便候着,不敢先说话。

    老太太道:“瑚儿,你准备些礼炮,红缎子,还有红灯笼些,按喜庆的东西准备,这几日要用。”

    庄瑚心生疑惑,却也不敢问。

    秦氏和郡主更是疑惑。秦氏问了出口:“家里可有喜事”

    老太太道:“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曹氏自上次吃了话语的亏,这会子再有疑问,也死死咽烂在肚子里,忍住不问。郡主看了曹氏一眼,忍不住笑出来。

    秦氏不解,对笑着的郡主道:“三太太你笑什么敢情老太太有什么喜事与你先说了你竟如此开心。”

    郡主道:“眼下但凡说得上喜事,一是老爷们升官儿发财,二是你府上大爷早早喜得麟儿,三是太妃转安了。其他,我真是想不出喜从何来。我笑是今儿二太太不问话了,觉着奇怪。”

    曹氏勉强挤出笑容,心里却另一层想法:谁不知道你们想看我的笑话来,我偏是不说。可又想:我不说,你们也能笑话了去。心里更不是滋味儿,蔫蔫的,竟也不大搭理了。

    庄瑚看两位太太这般说,就问道:“瑚儿不明白,这喜事是按哪层的喜备着”

    老太太道:“内家子喜事,往亲事上头办就好。”

    老太太这般说,更叫人狐疑不已。她们有一百个问,此刻无从问起。莫非哪位老爷要纳房了四位媳妇儿你看我我看你,终眼神落在曹氏和幺姨娘身上。都知曹氏府上和四老爷府上皆膝下无子,老太太为二老爷抬办也是有的,按顺序言说,先二老爷再到四老爷也未曾不可,所以秦氏和郡主多瞧幺姨娘几眼。

    曹氏知众人将“喜”事套在自己身上,多少感觉出与二老爷有关,便不悦了,说:“老太太愿意赏他一房两房的,那是他造化。”

    老太太啐一口,道:“你们北府就会算计我,我哪里有闲钱儿替你们操持这些。添不添房与我无干,横竖我有璞儿,玳儿足了。”

    这话呛了三人,一人是秦氏,一人是曹氏,一人是幺姨娘。秦氏大儿子浪荡,曹氏和幺姨娘无子。这话说来并非有意让她们难堪,让郡主树敌,不如此说,她们也不着急郑重。终是老太太心里是记挂这几家子香火传承的,嘴里硬不说,心里比他们谁都急。

    庄瑚见太太们尴尬无言,打了圆场道:“老太太心里有数,我们搭配起来料理就是。”

    老太太乏了,闭上眼睛,道:“今儿镜花谢的姑娘吃了什么药儿可好回来见是乏了没过去瞧,这会子也没大精神了。”

    庄瑚道:“得老太太记挂,是她的福气,今日午后进了些阿胶白芍龙眼羹,又吃些宫里赏的补血丸。气色好了许多。才刚晚膳,二太太独留一份儿枸杞蜜枣生姜炖鸡送了去,倒是吃完了。想必明日老太太过去瞧,定比今日更加风发。”

    老太太道:“补是补过头了,鸡汤尚可,生姜日后不要放了罢,有伤口食姜,凸起了伤疤一辈子都消不去,可不是难看死了。如花美玉的姑娘,真在这口上,被糟蹋了才叫人心疼。”

    有责备曹氏的意思。曹氏一听,内心苦不堪言,坐着躺着不言语,明枪暗箭都射来。

    曹氏起身,淡淡道:“媳妇儿记着了。”

    庄瑚一脸尴尬,生怕就此得罪曹氏。

    紧接,老太太吩咐喜礼头面上的布置,灯笼几盏,如何挂,红结花绸几挂,礼堂如何周全等等,庄瑚领会了,其他府上的太太也帮衬张罗。几人又闲聊几句,便都散了家去。再稍晚些,庄禄、庄勤、庄耀得唤赶了来。

    因庄熹来晚些,老太太不发话,让庄禄伺候给她点水烟,边抽边等。

    一会儿,庄熹才从外头匆匆赶来,一进屋就说:“可不来晚了,宫里又来人传话,说明日要进宫。”

    老太太吐一口烟雾,眯眼,舒展道:“别什么事都往身上揽,还有其他亲王、郡王、京中诸位大人,孝心也不能全让你一人表完,省的得罪人。”

    庄熹谦逊道:“是。”

    略缓缓,老太太道:“今日我进宫,看太妃时日不多了,多半是挨过端午,也不指前后。”

    庄禄道:“既这样,今年端午,我们府上也不能大摆,往年唱戏的,请园子宴,今年就停一停。”

    老太太道:“谁说不是。这倒不碍事,我担心你大妹妹的姑娘。



第二十章:权宜之计(下)
    此刻,三喜给老太太端来茶,老太太示意放下,细细端详卓亦亭,倍感怜惜。

    老太太微笑道:“儿啊,委屈你了。”

    这一安慰,真真暖心。卓亦亭两眼泪水含起,流了下去。

    老太太拿出手绢给卓亦亭擦拭,道:“正好他们都不在,我所幸把我的想法跟你说一说。”

    老太太左右看了三喜和慧缘,觉得有人在不妥当。

    卓亦亭会意,也不回避,说道:“她们都是我逃生离难的姐妹,不妨的。”

    老太太点头道:“那自然是好的。如今你是待罪之女,尚有弟弟逃罪在外,身份上怕是惹人口舌。我吩咐你舅舅去寻了你弟弟的下落,可用不了多久你们姊妹两个可以团聚了。你暂且安心在府里住着。有一事,可要再委屈你一下。我想让你三舅舅给你过个礼,做他的义女,一则掩人耳目。说你救了玳儿,又无家可归,就收你进了府里。二则让你有身份,好站得住脚跟,堵的住悠悠众口。你权当没这门子亲戚,等过了门,你就是庄府里的姑娘。孩子,你看可好”

    卓亦亭面无表情,凄凉道:“权由外祖母安排。”

    老太太见这般凄凉状,过去搂住卓亦亭:“我的儿,委屈你了。难为你父亲母亲还在孝期让你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可要救你也是没办法。”

    说道极处,老太太及卓亦亭主仆三人低哭一阵,方止住,竹儿在外头传话来道:“老太太,大姨奶奶房里的小玉来,想求老太太过去。”

    老太太泪水才擦干,听这话,不免气起来,道:“放着二太太不使唤,倒用我去。横竖我去了,就帮她管得住大爷了二太太跟大姑娘不是才去吗”
1...678910...2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