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下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整个茶会,主客的行、立、坐、送、接茶碗、饮茶、观看茶具,以至于擦碗、放置物件和说话,都有特定礼仪。
一次茶道仪式的时间,通常两小时左右内。结束后主人须再次在茶室格子门外跪送宾客,同时接受宾客的临别赞颂。
柳生惠美将各种茶具用茶巾仔细擦拭干净,用茶勺从茶罐中取二三勺茶末,置于茶碗中,然后注入沸水,再用茶筅搅拌碗中茶水,直至茶汤泛起泡沫为止。
&nb
第180章 茶禅一味
众人目光瞬间集中在古画上,纷纷露出震惊之色,茧山弘次郎心中暗爽,故意谦虚道:“泉山大师不愧是鉴定泰斗,目光如炬,什么都逃不过您的法眼。”
“龙泉堂三生有幸能得到宋马远的秋水图,如获至宝,今天贵客临门,才……”
“才舍得拿出来吧!”千叶突然打断茧山,开玩笑道:“几位怎么样我刚才说的没错吧”
回头看着其他人,笑道:“这就是第一个来龙泉堂的好处,每年都有新惊喜,比如前年的元倪瓒的剩山图,去年宋定窑刻花莲纹茶盏,今年更好,直接就是国宝重器!”
众人哈哈大笑,气氛越发融洽,都是有身份地位的高手,关系不错,特别是千叶,身为传承千年的茶道流派,自然气度不凡。
泉山看完秋水图,眼前一亮,笑道:“不光是秋水图,今天咱们可谓入宝山而不虚此行!”
“这是……”
“梅子青!”
千叶猛地站起身,顾不得失礼,直接来到面前,死死盯着青瓷花瓶,惊喜道:“竟然还有如此精美的梅子青”
情不自禁伸出双手,突然示意到什么,硬生生缩回来,纠结之情溢于言表。
没办法,茶席尚未开始,还没到欣赏藏品的时间,如果贸然上手,绝对是对主人极大蔑视。
“宋哥窑……”
“百圾碎三足香炉!”
泉山盯着柳生惠美面前的三足香炉,脸上忍不住流露出惊喜道:“开片如此完美,釉面如玉似冰,堪称绝品,见所未见!”
“居然还有一件宋代国宝”
听完泉山大师的话,剩下三人面面相觑,做梦都没有想到一间小小茶室,竟然有三件宋代珍品。
泉山大师乃首屈一指的鉴定大师,禅宗高人,能得到如此高评价简直不可思议!
茧山弘次郎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心中无比暗爽,特别是泉山和千叶,地位尊崇,每年负责组织茶道会,在圈里乃一言九鼎的泰斗大师。
柳生惠美露出一丝莫名微笑,伸出纤纤玉手,开始准备茶席。将茶碗、茶筅用温水洁净,摆放在相应位置。
将极精细的抹茶倒入玲珑茶杯,用茶筅轻轻搅动,使抹茶与水融合,称为调膏。
继续加水,点打茶汤,至茶沫起双手捧起茶碗,品饮或将抹茶奉给客人。
苏渊看着复杂的流程,有些不以为然,岛国人就喜欢追求仪式感,仿佛只有严谨刻板才能凸显尊贵大气。
许多人会误认为抹茶是一般的绿茶粉,或是茶叶粉碎物。事实上它是用茶叶细嫩原料,经过蒸青、冷却、脱水、复合干燥、组合粉碎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超微粉末。
虽然岛国茶道源于华夏,却在漫长历史衍变中形成独特民族特色。抹茶对原料质量要求高,采用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高的茶叶,同时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较低。
在采摘之前,对鲜茶叶的采摘时间、叶片大小都有标准。生产时间短,只有五十天左右,以四五两个月出产的优质鲜茶叶做原料,生产出来的抹茶的质量最好。
对抹茶的讲究甚至能从茶具中一窥究竟,成套抹茶具包含陶碗、茶筅、茶杓,讲究的还附上名为御茶巾的小抹布。
茶筅品质好坏会影响抹茶起泡的程度,数量越多效果越好,超过75枝的茶筅价格也就越高。
敷板、炉、风炉、釜、盖置、水指、柄杓、水次、建水、枣、茶入、仕覆、茶杓、茶筅、茶碗、茶巾、帛纱、茶点、菓子箸、棚、杓立、饰火箸、釜据、切藁、毛毡、立礼桌、立伞。
柳生惠美面前林林总总几十种工具,满满一大桌,令人眼花缭乱,难怪茶道需要几年专业学习,光认清工具都不容易。
双手端起一杯绿茶,恭敬送到泉山面前,禅宗在岛国地位崇高,对方又是得道高僧,自然是首席贵宾。
泉山双手接过茶杯,瞬间感觉不对,目光死死盯着手心之物,
第181章 打眼
?
则武的本田如获至宝般把玩着玲珑杯,听完两位大师的话,忍不住感悟道:“中年是一壶清茶,在觥筹交错之后,人静夜阑时,懂得妥协和坚守,妥协成一种从容,坚守成一种雅致。”
“所以中年的茶,有着繁华过后的内敛,安之若素的淡定。纵然有千般滋味,已不想再品出太多的执着,只在茶香中与朴素相遇。”
众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泉山感受着指尖那一抹温润如玉,赞叹道:“玲珑瓷乃四大名瓷之首,就算在天下瓷都景德镇也失传千年,没想到今天居然重见天日,真乃幸事!”
说完慢慢掀开杯底,十分期待到底是哪位大师有如此神技,当看见底款的瞬间,再次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渊字……”
“难道是……”
目光锁定淡然自若的苏渊,吃惊道:“这不会也是您的杰作吧”
“什么……”
“怎么可能”
千叶看见身为禅宗大师的泉山失态的表情,也赶紧掀开底款,只见一个渊字赫然入目,震撼道:“渊字号……莫非真是……”
其他三个人也纷纷效仿,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目光灼灼盯着苏渊,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无法用言语形容!
“哈哈哈……”茧山弘次郎忍不住开怀大笑道:“各位猜测的不错,眼前这套玲珑茶具就是苏大师的杰作,现在是龙泉堂全权代理,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这……”
泉山和千叶对视一眼,赶紧放下茶杯,满脸正色再次面对苏渊,同时跪拜道:“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师多多原谅!”
苏渊摆摆手,客气道:“不知者无罪,今天我是作为主人迎接各位贵客,自然要拿出最好的作品才能表达对各位的敬意,请不要客气。”
泉山大师听完露出微笑,正色道:“华夏有句老话,术业有专攻,没想到您身为铸剑大师,竟然对瓷器有如此造诣,令人五体投地。”
千叶更是激动,他不仅是茶道大师,也是茶道具首屈一指的收藏家,压抑不住兴奋道:“今天老朽才明白什么叫做坐井观天!能见到传说中的无中生水简直三生有幸,无论什么条件,还请大师赐予一套玲珑茶具,作为千叶家族镇宅之宝,流传下去!”
“本田也恳请大师赐予一套玲珑茶具!”
“还有我……无论什么条件……请大师务必答应!”
“樱木请大师恩赐!”
其他三个人更是直接跪拜,五体投地恳求苏渊点头答应,作为三大顶级品牌,如果能得到失传已久的玲珑工艺,那岂不是……
苏渊跟茧山对视一眼,微笑的扶起泉山和千叶,轻松道:“能得到茶道大师的肯定也是苏某的荣幸,回去专门为两位定制一套,算是见面礼。”
“至于你们……”转头看着本田三人,笑道:“龙泉堂已经全权代理玲珑瓷,所以……”
本田赶紧客气道:“大师放心,这种小事我们自己处理,不劳您费心。”
泉山满意点点头,回头看见茧山自信满满,打趣道:“难怪茧山君今天如此大方,连秘不示人的三件宋代珍品都舍得拿出来分享,看来早有准备啊!”
千叶更是不客气,瞪一眼老朋友茧山,讽刺道:“哼,要不是苏大师面子大,我跟你相交多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三件珍品!”
茧山一愣,突然明白什么,仰天大笑,苏渊看着众人面面相觑的表情,笑着开口道:“惠美,把花瓶和香炉拿过来,让两位大师过目。”
柳生惠美站起身,把梅子青和百圾碎放在泉山和千叶面前,泉山先是深鞠一躬,然后小心翼翼双手捧起花
第182章 四时雷电镇
苏渊双眼一阵清亮,仿佛再次得到提升,目光落在梅子青身上,脑中涌现各种信息,眼中闪过种种场景,从拉坯、利坯、上釉、入窑,前世今生,居然历历在目!
苏渊露出一丝微笑,所谓火眼金睛,效果跟高级相剑术一样,都能读取工艺流程,仿佛齐天大圣孙悟空,上九天,入九渊,无往而不利。
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看着眼前所有人五体投地的表情,青瓷已经达到巅峰,从流云手到玲珑刀,然后是千峰翠色的弟窑,再是金丝铁线的哥窑,最后是传说中的无中生水。
龙泉青瓷作为单色釉,所有精髓已经全部掌握,在苏渊眼里,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泉山和千叶对自己敬如天人,极力邀请有时间到舍下做客,剩下本田三人更不用说,恨不得马上得到所有作品,切碎了研究。
茶道会结束后,苏渊回到龙泉,剩下的事情交给龙泉堂。无论是玲珑瓷还是梅子青,甚至哥窑,现在已经没有太多兴趣。
开启火眼金睛,苏渊心中已经有新目标,那就是……
天下瓷都,
景德镇!
明如镜,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景德镇创造的众名瓷之中又以青花瓷,粉彩瓷,玲珑瓷,颜色釉为最,此外还有釉里红,斗彩,薄胎瓷,雕塑瓷,瓷板画,五彩瓷,釉下七彩瓷等品种齐全,多达三千多种。
据文献记载,源于汉,兴于唐。从五代古窑址和出土的瓷片算起,也足有1000多年的历史。
伴随五代、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也经历沧海桑田,但至今屹立不倒,经久不衰。
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余尝分守督运至此地,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
戏之曰:四时雷电镇。
打电话给吕成龙,上次听说他每年都要去景德镇实地考察,十分熟悉当地。约好过两天见面,一起转转。
安排好龙泉事情,苏渊独自来到京城,见到吕成龙,一起坐飞机去景德镇。
“我每年都要去转转,就是要与时俱进,学习最新仿古做假技术!”
吕成龙无奈道:“就连我师傅,堂堂故宫鉴定权威,到最近两年也不由感叹说,如果不是亲自站在窑口,亲眼盯着烧窑过程,他老人家都有可能打眼上当!”
苏渊有些吃惊,这句话可有点骇人听闻!如果连耿宝昌都打眼,那……
“哎,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的制瓷来发生很大变革。国营瓷厂由于产品老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在竞争中不得不相继改组,分割承包,甚至倒闭,其处境十分尴尬。”
“反而是乡镇企业和私人作坊如同雨后春笋,替代大厂销路,很快填补市场的缺口,由于是手工作坊,船小好调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快遍布全国各地市场。”
“其实自古都有仿古瓷,元代仿宋代,明代仿元代,清代仿宋元明水平达到巅峰。”
“当年瓷器厂为仿古,专门派技术人员赴故宫描样、绘图、打色稿,回来试烧,攻破道道难关,终于烧制成功。”
“老一辈匠人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销售上以新仿品售人,开门见山,没有做旧,没有欺诈,卖者坦然,买者称心。”
“后来这十几年间,不少私营者以家庭为主体,老板开始时不太懂制瓷专业,更不懂古瓷鉴赏,只能凭低价雇来的成型和彩绘的师傅制作,做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鱼龙混杂,泥沙
第183章 骗的就是专家
?
“樊家井有个奇怪现象,一旦自己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作坊老板就会关闭街面上的店铺,离开樊家井,在自己家中作业。”
“跟紫砂艺术差不多,因为小有名气,只用等顾客上门采货。个中原由,一者是这些老板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同行窃取,二者或许他们担心樊家井这种大路货影响自己产品的价位吧。”
苏渊满脸不屑,这不就是吃饱了骂娘你靠着做假飞黄腾达后,转身就鄙视昔日同行,真孙子!
“高仿也分三六九等,除市面上流通的那些价位数千元到数万元的普通高仿瓷外,还有数量极少、价格惊人的顶尖高仿瓷,它们由技术顶尖的高仿大师制作。”
“据我所知现在景德镇大概还有不到20位这样的大师,全部是被包窑。很多来自岛国和欧洲的商人,选择其中一位,每年出资数百万元包窑,产品全部归包窑方所有。”
“顶级作坊每年只生产十几件甚至几件精品,失败作品全部销毁。这种高仿流入市场后,往往会进入大型拍卖会,冒充真品,单件价格往往高达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极大扰乱市场秩序。”
“我见过水平最高的甚至采用电脑三维扫描纹饰,几乎丝毫不差!”
“一件三寸高的斗彩梅瓶,仿清乾隆官窑,市场价800元。仿元青花缠枝莲大盘,底足的跳刀痕都能做出来,要价才4000元。”
说完看着苏渊,低声道:“明天咱们去见一个老朋友,虽然名气不大,但真真正正是此道之高手!”
苏渊眼前一亮,期待点头同意,来景德镇就是为偷师,有火眼金睛在,什么秘技绝活还不是明察秋毫
今天转完一圈,收获颇丰,得到很多不传之秘。虽然都是点点滴滴,可汇集起来也不容小觑。
一波经验刷下来,水平飞涨,特别是做旧,已经不逊于任何资深高手。
第二天上午,吕成龙带着苏渊来到莲花村,一座三层小洋楼在周围平房中很是显眼,刚进院子里摆满各种朝代、不同器型的瓷器,春雨过后,件件被冲刷得锃新瓦亮。
“老乔,我又来看你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