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陛下免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珠江老烟

    更多的人认为,刘崇称帝,是在割裂国家,是对大周国的侮辱。

    人们盼望着大周国能够强硬起来,不单要收拾了刘崇,还要能够令大唐俯首称臣,然而,天子郭威却为民着想,宁愿忍受屈辱,也不愿贸然用兵。

    今日,从朝堂上传出风来,说天子终于下了北征的决心,而从朝堂议事的过程看,天子之所以能下决心,应该是跟吴驰的归来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压抑了近两年的情绪在这一天彻底爆发,没有人不希望太子郭荣此次出征能够大获全胜,而所有人都明白,大周能否获胜,关键还要看吴驰能出多大的力。

    如此氛围下,买天上人家的股票,便是支持吴驰,而支持吴驰,便是爱国,故而,一整天下来,只见买单不断涌现,而卖单,除了侯益的那一万来股,其他的,合在一块也没能上了千。

    股价涨到了六十五两之后,才算是平稳下来,偶尔有人报出更高的价码,但购买量并不大,到了傍晚闭馆休市时,股价定格在了六十五两银子一股的价位上。

    侯益唏嘘不已,将此功劳全都归纳到了吴驰身上。

    吴驰也




第259章 战略
    在刘崇眼中,那郭威定然是一个逆臣反贼。

    当初,做皇上的侄子刘承祐年轻气盛,不知郭威厉害,轻信了李业苏逢吉等人的佞言,逼着郭威起了兵。

    刘崇为此曾修书数封,力劝刘承祐不要跟郭威对着干,最好顺着郭威的意愿,将李业苏逢吉等人交出去。这么做,或许会丢了皇室颜面,但相比保住皇位来说,颜面又能算得了什么。

    可惜,刘承祐并没能听进刘崇的劝谏。

    郭威攻克了封丘,刘崇便意识到这刘家的江山算是走到了尽头。

    此时,何去何从便成了困扰刘崇的最大难题。

    降了郭威,自己心中一百一千的不情愿,若是不降,又忌惮郭威手下天雄军的勇猛。

    恰在这时,大汉另一猛将高行周前来投奔。

    高行周号称郭威克星,但在黄河岸边,被郭威迷惑,稀里糊涂地让郭威渡过了黄河。溃败之后,高行周幡然醒悟。

    刘承祐所为,他高行周看不下去,这才与黄河一战让了郭威,但刘氏坐江山,他高行周好歹也算是一员猛将,只要自己收着点,一碗像模像样的饭吃的是稳稳当当。

    但江山若是被郭威拿了去,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那还能有他高行周的立足之地么

    醒悟过来的高行周毅然决然地投到了刘崇帐下,并鼓祟刘崇继承刘氏皇权。

    有了高行周以及高行周镇守的潼关,刘崇的胆子顿时肥壮起来。

    以潼关之险,随便派个稳重点的将领带上万把兵士镇守,便可稳拒郭威大军与关内。

    再有了猛将高行周的助阵,那还惧怕他郭威个甚鸟

    于是,与郭威登基之后的一个月,刘崇也跟着称了帝。

    称帝之后,刘崇以为那郭威必然会领兵征讨,可左等右等,等了整两年,也不见郭威有所动静。

    于是,已经够肥够壮的胆子变得更加肥壮。

    “朕虽年迈,但匡扶汉室之心从未泯灭,郭姓狗贼,窃我刘氏江山,诛我刘氏宗族,此狗贼一日不除,朕之心便一日如焚。”

    皇上都这般说法了,朝堂之上谁还敢有二言

    这重任,自然落在了高行周的肩上。

    高行周勇猛,且绝非是有勇无谋之人。头上虽然罩着郭威克星的光环,但从来不敢小觑郭威一眼。

    领了皇上的南征军令,高行周制定了周密的战略计划。

    “我大军切不可出潼关而直逼封丘,需稳扎稳打,重兵集结于潼关,只派出小股兵力出关骚扰。待郭威不堪,以大军前来对阵之时,我军固守潼关。郭威久攻不下,必然心急气浮,待郭威大军军心涣散时,我等可联络大辽国左右夹击,一举击溃郭威。”

    刘崇也是带兵打仗的行家里手,听了高行周的建议,立刻竖起了大拇指来。

    “朕有将军,实乃幸事也!”

    高行周如此计划亦是如此执行,不等柴荣领兵临近潼关,便早早地收回了所有出关的小股兵力,仰仗潼关之险,龟缩据守,坚决不出。

    柴荣领兵来到了潼关之下,只看了一眼便彻底晕菜。

    如此险要的关隘,云梯搭不上,队伍展不开,唯一的攻击点只有那扇关隘大门。

    咋攻呢

    柴荣与帐中铺开了一张地图,左看右瞧,茶饭不思。

    “贤弟,你过来看,假若我们派出一支奇兵,从这,这,往这,绕过这片山脉,是不是可以突袭到潼关守军的后背呢”

    吴驰瞅都没瞅一眼,便不屑回道:“你可拉倒吧,且不说这奇兵能不能起到奇兵的作用,单就这时间,等绕过去,那得花费多少个日子啊”

    柴荣凝目估算,道:“快则二十日,



第260章 准头
    这一日,吃罢了午饭,吴驰再次点了五百兵士,准备随他一道前去骂人。

    忽听军营卫兵前来禀报,说营帐外有人求见。

    吴驰心中大喜,连忙随卫兵一道来到了军营门口。

    “上官,来的蛮快的嘛,我以为通知到你,你在马不停蹄赶来,说什么也要再过个三两天才能赶来呢。”

    上官飞云纳头便拜,并道:“属下等待掌门传唤,已经足足等了两年,故而,一得到掌门之令,立刻日夜兼程赶来,不敢有星点耽搁。”

    吴驰上前搀扶起上官飞云,道:“兄弟辛苦了,兄弟快快请起。”

    两声兄弟将上官飞云叫的是热泪盈眶,起身后,再次跪拜,道:“掌门当我是兄弟,我上官飞云定为掌门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你愿做驰门子弟,自然是我吴驰兄弟,好了,不必多礼了,随我去见老柴吧!”

    上官飞云明白,吴驰口中的老柴便是大周国太子柴荣。

    两年半前,那柴荣的发妻,可是死在了上官飞云的箭下。

    因而,听到吴驰说要见柴荣,那上官飞云不免有些紧张。

    “放心,有我在,老柴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再说,老柴这个人胸怀天下,不会那么小肚鸡肠的。”

    有了吴驰的包票,上官飞云稍稍安心,跟着吴驰,来到了柴荣的帅帐中。

    妻子刘惠儿被利箭射杀,至今已有两年另五个月,吴驰曾打包票说要在三个月之内将凶手擒来为嫂子报仇。可后来吴驰去了大唐,但再也没提起过此事。

    柴荣以天下为重,并未将此事太过放在心上,当初在边境上被袭之时,对那领头射箭之人便未能看清,两年多来,印象更是模糊。

    但见上官飞云虎背熊腰甚是威猛,柴荣惜才,自是满心欢喜,连忙赐座赐茶。

    却见上官飞云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叩首道:“罪将叩见太子。”

    初次见面,何罪之有

    柴荣不由一怔。

    吴驰笑吟吟解释道:“此将名叫上官飞云,当初你我兄弟出访大唐,归来之时,便是他射杀了嫂子。”

    柴荣不由一惊,跌坐与帅椅之中。

    上官飞云五体伏地,不敢有丝毫动静。

    吴驰再道:“身为军人,理当领命主官,即便犯下大错,那也只能算作从罪。其事件之始作俑者,乃是大唐齐王李景遂,如今,李景遂已被我借李弘冀之剑而除之,也算是为你老柴报了仇。老柴,听兄弟一言,将此事掀过去吧!”

    柴荣脸色苍白,眼神犹豫不决,且久久不语。

    吴驰也没做进一步劝解,只是看着柴荣,等他做出最终的决断。

    过了许久,柴荣的脸色逐渐缓解过来,轻叹一声后,起身离坐,来到上官飞云身边,亲手将上官飞云搀扶起来。

    “我贤弟说得对,身为军人,理当服从军令,上官将军快请起身。”

    那上官飞云却是不敢。

    吴驰先是冲着柴荣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又道:“老柴,你尚未原谅他,那他自然不敢起身咯。”

    柴荣道:“本是无罪之身,何谈原谅”

    上官飞云双眼噙泪,高呼道:“罪将谢太子不杀之恩。”

    柴荣道:“我只想问将军一句,可愿为我大周效力”

    上官飞云偷瞄了吴驰一眼,但见吴驰面带微笑微微颔首,于是道:“罪将愿追随太子,纵然是粉身碎骨,也定将在所不辞!”

    柴荣欣慰道:“大周能得如此猛将,实是天助。”转而又对吴驰道:“贤弟,你所等之人,可是上官将军”

    吴驰点了点头,道:“正是!没有上官兄弟的穿云箭,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拿下对面的潼关呢!”

    柴荣回忆起当日被袭的景象,那上官飞云的穿云箭端的厉害,可是,单凭一



第261章 野炊
    挨骂不好受。

    挨习惯了,骤然听不到骂声,也不好受。

    一连三日,高行周和他的部下习惯了吴驰的骂声,可是,第四第五日,连着两天安静下来,使得高行周和他的部下不免有些忐忑。

    关外,那大周柴荣在搞什么鬼

    帐下副将提醒道:“将军,那柴荣诡计多端,会不会采取绕道袭击的策略”

    一语惊醒了高行周,赶紧铺开了地图进行研究。

    可行性并不大。

    大军若是想绕过潼关,无非是南北两条道路,从南边绕过,山高路远,没有个半年时间,几无可能。从北边绕过倒是省时省力,不过,期间必须经过大辽国土。

    那大周虽然与大辽签订了修好条约,但之后不知怎么回事,两国之间又生间隙,一纸文书等同废纸。

    正因如此,当刘崇派遣特使秘访大辽,商议联手夹击潼关之大周军队的时候,大辽欣然同意。

    借道大辽,岂不是自寻死路。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派出一支轻装奇兵,以猎人之法,攀岩翻山,亦可在十数日之内绕到潼关腹背。

    只是,既是奇兵,人数必然不能太多,否则,一旦暴露,便是灭顶之灾。

    而这支人数不多的奇兵携带不了辎重,若是一击不成,也是难逃覆灭命运。

    “传我之令,各山岭山坳,增派暗哨,一经发觉异样,立刻以狼烟示警!”

    做出妥当应对之后,高行周亲自登上了潼关,远望关下大周军营,嘴角处洋溢出不屑的神情。

    就在高行周准备退回营帐之时,忽见大周军营有了异动。

    “禀报将军,大周军营突然涌出两千兵士,看情形,像是要攻关!”

    高行周冷哼一声,心道,攻我潼关仅两千兵士够不够我高行周塞牙缝的

    再冷静一想,高行周登时顿悟,柴荣派出的这两千兵士,怕是以佯攻来掩护那支奇兵吧!

    “传本将令,关上增兵五百,各山头山坳之暗哨增加一倍!”

    命令传出,高行周打消了要回营帐的念头,执意留在关上,想亲眼看到这两千大周兵士是如何惨死在自己部下的手段上。

    那两千大周兵士在山脚下列阵集结,然后,便乱哄哄一窝蜂地往山隘关口涌来。

    “乌合之众!”

    高行周心中更是不屑,认为即便只是佯攻,那也应该做的更像样一些。

    军中弓箭手的射程一般在二百五十步至三百步之间,自高处向低处射箭,其有效射程还要再多出个五十步左右,若是佯攻,那群乌合之众必然会在距关隘三百五十步之处停下步伐。

    果然被高行周料中。

    大周兵士在距离关隘尚有四百步之处,便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和之前骂街的那位,基本一致。

    奇怪的是,这伙兵士既不继续上攻,也没有像之前那样扯嗓子骂人,而是三五个一群,七八个一伙,就地垒了炉灶架起了铁锅。

    尼玛,这阵仗看着好像是要玩野炊

    严肃点不行么

    你丫当打仗是郊游啊

    关隘之上,高行周困惑不已。

    更奇妙的是,这伙兵士中居然没一个会埋灶生火的,不知道灶台需要通风么不知道那湿柴火要等火势起来之后再去添才不会引起浓烟么

    真是不会!

    两千兵士埋了两三百个灶,各个都弄的是浓烟滚滚。

    夏季,东南风居多,山隘间又特别吸风,大周兵士搞出来的浓烟秒秒钟便飘到了关隘上。

    “不好!烟中可能有毒!”

    &nbs



第262章 攻克
    一声奇怪的破空声袭来,不等高行周有所反应,身旁不远处便是一声巨响。

    高行周只觉得气血翻腾,头晕耳鸣,尚未有所反应,另一侧,又是相同的一声巨响。

    第三声,第四声……

    这是遭雷劈了了么

    怎么还没完没了呢

    仰仗着主帅光环,高行周比部下多撑了一会,也就是数到了第五声巨响,人便再也撑不住,失去了知觉。
1...6667686970...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