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第二天上班,于远明特地起了个大早,穿上白衬衫,选了一条红色格子的领带,鲜艳,喜庆。

    早早就到了公司,迎接他的居然是铁将军。

    于远明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周六,自己跑到万家上班也是同样的待遇,不禁哑然失笑。只不过那一次是不上班,这一次是太早了。

    一会儿,内勤小张来了,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比她先到了。有些惊讶,然后就抱歉地笑了一下,开门。

    &n




漂泊者(105)-大变故
    早会开完,齐友鹏把于远明带到了小办公室,给大家说这是新来的于经理。这个靠近门口的办公桌就是他的。于远明一看,里面是杨芳凝,徐华,殷百合。谯娜和刘勤,秦思友几个在大职场里面。看来经理和主管的待遇还是分得清楚。

    第二天于远明就带去了一个花瓶,又买了一束粉红色的玫瑰花。整个办公室一下子就亮开了,让几个女人一阵惊呼:哇!于经理好浪漫啊!

    于远明笑着说:生活要充满惊喜,人生才有意义嘛!

    于远明去找齐友鹏商量,看先找谁撕开口子。

    齐友鹏沉吟了好半会儿,一脸凝重地说:远明,有个消息,我犹豫了很久不知道怎么给你说。

    “.......”

    “是这样,2005年公司的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聘才......停了。”

    “啊!!”

    于远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回事

    齐友鹏显得很愧疚:因为你签约之前是没问题,你签了的聘才还是有效。但是现在没有新的聘才了。

    于远明半天没有说话,脑海里波澜起伏,各种思想奔来跑去,一团乱麻!

    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仿佛石化了一般。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是一个世纪,于远明终于开口了:你的意思是没有聘才了。是指没有钱的补偿了。同业过来聘主管,高级主管还是可以吧

    齐友鹏尴尬不已地解释:都没有了。两样都没有了。总公司觉得花钱太多,有些浪费。所以一刀切,同业过来只能从试用业务员开始一步步晋升。

    “啪”于远明愤怒地一掌击在桌子上!

    没希望了,没希望了!

    如果说没有聘才的补偿,有职级可以直接聘用,也许还可以做做工作。为了友谊,为了共同的工作氛围,为了长远的利益,也不是不能考虑。但是你要让别人放弃既得利益,放弃高级主管,主管的职级到你这个公司从试用业务员开始做起。凭什么

    一瞬之间,于远明想了很多。思绪纷飞,离开万家筹建乾坤的前前后后,狄胜青的遭遇,杜总的叹息,贺成的阴险,袁小平的勃勃野心和毫不掩饰的觊觎,余永春从热转冷的态度,培训的情景,到乡镇摆摊的场景,杨小兰家里发生的故事......

    于远明问齐友鹏:那我应该怎么做

    齐友鹏为难地回答:只能按照基本法,努力达成聘才。其实我真的没有任何一点想欺骗你的意思。当初确实是什么都有!

    但是你这边的签约完成了,去离职的时候都没有发生。后来发生了我也不能告诉你。

    于远明反问:告诉我,我就不来了吧

    随着问话,一个凌厉的眼神扫过去。

    齐友鹏叹了一口气:唉!但是当时你也已经提交辞职报告了。只是没有办完。

    整个对话,齐友鹏都有些躲闪,吃力地解释,颇感无力的喟叹。

    于远明知道,这次又踏上了一条艰难困苦的路。

    两人谈得很不愉快,虽然没有争吵,但是双方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回到家,于母正在弄花椒油。

    于远明一看那个花椒油是把花椒用油来炼,当时就变脸色了。

    杨凤翔还没注意到儿子的脸色,还在陪着笑说:你说早上煮面佐料少,花椒不麻。我就来弄花椒油。

    于远明没有笑,批评自己的母亲:妈,花椒油哪里是你这么做的嘛!简直乱来!又费马达又费电!

    说完就离开厨房了,留下怔怔的母亲不知所措。

    这几年,随着自己在工作上的成就,父母的态度变了很多。

    特别是父



漂泊者(106)--报增
    杨芳凝看着于远明的背影,摇了摇头。

    喝了一口茶,等杂酱米粉。

    米粉是龙城的一个特产,原料采用湖北的糙米,加本地的粘米制作而成。先泡发胀,然后磨成浆,用细密的布筛子过滤,上笼蒸熟。成品是一张张大如伞盖的圆形米粉,用竹竿晾起来,凉透,再切成丝。

    煮的时候和面条一样,各种佐料打底,加青菜爽口增色,煮好后上面浇杂酱,烧好的牛肉,肥肠或排骨。

    和面条不一样的是久吃不上火,由于是米制品,不加碱也就不怕走碱,放得更久一点。

    锅锅肴还是继续做早餐,一碗米粉端上来,白色的米粉,红色的辣椒油汤,绿色的莴笋叶子,黄色的油酥黄豆,深褐色的杂酱颗粒,还有点缀其间的葱花,芝麻,更显得这一碗的姹紫嫣红。

    杨芳凝是知道分公司政策变化的,但是也无能为力。

    严格来说也不是分公司的政策变化,而是总公司的政策变化。作为一个四级机构,你能怎么办呢

    如果给于远明提前说,于远明肯定就不会来了,至少不会现在来。那么当前的困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得出来。

    四海人寿现在的情况有点像一个患了软骨病的人。

    一切看似正常,就是缺乏精气神。一切慢腾腾的,软绵绵的,有时候还是冷清清的。没有万家的那种热火朝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多种渠道,乾坤的情况这边也知道一些。听说氛围好得多,当然人家做得好,组训都有两个。柜面除了综合内勤还有专门负责理赔的人员。

    于远明作为乾坤筹建的第一人,如果能够把他挖过来,肯定能够动摇对方的军心。也能够挖几个主管过来,对于四海的整体业绩和整体氛围改变肯定是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杨芳凝也只能假装不知道。

    什么都不知道。

    一个突如其来的难题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于远明的面前,他必须去解决,不管解决得了不。

    第一个月是无责底薪,第二个月就要二十个人入职。达不成就拿不到聘才。除了引进,个人一个月招二十个人上岗,难度太大!

    怎么办

    过了几天,龙城发行量最大的《龙城便民服务信息》刊登了一则醒目的消息:

    诚聘英才

    大型金融公司招聘主管5名,客户服务人员10名,要求:

    1、男女不限;

    2、年龄25岁48岁;

    3、学历高中及以上;

    4、本地户口或本地生活三年以上。

    5、已婚已育,有经商或销售经历者优先。

    一旦录用,公司提供优厚待遇及福利保障,双休,公平的晋升通道,无上限的薪资。

    详情面议,预约电话:135xxxx9907,于。

    此时的龙城,传统媒体的初步瓦解开始,互联网还没有大行其道。上网冲浪,门户网站虽然热,也离人们较远。qq聊天还只是部分年轻人的天下。一个电脑培训学校,教的内容不过是五笔打字,办公软件使用,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江南省的《晨报》《晚报》《商报》《经济报》为发行打得头破血流,而新的都市类休闲媒体正在崛起。封面华丽,印刷精美,内容轻松愉快。要么是休闲新方式,要么是娱乐新玩法,要么是购物新天地,要么是美食新地标,要么是各种达人新亮相。其实玩法都是北京《精品购物指南》的那一套。只不过人家是杂志,你是报纸而已。

    另一家主打女性的媒体也差不多,主题更专一而已。婚纱,美容,养生,减肥,化妆品,服饰,围绕着女人而设定。

    作为龙城当地的媒体《龙城报》根本没多少人读,只是依靠党政机关,乡镇村的渠道在苟延残喘。

    &



漂泊者(107)-套路
    没想到这位成绩突出,收入惊人的传奇总监讲起话来却是嗡嗡的,表情也单调,啰里啰嗦的,一点不精彩。

    也许是室内的温度太好了,也许是安排的靠背椅太舒服了,也许是很多人起早了,在总监的慢悠悠讲述下很多人居然睡着了。

    于远明回头望了一下,发现田凤英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头歪向一边,睡得正酣。一溜儿看过去,隔三岔五的都有人睡觉,有的还有小小的鼾声。

    于远明心里在笑:起个大早,来回折腾,还花了一两百元钱,就为了睡一觉啊!

    太亏了!

    不管别人,于远明还是认真听,认真记,虽然不一定能够有用,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回来的路上大家也在探讨,上海这种大都市的模式在恭州甚至在龙城适合不适合

    经过一番争论,大家觉得还是不适合。

    因为环境不一样,同样的方法就肯定效果不同。

    比如,龙城人就没有那么多读报纸的人。城里的常驻人口还不如人家上海的一个零头。

    比如,上海是陌生人市场,龙城是熟人市场。

    陌生人呢,合作的基础是规则,平等,互利。

    熟人的合作基础是信任,是过往的评价系统,是身边人的感受。

    所以,大家虽然花了钱,费了力,还是觉得这个方法不适合龙城。所以,就没有使用。

    曾经在万家分公司参加培训的间歇,于远明有见到观音区的某个主管接电话。

    一听话语就知道是用了上海总监的方法。

    上海总监的报增方法重点有两个:1,文稿。2,接电话。

    文稿不能复杂,因为上海媒体的版面贵,所以必须在几十个字里尽可能把必须的内容发布出去。同时简单的信息,还会让看到信息的人有打电话详细了解的渴望。一般的模板是这样:

    聘,沪籍,25-48,性别不限,高中,待遇优,具体面议;电话......

    什么公司,什么岗位,什么待遇和要求都语焉不详。要想知道,请打电话,不愿意打电话的就算了。

    接电话当然必须有标准版的话术。

    1、你好,请问你们是什么公司(招什么人,什么岗位)

    回答:你好,请问你是应聘的吗(确认对方身份)

    2、是的。请问你们是什么公司(招什么人,什么岗位)

    回答:我们是金融行业。请问你怎么称呼

    3、我姓陈。你们是金融的哪一种

    回答:陈先生(陈女士,陈老师)你好。请问是你本人应聘的吗这是你本人的联系电话吗(确认应聘身份与联系方式)

    4、是的,是我的电话号码。

    回答:好的。请问你多大年纪什么学历是上海本地人吗

    5、哦,我34岁,大专毕业,是xx区的。

    回答:陈先生你好。你的条件基本符合我们的招聘条件。请你在明天下午三点到xxx路xx大厦xx楼xx号,到我公司参加面试。

    请问你找得到这个地方吗

    6、知道的。这个地方我知道。请问你们是什么公司

    回答:你好,我们是万家人寿,请问你能准时参加吗

    7、万家人寿啊做保险的是不是

    回答:是的,我们是综合的金融公司,负责人寿保险这一块儿的工作。请问你明天下午三点钟能参加面试吗

    8、那我考虑一下。你们是招业务员吧

    回答:没关系,陈先生。考虑是应该的,我们的面试也是双向选择。不如你来详细了解后在做决定我们公司的职位很多,业务员只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岗位需要根据你个人的情况和公司的要求来确定。请问你可以确定明天下午三点钟到吗

    9、额,现在说不准。到时候看吧!

     



漂泊者(108)-面试
    于远明为了这次招聘,也是和杨芳凝商量了很久。文稿,话术,谁来接,接电话用普通话还是龙城方言

    两个人定好了,就发出广告,等着电话响起。

    经过一番折腾,还是有三个人愿意来公司面试。

    于远明和杨芳凝又做了准备,把那间比较空的房间收拾出来,作为面试室和培训室。

    靠近墙边的两张桌子原来是银保的。难怪没有看见人,原来他们来得少。

    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把椅子都擦洗干净,墙上的过期海报什么的也扯了。

    周围走一下,看一遍,觉得还是差点什么。

    于是走出去找综合内勤拿了一张桌布,铺在前面的一张桌子上,面前摆一个椅子,对面摆一个椅子。

    准备好了几张求职表,来了先填表,然后单独一个个面试。

    约的时间是上午十点。

    这个时间点也很重要。
1...7374757677...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