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不管你怎么解释,都有人会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给你定位。
从古至今,婆媳关系就是一个千古难题啊!很少有处理妥当的。要么是婆婆当家,小媳妇儿俯首听命。要么是媳妇儿霸道强势,一进家门就立下规矩,抢班夺权;婆婆败下阵来,从此低眉顺眼。
这是中国人最大的逻辑,要么你跪着,我站着。要么你站着,我跪着。
平等相处,和谐共处,太难见到了。
中国人又不像美国人那样,成年后就分家单过,很多家庭都是这样老少一家。家庭的话语权,难免有新旧势力的交替或者延续。
最让老两口难以接受的就是浪费!
浪费水,浪费电,浪费气,浪费钱!
原来在桃花镇,电是拉的厂里的。按月交钱就是,平价。水是接的厂里的,也是按月接,价格也便宜。至于燃料,烧煤炭,做生意,卖别人饮食的同时自己一家人也就顺带解决了。
漂泊者(116)--桃花劫
据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因为豆腐脑的吃法差异打起来的。南方要吃甜的,北方要吃咸的。这个当然是玩笑话,以此来证明世间差异的可怕。
是的,可怕。
豆腐脑,龙城人可是吃麻辣的。没有油辣子,没有花椒油,没有翠绿的葱花,剁碎的姜米,脆嘣嘣的酥黄豆,蒜泥,酱油,香油,芽菜颗粒,叫什么豆腐脑啊!
一个小宝贝的诞生给于家,秦家都带来无数的欢乐啊!
于家不用说,全家上下都对这个新成员欢欣鼓舞,于父还跳起来了!
秦家呢前面已经有一个孙子了,但是外孙还是第一个。也是视若珍宝。
外公外婆跑上跑下地忙乎,生怕自己的不小心影响到了小外孙。孩子的大舅舅,大舅妈每天晚上路过的时候总会来看小宝贝又长变了没有。
大家在一起总会仔细研究嘴巴像谁,耳朵像谁,鼻子像谁。
可是,在如何带孩子的关键问题上,婆家和娘家发生了剧烈的争执。
每个已婚妇女都有一套带孩子的宝典,而且各有不同。带过三个孩子的秦家老两口和同样带过三个孩子(长子夭折)的于家老两口,在很多带孩子的细节上产生了矛盾。
而在这个中间最难受的就是于远明了。
谁没有道理谁最权威谁不是为了孩子好
作为儿子,丈夫,父亲,女婿,他是几头为难。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就在这个当口,齐友鹏提出去贵溪,于远明不得不认真考虑。
在龙城,要想做起来,很难!
四海人寿最初的市场新鲜度已经消失,资源也不匹配。
到贵溪,也难。万家人寿谁愿意放弃所有来加盟一个没有聘才,没有职级的新公司。
哦,还不是新公司。是一个负责人出了事情的公司。
考虑来考虑去,于远明做出决定。
好歹赌一把!
于是和齐友鹏商量好,龙城的几个人就交给他帮着带。自己一个人去贵溪,先不租房子,有了起色才决定后续的行动。
于远明知道以四海人寿现在开出的条件,无法吸引到万家人寿的主管们。别看那些师妹关系很好,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人会糊涂。
所以,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江二。
江二,就是那个报信的人。在喻晨纶事件中报信的他,在几个外来人走得一干二净后也做得淡心无肠了。
但由于处事灵活,八面玲珑,很多人的关系还很好。
如果找到他,是一个突破口。
一旦有了起色,再引进其他人,才有可能。
没有聘才怎么办
齐友鹏和于远明商量了半天,拿出了一套方案。
于是,和秦莎莎简单说了几句后,于远明就跨上了前往贵溪的班车。
这个班车也挺麻烦,每天两班,上午一班,下午一班。过了就没有。
事后于远明想,除了工作方面的需要以外,自己有没有逃离麻烦的内心想法呢
恐怕是有的。
眼不见,心不烦。
不当磨心。
离得远,不参与她们几个女人之间的话题。
或许是一个好办法。
且说贵溪的万家人寿,经历过2003年的一番折腾,已经像一个秋风乍起的池塘,在波浪翻滚一番后又重新恢复了平静。什么王玉清,喻晨纶,王承宽,张昌兵,黄俊波,余永春,于远明,熊明星,狄胜青,白丽都离开了贵溪,甚至龙城,甚至万家。他们曾经都对贵溪的方方面面起过大大小小的作用,如今都烟消云散了。
毕竟,都是外地人。
&nbs
漂泊者(117)--中年妇女的秘密
夫妻夫妻兼高扯低,两个人能够走到一块儿,除了身体外貌的彼此般配以外,还有很多社会因素在起作用。包括收入,家庭背景,文化,性格,自我评价,心理需求等诸多因素。
刘美芳和老公的结合倒是简单,两人都是一般人,不同的是刘美芳娘家条件好,她老公农村的,但文化比她高。凭借娘家的关系,从公社的办事员调到城里工作。从普通岗位干起,关系,努力,熬的资历几项共同作用,终于在十几年后升到副局长的宝座上。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刘美芳已经人老珠黄,副局长却春风得意;
对于中年男女而言,这个阶段特别不公平。女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失去议价权,而男人,特别是有了一些事业的男人,开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了。
因为市场决定了一切。
四十来岁的女人最恐慌。皮肤,身材,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所以那些美容院,健身俱乐部,美发店,调整型内衣店,美容养颜产品对于这部分女人是最有诱惑力的!
她们自己知道,没有多少异性再真诚地喜欢自己了。
而男人,副局长之类的男人。成熟稳重,办事老道,社会关系宽泛,理解事情到位,举手投足之间颇有男人的魅力。加上有钱或者有权,脸皮厚一点,会说几句俏皮话,哪有女人不喜欢的呢
哪怕长相差一点。也是香饽饽啊!
副局长本身长相一般,但经过多年的“酒精考验”,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油光满面的硕大头颅下是比怀孕六个月的孕妇还大的肚子,大家打趣这种男人洗澡都看不到自己的。
副局长经常醉醺醺地回来,已经很久不行房事了。偶尔撩拨一下,也是软如熟透的柿子,隐藏在深山老林里修生养息。
开始的时候刘美芳还寻找各种民间配方,枸杞子啊,韭菜啊,山药啊,一切能够壮阳的都给他弄好,强迫他吃。
好像有那么一两次有了反应,但始终差点意思。
后来,刘美芳也失去兴趣了。
搞了半天,好像是自己在求着他办事一样。
副局长当然不傻,知道自己老婆怎么回事。
只好在物质方面多满足她呗,好在两人共同的孩子读书争气,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至于副局长在外面有没有出力,刘美芳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某种意义上说,她宁愿装傻。
不知道就是没有。
你非要去找个究竟,很可能吃亏的是自己。
她知道,一旦拉爆,自己没有退路。当然副局长也非常聪明,他的职位和环境也不允许出现这类事情。
一旦被那些平时关系融洽甚至点头哈腰的同事利用,很可能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就会鸡飞蛋打。
夫妻之间这种微妙的平衡,大家心知肚明,但从不说破。
刘美芳见到黄俊波的第一眼,就觉得眼前一亮。
和自己老公年轻时很像,同样的高个子,宽肩膀。不同的是黄俊波没有肚子,笑容可掬,还带有大城市人的那种特殊味道。
说不出来,就是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那种味道。
很舒服!
夏天,无论是衬衫还是t恤,永远都是整整洁洁的,清清爽爽的,没有折痕,没有衣架在肩膀上顶的两个小包。到了天气凉快一点的时候,人家系上领带,简直帅呆了!
领带这个东西,可有讲究。
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不能太艳,也不能太俗。
贵溪的男人很少打领带,就是万家贵溪的那些主管,打个领带也是不伦不类的。要么吊到裤裆处,要么半中拦腰甩甩的,或者上面的结也非常难看,领口还不扣紧。总之,不好看。
黄俊波就很好看,永远那么讲究。
&n
漂泊者(118)-台湾人
事实上还没轮到刘美芳和黄俊波出事,接踵而至的新面孔,新事情就来到贵溪,让贵溪这个边缘的四级机构一时间风云际会,跌宕起伏。
台湾人喻晨纶来了,带来了更多新奇现象。
比如口头禅:你什么态度!
比如国民党在台湾的一些旧闻,比如台湾人的一些日常生活,都让贵溪的伙伴觉得稀奇。
还有台湾人对于性的开放,也是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
因为前几年的黄色笑话,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台湾的领导。他们无所顾忌,不讲场合,部分男女老幼,大讲特讲,绘声绘色;语言加动作,文字配合表情,以谐音,以误会,以想象和隐喻把性文化扩展开来。
男男女女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次狂欢。
一直到两年后万家人寿的高层明确下文件,不许在公开场合传播黄色文化。这股风才渐渐地消停了。
当然也有一些很突出的案例和很别致的人物。
喻晨纶来到江南省,其实不是一个人。
和他一起来的有7个,史称江南七怪。
其中有个女的,恰好对应越女剑韩小莹。当然其实是一个四十开外的大姐,据说长得却小巧玲珑,而且声线甜美,带有浓郁的台湾腔。
有一次喻晨纶上厕所,手机正好在沙发上响个不停。于远明就拿过去,喻晨纶一看屏幕,脸色变了,五官都扭成一团:远明,你帮我接一下,就说我不在。
于远明于是拿过手机到客厅,按钮一按,那边就是一串嗲嗲的女声:晨纶.....你好啊!
于远明听了,感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赶紧回答:你好,喻经理现在不在。待会儿让他回给你好吗
那边一愣,马上回复正常:是吗哦,没有问题啦!我找他也没有什么事情。你告诉好了,有空记得联络。
一会儿喻晨纶一边过来一边整理裤腰:这个女人太色了。我都不敢惹她。到总部开会,简直是缠着我不放。
于远明第一次听此奇闻:啊!那不很好吗
喻晨纶:好个屁!你去吧!四十几岁的女人,厉害着呢!
终此一生,于远明都没有见过这个叫王淑怡的女人。但那种媚到骨子里的骚劲儿,久久不能忘怀!
后来,当于远明到了一个新的保险公司,又认识了两个台湾人。是一对夫妻,迥然不同的风格,也让于远明对于台湾同胞有了新的认知。
女的开放大胆,公开在会上说:只要你们达成了目标,我就陪你一晚......
大家愕然,窃喜,惊讶,有的还没反应过来。
她接着说:牛肉面。
所以连起来就是:只要你们达成了目标,我就赔你一碗牛肉面!
哈哈哈哈哈哈
相对于老婆的奔放,老公很矜持,很稳重。
每次别人讲笑话,他都沉默不语,只是在包袱抖开或者谜底揭晓的时候轻轻地笑笑。
而且,很多人一时半会之间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笑了。说明他是懂的。而且比一般人更懂。
但是从来不讲,从来不参与。
只是恰到好处地笑笑而已,而且都是偷笑,浅笑,没声音。仿佛一个默片时代的绅士。
狄胜青,熊明星,余永春,白丽等一个个的人物来到贵溪,让贵溪这个地方一时之间炙手可热起来。
不过一年光景,齐刷刷地都走了。
贵溪人醒豁过来,感觉天都变了。
但是工作嘛,还得继
漂泊者(119)--贵溪江湖菜
贵溪和龙城虽然距离不远,但其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嗯,县级城市也是城市。龙城的典型的工业城市加农村场镇,贵溪几乎没有工业,几个小作坊式的工厂无论是规模也好,贡献的gdp也好,都约等于无。
贵溪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虽说的农业县,但是县城里还是热闹非凡,党政几套班子一样肝胆俱全,吃香的喝辣的不遑多让。甚至在某些方面,由于农民多过市民,稀释了仅有的几个工人,管理起来还更顺畅;也更有成就感,所以说,在这样的地方当官是最好的人生选择了。没有之一。
在城市中央,面对县委县府的一块地方,理所当然地修建了一大块广场。广场命名为贵溪人民广场,瓷砖铺地,花坛环绕,中间还有旗台,重大活动升旗仪式还是要搞的。平常不过是居民们晚上跳广场舞的地方。人民广场,似乎也说得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