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不能在开早会的时候,也不能在下午。
早会期间影响正常工作,下午人的整体情绪不如上午好。十点钟正是早会开完,各自散去的自由时段。面试完毕不到中午,正好。
三个人都比较准时,十点左右陆陆续续都来了。最准时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妇女,个子不高,穿一件橘红色的羽绒服。看得出头发专门打理过,裤子和鞋子也是新的。眼睛很大,圆脸盘,两边的腮帮子可以放一摞碗了。
另外两个也脚跟脚到了,一个身体苗条的少妇,个高有些含胸。一个长条子脸,脸上的皮肤有些小颗粒,在脂粉的涂抹下努力地呈现着自己的存在。于远明瞄了一眼,胸特别大。摇摇欲坠的感觉,真担心掉下来,有一种想去托住的冲动。
填完表,一一面试。最早来的叫方媛,龙城老城区的人。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老公的工作也不稳定。现在孩子读初中了,需要钱,正好原来帮忙的那个美容店关门了。于是打了招聘电话。于远明感叹,不到四十岁,孩子都上初中了。结婚早,要孩子早。
含胸少妇有些东张西望的,感觉心不在焉。于远明拿过求职表认真看了看。
“陆欣”
“是的。”
“介绍一下你的过往吧”
“上面不是有吗”
“是有,我想到听听你没写的。”
“我的经历很简单,高中毕业后打了几年工。后来结婚,生孩子。又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现在生意不好做,所以把店面转让了。现在孩子读书了,我就想找个安稳的工作。”
“你觉得哪种工作是安稳的”
“哦,安稳的工作,就是那种旱涝保收的,每个月到时间领工资。我了解你们保险公司有内勤。现在是不是招内勤嘛”
“内勤当然要招,但是有些要求。比如学历,电脑技术。你的学历是高中吧”
“是的,现在是高中。但是我现在正在读大专。电大的。电脑我也学过。做业务员我是不干的哈!”
“这样吧,你去试试电脑吧。”于远明叫杨芳凝进来,给她说:杨老师,陆欣想做内勤。你把电脑方面的技术让她试试。
杨芳凝:好的。
于是带着陆欣出去了。
最后一个叫龙梅。原来是龙城化工厂的职工,现在内退了。于远明有些吃惊,你年纪也不大嘛,怎么这么早就内退了。
龙梅回答:我们单位承担不起这么多工人了呗,反正内退了可以拿钱。自己也可以出来挣钱。我觉得还自由些。
“看你的婚姻状况是离异,孩子跟谁”
“跟我。所以,需要出来找工作。”
“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你觉得自己适合哪些工作”
“哎呀,我们这些人年纪大了,当营业员也不行。服务员又辛苦。坐办公室又没得文凭。真不好找啊!”
“你现在还是住在龙化厂吗”
&
漂泊者(109)--情人
两天后,四海人寿银保办公室举办了一场新人培训。
于远明和齐友鹏,杨芳凝三个人轮流上课。从行业到公司,从产品到销售流程,从客户服务到投保书填写,三个人都包场了。
学生两位:方媛和龙梅。
于远明看了一下,四海的新人教材和乾坤的差不多,都是来自万家的模板。所以,两家公司都有“小万家”的称号。
虽然只有两位学生,三个人还是达气达力地授课,一点不含糊。
两位学生也很投入,认真听,仔细问,多方想,很多问题还是和几年前于远明一样。
而那个陆欣,虽然没有来。却带来了其他的信息。
杨芳凝把于远明拉到一边悄悄说:惹祸了。
“怎么啦”
“今天分公司营销部的伍总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在招聘广告上误导,以招内勤的名义招业务员。”
“乱说!我们的广告没有哪一句是说的招内勤。诶,分公司营销部怎么知道我们打了广告”
“不但知道,还很清楚哦!”
“好奇怪呀!”
“不奇怪。分公司营销部的伍总是我们龙城人,他的表妹就是前天来公司的那个陆欣。”
“哦!难怪!但是.....我们也没有误导她呀!”
“她肯定要添油加醋地说嘛!”
“那伍总最后怎么说”
“也没什么。他提醒不要违规。还说他那个表妹做业务不得行,做内勤更不得行。什么柱状图,饼状图肯定做不来。”
“那就好。现在的人啊,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来。真是不好将就。”
两人正在说的时候,外面进来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穿一件黑色的羽绒服,满脸不在乎的油滑样。旁若无人地走进培训室,看也不看坐在椅子上的两个学员,她们正在填投保书。
羽绒服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拉开抽屉,开始稀里哗啦地翻东西。
于远明轻声问:这是哪个
杨芳凝:银保的。名字不晓得。平时也少于来。一周难得见一回。
羽绒服还在那里翻,一些票据收拾出来,摆在桌子上乱糟糟的。
于远明又轻声说:诶,我突然想起来了,齐如花的前夫不是说在四海做银保吗
杨芳凝:原来就是他负责。后来走了,不晓得去哪里了。过了段时间才是这个人来。我们平时都不说话,人认识,名字都不晓得。反正渠道不一样,各做各的。
“哦!我觉得也有些神奇,齐如花的前夫怎么来做保险呢他原来不是工商银行的吗”
“还不是有原因的。这个说来话长,走到那边去,我慢慢摆给你听。”
杨芳凝和于远明转到大职场,找了个角落坐下来,杨芳凝慢悠悠地开始说齐如花前夫的故事。
齐如花结婚后,生了孩子还是一样的漂亮。原来老实听话的老公却出了幺蛾子。
也就是她的前夫,名字叫周云波。周云波原来在乡镇做柜员的时候乖得很,虽然也喝酒打牌,不过是男人的通病。
可是自从动用关系进了城,特别是进了贷款部门,完全就变了。晚上长期很晚才回家,回来也是醉醺醺的。有时候甚至不回家,也不知道到哪里去睡了。
第二天问他,也是毫不在乎。说和朋友喝多了,睡酒店了。
齐如花知道,信贷部门,别人请客吃饭的多。躲都躲不掉,谁叫你可以带给真金白银呢
可是齐如花也知道,周云波肯定有问题。
&n
漂泊者(110)-周云波的转型
周云波的情人,在龙城市场里做生意。本来是农村妹儿,初中毕业后不愿意做农活儿也不愿意学什么手艺。去了外地打工,也吃不了每天加班的苦。最后还是回来找父母死皮赖脸要了三万块钱,在龙城市场摆了一个摊,卖衣服。
买衣服看似没有技术含量,其实不然。
进什么货,怎么挂,顾客进门了如何招呼,如何推荐,怎么讲价还价,还没有休息天。赚了钱,还要交房租水电,工商税务。七算八算下来,也没剩什么钱。唯一就是自己不缺衣服穿,过段时间就打折促销。看似光鲜亮丽的,其实没什么搞头。年轻虽然是资本,却也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阶段。
农村那些土老帽男人自己肯定是不会找了,除了下力砸笨还会什么就算是出去混了人模狗样的回来显摆,装个样子也是倒洋不土的,看起更恶心。城里的小伙子倒是多,但人家一般都找城里上班的姑娘。再说了,城里没钱的也多,现在的城市人不比得前些年了。好多厂矿企业都破产或者效益不好,职工些下岗的下岗,内退的内退。所以二十好几了,还没找到好人家。原来在外地打工倒是耍过朋友,当夫妻一样过了几段生活,衣服一穿,屁股一拍各走各。也算是一个情感经历吧!
说不急,也是假的。
但感情这个事情,急也急不得!
直到遇到了周云波。
两人是在一个歌厅认识的。本来不相干的两桌人,因为有共同的朋友介绍,于是周云波肥厚的手掌就拉着她跳了一支舞。
喷着酒气的周,介绍自己在银行,关系很广,需要可以帮忙。
而小姑娘正需要找个靠山,一来二去的试探了几次,两人就上床了。
小姑娘的房间本来是租的,认识周以后就换了一个好点的房子作为两人幽会的居所。
周胆子越来越大,有时候就不回去,就睡在那里。
话说回来,酒醉了,又在床上折腾一番,再起来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决心。谁愿意呢
更何况身边的手臂还缠绕着他。
这种情况,齐如花再笨也会有所警觉,继而发现。
所以,齐如花就想抓奸在床,让这两个家伙身败名裂!
可惜,还在跟踪阶段,周云波就出了大事。
龙兴建筑公司的白总,也是周云波所在银行的贷款大户,经过周云波贷了一笔款。开发龙城的一个项目,一切都好,几方共赢的好事情。却因为那天晚上多喝了几杯,白总开车开到一个大货车的屁股后面去了,当场洗白。坐在白总身边副驾驶位置上的人就是周云波。
按照常理来说,遭遇意外的情况下,出于驾驶员的本能反应是会撞副驾驶也不会自己硬生生撞上去,白总如此行为只能说他确实喝多了。说不定都睡着了,闭着眼睛在开车。
不管怎么说吧,白总就这么去了。
经过一番操作,万家人寿也赔付了。
而周云波受了伤,却并不严重。只是外伤,看起来很恐怖,脸上插了几块玻璃。
但是因为这个事情导致的余波还是让周云波丢了饭碗。
由于他住院养伤,工作就只能交给其他人接手,结果银行发现了大量的违规事情。
追查下来,金额不小,性质严重,牵连很广,又经过一番运作,最终是周云波离职走人,此事告一段落。
他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其他领导的安全。
离开了银行,情人也很快离开了他。
齐如花也提出了离婚。
一时之间,生活的压力像潮水一般涌过来。让周云波觉得自己还不如像白总一样,一
漂泊者(111)--爱之殇
新人培训结束后,两个都上岗了。
于远明心里非常清楚,就靠这样的增员速度和方式,肯定是达不成聘才考核的。几个月后基本法考核也不够,经理就会降级为高级主管。再不行,就会降为主管,业务员。
而杨小兰,苏立勇几个,自己真没有脸面去叫人家。既没有聘才,也没有职级,人家怎么可能放弃续期来当试用业务员呢
不说他们,于远明自己心里都过不去。
但是没有同业的加盟,自己这个部门怎么才能组建
于远明久久没有得到答案。
这段时间以来,于远明还是积极参加早会,很多早会的活动都是他参与甚至组织的。他也看出来了,杨芳凝其实没有什么经验,而其他几位除了做业绩,也没多少经验。
更糟糕的是做早会,没有现实的利益,大家都不热衷,这才是不愿意参与的根本原因。
来了一段时间,于远明还发现,齐友鹏这个人太好了,好到不像领导。
比如有个业务员来了,抱着孩子。她需要填单什么的,叫一声:友鹏,给我把娃娃抱着。
齐友鹏二话不说就抱,然后在办公室走来走去,好像很满足。
平时开会也是如此,大家都没有叫总监,一律喊友鹏。
齐友鹏什么都没说,好像已经习惯了或者觉得很正常。
于远明觉得不对,于是在一次主管会上,于远明发言说到了这个问题:
大家来四海,都是兄弟姐妹,平常相处应该以礼相待。但在工作上,我发现大家都很随便,称呼也极为简单。比如齐总监,是一个好人。大家在办公室都喊友鹏,我觉得不妥。特别是有新人在,有客户在的时候。甚至有的同志在另外一个房间非常大声地喊:友鹏你过来一下!
所以我建议,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场合,大家称呼职务。是老师就喊老师。是经理就喊经理,是总监就喊总监。
私下,无所谓了。什么关系喊什么!
所谓吃核桃分格格,吃橘柑分瓣瓣,各了各。
大家一听都笑了,有几个人打趣:于经理说得对!
等人都走了,于远明给齐友鹏说:这个事情你的态度很重要。我们都不是喜欢官架子,打官腔的人,但起码的职场伦理还是要讲。一个职场不能没有规矩,这对于管理来说也是一个不好的事情。
齐友鹏倒是认可:对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他们这样喊,我也不好纠正他们。免得让大家觉得我不舒服。你要是早来就好了。
说完了,齐友鹏递给于远明一张报纸,你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于远明一看,是一张《四海人寿保险报特刊》。主要就是当期的高峰会报道,整版的英雄照片,采访,特写等。
于远明想齐友鹏给他看这个肯定是有目的的,果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和熟悉的面孔。
季安宏!这个万家人寿高峰会的会长也到四海了!
齐友鹏兴奋地说:季安宏也来四海了,据说是董事长亲自引进的。
于远明:这个看来,四海是花了大价钱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