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战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非烬
画面转换,一群现代衣着的女孩子登上了飞机。飞机下人群熙攘,一条横幅上用两国文字写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交流活动”。年轻的女孩子们站在舷梯上向着人群挥手,镜头扫过,曾经那个英姿飒爽的影子忽然隐约出现。她们踏上另一个国家的领土,辗转于各种场合,上课、参观、交流……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女孩走近一家博物馆,玻璃柜中两件一模一样的瓷瓶在温软的灯光下熠熠生辉,造型精美,颜色亮丽却并不艳俗。而在玻璃柜旁边的说明上,一个汉家打扮、却明显是异域面孔的女子站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后,温婉地笑着。女孩似有所感,轻轻伸手去抚摸画面上女子的面庞,而在此时,却忽然之间有闪光灯亮起。女孩转头,一个大男孩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现代化的城市里,留下了两人流连的脚印。而当女孩终于结束交流活动离开的时候,男孩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离愁别绪。飞机上女孩看着手机里和男孩在那两件瓷瓶旁边的合影,默默流下了眼泪……
回国后的女孩在为了两个国家的合作奔走,当她来到一处援建工地的时候,意外发现戴着安全帽、满脸胡茬的男孩手里拿着图纸比比划划。男孩转头,如同初见时那般挠了挠后脑勺,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容。女孩咬着下嘴唇,眼泪却流了下来……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mv的最后,歌声终于终结,只余下悠扬的乐器声余音袅袅,两件瓷瓶在玻璃柜中幽幽闪着光,画面的一侧出现了竖排的隶书文字:“《青花瓷》演唱:刘炆;作词:苏钺;作曲:苏钺”。
“呼……”歌曲已经停了很长时间,高谦终于回过神来了。他长长出了一口气,觉得这几天受的累遭的罪在这一刻全部一扫而空。
神作!
这是高谦自己在心里给这首歌所做的评价。歌曲里面曲调婉转,歌词哀婉,旋
283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四)
高谦长长出了一口气。
与《青花瓷》相比,这首歌本身同样足够优秀,而且非常贴合活动的主题,就是mv似乎没有《青花瓷》那么“高格调”。但是高谦依然非常喜欢这首歌的mv里面的这个故事。没有“薄幸锦衣郎”,没有棒打鸳鸯,没有生离死别,就是平平淡淡的一个绣娘与心上人的故事而已。可就是这样的平淡反而更加贴合歌曲本身那种娓娓道来波澜不惊偏又沁人心腑的格调。
“不容易啊!”忽然之间高谦似乎有些理解《蜀绣》的mv中那位等待外出的心上人归来的绣娘了,他似乎也和故事里面的那个绣娘一般,等着这两首优秀的歌曲,度日如年。不过,当这样优秀的作品真的出现的时候,却发现之前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高谦先给自己小组的成员们群发了一条消息,将这两首歌的名字和演唱者发给了他们,哪怕时间已经过了零点,相比那些和他一样备受煎熬的组员们也还在鏖战。高谦很清楚,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两首歌明天登上台里的展播时段的节目完全没问题,高谦发这条消息也并非是想要和他们做太多的讨论,而是想要将自己的心情分享一下,想来如今自己这种“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心情他们应该最理解吧也算是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今天晚上大家都能睡个踏实觉了。
发完了消息,高谦重新将心思放到了那张让他又爱又恨的歌曲列表上面。为了方便查找试听,高谦面前的这张列表是定义的按照作品递交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的排列,他重新将列表按照听众评分和评论数量进行了排列,才发现这两首歌的试听数量并不多,正因为如此,评分的人数也不多。实际上这也是如今这次活动在三家音乐网站的专题页面的常态,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广泛的宣传,这次活动的关注度确实非常高,但一连几天没有好的作品出现,原本关注这次活动的网民也没了兴致,甚至在页面评论区中,被顶到最高的帖子内容是:“秋风吹秋叶黄,这次活动要变凉。”高谦觉得自己多少应该给这两首歌打个分,留下个评价,哪怕如今关注这次活动的人已经不多了,但这样好的作品不应该被埋没。
思前想后十多分钟,高谦终于在评论区编辑了一条自己还算满意的留言评论。之所以是“还算满意”,是因为高谦到现在才有些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谛,不管他怎么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和语言去描述和赞美这两首歌,总是觉得无论什么样的语言来评价这两首歌都显得非常苍白。
正要点击发表的时候,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拿起来一看,是自己小组的一个组员在交流群里面的发言:“不要评论!不要打分!不要评论!不要打分!”
似乎发言的人非常急迫,高谦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手机又震动了起来,还是原来的发言人,内容还是同样的内容:“不要评论!不要打分!不要评论!不要打分!”
这条消息一连发送了四五次,高谦忍不住回复道:“是不是你啊号被盗了还是病毒了”
隔了没一会儿,回复就到了,这次不是留言,而是直接发送到群里面的语音:“老大,这两首歌简直就是神作!千万千万不要回复不要打分!虽然现在关注这项活动的普通人少了,但各大电视台像咱们这样的人肯定还在盯着这个单子!这两首歌肯定不会被埋没,但咱最好祈祷还没人留意到它们!如今各家电视台在这次活动中的问题都差不多,既然咱发现了这两首神作,那就最好闷声大发财!千万别评论别打分!让他们晚发现一分钟都是好的!”
“我去,以前怎么没发现你小子这么鸡贼!”
“不过我喜欢!作为对这两首好歌的补偿,咱们京城卫视明天展播时段全给它们!”
“就这么定了!虽然发现这两首好歌没有做出应该的评价让我很内疚,但为啥我就这么喜欢这么内疚的感觉呢”
“同内疚同喜欢!”
“同上!”
……
只有小猫两三只的交流群似乎一瞬间活了过来,始作俑者恶作剧一般的提议得到了一致的赞同,高谦也顺手删掉了自己好不容易写下的评论。尽管没有在网站上面留下评论,几个人却在群里面讨论起了这两首歌。
高谦之所以是这个工作小组的负责人,原因是因为他节目编导的身份,说起音乐评论,小组里面有专门负责的,是一个萌萌的妹子,这两天工作压力大,硬生生快要把萌妹子逼成糙汉子了,如今压力尽去,萌妹子也恢复了往日的风格,用各种颜文字和可爱的表情包非常另类的给自己的同伴们解读起了这两首歌。
不过看似一段非常长非常专业的解读之后,萌妹子忽然发了一条语音:“好吧,以上都是我瞎说的。这两首歌是很明显的新风格,让我一个音乐小萌新去评价这两首神作,我是不敢的。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之前陈聪聪在齐鲁卫视的《中华诗会》里面唱过一首《明月几时有》,大约就是这两首歌的风格的‘初级版本’。而这两首歌明显更加成熟,更牛掰的是,苏钺大神扔掉了古诗词充当歌词的窠臼,但歌词明显又是古色古香、深受古诗词的影响,不敢说青出于蓝,但最起码给人的感觉更好更贴合流行歌曲中‘流行’这一要素。所以,这
285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六)
第二天贺嘉逸一大早就来到了杨启训的小院。
杨启训一夜没睡,眼睛里面满是血丝,但精神却出奇地好。看到贺嘉逸进门,便赶紧伸手招呼道:“来,小贺,快过来,咱爷俩赶紧交流一下昨天的那两首歌!”
“杨老师,您……您熬了一个晚上”贺嘉逸看着杨启训浓重的黑眼圈,瞪着眼睛道。
“没什么没什么,见猎心喜罢了。”杨启训不在意地摇了摇头,“先来看看,这是我总结的东西。”一边说着,杨启训将手头的几张纸递给了贺嘉逸,“你先看看,我去洗把脸。”
贺嘉逸接过那几张纸,稍微扫了几眼,便随手放到了一边。他转身进了厨房,趁着杨启训洗漱的功夫,给自己的老师冲了一杯牛奶烤了几片面包,顺便煎了一个鸡蛋。等他端着盘子回到那间视听室的时候,杨启训已经重新坐在了房间中央的沙发上面。
“杨老师,您先吃点儿东西。”贺嘉逸将盘子放下,顺手又捡起那几张纸,坐在杨启训的身边认真看了起来。
杨启训笑了笑,也不说话,自顾自拿起贺嘉逸准备的简单的早餐吃了起来。
杨启训这样一个老音乐人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自然不是京城卫视的高谦手底下那个小萌妹能够比拟的。纸上记载的东西很多,初看上去非常杂乱,但又带有明显的由浅及深的脉络,应该就是杨启训一晚上的试听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感悟随手记下来的结果。
“歌词‘雅’,带有明显的诗词及骈文的韵味……”纸上面首先就是这一条,贺嘉逸不自觉点了点头,老师用一个“雅”字,很清晰归纳了这两首歌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借鉴古诗词的同时,经过了很明显的现代汉语的加工,并不突兀,让普通人能够理解,但又显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这是杨启训对于这两首歌的歌词语言风格的总结。
第二条则更像是是杨启训的猜测:“结合mv,或许这两首歌先有了故事,才有了歌曲。实际上应该是一个用音乐讲述故事的过程。而故事实际上也并不稀奇,才子佳人、远行与等待等等,这是很明显的志异故事、话本小说以及民间传说中的故事风格或者说套路。”
贺嘉逸又点了点头。如果只听音乐的话,无疑《青花瓷》和《蜀绣》这两首歌是很让人惊艳的作品,而配合上mv的话,那就不是惊艳了,甚至可以说是震撼。对于mv对音乐的衬托和补充作用,许多音乐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真正能像这两首歌这么优秀且契合音乐本身的mv作品少之又少。
不过贺嘉逸紧接着又皱起了眉头,根据他一直以来所接受的音乐教育,mv作品应该“从音乐的角度去创作画面”,而不是“从画面的角度去理解音乐”。如果按照杨启训写下来的东西,这两首歌先是有故事,然后才有了作品,那不应该是本末倒置了吗
他顺手抄起笔,在这一条前面画了一个问号,才继续往下看。
“配器大量采用民族乐器,古筝、琵琶、胡琴、笛子,不仅仅是音色本身的需要,还是音乐本身风格的需要,传统的配器和歌词的古色古香韵味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与此同时,并不忌讳同时采用西洋乐器,兼容并包。”
这一点贺嘉逸也是赞同的。在《青花瓷》和《蜀绣》这两首歌中,明显的民族乐器的音色让这两首歌增色不少,而传统乐器和西洋乐器的配合,其出彩程度更让人吃惊。之前并不是没有音乐人做过这样的尝试。甚至可以说,在接受了西洋乐器的洗礼之后,音乐人对于传统乐器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造和发展,贺嘉逸以前跟着杨启训去听过一场中央民族乐团的现场音乐会,在现场就见到了和中、低音提琴很相似的拉阮,补充了传统乐器合奏时中低音音部的不足,不光贺嘉逸目瞪口呆,就连杨启训也是赞不绝口、一脸自豪。
“曲调。主旋律采用采用宫商角徵羽的传统五音调式。”这一点应该是杨启训非常重视的,在这一句简单的话下面来来回回画了粗粗的线作为标记。
不过贺嘉逸就有些好奇了。以他的音乐素养,还分不清楚宫商角徵羽和常见的旋律的不同。尽管如此,他也知道宫商角徵羽是传统音乐的代表元素,是和西洋乐有明显区别的调式。不过他一直以为,宫商角徵羽天生就比西方音乐少两个音,应该是有缺陷的,为什么会让杨启训如此重视呢于是他又在这一条前面画了一个问号。
再往下看,下面的一条写的是“唱腔和转音技法受到中国民歌和
286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七)
“看出点儿什么没有”杨启训早已经吃完了早餐,给自己和贺嘉逸各泡了一杯茶,抱着肚子坐在沙发上,有点儿优哉游哉的味道。
“嗯……不是特别明白。”贺嘉逸老老实实地道。抬起头才发现自己老师的状态,不由便有些纳闷。昨天晚上的电话里面自己能很清楚的听出来,老师似乎听过那两首歌之后有些受打击的意思,怎么这一会儿就回过神儿来了不对,似乎“志得意满”这样的形容更贴切一些!难道说老师从这两首歌里面找到了纰漏
“来,咱爷俩讨论一下。”杨启训往前倾了倾身子,“哪里有问题”
“嗯,主要是两个地方。”贺嘉逸翻了翻手中的纸张,道,“第一个是关于这两首作品和mv的配合的问题。我记得您之前说过,mv作品是音乐作品的补充,那为什么您会觉得这两首歌先有了故事才有了音乐作品呢”
“这种说法是为了容易理解,实际上并不贴切。”杨启训摆了摆手,“第一个方面,关于故事和音乐谁在前的问题,其实本身并无定论。音乐本就是因事而作、因情而发、应感而歌,音乐创作者的灵感永远来自于本身的经历和体会,所以尽管mv作品应该作为音乐的补充,但并不意味着mv可有可无。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方面,那就是画面感。你应该有所体会,这两首歌本身的画面感很强,而mv作品就是把这种画面感落实到了实际的视觉体验上面,说白了,就是将感觉具现化。这和之前我所说的mv应该作为音乐的补充是不矛盾的。至于为什么说先有故事在有音乐,我们待会儿再探讨。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宫商角徵羽!”贺嘉逸眯了眯眼睛,用手中的笔在沙发扶手上面点了点,似乎在强调或者是试图说服自己的老师,“传统的调式只有五个音,本身应该是有缺陷的,为什么您会对这种调式非常推崇呢”
“呵呵……”杨启训摇了摇头,“这个东西,你理解的有误差。宫商角徵羽似乎和七阶音符的西洋乐比起来本身带有先天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祖先就是靠着这五个音的调式来修身养性的,传承几千年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但是你也应该听出来了,中国传统的音乐本身是用来修身养性的,也就是私密性比较强,是属于取悦自己的东西。因此传承下来的古曲也比较少,伯牙子期这样的知音前年的时间也仅仅只有两个人罢了。至于青楼卖唱红牙拍板,那在古代是拿不出手的东西,属于‘淫词滥调’。而现代音乐则是要让所有人产生共鸣,这在基础存在上来讲就是完全的对立和矛盾。以往大家都觉得宫商角徵羽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应该被淘汰,哪怕是民族乐团的音乐家以及其他传统乐器的演奏家,绝大多数也是在用现代的音乐形式来操作传统的乐器。你之前进行的所有音乐训练、包括跟着我的这两年学到的东西,都是基于此的。我之前也倒是跟你说起过传统音乐以及中国古乐的特点,但从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也没进行过这样的融合性的尝试。但苏钺的这两首作品就有点儿对着干的意思,他就是要将这两种东西都添加进来。而恰恰是这种之前我们完全忽略掉的矛盾和对立,才让人耳目一新,觉得‘哦,原来传统的调式确实很有味道’。”
喝了口茶,杨启训继续道:“你看一看我昨天晚上扒下来的简谱。传统调式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如果和现代音乐的七阶音符对照的话,是没有‘fa’和‘si’这两个音的。但是你看看那两个简谱,在《青花瓷》里面,确确实实没有这两个音,但在《蜀绣》里面,却是有的,而且主要集中在副歌的部分。这并不是说用宫商角徵羽的五阶音符谱不出相同韵味的曲子,而是说明,苏钺对于五阶还是七阶音符,其实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抓住了这里面的感觉。”
&nbs
287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八)
《青花瓷》和《蜀绣》这两首极为优秀新鲜感有十足的歌曲经过各大卫视展播时段的疯狂霸屏,在音乐圈中引起的注意力自然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杨启训和贺嘉逸这对师徒之间。实际上在京城卫视和央视一套第一次播放这两首歌的时候,音乐创作者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两首作品。而这两首作品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和震撼一点儿不比杨启训差。似乎一夜之间,原本对于这次展播活动蠢蠢欲动,只是又不愿意做试探的出头鸟的歌手和创作者猛然之间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插不进脚去了。
越是对流行音乐了解的深刻,越是明白这两首歌的强大。“中国风”这种风格的作品在另一个世界经过周天王之手真正成熟的那一刻给当时的音乐圈带来的冲击是那么的明显,而今,这种冲击丝毫不差地出现在了这个世界的华语流行乐坛。
而音乐网站上原本沉寂了几天时间的“新丝绸之路”音化作品的主题页面也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大量的数据,之前的吐槽和调侃的言论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刷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歌迷对于《青花瓷》和《蜀绣》疯狂的追捧。
天极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顺着这股风潮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刘炆一口气参加了四档国内顶尖的综艺节目,而且都是插队进去的。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既然这两首歌如今这么火热,为了收视率着想,也不应该等这股风潮过去之后才邀请演唱者上节目。
四档节目中有三档都是舞台游戏性质的综艺节目,刘炆上去露个脸,说两个笑话,聊一聊自己的成名之路,顺便和主持人以及其他参加节目的嘉宾一起做个游戏,最后再从这两首歌中选择一首现场唱一遍,多少刷个名气。但苏钺重点要求的一档谈话类的综艺节目,刘炆就不敢这么随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