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妇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衣布衣出

    第二日,又是如斯一趟。

    第三日上朝时,皇帝带着满满的低气压,听朝臣议事。一向知道分寸的瑾融也这么不着调了,皇帝郁闷到不行。他的儿子,难道就没一个成器的吗

    寻常启奏完毕,就是近日让朝廷头疼的旱灾。负责各项事宜的官员,把近日的安排及回馈讲述一番。

    总而言之,就是原州各地依然无雨,朝廷的赈灾粮也依然紧张。因灾年的粮价奇高,虽有赈灾款项,可购得的谷米却不足去年的一半。

    见朝堂上气氛愈加凝重,瑾融想了想,出列奏道:“启禀父皇,儿臣听说,中原西北地区有一种荞麦,生长期很短,大概六十天左右,荞麦即可成熟。

    儿臣建议司农官收集一些这样的荞麦种子,以备给原州各地发放。若八月初,原州等地还能下一场雨,好歹把这些种子种下去。能收获成熟的荞麦最好,即使不甚成熟,连着糠皮也能,可以抵挡果腹,朝廷的压力也少些。”

    他说的这些,江一凡说给他听的。荞麦的产量都不高,又不抗饿。一般情况下,百姓不愿耗费珍贵的土地和节令,种这种东西。

    偶尔有些荞麦,也多是在收成早的时候,或者在闲置之地小范围的种上几分地。打些荞麦,或者自家吃个新鲜,或者卖出去,换些现银。

    皇帝听的很是讶异,转头问于世清:“居然还有生长期这么短的农作物吗朕以往从没听说过。”

    众多朝臣也是讶异,朝廷官员大多自小读书,即使有个别曾经务过农,也有在地方掌管具体事务多年的官员,但他们大多经见的都是谷米小麦等作物。

    对于小种类农作物却不甚明白,尤其这种非主流、不在朝廷赋税之中农作物,一般很难进入官员的视线。

    若真有这么应景的粮食,禹王殿下这个提议,在当前形势下,就很有实际意义了。一般情况,到了七月底,已经无法下种了。可这种荞麦,这么短的生长期,应该能行。

    没想到,禹王身为皇子,养尊处优之下,居然还能知道这种事情。只不知真假而已。

    于世清也是愕然:“微臣倒是知道荞麦的生长期短,可六十天成熟的,微臣还真没听说过。禹王殿下可知,这种荞麦的具体生长在什么地方”

    太子却很不喜欢禹王被人如此关注。

    他这几日很不自在,阁部派去检查历年赋税的官员,虽然并不能接近户部账册的真实数据。可是这些人滞留户部,不但他不自在,官员们做事也都束手束脚。

    他原本就心情不好,这时见瑾融一个提议,就吸引了殿上所有人的目光,心中更是不悦:“钱粮之事,历来是朝廷大事,六弟可要想好了再说。没有真凭实据的事情,空口说白话,在这里哗众取宠。若是最后被戳穿了,徒惹人耻笑,白白丢了皇家的颜面。”

    瑾融对太子一向恭谨,连忙解释道:“二哥,确有其事。这种作物植株低,耐寒,但产量不高,所以流传并不广泛。只要去中原靠西北的山村询问,一般都是知道。”

    太子重重哼了一声,不再理会瑾融的解释,面上神色却依然不好看。

    皇帝冷冷的瞥了太子一眼,身为皇储,不但自己不心忧天下,还对真正做事的人不假辞色,简直难当大用。

    皇帝吩咐韩延回




第九百一十五章 太让朕失望了
    妇贵正文卷第九百一十五章太让朕失望了皇帝大义凛然的赞扬了瑾融好一通,也没听见哪个官员站出来,效仿瑾融,给朝廷做些贡献,不由得兴味索然。

    “若是无事,就散了吧。禹王随朕来,朕有事问你。”还是和六儿子说说话,舒缓一下情绪好了。瑾融这小子的提议,他很怀疑其出处。

    厉勉说了,前日他去往广厦营造,应该是找江一凡夫妇商量事情。很可能只是找叶欣颜商量事情的,朗园也有叶欣颜的一份。

    众大臣顶着皇帝的低气压,一个个灰溜溜的疾步离去,心中止不住的暗骂禹王不厚道。

    大家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可他们能和禹王比吗

    禹王手里有多少生意,那些生意又有多大大家心里会没数吗

    朗园不过是今年刚开张的生意,虽是兴隆,却也只是一个不大的园子。就算生意兴隆,收益颇丰,租园子又能有几个钱

    禹王这厮,他怎么不把他各地的乳酪生意收入都捐出来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厮居然也是个黑心之徒。不愧是父子,和皇帝相比,禹王殿下不逞多让。

    在皇帝日常歇息、处理公务的御书房。

    “你那园子,从开张到现在,赚了多少银子”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瑾融,问道。

    瑾融脸不红心不跳,坦然答道:“回父皇,儿臣并非偷奸取巧、以博视听,儿臣只是想表明对京城繁华的态度。即使现在朝廷官员和富豪,全部因为原州局势不好而节衣缩食,省下的粮米银子,也不会落到朝廷国库分号,更不会用于给原州百姓果腹。与其这样,还不如商贸繁华,在货物和赢钱的流转过程中,让国力尽快恢复。”

    皇帝看着瑾融,过了好一会儿,问道:“这是你的意思”

    瑾融说道:“京城日日笙歌,而原州百姓却在饥饿贫困中煎熬,儿臣很是不忍,所以前日去找叶欣颜商量,想暂时把朗园关了。刚才那些话是叶欣颜对儿臣说的。”

    皇帝既然能知道他这两日去了城外的朗园,想来他去广厦营造,皇帝应该也能知晓。再说,这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又是叶欣颜的说法,这女子对于银钱果然有其独到的见解。不管世俗眼光,不论虚荣名声,只看实质。这种性情,若是没有安国公那么有力的后盾,只怕难以在这世上安身。

    而瑾融这种理所应当的语调,更让皇帝感觉有趣,“你堂堂男儿,身为皇子,连这种事情也想不明白,还得靠一个女子提点,竟没有一点惭愧之心”

    这时的房间里,除了张存海和两个贴身伺候皇帝的宫女太监,再没有旁人。

    瑾融懒得收敛表情,很不以为然的翻了皇帝一眼,说道:“这有什么可惭愧的儿臣又不是万能的,岂能事事明白叶欣颜说过一句话,儿臣觉得极是有理。”

    皇帝竟然也不觉得瑾融的态度有什么不对,反而语气揶揄的说道:“哦又是叶欣颜说的”

    瑾融一点儿不尴尬,“这是江一凡转述给儿臣的,说,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这是门学问,群策群力才是王道。叶欣颜有这等本事,没有被别人笼络,却能和儿臣合作。这就说明,儿臣的这门学问做的很不错。”

    皇帝是个勤勉好学的帝王,很多具体事务都有涉猎。他一向认为,只有自己学识够多,足够了解各项事物,才能更好的管控大局。

    可瑾融这番没脸没皮的话,听起来居然也有道理。

    瑾融继续说道:“儿臣曾听山野之士讲过一个小段子。说之



第九百一十六章 皇宫泄露的消息
    皇帝和儿子发了一阵牢骚,心情好了些。见瑾融面色似乎有些尴尬,心下好奇,遂问道:“连你都能觉着不好意思,朕倒是想听听,这是个什么主意”

    瑾融脸色瞬间一黑,父皇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连他都能觉得不好意思难道他就是那种人品没下限的人吗

    皇帝很感兴趣的催促:“到底是什么主意”

    这时的皇帝,并不把瑾融都觉得不好意思的主意当回事。只想听听那不肯吃亏,时不时就要因为不肯吃亏、而闹出幺蛾子的女子,这时又是闹得哪一出。

    “是这样……”

    瑾融把叶欣颜的那奇葩提议,完完整整说给皇帝听。

    皇帝听着,先是愕然,之后就瞪大了眼睛,甚至连胡子都翘了起来。

    这这这,事情还能这么办

    皇帝视线无意识的转向张存海,至少张存海比瑾融和叶欣颜这俩货实诚、靠谱一些。

    皇帝和自家儿子闲话,谈话内容也很敏感,张存海一直在旁边,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刚才他听了叶欣颜的主意,也大感惊诧。这么大面积的算计朝臣,这样子……若是让那些官员们知道,这事是殿下给皇帝出的主意……,就算一不小心被人知道这是叶欣颜的主意,那女子也不好惹啊。

    而现在,房间里只有五个人。张存海感觉自己任重道远,额头隐隐冒汗。好死不死的,皇帝居然看向他。

    ……他敢赞成吗他敢不赞成吗是谁说皇宫的大总管、贴身侍候皇上,风光无限来着风险无限好不好

    张存海还在纠结,皇帝的视线已经收回,脑子里转了无数个圈。

    作为一个为了充盈国库,不遗余力的罚俸、甚至连广厦营造这样的民间营造行都不放过的皇帝,这种空手套白狼,不劳而获的主意,他喜欢。

    皇帝皱眉,看向瑾融:“这种坑人的主意,坑的还是这许多国之重臣,亏你们想得出来。”

    瑾融算是比较了解他老爸的。他老爸那脸色,已经阴了有些日子,这时虽说皱着眉,可神色中隐隐露出的风光霁月,却是挡也挡不住的。

    瑾融很诚恳的点头认错:“父皇教训的是,儿臣也觉得这样不妥。”

    皇帝面不改色,继续说道:“真没有看错,叶家丫头的确是个不错的孩子,知道为国分忧、替朕分忧,比你们这些皇子都要强上一些。你们应该多学学她才是。”

    这话说的,让瑾融始料不及。

    您想夸奖叶欣颜,没问题。可有必要同时贬低自家儿子吗叶欣颜再好,那也是安国公的孙女,是江家媳妇,总也是外人。能比得过自家孩子吗

    而且,您这种空口说白话的飘扬,人家叶欣颜根本就不稀罕。这若是让叶欣颜知道,您用了她的法子,却只是轻飘飘的夸赞两句,人家会骂娘的。当然,是在心里骂。

    瑾融两眼望天,心中惆怅不已。

    一边的张存海面上神情艰辛,绷得很是辛苦。若不是慑于皇帝威仪,他就当场捂脸了。皇上你好歹也撑一撑,过一会儿再发表反向意见好不好

    难道真是越到紧急时候,越能体现一个人的本性吗皇上这表现,很颠覆他这个老奴以往的认知好不好

    …………

    接连几天没什么动静,朝臣们以为,禹王殿下捐了朗园租园子的收入,皇帝就算显露出想让他们效仿的意思,可他们个个装死,皇帝也一样拿他们没办法,这事儿就算完了。

    这些人还各自庆幸自己心理素质好,有足够的大勇气,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时候,京城的老崇亲王广发请柬,要给孙儿过周岁宴会,让孙儿热热闹闹的抓周。

    &n



第九百一十七章 老夫是那样的人吗
    妇贵正文卷第九百一十七章老夫是那样的人吗人家韩相爷和禹王殿下,那是翁婿关系,而且韩延回还是禹王争皇位的有力支持者。

    没等他询问,瑾融就差人告诉他,崇王府大摆筵席的原由。

    韩府子嗣岁算不上很兴旺,但也不少。更有韩延回老母亲的寿辰,正在这个月。这么一来,韩府少不得也得给朝廷做些贡献了。

    韩延回倒也不怕破财,这个主意虽然出的阴损,可是,只要禹王能得到皇上的肯定,以后能继位,他韩家至少还能延续两代的荣耀。

    这一点点的财物,他韩府还是出的起的。

    另一只老狐狸安国公,回去琢磨了好一阵,觉着这个事儿,自家孙女一定知道。

    那日禹王把朗园租园子的收入捐给朝廷,紧接着就被皇帝喊进宫里。这也没过两天,一向低调的老亲王亲自出面,给自家那个没什么身份的孙子办周岁宴会。

    这本就不太正常。而历来管制甚严的皇宫,就像筛子一样,居然能把皇帝在这件事情上的坐卧言辞都传出来。这就更违反常规了。

    还有,朗园的收入,那是有自家孙女一份儿的。以孙女的财迷性情,能平白答应捐出来,一定有原因。

    安国公接到老亲王请帖的当日,叶欣颜就被连贵从广厦营造请回安国公府。

    叶缘和齐嘉儿三人去了忠勇侯府,她没做耽搁,进门先去给国公夫人见礼,然后就去往外院安国公的书房。

    安国公府就是那种人丁单薄的府邸,叶缘从出生,长到周岁,安国公稀罕的什么似得,也没办过个像样的宴席。

    如今却要为那子嗣繁盛的崇王府送小儿的周岁贺礼,安国公心中老大的不乐意。

    叶欣颜听了安国公的问话,很是夸张的眨了眨眼,做出一无所知的表情:“祖父您也知道,孙女一向不怎么在这种事情上留心。崇王府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

    安国公冷哼一声,又上下打量叶欣颜好几圈。

    这丫头才出门几天,就想在他老人家面前耍花招,这是和他逗闷子呢

    “你也别和我做这个样子,好好说,崇王府的小儿周岁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祖父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别想着糊弄我。我安国公府的财物银钱,那是要留给孙儿的,嗯,孙女也可以分些,但却不能白白便宜了别家。”

    嘁,她才不稀罕,她自己会赚。不过,老头儿要不要这么敏锐啊叶欣颜从心里钦佩安国公了。能从八竿子也搭不着的老亲王,找到她的头上,很厉害了嘛。是什么人说的,人上了年纪会糊涂的

    “祖父这么厉害啊,不枉人家都说祖父是个……”叶欣颜差点儿一秃噜,把实话说出来。

    她瞄着安国公,陪笑道:“那啥,祖父您老人家应该知道哈,这其实,是孙女夸您呢,孙女对您这份睿智,那是羡慕的了不得。”

    安国公无奈的摆摆手,“行了,别给我整这些虚的,好好说说崇王府这是唱的哪门子的戏”

    叶心颜很是怅然,她这脑力,真的和人家古人没法比。看看安国公老头儿,一开口就问的崇王府,认定了崇王府和她有关系。

    安国公听了叶欣颜的解说,沉默了好半天。果然是这丫头出的主意,这若是被人知道了,她不得被人骂死

    “丫头啊,你的胆子可这够大的。一下子让这么多人破财,够得上让千夫所指了。”

    叶欣颜很是无辜,“孙女我这不是替朝廷着想吗国泰民安,大家才能赚银子发财嘛。就算当官,各地平平安安,百姓安居乐业,各位大人们也更有机会赚银子不是。孙女相信各位大人



第九百一十八章 扫灰的职位
    妇贵正文卷第九百一十八章扫灰的职位为了捧皇帝的场,大家也算是兴致勃勃的、参加了崇王府小儿的周岁宴。为了能配得上老亲王的身份,都送了价值不菲的贺礼。

    崇王府虽然广发请帖,宴会场面也大,却并不铺张。菜式平常,也没有奢华好酒和茶点,更没举办各种娱乐活动。不少人对此很不痛快,老亲王仗着身份高,用身份排不上号的孙儿敛财却也罢了,可敛财之后,总要把场面办的应景一点吧这也太敷衍了些!
1...209210211212213...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