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下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1985年7月20日,费雪经过十几年努力,终于找到传说中的阿托卡夫人号。这艘号称海底最大宝藏的沉船上有40吨财宝,其中黄金就有将近8吨,宝石有500公斤,所有财宝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
几年前世界打捞业巨头,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宣布,从大西洋海底一艘古老沉船上,起获重达17吨的殖民时期金银财宝,总价值至少为10亿美元。
当然海洋打捞不但要求高科技设备,还很烧钱。看似简单,难度极大。一条好的打捞船最少几百万美金,最顶级的要几千万美金。
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国内有钱都买不到。
其实苏渊要求不高,投个一千万,随便弄两艘打捞船,能出海就行。因为寻宝这种事全靠运气,很多时候高科技也不管用。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对外放出打捞成功的消息,剩下的水到渠成。只要东西过硬,加上自己现在的名气地位,就算小鬼子再精明,也逃不出一个贪字。
回到作坊,苏渊拿出高价购买来的德化陈腐泥,这是最大秘诀。从地下挖取泥土,垒成大土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
泥土经过大自然的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各种器皿,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儿孙们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
德化窑烧造的白瓷不是将白色呈色剂添加到胎土或釉料中,而是选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再经过几十年陈腐,使其含铁量降到最低。在高温还原的氧化中,洁白瓷胎加上纯净透明釉才能烧造出白度极高的作品。
开始雕刻观音。他的观音超凡脱俗,圆润饱满,圆融一切,慈悲祥和。
世人有云: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
苏渊拿起刀,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脑中不断闪过何
第188章 双管齐下
苏渊拿着面前两尊观音,十分满意,尤其是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天衣无缝。
站起身,来到窗边,负手而立。心中有些迟疑,手艺难关已经攻克,而心里关……
许久面容越发坚定,终于下定决心,让柳生惠美打电话,联系井上琳子。
任务要求以假乱真,仿品必须得到众人认可,思来想去还是刀法有信心,把握最大。
德化白瓷跟龙泉青瓷都是单色釉,对瓷土要求高,需要陈腐多年的原料。然后是造型之美,通过工匠高超刀法传达表现,没有任何纹路装饰,直达人心。
虽然有火眼金睛,但颜色釉配方博大精深,画工要求极高,最后还有烧窑之变,想要高仿完美难比登天。
苏渊现在不能有丝毫差池,所以还是以刀法取胜,拿出何朝宗观音作为完成任务的杀手锏。
第二天井上琳子带着两个专家连夜跑来龙泉,不可思议看着两尊观音,震撼道:“瓷圣!”
两个专家深鞠一躬,甚至不敢用手触碰,小心翼翼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细节,嘴里不停喃喃自语。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
“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玻璃品相,胎体细密,透光度好,釉色纯净,光照之下,尤为明亮……”
“珍品……绝对是百年一遇的瓷圣珍品!”
井上琳子深吸口气,得到肯定答复后,赶紧给苏渊深鞠一躬,恭敬道:“大师果然出手不凡,真乃东京拍卖的荣幸。”
苏渊摆摆手,轻描淡写道:“这是朋友所托,听说你们拍卖行跟我合作的不错,所以想来试试水,如果满意,以后有的是机会。”
井上琳子心花怒放,再次鞠躬致谢,现在的苏渊已经是岛国收藏圈炙手可热的青瓷大师,无论是百年老字号茧山龙泉堂,还是茶道大师千叶,甚至连禅宗高僧泉山大师都赞不绝口。
作为东京拍卖最重要的合作对象,第一次拍卖结果皆大欢喜,苏渊果然言出必行,马上送来两件重器,堪称国宝。
“请大师放心,东京拍卖一定全力以赴!”
很快带着藏品离开,尽快筹备专场拍卖,苏渊想了想,打电话给耿宝昌,约好明天见面。
“这是……”
“何朝宗的观音!”
老爷子看见苏渊拿出来的观音,眼前一亮,满脸惊喜,接过来仔细研究,许久心满意足道:“好东西啊,品相如此完美的观音,就算在故宫也不过两件!”
苏渊微微一笑,心中完全放松下来,连耿宝昌都打眼,证明自己的刀法已经天衣无缝。
这次来还有个目的,利用火眼金睛偷师,紫禁城是天下宝贝聚集地,在这里刷经验值,岂不是……
爽翻天!
听完苏渊想要参观的要求,耿宝昌笑道:“哎,其实故宫也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神秘,前段时间不是流传一个片子叫我在故宫修文物”
“如果你愿意,推荐你来上班以后手边全是宝贝!”
“别,您还是放过我吧!”
苏渊赶紧摇头道:“我自由自在惯了,没事跟您老转转,开开眼看看宝贝已经足够。”
耿宝昌叹口气,很可惜,没办法,人各有志,人家年纪轻轻已经达到如此水平,前途不可限量。在社会上规矩少,发展空间大,真要进故宫条条框框多,反而更麻烦。
“故宫上手看东西规矩最多,人数有严格限定,级别界定也严。十几年前敏求精舍几大藏家来参观,有徐展堂、天民楼的葛洪明等七八个人,级别很高。”
“院长亲自陪着看东西,结果人家等了半天,
第189章 青花中的VIP
?
耿宝昌突然神神秘秘问道:“你知道咱们故宫真正的天字第一号藏品是什么吗”
苏渊一愣,十分好奇,能让故宫评为天字第一的宝贝会是什么
“来,带你亲眼看看!”
耿宝昌摆摆手,两人来到展厅最西边的角落,终于见到神秘的宝贝。
“这是……”
苏渊看着眼前的东西,大吃一惊,迷惑不解道:“踏脚的木门墩”
“哈哈哈,没想到吧就是这个小凳子,名副其实是故宫天字第一号!”
耿宝昌开怀大笑,解释道:“故宫文物最早编号方式以宫殿为单位,用《千字文》中一字为代号,如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给“天”,皇后居住的坤宁宫给“地”,然后登记宫殿内陈设的文物,顺序再给以流水号。”
“据说当时工作人员给文物作编号的时候,因为进门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就是这个小凳子,所以就把它列为天字第一号的文物,这个编号一直沿用至今。”
“神奇的是不止如此,你知道宝岛故宫天字第一号是什么”
耿宝昌笑谈道:“也是个小凳子,皇帝的踏脚凳,因为都是沿用这种编号方法,你说好笑不好笑”
两人哈哈大笑,又来到一个展柜前,只见一个青花人物罐,居然是残器
元青花,
人物罐!
耿宝昌盯着残器,无奈道:“这就是故宫的遗憾之一,元青花人物故事罐在瓷器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璀璨夺目的一朵奇葩,甚至占据着霸主地位,无法被任替代的珍品。”
“长期公认存在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罐全世界仅八件,全都流失海外。这件残器来自民间,算是保存最完整的作品,也是故宫唯一残器,没办法,聊胜于无!”
苏渊点点头,元青花已经是凤毛麟角,更不用说是人物罐,比汝窑还稀少的多。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鬼谷子下山,2005年以1400万英镑在伦敦佳士得拍出,由犹太古董商埃斯肯纳齐获得,加佣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
创造天价记录,换成黄金整整一屋子,按照性价比来说,至今也是无敌的存在。
国内唯一作品是1980年出土于横县四官岭,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出土后被丢弃在角落达七年。
1987年一名农艺师偶然发现捡回家,用来养花和装种子。1989年文物专家才确认国宝身份,连紫禁城也只能羡慕嫉妒恨。
耿宝昌长叹口气,回忆道:“鬼谷子下山拍卖当天参与标罐至少有十几人,其中不乏来自华夏收藏家,包括来自宝岛寒舍总经理王定乾、拍卖第一人张宗宪,港岛艺术品商会秘书长翟建民。”
“竞价达到1000万英镑时,仍有六七人出价。当时王定乾给我说估价在800万英镑左右,把最高支撑点定在1000万,没想到最后……”
老爷子痛心道:“埃斯凯纳齐是世界上经营早期艺术品的主要古董商,他在标价达到1350万英镑时才加入,经过持久角逐才将宝物收入囊中。”
“拍完后连他都被现场的紧张气氛耗尽气力,已经达到极限,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最神奇的是,这件元青花居然是从沉船中打捞而来!”
苏渊看着元青花,总览瓷器发展史,元青花无疑是其中一个亮
第190章 青五色
?
“元青花大批存在于固定的地点,全世界只有几处,而且没有分散过,首推的就是土耳其的拖布卡帕皇宫,距今已经550多年。”
“第二个收藏比较多的是伊朗的阿克比尔寺,有32件,而且没有被拆散过,这不是一个偶然。”
老爷子回忆道:“品质最好的元青花就收藏在拖布卡帕皇宫,从来不公开展览,皇宫一直在修缮,收入库中秘藏。当年我为去看元青花费尽周折。”
“在土耳其整整呆了一周,经过艰难险阻,最终才看到元青花。本着一种朝拜心情去,尤其打开后宫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坐下,亲人仿佛正向我走来。”
苏渊从老爷子脸上读出一种幸福和不舍,感同身受,其实华夏瓷器含蓄内敛,温文尔雅,充满传统士大夫文化的韵味。
而元青花的纹饰极其繁复,色彩为蓝白二色,这与汉唐以来的文化不符。而且器型硕大,开创瓷器新纪元。
这无疑是与元代海内外交流频繁,东亚与中东文化传播有关,很多瓷器带有明显的中东当地宗教色彩。
尤其是装饰艺术,深受当地美学和教理影响,崇尚繁密,不喜空白,构图严谨,具有抽象,规整,均衡的审美倾向。
主题为植物,几何纹饰和阿拉伯书法,纹饰有缠枝纹,连珠纹,变形莲瓣纹,菱形开光,同心圆等。
很多大碗大盘的尺寸达到40厘米以上,有些瓷器达到史无前例的70厘米高,完全是为满足中东地区席地而坐,共同聚餐的习惯而制。
蓝色更是元代以前的瓷器不可能出现,我们崇尚红色和黄色。红色是生命,黄色是根本。
蓝色,尤其是青花之蓝在过去文化审美中过去从未占有一席,甚至长久以来视蓝为不吉。佛经中恶鬼称之蓝婆,古代乡试用蓝笔处分,称之蓝单;传说中有蓝蛇,其首含毒称之蓝药,药人即死。
可以说元青花是中东土豪最梦寐以求的极品,皇室身份的象征,有钱都买不到!
足足三个多小时,苏渊心满意足,仿佛有种吃撑了的感觉。每件都是国宝重器,背后不但蕴含高深工艺,还有深厚历史底蕴,如同满汉全席,令人痴迷。
回到作坊,花一天时间记录整理,各种工艺了然于胸,彻底对青花瓷深刻领悟,开始动手实践。
将早就磨细的湿料放在大碗中,比例约为三分之一,用汤匙将料搅散,然后用开水对料冲泡。同时用汤匙不停的搅动,直至水面泛起泡沫为止。
待其沉淀后,撇去上面的清水,才能分碗调制水色。拿出茶水,这是景德镇代代相传的秘方,分碗时不但要注意根据所需控制料量的多少,如果对入适量的茶水,搅拌均匀,可以有效防止生水。
所谓生水,是分水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即在分水时料与水不融合,水料分体,影响青花发色和装饰的表现力。茶水不能太浓,否则茶叶中的胶汁会生涎,使料结块,影响分水质量。
拿起特制的鸡头笔,开始掌握料性,也就是研究如何画的问题。青花料是一种矿物质的粉末,用水调和后易沉淀,同时泥胚的吸水性极强,料笔画上去,如果动作迟缓,水分被坯体吸干,则无法用笔。
如行笔太快,以致料淡而显纤弱,行笔太慢,以致料色堆积而显呆板。如做到眼明、心细、手准,才能运笔自如,得心
第191章 一清二白
?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
“新技能:一清二白,功能请自行研究……”
“新任务:作品扬名海外,万人追捧!”
苏渊刚放下来自东京拍卖的电话,脑中响起系统提示,露出满意微笑。
两件何朝宗观音不负众望拍出天价,被一位资深大藏家收藏,终于完成以假乱真的任务,高仿手艺瞒天过海,把小鬼子骗的团团转。
长出口气,为完成任务才铤而走险,这种事情还是风险太大。金三爷那边组建打捞公司已经有眉目,最多两个月就能搞定。
到时候去公海,暗地先埋伏几个宝箱,然后打捞出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风险会降低很多。
苏渊来到后院,拿起一个刚出窑的梅瓶,自己负责画工,廖天上釉,老冯烧窑,是第一批青花作品。
一清二白!
发动技能,白光一闪,苏渊瞪大眼睛,看着手里的梅瓶,兴奋道:“好家伙,麻雀变凤凰!”
蓝白相间中透着温润淡雅,自带一种高贵的宁静,骨子里的气韵,晕染成烟雨中的水墨。
色调简单,却有不可言语的绚丽,用笔简洁,却有宛若天成的华美。
淡淡一抹,便足以惊艳世人。
苏渊眼前闪过一幕幕场景,原本雪白的瓷胚上,慢慢出现一朵朵,一束束簇拥的青花,尽情地盛开,生长地很快,一片连着一片,将整块素胚快占满,只留下一点点空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