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要说,乾坤那几年还是发展得不错的。
当然,细究之下,也是非常之时有非常之法。
这里面的乾坤大挪移故事,得到几年以后才水落石出。
当前的乾坤就此安顿。算是在狂飙崛起的时代,紧急刹车后再次怒吼出发!一屁股的黑烟,卷起江湖上的纷纷传言。
而司机悄然换成了总裁班子!
恭州城外三十里的郊外,有一片葱茏广阔的绿地。别墅一栋栋点缀其间,偶尔的小湖泊像镶嵌在绿色毛衣上的宝石,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近处一个游泳池边,几个服务人员正在拿着物品穿梭。旁边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雪白的桌布,红酒,饮料,啤酒。各种糕点,水果和冷餐肉类。还有酒杯,盘子,刀叉之类。
在餐桌对面,游泳池的另一边,几个穿马甲衬衫,系领带的年轻人正在摆放椅子和乐谱。
一栋造型奇特的不规则建筑里,充足的冷空气中,围着一群造型各异的人,男女皆有,土洋杂陈。
中间一个穿牛仔裤的壮实中年男人正在讲话。
他的皮肤好,身材也高,看似随意的衣着透出一股书卷气。没有戴眼镜,但是嘴里吐出来的各种新鲜名词,观念,新鲜事物还是带给在座的人们诸多欣喜。
一个年轻的胖子对身边的于远明说:毕竟是南边来的,视野与观念和我们果然不同。
于远明谨慎
漂泊者(131)--春苗本尊
于远明以为记者都是能说会道的,结果结结巴巴地说了几句,好像也紧张了,啰里啰嗦没说到点子上。
然后又来一位,戴着眼镜的一个瘦子,也比较激动地要求发言,没想到在说的时候居然连报纸的名字都说错了。把新世纪经济报道错说成新世纪经济导报。有的读者交换了眼神,眼神里充满疑问:连报纸名称都搞错了,你是不是读者哦
终于等到他讲完了,然后站起来一个彪形大汉,光头,也不能说是溜光,认真看是寸头。圆脸,鼻翼旁一个明显的痦子。他的发言非常短:我觉得发言就要想女人的超短裙一样,越短越好。
这句话说完就坐下了。
大家都笑了,纷纷侧目,互相问:这是谁呀大家都在摇头。主持代大家问:您能介绍一下,您是哪里来的读者吗
那人也不站起来,快速地回答一句:我是江美的,叫文昌和。做雕塑的。
有人马上想起来了,主动给大家介绍:这是江南著名的雕塑家啊!文昌和的师父就是全国很有名气的雕塑大家,曾经的江南美术学院院长。师母也是艺术家,既搞雕塑,也画画。
江南美术学院,简称江美。在全国美术界都是一个金字招牌。诞生了很多的美术大家。特别在80年代初期,以反思系列作品蜚声中外,成为国内艺术界的一支劲旅!
而这个文昌和虽然很多人并不认识,但也算是江南艺术界有名头的人物。自己在江南大桥下面开了一个艺术中心,不但本地的艺术界多有捧场,就是外国友人也很多前去参观。隐隐然已经成为江南省的一个文化名片,更有人戏称:这是江南省文化艺术的桥头堡。
主持人立马尊称:您好,文老师。感谢您的发言。
这边,有一个人也举手了。没想到他并没有介绍自己与新世纪经济报道的渊源和关系。而是批评:今年最火的节目是超级女声,全国到处都是她们的话题。而且已经超出了娱乐节目的范畴,是一个经济或者社会现象了。可是见不到贵报有任何的报道。不知道为什么
你知道吗现在他们的投票是依据短信来决定,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明星的制造,决定哪些人可以走,哪些人可以留。这是一个社会的启蒙,是一个民主社会的实践,未来这帮小孩子长大后,不是那么好糊弄了。我很遗憾,你们为什么没有报道
刚刚有个朋友发言,连报纸的名字都说错了。我也不知道你们的邀请标准是什么
一个媒体要有社会敏感度,也要有门槛与标识。
我就讲这么多。
这个广味普通话先生发完言后,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那个刚讲错名字的瘦子急忙起来解释:不是我不知道叫新世纪经济报道,而是原来有家报纸叫什么导报。语误,纯属语误。这个报纸我还是每期都看的。
于远明和刚刚发言的一交谈,才知道是一个从广东来恭州发展的老总。自己现在做管理咨询公司。名片递过来,姓氏也很少,叫朴总。于远明心里一动,问:是不是读p,朴总说不,我这个不读p。我不是韩国人或者朝鲜人,我是汉族,就读p。
朴的发言引发了热议,主持人有些控不住场了,这个时候一个步伐稳健的壮年男子走上前台,拿过话筒开始回答:
感谢这位读者的质疑与批评。确实,正如您所说,超级女声的事情我们其实也有关注到。但是我们内部有些争议,再加上报纸本身的定位是财经金融,社会发展。没有更
漂泊者(132)--张迅雷
三个都不是。那说不定没有来,请假了
或者是在忙其他事情。
正在胡思乱想,有人却来请他过去。一一问过去,原来是分了版块的。有的记者专门写宏观经济,有的写产业经济,有的写政府,有的写金融,有的写上市企业,各有不同。问到保险版块,坐了两个年轻的男子。
一个戴着眼镜,斯文白皙,让人想到1949年前的小学教员或者地下积极入党分子。徐志摩的风格。
一个魁梧黝黑,嘴唇厚得有些外翻,额头宽阔,像极了西游记里猪八戒在高老庄里变的人型。傻大个,既可爱又憨直。
原来两人是专门负责保险版块的。戴眼镜的叫吴小宇。于远明握过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名片认真看了一遍。再接过旁边那位“猪八戒”的名片,傻了!
上面赫然写着:春苗!
按捺住内心的崩溃与激动,于远明也认真地看了一遍名片。上面除了春苗,还有一行小字:本名何春苗。
原来如此!!!
抠脚大汉被误会成妙龄少女,这误会可就大了!
春苗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应该也没发现于远明的异样。继续乐呵呵地聊着。
于远明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落感,都不想和他说话了。
好像他是一个刽子手,把自己的美好谋杀了一般。
于是和另一个吴小宇聊开了。
吴小宇本来还有点腼腆,聊开了后也就很开心了。遇到一个保险行业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知音啊!
这样的会谈一旦开了口子,后面就有话题了。
正当两人聊得很嗨的时候,那边通知到外面吃东西了。
走出门外,酷暑已消,热浪稍减。太阳已经西垂,还有余晖把树梢,草坪染红了。游泳池的水也是金灿灿的,对面四个小伙子正用心拉着小提琴,表情投入得像喝了酒。
左边的长桌上已经摆好了各种饮食,饮料,酒水,水果,冷餐。
酒杯和玻璃瓶也在夕阳照射下熠熠生辉。
在音乐声中,正在忙碌的服务员显得楚楚动人。藕色的围裙,花边也非常好看洁白的衬衣,再配上简洁大方的外套,庄重中透出干练。
一行人边说边走到游泳池边,有的人禁不住四处张望。
“昌和!昌和!”
随着呼叫声,很多人扭头循声而去,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穿着背心,短裤,正在一栋别墅的阳台上向这边招手。
文昌和也听到了,于是也回个手势,嘴里还哈哈着:你住这里呀!哈哈,不错啊!
大家看到老者的身边是一个30来岁的熟女,双手搭在栏杆上,上半身微微前倾,专注远眺。穿着碎花吊带装,胸前沟壑纵横,十分性感。皮肤有些发红,更显得像莎朗斯通在炮弹专家里的造型。
文昌和和老者隔着不远不近的,也不好聊。打个招呼就算了。
坐下来才介绍:这是江南建筑学院的某教授,旁边那位是老婆。当然是第二个咯!
大家都很感慨:这他妈才叫人生啊!
也有人偷偷说怪话:这么大年纪了,吃得消不哈哈
另一个回答:吃不吃得消,你也没份啊!
另一个说:别个说的,这种老少配,要学习打麻将。
大家齐问:啥意思
此人眼光看了一圈,慢悠悠地回答:多摸,少碰,坚决不放炮!
大家哄地一声笑开了,让周围的一堆堆人好奇地望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群人笑完开始互相递名片,介绍自己,认识别人。
等到回到龙城,于远明还觉得意犹未尽。
虽然,春苗让人出人意料且失望。但是,认识了很多
漂泊者(133)--歌手
张迅雷一开嗓,居然很好听。嗓音具有磁性,抑扬顿挫,普通话也标准。
话都没说几句,反正就是感谢公司领导,希望大家支持之类的场面话。
最后汪鹏还是要请齐友鹏来表个态。
齐友鹏也飞快地上了台,先行可个欠身礼,再大声地问好。
大家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回答得特别响亮。
齐友鹏明显有些动情:非常感谢分公司当年给我的机会,我从万家出来,怀揣梦想走进四海的大门。很多的辛苦,我不想说。吃了多少的哑巴亏我也不想说。走到今天,我只想说我问心无愧。当然龙城如果做得不好,肯定首先是我的责任。假如有点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分公司委派张总来龙城工作,我表示坚决拥护,一定会全力支持配合。因为他的工作就是支持我。龙城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就是组织利益关系)希望大家也像支持我一样,支持张总。最后,感谢所有这几年我们不离不弃的伙伴们!
讲到最后,他讲不下去了。眼眶里都是泪水在打转。
于是鞠躬下台。
汪鹏还是很冷静:感谢齐友鹏总监的深情表述。对于,齐总监的付出,分公司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次派张迅雷经理来龙城,也是为了支持齐总监做大做强的关键举措。希望大家正确理解。
我们也希望张迅雷经理能够迅速融入团队,深入了解基层需求,解决实际困难,抓好业绩这条主线,把龙城的工作推向更好的层面!
汪鹏讲话,张迅雷拿了一个本子认真记录。间或点头,眼神随着汪鹏的身体,手势而移动。
齐友鹏已经舒缓过来,面色沉静地在听。
最后,汪鹏邀请两位上台握手,两个男人还象征性地拥抱了一下。
龙城四海人寿,翻开新的一页了。
于远明还是去贵溪,继续找人谈。
对于江二吊儿郎当的状态,他有些不满。
没有突破口,靠几个要死不活的老人,是无法撑起来的。
江二却不这么想,他在万家的工号基本已经无法再保了。这边也没有聘才什么的,靠什么活
当时答应于远明过来,也是希望做贵溪第一人,成为部经理。现在看来悬得很。
每次于远明都说得很模糊,自己也不太清楚四海这边的政策。最近听说每个新公司都有聘才,四海怎么可能没有
而于远明之前给的那个,达成的条件太高。拿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至少前面应该给两个月的筹备期啊!
自己在万家那边一拖再拖,已经无法继续留存了。这,岂不是两头失落吗
一般来说,每家公司都有考核的《基本法》,既是计算收入的管理办法,也是晋升,维持,降级等考核的规则。每个公司在不同的阶段,执行基本法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严格执行,有的算利益靠基本法,考核就放水,称之为弹性考核。
弹性考核一般在新公司的开始阶段,后来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大家都在抢人才。为了多留存人才,就把弹性考核的权限下放到机构。每个月有多少名额,由当地负责人掌控。
这样一来,负责人的权限就大了。当然,也就是一种有限度的权力。没有业绩留也没用,保留的至少得多少有点业绩。所以,这也成为机构与长期不开单业务人员的一种博弈。
你已经达不成维持条件了,这个月底就要被清退了。总部的清退名单有你,我们申请了一下,只要你在月底前交个3000元,就可以维持。
别说不想做了,你知道吗接下来,你的续期利益都不止3000元。
哪怕你自己给自己买3000元,都不会亏!
&nbs
漂泊者(134)--新希望
听到杨芳凝这么说张迅雷,于远明心里有些异样。
觉得不至于吧
杨芳凝神秘兮兮地说:你晓不晓得现在齐友鹏在干啥子
于远明:不知道啊不是在正常上班吗
杨芳凝无限惋惜:唉,早会是来了的。但是你没发现他现在话特别少啊!上午忙过后,我问他在干啥子他嘟嘟囔囔地说不清楚。问急了,才说都没出门,就在家里。看一些管理方面演讲的dvd。
于远明:这样啊
杨芳凝:就是啊!我给他说,起来斗噻!别拱手把什么都交给别人了。
一边说,一边用嘴巴往张迅雷办公室方向努了努。
于远明:唉,其实也没什么意思,都是做业务。做到了就有钱,做不到就没钱。斗不斗的也没什么意思。
杨芳凝圆眼一瞪:凭啥子噻我们做得好好的,他突然来当负责人。而且一来就把徐华炒了鱿鱼,还把部经理的办公室全部腾出来,没哪个安逸他!还买了一张大班桌,不得了得很!齐友鹏这个人就是耙皮得很,有啥子不得了嘛队伍是你的,他又翻得起几尺浪
我看他来了,找了一圈老员工,还是没用。那些做不好的,不是你说几句好话就可以的。人家有人家的事情,做保险也就是一个兼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