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只晓得天天喊大家画血缘图。画来画去都只有那几个人,有啥子意思
正说着,一个业务员过来了,杨芳凝立马住嘴。和业余员摆谈起来。
于远明管不了那么多,自己家里的烦心事都多,哪里有心情管这些
最近为了还房贷,于远明把原来在万家买的保险都退保了。
那可是5%利率的保单,好舍不得的。
可是退保后,也就只够交一个月的。第二个月接踵而至,又怎么办
于远明想到了一个同学,于是打通乐同学的电话,心想借个三五千不成问题。
没想到这个男同学婉言拒绝了他,还问他借钱干什么
于远明气不打一处来!当初他开摩托车把人撞了,在医院需要拿钱的时候,老子可是送钱去。伤者的丈夫要打他,又是老子劝阻了。
今天我遇到点事情,你家刚刚拿了赔地款几十万,我连几千块都借不出来。这脸翻得也太快了!
银行的按揭拖了一个月,父母实在忍不住,拿钱出来交了一个月。
于远明像一只困兽,走不出牢笼,就在客厅里转圈。
拿起书本,看不下去。打开电视,也看不进去。
假如自己在乾坤不走呢
心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来,把于远明自己吓了一跳!
细细一想,不走的话,和那几个人虚以委蛇,一个月拿个几千块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不说过得多好,只是房子的按揭不成问题。
可是,自己真的愿意虚以委蛇么
忍得下那口气,我就不是于远明了!
可是,任性是要付出代价的!
现在不比当初从万家走出来了,一个人无牵无挂,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指望着自己呢!
看着这装修得富丽堂皇的房子,于远明有一种后悔感。
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呢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自己过得很好。
正在东想西想的时候,电话响了。
一看,居然是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远在恭州的吕春颖。
吕春颖还是那种大姐大的口气,又带有一种大姐的亲切:远明呐,最近怎么样
明人不说暗话,于远明直言不讳:不好。现在四海这边难得做。
吕春颖:莫急。现在保险都不好做。我也准备出来了。狄老大一走,我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于远明:啊!你也要走啊!
吕春颖:是噻
漂泊者(135)--拒绝
到恭州去参加那个活动,于远明还发愁呢!
手里的钱只有三十块了。准确来说是31.5元。这还是前几天斗地主赢来的。
而龙城到恭州来回路费都60元,还不要说吃饭什么的。
于是在出发前的一天,于远明还是硬着头皮向秦莎莎开腔了:借我一百块钱,我去恭州办事。
秦莎莎也不管旁边有人,没给于远明好脸色:我哪有钱去恭州,去哪里我都没钱!
看一眼周围人,于远明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当地!
什么也没说,自己带着满腹的情绪离开了。
最终还是去了恭州,和吕春颖她们汇合在一起,参加了外资公司的活动。
原来就是一个创说会。
在一个酒店会议室,来了几十号人。上面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穿着西装,左边口袋上还佩戴了礼花。举着话筒在那里舌灿莲花,从行业到公司,从生老病死残到男怕入错行,讲得激情飞扬,数据横飞。
于远明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了,就认真的听了听公司介绍和观察来的人。
公司在这个胖子的介绍下,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企业。
什么百年老店,什么品牌卓越,什么业绩辉煌,什么投资稳健,什么客户服务,都是最好的。
对于中国来说,百年老店本来就不多,保险企业更少听闻,所以大家觉得很牛逼!
来的人,女性居多,要么是四十五十的妇女,要么是年轻的小妹子。
虽然主持人事前说了不要随意走动,中途还是不停有手机铃声响起,不停有人出去接电话。有的人在外面声音还特大,让台上演讲的胖子不停皱眉头。
看来,恭州人素质也一样,和龙城没什么差异。
中午结束了,大家说得去吃饭,aa制。于远明暗暗叫苦,兜里还剩5块钱。不知道怎么说。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吧!
还好是吃饺子,一个人没多少钱。没吃完之前,于远明悄悄向吕春颖借了一百元。
反正回去还要钱,索性就多借点。
吕春颖随手就给了,一点不含糊。
大姐就是大姐。
席间有一个年轻人很open,不停地讲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还不停地纠正别人。
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也是这个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的部经理之一。外资公司不叫部经理,而是用英文gsm代替,也许是英文缩写吧!
回到龙城,于远明脑海里不停翻滚。
关于四海,关于龙城与贵溪,自己还有没有机会
这个外资公司虽然马上要开业了,到底行不行
自己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怎么开展工作
而且到恭州,住宿也是一个问题,每个月的开支肯定比在龙城更多。
假如不走出去呢
坐以待毙吗
新来的这个家伙,自己不喜欢。
但说实话,齐友鹏虽然是一个好人,却并不值得追随。
缺乏魄力,做事情没有章法,太老实了。
作为一个负责人,一味地当老好人不是一个办法啊!
很多次,于远明都看在眼里,但不方便说出来。私下和杨芳凝讨论过多次,也没办法。齐友鹏就是这样一个人,四十几岁的人了,再改变很难!
张迅雷来了,而且有手拿尚方宝剑,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
后来于远明也想明白了,你龙城四海就是做得不好,人家才来的。人家来肯定是带着资源,带着任务和带着一种瞧不起看不上的心态来的,不会给原来的队伍好脸色。
但是齐友鹏呢
那段时间躲在家里看管理学的那些dvd,于远明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行为。可能是知耻而后勇,也可能是鸵鸟精神。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龙城四海人寿,就是张迅雷一个人的天下了。
&nbs
漂泊者(136)--赌债
听完于远明的述说,杨芳凝咬了咬嘴唇,半天才憋出一句:哼,老子也不稀罕这个组训。哪里找不到几千块钱的工作
于远明风轻云淡地说:不管你在意不在意,反正他是对你不满意。你知道就行了。我是把话带到了。
杨芳凝又解释了几句:我做得不好当初叫我来当组训,我啥子都不知道。远明你也知道,我们都一样,就是万家的一个主管,兼职讲师。懂什么数据报表,ppt,都不会做,也没人教。
公司从来没有安排我去参加过组训培训。每次开会就是数据分析,就是排名,我们每次都被骂得抬不起头来。偏偏领导还要追着问你原因。难受死了!
于远明:唉!
张迅雷来龙城,开始的一个月踌躇满志,运用血缘图,走访老业务员,更换续期人员,很有一番再造龙城的雄心壮志。
没想到几板斧下来,无一奏效。
渐渐地他也蔫儿了。
有时候早上到公司开早会,都是没精打采的。
一个哈欠打出来,足以困到一片人。
杨芳凝形容得更出色:他那个哈欠打出来,路边的树叶子全部蔫了。
除了早上来一趟,过了中午,张迅雷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一早还是倦容满面地出现在职场。
张迅雷在龙城也没有朋友,齐友鹏这个总监,杨芳凝这个组训和他关系都不好。也不知道他除了上班,日常是怎么安排的
于远明想起当初在贵溪,几个外地男人把日子过得舒服得很。
吹牛逼,斗地主,还有人做饭。闲下来就去唱歌,按摩,喝酒。
真是恍如隔世啊!
现在别说没钱,就算有钱也不行了。
结婚了,有孩子了,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单身汉了。
一切的一切都变了。
结果有一天,有人来问于远明:远明经理,那个张总找你借钱没有
于远明有些诧异:没有啊,怎么啦
对方很是犹豫了一下才说:听说他在几个业务员那里都借了钱。我也借了2000给他。当时说的过几天就还。现在都过了两周了。他稳起不说,我也不好开腔。但又怕他忘记了。
毕竟,2000元不是200元。我们这些家庭,都是普通家庭,还要养孩子,养父母的。
于远明是第一次听说:啊!还有这种事情他借钱去干什么呢
对方把声音放低,凑近于远明耳边说:听说是打牌。而且是打大麻将。50元一手那种,真是大啊。我们平常都是打5元一手的。
于远明不会打麻将,不清楚大小。细问之下才知道麻将有很多种打法,其中最厉害的,就是最近最流行的cd麻将,江湖人称“血战到底”!一把牌看似50元不多,但是其中还有几种规矩翻番。翻一番,翻两番,就不得了啊!
50元一把,搞不好一把牌输赢就是几百。
那2000元怎么经得起输
当然不一定输,也可能会赢。
但是赢的几率有多少,就要看你的技术,运气或有没有其他因素了。
据说就是因为有人喜欢齐盒子牌,才有人发明了机麻,由机器洗牌发牌。但遇上几个配合默契的高手打你一个,那肯定也是输多赢少。
在茶馆(茶楼)里长期浸淫的人,有几个不是职业选手呢
杨金涛就曾经在桃花镇开过麻将馆,结果来了三个人,凑不够就喊老板娘去。几个小时把老板娘的钱洗得干干净净的。最后这几个人走了,别人才说:这都是职业杀手!专门配合打牌的,一天几百几千地赢钱。三个打一个,你怎么斗得过
所以,没开多久,杨金涛就打了退堂鼓,不再经营这个生意了。还是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木工。
不知道张迅雷是到哪里去打牌,也不知道和谁在打,反正看样子,不是赢家。
没想到,几天后,谜底就揭晓了。
那天早上,张迅雷没有到早会上讲话,但有人看到他来公司了的。而且不是一个人,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年轻
漂泊者(137)--转折
迅雷走了。
走得很不光彩。
据说是他老婆专程从家里赶过来,把赌债还了才把人领走的。
还了钱,张迅雷恢复了自由身,瞬间又豪气干云:这算什么老子最多的时候一晚上输过九万!
那间办公室就这么空着,许久都没有人去住。
杨芳凝也走了。
她走的时候却给了于远明温柔一刀。
她要离职,于远明并不知道。在某个农家乐摆了两桌,也没邀请于远明。
事后于远明才知道她在桌上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次我走,远明还是很高兴。
旁边的人追问:为什么
她只笑笑,什么都不说了。
时候于远明从周围人鄙夷的眼神中读出了复杂的内涵,却不知道背后有这样来自友军的温柔一刀。
为什么呢
难道她真的以为是我想要取代她那个组训的位置
可是如果我想要取代你,何必给你说呢
再说了,我也拒绝了张迅雷啊!
一个组训,根本不是我的理想。
再说了,你都不知道我已经去恭州面试了。
荒唐!
更可气的是,她说话还很艺术,故意不说完,让人家去猜想。
这种讲话艺术,很可能来自她那个政府工作的老公。
一句话含而不露,但是有正常智商的人,稍微一想,就会得出于远明觊觎组训岗位的结论。
真他妈恶心!
人与人之间的所谓信任,就这么脆弱,这么不值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