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漂泊者(123)--想象传媒
于远明没事的时候也到这个店里坐一坐,看看路过的红男绿女,想象着各种各样不同的事情。
下午空闲的时候,相邻的几家店铺都会约上一起打打扑克。玩儿法还是斗地主。一个独凳子做桌子,每个人坐个塑料小凳就开整。一块钱的输赢大家打得也认认真真。
旁边五金店的中年男子一副瘾子拖起,长期没事儿就喊:来哦,组织起哦!
隔壁卖衣服的是一个小妹儿,生意寡淡,她也无精打采。打牌就打牌!
所以,每天都能够组织起牌局,还有一个卖运动装的两姐妹,还有打字复印店的。有时候还需要接下,轮着来。
秦莎莎是不打牌的,虽然看得懂,却很少打。就算打,她希望于远明在旁边给她当参谋,心里才有底气。
其实于远明挺不喜欢这样的,要么自己打,要么让别人打,别人打,你去指指点点的很不好。
很多时候,于远明就在那里看百万小!说,或隔壁复印店上上。也看报纸,最多的是看岭南闲谈新世纪经济报道说来很怪,当初在万家的时候看新世纪经济报道,觉得完全是一份邪恶的报纸,一个邪恶的媒体。记者倒懂不懂,专门诋毁保险行业。后来,投连事件爆发,回过头看,才发现人家是有先见之明。
再仔细看,才发现居然是当时最好的财经类媒体。于是,每期都买,越看越来劲!
特别是里面的金融板块,特别是金融板块里的保险专栏。
每一期都有保险行业的各种深度报道,关于公司,关于高管,关于资产,关于保监会或者保监局的什么新闻。也包括国家其他部门对于保险行业的一些相关性文件,政策。还有一些论坛,讲座,专题什么的。于远明都看得津津有味,每个字都要看完。仿佛里面有什么密码,这一点和于父看江南晚报关注退休工资上调的心情是一样的。
在新世纪经济报道里面,有个叫春苗的记者给于远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苗”,多么富有生机的名字!
想象中肯定是一个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充满朝气的女子。
于远明眼前仿佛看到一个戴着棒球帽,扎着马尾辫,穿着一套果绿色运动服,高挑而匀称的女子正一步步走过来。眼睛大而圆,脸庞健康,透着红晕,绽放光彩。
每一次看她写的保险方面的报道,想象她在灯下奋笔疾书,神情专注而投入。个别字眼还需要斟酌,她咬着嘴唇,调皮的样儿非常可爱。
除此以外,这份报纸还有很多关于经济,金融,政府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有些读起来顺畅,有些读不懂,里面的名词都不明白。什么,什么货币基金,什么私募,什么路演,什么,这些词语,或字母,英文缩写,都需要去上查询才得知。还好有个搜索的站叫百度,什么都知道。
于远明专心看报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则信息。新世纪经济报道即将在江南省举办读者座谈会。报上刊登了表格,于远明一下子兴奋了。拿回家就开始填写,然后寄到公布的地址去。
实话实说,在江南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江南晚报,其他几位就是江南晨报江
漂泊者(124)--传媒玩法
一份报纸要想风行天下,除了内容本身过硬以外,发行的工作其实很重要。
原来整个江南日报依托于传统优势,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江山。发行渠道稳定,报摊,报亭,报贩三位一体,轮番轰炸。江南时报却另开蹊径,首先招募了一群发行队伍第二,每个人都穿上公司订制的马甲,橙黄主色,鲜亮显眼第三,赠送阅读,不要钱。第四,凡是订阅一年的客户,赠送等值的礼品。相当于免费读报。
这一下,整个江南省的媒体市场天翻地覆!
传统老大江南日报岂能就此罢休,一方面向江南省委宣传部,恭州市委宣传部举报江南时报违规发行。一方面向恭州市工商局举报江南时报不正当竞争。还有一方面,江南日报的发行人员在大街上和江南时报的发行人员发生争吵,辱骂,抓扯,进而大打出手。
当于远明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不禁感叹:哪个行业都一样。原来神州的诋毁万家人寿,说是个体户。要垮了,你们别去买。后来万家做大了,又开始诋毁乾坤四海,说这些小公司开不了业,做不久。这和江南日报的行为逻辑如出一辙啊!
自己都想当既得利益者,一旦有人要来抢食,必然引发一番争斗!
当然江南时报也非等闲之辈,他们的背景也是很深的,来头当然也大。你江南日报隶属于江南省,他可是在中央都有关系的。北京方面的一句话,一个电话,可能就胜过你多少脑袋想出来的各种招数。于是大家各自搬出自己的靠山,几番斗法后还是各退一步,井水不犯河水。
尘埃落定,江南时报在江南省算是站稳了脚跟,也算是赢得了一片市场。
这一类报纸的发行量虽然大,其实也是一种高度同质化竞争。相比之下,新世纪经济报道完全是高级玩法。
当年在岭南闲谈出来四个年轻人,创办新世纪经济报道的时候,他们就决定做一张中国版的华尔街日报,最专业的财经报道,最深度的经济分析,最全面的金融资讯,最有价值的传媒品牌。
果然,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这家报纸确实做到了。
当然,在全国圈内很有市场的媒体,在江南省却不一定受一般贩夫走卒的关注。大部分的人还是翻一翻江南晚报,不看探索而看都市630。这是媒体本身的市场定位决定的,也是当前国情所决定的。
但另一方面,高端的商务人群,金融从业人员,产业或政府智库,高级知识分子,大专院校教师,上市公司的高管,都非常关注这个媒体。
他们不但喜欢这个媒体的深度与营养,更需要这样一份精神食粮品牌把自己与贩夫走卒区别开来。
于远明这种本是贩夫走卒的保险代理人,在龙城这样的十八线城市,成为新世纪经济报道的读者,真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渺若晨星。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矛盾,不搭,不协调,别扭,用北方话说:拧巴。
但是对于于远明来说,很正常。
他是一个追求精神胜过物质的人。有一块钱不是去买馒头,而是选择买一份报纸。
小时候最幸福的是去文化馆,可以在六一儿童节免费看一天的书。而不是去公园玩什么划船,荡秋千。
还记得在贵溪当建筑工地小工,领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摞书,让其他人惊讶不已。
做保险也是如此,之所以没有要师父陪同还能够留下来,也是因为看了很多关于保险的书籍。
&n
漂泊者(125)--重起炉灶
看着于远明远去的背影,秦莎莎心里有些堵。
自己选的这个老公,偏激,冲动,一条路走到黑。虽说心怀坦荡,可是在现实中会吃亏啊!
不能去责怪他,但现实的问题却需要解决。
外面几笔账,人家说起很不好。自己也没有钱,不然就为他,也是为这个家把欠账付了。
说起来也生气,这房子是他们三父子一起出钱买的,一起住本来也正常。现在按揭却是于远明一个人付,明显不公平。当然说得也有理,写的是于远明的名字嘛!
兄弟结婚也在这屋,父母也在这屋,长此以往,总不是个事儿!
当初于远明执意要从乾坤出来,自己也没劝过他。实事求是说,保险公司里面那些弯弯绕绕,自己也不清楚。四海这边,那个齐友鹏看起来很忠厚老实,比贺成袁小平一群人好多了,应该不会骗他。可谁又知道总部把聘才停了,这是人算不如天算!
再大的本事,没有平台,你也使不出来。
于远明去贵溪,也不知道有什么路子。
当地都不好做,外地更难啊!
好在孩子已经断奶了,自己可以先找个事情做着。不管钱多钱少,总比坐吃山空好。
自从闹经济危机以来,夫妻之间话也少了,玩笑也少了,夫妻生活都能免则免了。
生活的压力,第一次降临到这个初生的家庭。秦莎莎一个人怔怔地出神:要是当初不和他结婚,自己现在一个人在外地,多自由,多轻松!
唉!
这都是命!
好在儿子可爱,而且身体好,一点不操心。
这苦日子不知道还要过多久,看不到希望,却又不甘心放弃,出路在哪里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外面来了客人,一下子把秦莎莎的思路打断了。
生活就是这样,忙碌起来,很多烦恼就被冲淡了。
因为注意力被转移了,烦恼还是摆在那里,你不关注他,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引人注目,没有那么揪心。
在秦莎莎胡思乱想的时候,经过一路颠簸,于远明又到了贵溪。
这一次,江二找了几个人,加上原来的脱落代理人,于远明给他们讲了一堂课。关于公司的情况,产品及销售。上次一起吃饭的肥肠大哥也来了。
晚上,于远明请大家吃饭。本来只想喊江二和上次那个热情的杨大姐的,肥肠却一直不走,弄得只能一起。
于远明心里很不舒服。虽然肥肠一个劲儿地说着恭维话,于远明却觉得这家伙油嘴滑舌的不地道。
大家都走后于远明给江二说:这个肥肠下次不要带来了,又不是客户又不是员工,就是来吃饭的。
江二笑着解释:不是我要他来的。他听说你来了,就跟着来。你叫我怎么说嘛吃饭的时候我也不好意思喊他走啊!
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于远明也就只能这样了。
只是他心里忍不住想:这是自己找老父亲借的几百块,老子也是充大方,你们还真以为是吃大户啊!
当晚还是住上次那个家庭旅馆。
第二天早上,于远明起了个大早,到公司楼下的时候,面馆正热气腾腾的,早晨的阳光已经晃眼睛了。看了看招牌,还是叫了一碗豌杂刀削面。
所谓豌杂就是豌豆杂酱,江南当地的一种吃法。
把熬得烂熟的豌豆与炒得倍香的杂酱混在一起作为浇头,豌豆看似完整,入口即化,因为里面已经熟透了。
江南省的刀削面都是人工现削,一坨和好的面,一片薄薄的铁片,娴熟的手法,飞舞的面片,不停翻滚的面汤,共同组成了整
漂泊者(126)-打架
于远明在贵溪待了三天还是回龙城了。
江二吊甩甩的,说在万家那边已经很久没交单了,等着万家清退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这边还有几个员工,偶尔需要回来带一带。更别说家里老婆孩子也需要陪一陪。
回来开早会,还是没多少人,天气热,来的人更少。
杨芳凝每天为做早会伤透了心,人不多早会质量无法保证,早会质量差来的人更少。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有时候,到了第二天早上,她急忙来找于远明,希望于远明讲个专题或者来个节目。
这就属于“打急抓”,还有一句俗语形容:屎胀了才打茅厕!
杨芳凝也没办法,总共就十来个人,翻来覆去的不好组织。而且有的人还不配合,怎么办
要说杨芳凝也是,从万家离职后去了外地一段时间,做什么不太清楚。后来被齐友鹏叫回龙城做组训。虽然有寿险经验,人也聪明。但没有经过组训培训,一来就上岗了。怎么做这个组训工作,全凭自我感觉。
当初答应齐友鹏,也是因为第一是内勤,签劳动合同有固定工资。而且不用出去跑业务。第二,回龙城照顾家庭。和老公的矛盾已经缓和,言归于好。
当初在万家,看许秀波,王玉清和白丽,好像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从很多方面来说还不如自己。真正佩服的还是雷文杰,关于管理的开悟对自己很有帮助。
只能说万家公司做得早,人多,对于组训有运用的基础。自己面对的人太少,无法推动也无法施展。
唉!
齐友鹏也是这样,每天忙忙碌碌的,但也没有更多办法。
下午很多时候,杨芳凝会约上几个伙伴一起在外面打牌,或者逛逛街什么的。也聊一聊工作,生活的八卦什么的。嘻嘻哈哈的,大家关系都很融洽。齐友鹏也不问,就算问,也说在陪业务员展业或者增员面谈。
这样一说,齐友鹏就不好说什么了。齐友鹏是一个不太爱表露的人,其实很多事情内心很清楚。
最近很窝火,一件事情把他搞得很生气。
他是要找人算算账了。
于远明到四海来遭遇这些事情,他是很无奈的,也觉得有愧于于远明。
但是也没有办法。思来想去,没有好的办法,贵溪那边或许可以一搏。
但有的人就是那么讨厌,伤害了自己。让自己被领导一阵批评!真他妈憋屈!在家里越想越气,吃过午饭,打定主意,穿戴整齐去公司了。
到了公司,人不多,齐友鹏径直走到隔壁的小会议室,就是银保那边,顺手关上了门。
不到五分钟,里面就传出呯呯砰砰的声响,还夹杂着人的声音,含混不清。在外面的人听到了,感觉不对,侧耳一听。只听到一些不太清楚的声音,好像有人在呼喊,又是压低了声音的喊叫。具体喊什么听不清楚。
有人担心,于是推门进去,“呀”的一声高呼让外面不多的几个人全部涌进去了。
只见里面齐友鹏正骑在一个人身上,挥拳殴打。一边打,一边斥责。语气激动,与平时的齐友鹏判若两人。身下那个脸上都是血污,一边挣扎一边嗷嗷叫痛。大家急忙去劝解,拉开。
齐友鹏站起来,两个人都气踹嘘嘘的。那个人原来是银保部的负责人,平时很少来。不知道怎么就把齐友鹏给惹翻了,真不容易。
齐友鹏虽然身材魁梧,面庞也是有棱有角的,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但其实性格很温和,与人为善,不愿意得罪人,不愿意和别人产生矛盾。
&n
漂泊者(127)-齐友鹏的烦恼
小时候看童话书,豌豆公主的故事耳熟能详。今天于远明睡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想这个硬邦邦的,没有枕头,没有松软的被褥,豌豆公主估计得失眠一整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