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第二天继续等,焦灼中蕴藏着希望。
一直到下午六点,小家伙才终于来到人间。
护士在门口一声道喜,让于远明瞬间幸福,又有些遗憾:38床,秦莎莎的家属,娃儿生了,是个儿子,六斤六两!
于洪生在旁边喜不自禁,居然跳起来了。
于志明也高兴异常,同时给于洪生说:你要是早点买房子,早就当爷爷了。
秦家的人也高兴,和杨凤翔摆谈着什么。
等到孩子抱出产房,于远明认真地看了看这个小家伙。
白皙的皮肤,不黄,略微有点红;五官精致,耳朵像自己一样大。两只眼睛东张西望的。小嘴红润,唇线非常明显。
很漂亮的一个孩子!
事实证明,原来的担心都是瞎担心。
于志明看了看这个侄儿说:你看他的眼睛,像一个外星人。
大家哄地一声全笑了!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度过。老人特别怕孩子被抱错了,随时都跟着,洗澡都不放过。
秦莎莎和于远明说:你知道幺儿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吗
“下午六点啊怎么啦”
“一年前的今天,也是下午六点钟,我们见面认识。”
“对,对,对!真是缘分啊!冥冥之中,这就是天意!”
秦莎莎拿过笔记本,把这一刻记下来了。
一个月后,按照惯例,要为孩子举办满月酒。
龙城风俗重,乔迁新居要办酒,叫整搬家酒,又叫贺房子。过生日要办酒,叫生日宴。孩子考上大学,叫谢师宴。结婚更要办酒,二婚也要办。孩子满月,要办。有的满月不办,就办百日宴。周岁也要办,讲究的还要搞一个抓周仪式。其他诸如丧礼,也是必须的;开业也是必须的。升官了,也必须的。悄悄办,不公开。还不要说春节这种大节日,更是一个相互请客的好时机。
一年下来,怎么着,你都要送几次礼,吃几次高价饭。
所以,大家都被绑架了。你不办,送出去的礼就白送了。必须办一次,才收得回来。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不愿意,每个人都无法逃脱。
可是这次除了亲戚朋友,来参加孩子满月酒的同事寥寥无几。
苏立勇第一个来,那天正在下雨,苏立勇没有打伞,就这么一手遮天地跑过来。气喘吁吁的他说:他们说来不得,老子偏要来!
于远明说:这雨这么大,难为你了。
苏立勇毫不在乎:别说落雨,就是落刀,我都要来!来来来,我先看一下幺儿!
除了苏立勇,袁大姐也来了,杨小兰,袁晓雯几个来不了都带来了礼金。
于远明本来心里也没有期望多少乾坤的人来参加。
来一个,就是一个。所以也没什么。
因为还没有办妥离职的手续,四海的人也不方便露面。
根据江南省保险行业协会的最新要求,不但需要原单位的离职手续办完,还需要
漂泊者(102)-转身
经过几番争执与来回拉锯,妥协与博弈,口水四溅,恶语相向,彼此嘲讽与互摆臭脸,在行业协会的全力斡旋下最终达成了共识:
一,人才流动是法律赋予的权力。任何人没有权力限制人才的自由流动。
二,人才流动必须规范,有序。保证行业稳步发展,平衡发展。
三,人才流转对于各家主体与人才本身都应该公平。双方的权益都应该得到保证。
那么在代理人转换公司的流程中,就必须提供曾经工作过的主体证明。
就是在这次去万家办理证明的过程中,于远明和贾兴德有了一次正面的交流,也是唯一的一次正面交流。
本来办完手续的于远明就准备走了,结果有工作人员过来说:贾总喊你到他办公室聊聊。
那个时候的于远明还没有学会拒绝别人,或者有技巧地拒绝别人。
而是随着那条熟悉的走廊,跟着工作人员一起去贾兴德的办公室。隆冬时节,贾兴德的办公室却热烘烘的,他开着空调,穿一件黑色的羽绒服,满脸含笑地欢迎于远明。
没几句寒暄,贾兴德就问乾坤怎么回事
于远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其实这些事情贾兴德都知道。只不过要亲耳听于远明证明而已。
贾兴德开始炫耀自己的成绩:现在我们龙城万家的部经理收入都是整个江南省排名靠前的。我不但不会打压他们,反而会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他们的收入越高,我就越高兴。
贾兴德又打听四海的情况。于远明就有些敷衍他:我还没去,不太清楚。
于是不咸不淡地谈了几句,彼此都有些内心戏,还都隐藏着,希望对方有什么消息。
于远明看他的目的也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好聊的,就告辞了。
走出大门,于远明在想贾兴德这个人。
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到保险公司,肯定想要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在这个过程中,聪明的贾兴德发现了捷径。于是一次次晋升,一次次得到领导的赏识。
领导是谁
领导就是不管过程,找你要结果的那个人。
领导就是关键时刻,你能帮他完成任务的那个人。
领导还是那个知道你很聪明却不会去对抗他的人。臣服,是做下属的第一步。
贾兴德,快速地理解了职场的秘诀,快速地解读了中国这个初级市场的特点,快速地解读了业务员的思维模式,于是他成功了!
从投连的误导专家,到万能的快速推进模式,贾兴德都棋行险着,但都有惊无险地赢了。
他就是那个敢于冒险,不怕失败,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人。
如果当年自己愿意做内勤,又会怎么样呢
就是在乾坤,狄胜青还没走之前,就动过念头,让他去贵溪当机构负责人。有一次都把这话当众说出来了。
于远明想了想,还是没有接这个话茬。
他觉得还是外勤好,收入高,自由度更高。
更何况,自己的学历也不行。别人也许忘了,或者不知道,但是自己是非常清楚的。
就像某个隐疾,自己不说别人是不知道的,看似一切正常。只有自己才知道,一旦需要亮出真家伙,多么尴尬!
过了一段时间,尘埃落定后,于远明去四海正式上岗了。
齐友鹏当然很高兴,特别把部经理,主管们约在一起给于远明接风。
吃饭的地方选得很有意思,名字叫锅锅肴大酒楼。
&n
漂泊者(103)-异人
齐友鹏先进来,随后是一个小伙子,身材高挑,眼睛清亮,皮肤白皙,头发却有些长,不像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做派。说话客气带有一丝羞涩,于远明一笑他像女娃娃,脸一下子就红了,这下更像女人了。原来是续收的内勤叫徐华。
后面跟着的除了内勤小张是于远明认识的外,还有一个红头发的圆脸女子,很有龙城中年妇女的普遍特征。就是年纪不小了,但正在努力拽住青春尾巴却有心无力的那种。描眉画唇,染发拉皮,都遮不住岁月的痕迹。这位倒是气场强大,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一进门就是一顿哈哈大笑,豪爽的气质一下子灌满了整个包间。
等她坐下来,自我介绍于远明才知道叫曲红霞。
于远明感叹:龙城姓曲的比较少。
有人说:屈原呢!
于远明说:不是一个字,那个屈是委屈的屈。这个曲是弯曲的曲。
曲红霞说:我们最出名的有个作家叫曲波。
于远明:对啊!《林海雪原》的作者。
曲红霞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哎哟,于经理,果然是有文化!经理级别的人是比我们厉害!
于远明:哪里哪里,只是碰巧知道而已。《林海雪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啊!
齐友鹏看大家聊得开心,人也到起了,就吩咐上菜。
问于远明喝酒不
于远明摇头摆手,不喝不喝。
大家也不喝,就成了纯粹吃饭的一次用餐了。
菜一会儿就上来了,都是家常菜,但颇为精致。比如鱼香肉丝的肉丝就是用的里脊肉,切出来才齐整,长条且细嫩。汤汁过油恰好组成了一线金边,真好看。尝一尝,葱姜蒜,糖醋比都恰当,有余香的味道。比如泡椒猪肝的猪肝,也是切得薄,大片。恰好熟而不老,脆嫩化渣。就连素菜,白油冬瓜之类也是地道。不会出现很多厨师犯的错误,用错油。油渣白菜更讲究,不是用的莲花白,而是用牛心白。更脆,更好吃。
大家吃了一阵,才开始聊天。于远明不熟悉,有些小心翼翼。其他人也对于远明不熟悉,也都客气而克制。后来,齐友鹏还是以茶代酒欢迎于远明加盟四海!大家也纷纷举杯,一杯杯茶水也是一个意思。
一边聊天一边吃饭,一边点评菜肴,一边聊一些保险圈的事情。这个饭局显得纯粹而清淡。
聊了很多,于远明了解到那个秦思友还是单身,大家都在开玩笑什么时候有女朋友需不需要介绍一个
秦思友嘿嘿地笑,又有些习惯性地扶了一下眼镜:哎呀,你们莫说我嘛!你们关心一下别个殷经理嘛!殷经理单身这么久了,你们都不关心。
殷百合反应也快:我和你不一样哈!我是完成了任务的。现在可找可不找。
曲红霞莽声莽气地说:别个殷经理是开花结果啥子都尝了的,你还早。说不定还是个青头(处男)哦!
这句话又把大家轰地一声引笑了,杨芳凝也打趣曲红霞:要不要去试试
秦思友更显得不知所措:哎呀你们这些人好坏哦!我不和你们说了。
那个徐华倒是老到地抽着烟,微微笑着。
刘勤,殷百合,谯娜,杨芳凝几个笑得滚来滚去的。谯娜凑拢杨芳凝耳边不知说了句什么,杨芳凝瞬间爆发出恐怖的笑声,一连串不打一个嗝儿的笑声,气贯长虹,飞出整个龙城县城了。
大家问说的啥这么值得笑开花
谯娜和杨芳凝两个都不说,一边笑,一边摆手。还沉浸在无边的欢乐中。
吃得差不多了,笑得脸上的肌肉都酸了。
终于上水果了。这个季节最好吃的脐橙。划开一瓣瓣地摆放着,红橙色的皮,黄色的果肉,好看。
杨芳凝站起来,准备给每个人都递一瓣。
大家都接了,到了秦思友那里去卡壳了。
秦思友死活不
漂泊者(104)--第一次参加四海的早会
回到家,秦莎莎正在逗孩子。阳台上彩旗飞舞,都是孩子的尿片什么的。
原来觉得屎尿很臭很讨厌,现在觉得孩子的一切都好。
屎尿横流都喜欢,寒冬腊月的洗这些也觉得高兴。
于远明陷入到自我新工作的规划中。
第一步,肯定是挖苏立勇,杨小兰,袁晓雯,陈国英几个骨干。主要有了四五个主管,高级主管,骨架搭建成功后面的好说了。
第二步,就是通过他们填充血肉。乾坤的绩优业务员可以挖几个,大量的人员还是要从外面市场上去增员。现在的初级市场,有太多人了。有的无所事事,有的怀才不遇,有的突然遭遇命运的变故,失业,离婚,都是需要新的工作和环境来改变。有的是孩子读了大学,自己忙碌的主心骨突然没了,失魂落魄,需要找个事做。
第三步,再通过基本法晋升,培训,育成更多的主管。
四海的基本法和乾坤的也有区别。最有意思的一个规则是一次成像原则。
所谓一次成像是一个比喻,就是一旦确立了育成与被育成关系,无论后来被育成的晋升或超越,原来的育成人始终都有育成利益。这是一种估计育成,让育成人放心大胆地发展组织的导向。
因为很多公司的育成者一旦超越,利益就变成短期或一次性奖励,后期就不再有育成关系。这样导致的客观结果就是上级会打压下级的晋升。不让下级晋升,不让对方超越自己,没有对错,人性使然。
然后和万家,乾坤不一样的地方还有级差制,就是总体管理利益是恒定的。直辖利益最大化,中间如果多了一个主管或高级主管,利益就被分配了。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四海的入职时间计算不一样。万家和乾坤是按照自然月来计算。假如你十八日入司,到月底就算一个月。而四海人寿把入职时间分为十五日前和十五日后。十五日前算当月(含十五日),十五日后(不含十五日)算下月。
这就给了下半月入职人员较多的时间达成聘才。
这些基本政策对于乾坤的人来说还是有吸引力,再说了,现在的乾坤已经不是原来的乾坤了。
没有了狄胜青,就缺乏感情的纽带。基本法也改得不好,缺乏利益的吸引。聘才也结束了,更加没有了约束。
当然还是会有不利的因素,第一是续期利益。一年过去,续期开始了。第二年的续期利益是最多的,也是相对轻松的。谁都不愿意放弃。于远明之所以不在这一点上纠结,是因为作为部经理,自己做的业绩少,续期就少。
第二个不利的因素是短期内再次跳槽的解释问题。
上次你说是因为乾坤有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个人有更好的发展,这次呢
都是问题。
首先要跨过自己的心理障碍,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