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下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我们岛国古董界资源是一个个各自封闭、独立的方块形。古董商们会参加不同的交流会,但各交流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基本上是封闭状态,对信誉要求极高,需要几个资深会员联名推荐作担保,所有会员们同意后才能入会,比如东京美术俱乐部,是最后影响力之一。”
苏渊仔细听着,十分有兴趣,这是打入岛国市场的关键所在。未来定位高端精品路线,交流会将会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左卫门喝口茶,继续道:“东京俱乐部成立于明治时期,会员要求是国内重要古董商,至少要在行业内从业五年以上,才能申请入会,不接受的新手。”
“内部实行股东制,都是一流的美术商。每年春秋两季举办交流会,会员之间也有等级之分。当年坂本五郎入会的时候,座位都是按资历排,前排座位为最有名望的古董商准备。”
“坂本当时的目标就是努力坐到前排,后来甚至为增加话语权,为在不言堂从业超过10年的几个徒弟购买俱乐部股票,为他们做入会的担保人。”
“晚年干脆直接效法东京美术俱乐部的方式,自立门户,开拓属于自己的桃李会。原本只是作为坂本家族徒子徒孙的内部交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古董交流会之一,活跃至今。”
“很多交流会采取不定期拍卖,操作很简单,每年会出很多东西。最近关西拍卖一件南宋官窑八方炉,就是出自桃李会。每次都有几百位古董商参加,很多都独当一面,非常活跃。”
“我们京都也有几个知名交流会,比如青山会、大泽、福元会、茶源会等。我本人就是青山会的高级会员,有资格推荐新人入会。”
“我们国内古董商多以中长线投资为主,老古董商有个习惯,买东西要捂五年以上才出手,因为刚买的时候圈内对这件东西还有印象,五六年过后印象模糊,价格才能提高,甚至可以翻倍。”
“所以一般买完东西就扔到仓库,甚至都不会看一眼。采用表格详细记录买入时间,等时间差不多再拿出来卖。因为短线操作只能赚差价,收益不高,除非是捡漏,但捡漏的概率又是非常低。”
苏渊点点头,这跟国内浮躁的风气相反,现在热钱太多,加上拍卖行违规暗箱操作,真正收藏家反而沦为看客,面对喜欢的藏品,只能望而兴叹,根本没有机会出手。
“别看古董交流会好像原始保守,但生命力顽强,上百年规则没有丝毫变化,而且排他性很强。”
“当年苏富比和佳士得在国内大张旗鼓做拍卖,结果一败涂地,重要原因正在于此。但交流会不妨碍古董圈的大量高端精品流向国际大拍卖行
第162章 庭院风情
“本土的拍卖行,以中档古董为主,价格比较便宜,吸引藏家捡漏。以关西拍卖为例,每次为吸引人气,拿出一部分藏品送拍,定价非常低,以满足客户的捡漏需求,吸引藏家关注。”
苏渊沉默不语,拍卖会诞生之前,买卖古董,还有多种方式。比如琉璃厂古玩店、鬼市、走街串巷,深入乡村,铲地皮。
交流团体也不只是岛国存在,港台最顶级收藏团体,敏求精舍和清玩雅集也是高手如云,每个都是拥有私人博物馆级别的大藏家。
在古董交流会举办期间,参加者之间采取竞价机制,也是价高者得,但是没有如今拍卖行事先印制图录,也没有公开的大型预展,只是大家约定好,某一天都拿着藏品到指定地点,互相观看,讨价还价之后当场定价成交,交易达成交流会收取一定佣金。
正是因为历史悠久,这样的交流会形式已经存在数百年。尽管参与交流的群体非常小众,但为传承下去,他们会带着自己的徒弟去,徒弟学成后又会带着他们的徒弟去。徒子徒孙如此往复,一直延续,不曾中断。
面对外来拍卖业,国内古董商一致对外,无论在货源方面还是客户方面激烈竞争。也许是多年已经习惯于将艺术品的价格神秘化,或者是文化里的那份拘谨保守。任何事都不喜张扬,不喜欢公开竞价。最后两大龙头在坚持十数年后,只能放弃而转战港岛。
听完左卫门介绍,更加坚定苏渊进军岛国市场的决心,当年小鬼子用飞机大炮侵略国土,现在风水轮流转,也应该轮到老子报仇雪恨!
左卫门放下茶杯,正色道:“如果大师想加入青山会,我可以全力推荐,相信问题不大。”
“可如果是国内第一流交流会,毕竟柳生家不是古玩世家,本人也只是初窥门径,所以……”
苏渊点点头,明白左卫门的意思,就算柳生是顶级财阀,但别人也不一定买账。有钱土豪多的是,能玩起古董的谁是普通人
更不用说是东京美术俱乐部那种传承几百年的庞然大物,每个会员背景深厚,已经不能用金钱衡量,怨不得左卫门能力有限。
苏渊摆摆手,轻松道:“放心,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宝贝还怕别人不主动上门”
左卫门见苏渊没有生气,长出口气,笑道:“那是自然,以大师您在刀剑上的实力和名气,加上如此极品青瓷,就算是茧山龙泉堂也一定会惊为天人,这点毋庸置疑!”
第二天直接飞到东京,相约来到一处庭院,笹乃雪,跟茧山弘次郎见面。
边往里走,左卫门解释道:“笹是以竹叶修葺的小茅屋,在特殊情况下还有细雪的意思。”
“这是弘次郎最喜欢的一家店,在拥挤吵杂的大都市,难得有这样一块清净之地,专门为大师准备。”
苏渊点点头,刚走几步眼前一亮,不由得赞叹道:“好漂亮的庭园!”
一条由洁白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蜿蜿蜒蜒通向一个个小茅厅,四周尽是绿植和青竹,中间还有一方清池,碧碧盈盈,一阵清风拂面,令人神情一震,仿佛置身大自然,很是舒服。
苏渊微微一笑,环境很满意,东京到处嘈嘈杂杂,快节奏的生活让所有人喘不过气,压力很大。突然来到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回手关上门,好像瞬间远离凡尘俗世,人马上轻松自在。
和服仕女走在前面领路,踏着小碎步带人来到事先预定好的茅厅,见到年过花甲的茧山弘次郎,用中文寒暄几句后坐下,拿菜单让苏渊选择。
苏渊看着双手递来的菜单,摇头
第163章 吃独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柳生左卫门拿出玲珑茶具,放在茧山弘次郎面前。
许久弘次郎才恋恋不舍放下茶杯,满脸痴迷道:“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能亲眼看见失传千年的玲珑现世!”
面对苏渊,恭敬道:“更没想到您不但是铸剑大师,还是制瓷天才,简直……”
苏渊摆摆手,轻描淡写道:“瓷器流传几千年,博大精深,苏某只是初窥门径而已,听说龙泉堂乃岛国第一瓷器金字招牌,希望以后多多交流。”
弘次郎微笑着点点头,早就听闻苏渊的各种传闻,一把龙渊斩尽天下五大名剑,横扫千军,大杀四方。
今天面对面,更是刮目相看,沉稳大气,谦和有礼,手艺深不可测,令人敬佩不已。
“大师谬赞,要说青瓷收藏,龙泉堂几代兢兢业业,勉强算的上小有名气。”弘次郎亲自给苏渊满上酒,谦和道:“换成其他领域,不敢大言不惭。”
左卫门哈哈一笑,打趣道:“茧山君不用自谦,虽然龙泉堂以青瓷闻名于世,但其他种类更深藏不露,单论瓷器底蕴,就算面对山中家族也毫不逊色。”
弘次郎听完面色肃然,正色道:“柳生君此言差矣,山中商社乃国内第一古董世家,实力深不可测,在东京俱乐部堪称龙头,深耕百年,渠道无人能及!”
“创始人山中定次郎出生在古董商家庭,幼年随父亲出入于古董商铺中,对古玩业产生浓厚兴趣。勤奋好学以及其坚忍不拔的个性,逐渐崭露头角,随后开始为山中商会进入欧美市场开疆拓土之路。”
“在他的领导下,山中商会1894年在纽约开设古董店,之后在波士顿、芝加哥陆续开设分店。1900年在伦敦开店,1905年巴黎开设代理店,短短二十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古董商,堪称传奇人物。”
苏渊看着茧山弘次郎满脸佩服的表情,没想到山中家族竟然在同行中拥有如此声望和地位
“最大一次崛起来自于恭王府,当年溥伟为重振满清,四处招兵买马,大量出售古董。1912年初冬山中定次郎终于有机会走进神秘的恭王府,见到毕生难忘的一幕。”
“宽敞庭院内一排排装满宝物的仓库,分成如意库,书画库、青铜器库,大概几十间,每间屋子里的物品上都落满灰尘。无数翡翠珠宝手饰,多的就像是米店里的大米。”
说到这里弘次郎羡慕道:“任何古玩商的一生,都不会有那样的机会!最终以34万大洋的价格买下恭王府除书画以外的青铜器、瓷器、玉器、翡翠、座钟全部收藏。”
“迅速分类整理分为三批,一批运往美国拍卖,一批运往英国拍卖,一批留在山中商会古董店中零售。当年纽约拍卖会,共推出拍品536件,成交总额为27万美金,创历史天价记录。”
苏渊沉默不语,茧山弘次郎作为古董商,对于山中的崇拜可以理解。就好像微商崇拜马运,it男崇拜马化腾同样感觉。
27万美元听起来好像不多,但放在1900年可是天文数字。比如2006年11月28日,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恭亲王府旧藏清乾隆御制白玉兽面活环盖瓶成交价为660万港元,清乾隆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以828万成交。
2010佳士得秋拍上,一件出自恭王府的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圆光座屏以3202万天价成交,创下古典家具新记录。
这些连当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恭王府随便拿出一件都价值连城,可想而知山中商社的实力如何。
按照当年记载,民国时期琉璃厂大古董商岳彬,淘到一件镶珠宝的澄泥蟋蟀罐,花100块大洋。随后请他的老买家定次郎来看货。
&nbs
第164章 夺得千峰翠色来
听完茧山弘次郎的介绍,苏渊对岛国古董圈有更清晰的认识,相比较山中的霸气,坂本的神奇,茧山家族反而更谦和内敛,如同青瓷,有礼有节。
“还请大师答应龙泉堂的要求!”
茧山弘次郎深鞠一躬,诚恳道:“如此精美绝伦的玲珑茶具,是所有藏家梦寐以求的极品,希望能交给龙泉堂代理,价格绝对令您满意!”
苏渊点点头,等的就是这句话。柳生家族毕竟是武士出身,合作刀剑没问题,但玩瓷器还是不行。术业有专攻,人家祖祖辈辈兢兢业业,良好口碑不是用钱能代替。
放下茶杯,笑道:“既然如此,那以后请龙泉堂多多关照。”
茧山弘次郎仿佛听见天籁之音,满脸激动,再次鞠躬感谢道:“请大师放心,绝对不会明珠暗投,必然全力以赴,让玲珑重现昔日荣光。”
两人哈哈大笑,简单约定每月提供三十套玲珑茶具,走高端路线,通过龙泉堂打响名气,至于价格初步定在1500万日元,也就是一百万人民币。
定价苏渊没有太纠结,徐福兴巅峰作品差不多八十万,毛正聪五十万,玲珑茶具一套八件,一百万不算太贵。
签完授权代理合同,耳边突然响起提升音:“恭喜宿主,完成任务。”
“获得新技能——千峰翠色,功能请自行研究……”
“新任务:作品得到市场认可,限半年内创造新的拍卖纪录。”
苏渊脑中闪过各种信息,露出一丝微笑,对于系统的坑爹早就习惯。现在已经不是初出茅庐,有钱有势有人脉,搞定任务轻轻松松。
第二天回到龙泉,闭关研究新技能,拿出一个素胎,直接开启千峰翠色。
“这是……”
白光闪烁,素胎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
夺得千峰翠,色本自然,有天地之大美。
温润纯朴色形备,不必有所附丽,雨过天青云初晓,梅子流酸泛青时,独立成景,又意味深远,情景交融。
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釉层厚而透明,釉质莹润,苍翠欲滴,色调可与翡翠媲美。
梅子青!
苏渊仰天大笑,兴奋不已,这就是梅子青,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巅峰,仅在南宋一朝烧造,存世极少,又多为仿古铜器和玉器造型的古雅之品,弥足珍贵。
龙泉青瓷有两大巅峰:一种是白胎青瓷,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乃大名鼎鼎五大名窑中的哥窑。
相传宋朝龙泉曾有兄弟二人烧窑,哥哥的技术比弟弟高明,因而招致弟弟的嫉恨,为破坏哥哥的声誉,弟弟往哥哥的釉料中添加许多草木灰,待烧制出来后,瓷器已经全裂开.
虽然这种裂痕和普通裂痕不一样,有的像是冰裂纹,有的像鱼仔纹,还有的像蟹爪纹,裂痕中自有一番情趣,但已经变成瑕疵品。
哥哥无奈,拿到市场去想要低价处理掉,可没想到人们在见惯传统的瓷器后,竟对这种有裂痕的瓷器十分有兴趣,这批瓷器一抢而空,哥窑也因此名满天下。
而弟弟则延续着原来地烧制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誉为雪拉同,从此也就开创龙泉青瓷哥弟窑在釉色、泥土等方面富有各自特色却各不相容,平分秋色的局面。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苏渊举起梅子青,阳光透过,仿佛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温暖潮湿的春风吹拂着漫山遍野的青梅树,枝头已经结满苍翠欲滴的青果。
雨过天青云,梅子流酸泛青时。
梅子正青,色如挂枝初梅,青翠碧绿,莹澈剔透。
放眼望去,神清
第165章 先完成个小目标
?
柳生惠美笑道:“回过神的他们仿佛热锅上的蚂蚁,想尽办法托关系认识师傅您,甚至厚着脸皮求到父亲大人面前,口口声声说什么抛弃前嫌,简直不要脸!”
苏渊哈哈大笑,能想到柳生左卫门无比爽快的表情,其实小鬼子挺简单,天生对于强者的崇拜深入骨髓,至于面子不面子,根本不是问题。
想当年二战期间,作为战败国被美国监管,驻日美军司令部被称为政府的太上政府,而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被称之为太上皇,甚至被岛国人尊称为天皇的天皇。
当年他可是东京大屠杀的主谋,手中沾满鲜血的刽子手,结果被奉为神明,成为当时岛国人心中的偶像。
离开的时候原本想偷偷走,没想到一出门,发现全东京的民众自发沿街相送,甚至痛哭流涕,不舍得让他离开。
最后就连麦克阿瑟都被感动哭了,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岛国有如此震撼的影响力!
所以说岛国人是木讷的民族,很容易被洗脑控制,崇拜强者乃骨子里的天性。
想到这里苏渊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见见,看他们的诚意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