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师下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吕成龙大喊几声,从屋里才走出一个六旬老者,貌不惊人,三角眼,山羊胡,又瘦又小。

    “鬼叫什么”老乔看着吕成龙,呵斥道:“我的耳朵又没聋!”

    来到两人面前,皱着眉头道:“你小子又不是土豪大老板,难道我还要红毯铺地迎接你”

    吕成龙嘿嘿一笑,拉着苏渊介绍道:“这就是老乔,别理他,多少年就是这个臭脾气!”

    老乔打量几眼苏渊,转身回屋,冷哼道:“真晦气,进来吧!”

    吕成龙使个眼色,率先进屋,苏渊暗自摇头,老爷子脾气挺冲,有点意思。

    刚进屋,苏渊有些吃惊,只见楼房一层竟然被改造成烧制瓷器的车间,除室内部分,后院还搭起一个近100平方米的临建房。

    角落到处堆放着数十袋瓷土,老乔正在用秤称量各种配料的重量。另外半间摆满不同器型、尚未烧制的瓷坯,有的已经画上图案,只差上釉。

    中间安置的是烧瓷用的气窑,造型奇特,应该是经过改良,不但从烧煤变成天然气,用起来更加顺手。

    窑炉里火势正旺,房间一角的打釉机一直转个不停,轰鸣声不绝于耳,整个家已经变成大作坊。

     




第184章 良性循环
    ?

    苏渊看着对方手里的作品,眼中闪过种种场景,突然笑道:“如果前期用电,后期用木炭,烧出的效果会更接近古代柴窑的效果,再撒一把食盐,釉面会显得更加肥润。”

    “你……”

    老乔一愣,十分吃惊盯着苏渊,原本以为毛头小子是吕成龙的徒弟,跟着师傅开开眼界,没想到竟然……

    “呦,看不出来是个高手”老乔冷哼一声,放下梅瓶道:“有点眼力,不错。”

    吕成龙笑而不语,带苏渊来就是为现在,一边是顶级高仿老江湖,另一边是连师傅都赞不绝口的后起之秀……

    火星撞地球,

    好戏上场!

    老乔重新打量着眼前淡定的年轻人,还真摸不清对方的底细,又拿起一个玉壶春瓶,试探道:“再掌掌眼”

    苏渊笑着接过,随便扫一眼道:“高锰酸钾加硝酸再加松香水,按比例调和后刷在瓷器表面,几小时后就能去贼光。”

    “再用砂轮和砂纸细细打磨出粗细痕迹,看上去最少流传几百年,要说最难的还是火石红吧”

    看着老乔越发严肃的表情,轻笑道:“将湿的老糠灰垫在器物的底部进窑,烧成后的底足就会出现火石红。如果想做成出土器,再涂上红泥,使泥浆渗透到开片纹里,土锈也就**不离十。”

    老乔深吸口气,脸色凝重起来,沉默不语。苏渊微微一笑,要说高仿最大难点就是做旧。

    毕竟是新瓷,烧制出来后釉面呈现崭新锃亮状,业内俗称贼光。怎样去除这层贼光,并产生像历经岁月打磨后的老瓷所具有的温润包浆,乃各路高手看家秘技,也是蒙过业内行家的关键环节。

    吕成龙看老乔吃瘪,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早先你们用高锰酸钾或氢氟酸泡,但那些药水腐蚀程度太强,不好控制。本来想仿乾隆,泡的时间一长,看上去变成晚明。”

    “时间短了又成光绪的了,这个很头疼。现在你又配出专用秘方,处理过的釉面就跟老的如出一辙”

    老乔撇撇嘴,承认道:“你小子有点门道,这种药水通常泡上一天一夜,就算时间长了也不会过分,很平稳。”

    “咱们吃这路的各家手法都不同,还有用中药或者红茶煮的,都是机密,配方肯定告诉别人!”

    转身从柜子里又拿出一件东西,双手捧到苏渊面前,正色道:“请指教!”

    苏渊微微一笑,老家伙终于知道厉害了

    慢慢接过,竟然是一件少见的康熙柱罐,纹路精美,包浆温润,两边还有两个孔,专门留着穿环用。

    随手翻几下,仔细看了看孔的边缘,用手一摸道:“其他仿的还行,不过还是有明显破绽。”

    老乔一愣,目光灼灼,逼问道:“有话直说!”

    “很简单,古代打孔是纯手工,用线锯钻,全靠水滴石穿的慢功夫。边缘能看得到螺纹,你用的电钻转速太快,根本不会留下痕迹。”

    老乔全身一震,恍然大悟,双手抱拳行礼,客气道:“朋友真乃火眼金睛,老乔佩服!”

    苏渊摆摆手,指着瓶上的画工,试探道:“现在景德镇有多少人达到这种水平”

    现在的老乔再也不敢嚣张,认真道:“说实话现在画师很少能达到宫廷水平,但是走市场绝对没问题。以前我们是把胶片印在瓷器上画,可无形中画面很呆板,线条不流畅。”

    “现在高手怎么画一件老东西摆在一边,不用把瓷上的图搞下来,而是把风格吃透,比如康熙时期的人物肚子都大,脸必须变形,全就把这些风格画出来。”

    “位置大概



第185章 瓷器中的法拉利
    ?

    吕成龙摇摇头,无奈叹口气,这就是现状,谁也改变不了。

    古玩全凭眼力高低,哪怕您花一亿,只要买到假货,自认倒霉,法院都救不了。

    尤其在景德镇,千年瓷都,地下多的是各种官窑碎片。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款识最多,专门有人从御窑厂遗址挖瓷片,然后高价卖。

    御窑厂为保证入宫瓷器都是精品,出炉后凡是有瑕疵的都会被敲碎扔掉。至今在窑址下,仍埋有大量残瓷。

    遗址是前些年在景德镇市政府大楼地下发现,考古发掘后,政府动迁,御窑厂被保护起来。当时有人故意在御窑厂周围租店面,白天开门做生意掩人耳目,晚上打地道盗挖地下的残器和瓷片。

    很多藏家喜欢看底款,认为是鉴定要点,其实新瓷接老底并不是什么新发明,有点水平都会做。

    故宫为修复也买来各种高科技,接底精密度相当高,一台专用仪器最少上百万。

    老乔又指着一个图片道:“如果我仿照故宫藏品做一对牡丹花卉碗,然后装上底款,再配上老盒子,让人拿去上拍,至少能拍出100来万!”

    “要我说真正官窑高仿品,除形制、绘画、工艺必须符合宫廷规制之外,还必须满足其他几个辅助条件。”

    “一是胎土必须取自当朝的老坑;二是色料必须出自当年的原料产地;三是由柴窑烧制而成。”

    “胎土配置和制作工艺到位,烧出来的成品重量必须与真品相差无几,有些甚至精确到克。”

    “器型的尺寸、弧度与真品分毫不差。只要使用坑口相同的色料,再进柴窑烧制,基本上器物表面发色准确、釉层肥润。几个条件符合,足可以让大部分鉴定者大跌眼镜。”

    说完不屑道:“什么拍卖行首席鉴定专家我这件明成化孔雀绿釉鱼藻纹盘在境外拍过一只,880万成交,当时由国际著名拍卖行的瓷器鉴赏家拍板认定。”

    “还有这个九桃粉彩瓶,拍过两只,可没赚到多少钱。因为当初光是研制就用三年时间,花100多万……”

    “这件嘉靖五彩鱼藻纹罐,曾经拍出80多万……”

    苏渊看着老乔得意洋洋的指点江山,几大拍卖公司的画册赫然变成战利品,一个人尚且如此,那其他……

    老乔已经把苏渊当成同道高手对待,收起画册,正色道:“这些都是过去式,在我看来高仿最难不过两大挑战!”

    “一是何朝宗的观音,二就是乾隆的转心瓶!”

    苏渊皱起眉头,没想到老乔会说出这番话,吕成龙听完点点头,接话道:“相传乾隆某年到景德镇微服私访,无意对一位老瓷工说:可惜这里没有会动的瓶子。”

    “老瓷工听完冥思苦想,突然受到走马灯的启发,终于创制出一种会转的瓷瓶——镂空转心瓶。”

    “几年前一个乾隆珐琅彩转心瓶曾经创造五点五亿天价,至今还傲视群雄,无人能敌。”

    吕成龙感叹道:“虽然文物的价值不能完全用金钱衡量,但同样能说明转心瓶的稀有和珍贵,五点五亿,相当于四吨纯金!”

    老乔站起身,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件作品,小心翼翼放在桌上。只见瓶口外撇,颈部短粗,瓶肩下垂,瓶颈两侧塑有象耳,整体造型沉稳大方、雍容华贵。

    外瓶采用珐琅彩绘制,图案以复杂精致的缠枝花纹为主,色彩鲜艳明媚。腹部有四个镂空的开光景窗,其图案是四季的花卉风景



第186章 曲线救国
    ?

    “至于这件……”

    老乔戴上手套,又拿出一件作品,恭恭敬敬放在桌上,苏渊眼前一亮,惊喜道:“瓷圣何朝宗!”

    只见一位僧人,站在汪洋大海之上,双手合抱在胸前,双眸深邃,凝视远方,东渡弘法的抱负和决心,被表现得恰如其分。

    达摩渡海像!

    阳光散下,釉色匀薄纯净,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釉中隐现乳白或微透粉红,因此才有猪油白之美称。

    何朝宗,明嘉靖万历年人,自幼受家传熏陶,喜爱瓷塑工艺,拜当地艺人为师。

    早年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观音、下尾宫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东岳庙的小鬼,形象逼真。

    充分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

    发挥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特别是衣纹刻划,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多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

    特别是观音像,被视为独一无二之珍品。以德化瓷细腻质地和独特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朴素典雅、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在岛国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被奉为神物至宝。

    眼前的达摩纹理如行云流水,活灵活现,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人物比例非常准确,面相丰腴圆润,神情生动,仪态慈祥善良,刀法圆熟流畅,衣褶处理飘逸如真。

    雕像不过四十厘米,可站在那里,不动如山,沉稳大气,如中流砥柱,顶天立地!

    苏渊双手微微颤抖,脑中闪过各种信息,仿佛一股股热流涌入,作为刀法大师最能明白其中精髓,如获至宝。

    脱口而出道:“真品无疑!”

    老乔一挑大拇指,赞叹道:“好眼力!”

    再次对苏渊刮目相看,要知道何朝宗名头太大,历朝历代无数人模仿,但从来没人能得到真正精髓。

    比如达摩像,头发丝丝毕现,海水纹纹路精细,处处体现大师精妙入微的刀法,令人叹为观止。

    不只是线条潇洒流畅,动静相济,形神兼备,再加上原材料的精选,当年所用瓷土乃极品陈腐泥,质地上乘,才使瓷佛显得滋润莹厚,胎骨均匀坚硬,美如脂玉。

    苏渊脑中不断闪过何朝宗独门八字技法,捏、塑、雕、镂、贴、接、推、修,开创独树一帜的流派风格。

    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传世作品较少。据估计目前存世可以确认为何朝宗本人作品的数量,可能不足百件。

    对于佛教徒来说乃无上至宝,每件出现都会掀起惊涛骇浪,随随便便过千万的重器。

    吕成龙赶紧站起身,对着达摩深鞠一躬,惊讶道:“居然是何朝宗……”

    老乔哈哈大笑,盯着苏渊,洋洋得意道:“这么样两件是不是都是极品”

    苏渊露出微笑,点头道:“不错,无论是转心瓶,还是何朝宗,都堪称巅峰之作,令人佩服。”

    “痛快!”老乔能得到苏渊的认同,十分高兴,感叹道:“何朝宗从来不敢想,这辈子最大梦想就是能亲手仿出一件转心瓶,此生足矣,死而无憾!”

    苏渊也露出神秘微笑,这次真乃不虚此行,竟然能得到何朝宗毕生经验心得,令自己的刀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还有各种做旧经验,老乔不愧是民间高人,令苏渊大开眼界,绝对不虚此行。

    心中出现一个计划,跟吕成龙告别,直接回到龙泉,来到斗剑阁,见到金三爷。

    “打捞公司”金三爷听完十分诧异,不解问道:“您是什么意思”

    苏渊摆摆手,轻声道:“我想成立一家海上打捞公司,专门在附近公海打捞古代沉船,三爷您见多识广,手下精兵强将多,希望能帮我操操心。”

    “没问题!”金三爷听



第187章 有一种美叫何朝宗
    金三爷听完重新坐下,喝口茶压压惊,冷静分析道:“我明白了,所谓打捞公司只是一个幌子,古玩最讲究来路干净,出水货不但没有任何法律问题,连税都不用交。”

    “可小鬼子也不是傻子,所以这件事老弟最好不要出头,幕后操纵就行,其他的交给底下人办,这样更安全。”

    苏渊听完露出微笑,自信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才有意思!”

    “苏某一路走来,披荆斩棘,那次不是迎难而上”

    “如果没有绝对信心,也不会把老哥您拉下水,这件事风险大,欲速则不达,必须见机行事。”

    金三爷长出口气,明白苏渊早有计划,笑道:“好,打捞公司交给我,两个月搞定,绝不会拖老弟的后腿。”

    “至于剩下的事,等待机会,伺机而动如何”

    两人相视一笑,决定分头行事,金三爷老谋深算,知根知底,是最佳合作对象。

    近几年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南海一号,船舱内保存八万件文物带给文物和考古界巨大震撼。沉没于海底800多年,船体却保存得相当完好。

    整艘船没有侧翻,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相对比较坚硬,这样的例子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也是极为罕见。

    国外有很多职业海上寻宝团队,每年执着徘徊于历史重要航线上,不断探寻淹没于海底的宝藏。由于相关法律界定得比较模糊,因此海上探宝造就无数一夜暴富的传奇。
1...474849505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