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崛起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书凯
也许,这是自己到人事局来上班后第一个收获吧,秦书凯现在想的很清楚,一个男人要想征服女人,必须有女人需要的东西。
所谓的让女人有安全感,无非是一些物质上的富有,对于自己这样的人来说,除了在官场上拼命的往上爬,其他的,哪有什么门路赚很多钱呢、。现在的女孩找对象都特别的现实,爱情只不过是个幌子,没有物质作为前提,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爱不爱的,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男人,而对于男人的价值很多时候用权力和金钱来衡量,是女人唯一的标准。
任何一次分工调整,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面对领导班子分工调整,那些平时受到前分管领导排挤的人看到分工调整的事公布后,肯定就很高兴。那些平时受到前分管领导看重的人就感到失落,不知道新来的秦书凯能不能相处好,要知道分管领导很多时候对于分管科室人员的提拔使用,是很有话语权的。
高飞是最失落的,以前刘大明分管职称科的时候,高飞就是刘大明的影子,刘大明到哪儿都会把他带上。而高飞也很乐意如狗腿子一样跟在后面为刘大明拎包,所以原来的职称科的科长提拔到别的局长做副局长后,刘大明就向局长建议,让高飞主持科里的工作。
高飞主持科里的工作后,很多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这个人服侍领导人还可以,谈到做事,就没那份耐心和干劲,特别是县政府要求人事局拿出农民职称评聘试点,半年下来没有任何的进展,刘大明就感到很失望,高飞如此无能,那就是给自己脸上抹黑。
领导希望下属能给自己脸上搽粉,绝对不是抹黑。刘大明那段时间就在考虑想把高飞调整走,弄一个能干事的人,把县政府的任务完成。这个时候,秦书凯来了,这个任务现在就是秦书凯负责了,自己也就省得操心了。
高飞知道秦书凯和自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秦书凯是一个典型的干事的人,自己是一个比较擅长服务领导的人,不是干事的人。
高飞如此的了解自己,就知道如果秦书凯分管职称科时间越长,那么科长离自己的距离就越遥远。秦书凯绝对不会看好自己的。
高飞知道,要想尽快坐上科长的位置,只有趁秦书凯现在还不了解实际,推荐提拔,那么秦书凯就无法说出什么。秦书凯来了,高飞知道这个人和自己不会和谐的,毕竟,自己把他的对象变为自己的老婆
第153章 相互不鸟
秦书凯上任不久,曾经和王大鹏一起去相关的部门考察职称,教育局的一个领导和秦书凯是党校的同学,所以说话就很随便,吃饭间玩笑着说:
“秦局长,大家都是老朋友了,说话就很直接,你能分管这一块还是比较实惠的,职称评聘还是有猫腻的,以后要多帮助我们,让更多的教师拿到职称,至于对你们的辛苦,还是那句话,一分也不会少的。”
秦书凯上任前也曾经听李成万介绍过,人事局职称那是一个非常好的部门,每年的职称评聘都有猫腻,有人趁机受贿。听了教育局的人这么说,秦书凯就感到似乎真如李成万说的,里面很有内容。
秦书凯当时就很官话的说,为全县的教师服务那是我们该做的事,也是我们的职责,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不辜负领导对县委领导把我们放到这个位置上的希望。
回来的路上,秦书凯就问王大鹏关于职称的事,王大鹏就介绍说,职称评聘这几年都是高飞一手负责,别的人很难插入进去,他也不让别人插手,所以科室的其他人也就不知道实际情况,外面的人就更加不知道。王大鹏后来婉转的说,这件事听人说有的人没有经过要求的程序,所以意见都很大,说不能体现公正。
秦书凯听了王大鹏的话后,回来就决定要看看职称工作里面到底有多少猫腻,如何杜绝这种猫腻,真正的体现公平公开公正。所以,就先让高飞负责农民职称评聘的事,看看里面有什么猫腻。
不管什么时候,领导都是强势。真如狗的生存法则之一,任何时候都要把上级看成主子,该摇尾巴的时候,坚决地摇尾巴。
再说,高飞从秦书凯办公室出来,就开始牛逼了起来,心里骂了秦书凯狗日的很多遍,这么吩咐自己不是诚心让自己难堪吗作为主持科室的副科长,科室的人都是自己的手下,作为领导的秦书凯,你布置了任务,我只要安排人做好就可以,有什么资格干涉到由谁来做这么具体。
心里有了意见,就有了抵触情绪,就想出办法来对付。作为下属,对付领导的办法没有,那也是太被动了。在官场多年,高飞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哲学,认为在官场上能力和资历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起不到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工作能力是个虚的东西,领导说你有你就有,说你没有你就没有。前几年不是流行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如果你有能力把工作干得很出色,在领导的心目中你仅仅是一个不错的工作人员而已,他需要的时候想到你,提拔的时候却不一定想到你。于是,把科室的另外三个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有点事要布置,开个短会。
等科室的三个人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坐下后,高飞就以科长的身份布置了任务,说最近县政府对农民职称试点很重视,要求我们近期拿出方案,任务下来了就要同心协力把这项事关全县发展的大事做好,我通过思考了后认为,这项规划由小胡同志具体负责调研和初稿的拿出,王大鹏科长负责把关,一个星期拿出讨论稿,到时候科室几个人一起讨论。
科室四个人,高飞、王大鹏、小汪和小胡,王大鹏也是副科长,并且秦书凯吩咐过这段时间将陪着他去考察,所以高飞肯定不能指示他直接做这件事,只能说负责把关。剩下的小汪和小胡,可以吩咐他们两个人做事,小胡是个小伙子,上班也就2年多,很多业务工作应该很熟悉了,可以起草框架。至于小汪,那是一个在位局长的女儿,有此关系,一般的人都不愿意过分的得罪她,所以基本都是很少做事。
高飞知道,作为领导,如果不能做事,那么就要把事情安排下去,官大一级压死人,上面的领导压自己,自己也就只能把担子压到下属的身上了。
机关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则。
王大鹏从高飞的办公室出来,心情无法平静,原来刘大明分管职称科的时候,因为刘大明很关照高飞,所以王大鹏就一直很谨慎的对待高飞,不管是在人前还是人后,都把高飞当着科长一样的尊重。现在刘大明不分管这块了,那么就不好插手这儿的事,目前科室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高飞还是在主持着科室的工作,但是到底谁最终能当上科长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数,现在科室里的什么事,尤其是科室长的人选,最有发言权的人已经换成了秦书凯。
官场,要想不失败,只有多调研,从领导的周遭多了解一些关于领导的个人资料,了解领导个人的关系背景是很重要的事情。
王大鹏自从秦书凯到人事局上班以后,就从多处了解秦书凯的情况,知道这个人的关系很简单,没有大的背景,从表面上看是完全以干实事起家的。同时,也了解到秦书凯和高飞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听人说,高飞现在的老婆,曾经是秦书凯以前的对象。
&
第154章 ?指条路子
高飞心里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只怕东西到了自己的手里,什么也改不出来,就说,王科长,那你今晚抽个时间看看吧,明天交给我。
王大鹏立即推辞说,高科长,实在是不好意思,我的调研报告,秦局长明天一定要看到,不要说今天,就是最近几天都没有时间修改农民职称方案,调研报告的事情就已经让我忙的焦头烂额了,就算是每天报告能侥幸过关了,下面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进行呢。
高飞骂了王大鹏狗日的一千遍后,很无奈的挂了电话。
高飞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把小胡写的初稿,第二天交到了秦书凯的手中。
如此的农民职称方案初稿,秦书凯肯定不满意,就对高飞说,高飞,作为主持科室工作的副科长,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这个初稿不知道你到底看了没有,就这个质量,不要说拿到县政府去给领导看,给一般的人看都不过关。要知道从你这儿出去的东西,就是代表你科室的水平,代表人事局的水平。
高飞知道农民职称方案初稿肯定不过关,就想推卸责任。就说,秦局长,业务上的事都是王大鹏把关,要不把农民职称方案完善的事情交给王大鹏吧
话里的意思很明白,我是无法胜任这种业务上的事情的,实在不行,还是得要王大鹏出马才行。
秦书凯看了看高飞,心想,看来这个男人也就这样了,一个农民职称方案面前就怂了,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不知道小冰当时是怎么想的,嫁给这样的人于是没有任何表情地说:
“好吧,这件事如果不行,那就交给王大鹏吧!”
高飞出了房间,秦书凯正准备把王大鹏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来谈一谈农民职称方案的事情,这个时候,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土壤想了。
是王倩打来的电话,说一天,这几天忙什么呢,今晚有空吗。
只是这一句话,立刻就让秦书凯想到了王倩那丰满的身体,止不住心旌摇荡起来,他想了一会,实在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想法于是对自己说,就这一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于是,他压低了声音说:我最近确实是很忙,但是心里也还是记挂着你的,正准备今晚到你那里去,没想到你的电话就打来了,是不是你心里想我想的厉害。
第二天,秦书凯刚到了单位,高飞就走进秦书凯的办公室,汇报说,昨天接到市人事局的文件,说要过来看农民职称试点的进展,该如何办
秦书凯说,高飞,你是主持科室工作的科长,这么长的时间一个方案都没有弄出来,你说该如何办,直接向朱局长就汇报,看看领导如何和市局沟通。
高飞心里想,我去汇报,不是找难看。就说,要向局长汇报,也是你分管局长的事情,和我无关。
秦书凯说,我是分管局长,但是科里的业务工作你该最熟悉,如何回报你该拿出一个具体的材料,让局长汇报。
高飞那天根本就不愿意承担责任。
秦书凯后来拿着文件,到了朱局长的办公室。
这段时间,人事局的一把手局长却很小心,通过很多渠道,他已经知道,自己近期将到省委党校学习,学习过后就将被提拔为副县长,在这样的关键时候,考虑问题就要相当的谨慎和小心,千万不能为一件小事影响了自己的提拔。
何况,在秦书凯没来之前,就有一些了解情况的人,给他上过眼药水,说秦书凯这个人很有个性,和刘大明在发改委的时候,明目张胆的斗,结果弄了个不欢而散的结局,谁也没得到好处,两人争斗的原因就是,就是因为很多事刘大明都没有和他事前商议,仗着自己是资格最老的副职,不把秦书凯放在眼里。
既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一把手朱局长对于自己跟秦书凯的关系处理上就谨慎了很多,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刘大明分管高飞的科室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跟一把手主任私下汇报过,说高飞不做事,主持工作很多人位有意见,这样下去,对单位的声誉发展很不利。
一把手听到这种传言后,把话都放在心上,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做出调整,这次,刚好,秦书凯到了人事局,趁着班子成员分工的机会,他就不懂声色的就把职称科从刘大明的手里拿出来,交给了秦书凯。
现在,听了秦书凯的汇报,很是生气,当即给高飞打了电话,问高飞,能不能今晚加班把你们职称的方案拿出来
高飞面对一把手的问题,很是直接的说,自己不能。
现在市里要来检查,而高飞却拿不出东西,自己是快要被提拔的干部,如果单位出事,那么必定会影响自己在上一级领导心中的形象,对自己的仕途发展说不定也会有影响,于是就问,秦书凯同志,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
秦书凯就说,作为分管领导,我建议党组将高飞调整出职称科,这么要求,不是因为这一件事,几件事的落实情况看来,高飞根本就没有能力主持科室的工作,一个简单的方案10多天一个初稿都拿不出来。
秦书凯还说了一件事,那就是上任不久,有人从门缝里塞进来一封信,举报高飞在去年职称评聘中受贿的事,因为事关一个人的前途,所以秦书凯很慎重,没有和任何人说,今天出现这种情况,秦书凯才把这件事与一把手局长说了,希望局长考虑。
朱局长听了秦书凯的话后,考虑了一会,就把刘大明叫了过来,让刘大明酝酿一下这几天开一个党组会,准备调整一些干部,后来就说到把高飞调整出职称科的事。
刘大明就问,高飞现在是主持工作,按照常理说,过一段时间就应该给个说法,现在这样突然调整,要把他调整到哪儿
朱局长就很严肃的说,这个人不能胜任科室负责人的职责,听秦书凯通知介绍高飞这段时间在科室里很多事都不能胜任,调整也是必然,
第155章 要求调整
刘大明听了高飞的要求,就知道这个小子确实不是很上路子,现在这种情况下,还不知道轻重的只想着怎样能保住自己主持科室工作的位置,但是,他的父亲毕竟是做过副县长的,在官场里混了那么多年,老关系总还是有一点的,那么就让自己提醒他几句,让他自己去想办法吧,这件事情,自己能帮他的也就只能是这么多了。
于是就说,现在这种情况,你要认清形势,秦书凯是铁了心要把你调整走,你要想当科长,最起码在这段时间里是不现实的,秦书凯是你的分管领导肯定不会同意,连分管领导都不帮你说话,局长也不帮助你说话,就算是到了党组会上,也没有人能帮得了你。现在,你找谁都没有用,最好就是回家让你的父亲想点办法,看看有没有什么老关系能联系上一把手局长,劝说他,让他改变决定,只要一把手能支持你,就算是秦书凯也不敢跟一把手硬拼,如果事情顺利的话,你的事情,就还有转机,否则,就只能随便人家怎么安排你了。
刘大明把自己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不该说的也多说了几句,心里想着,这件事情就要看高飞的造化了,如果有得力的人能帮上他的忙,也许,事情还有转机,否则,自己是绝对不会为了一个高飞,跟一把手局长较劲的。
胳膊拗不过大腿,这是一句流传多年的大实话,在人事局的时候,如果包大宽当时给自己机会,自己也不会平级调动到人事局来,经历了这件事,就算是借自己几个胆子,自己也不会再跟一把手过不去了,否则,最后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秦书凯接到了小冰的电话,目的很假单,就是为了高飞的事情。
小冰希望秦书凯看在以前的份上,不要过分的为难高飞,她说,自己也知道高飞不是一个很懂事的人,但是这个男人毕竟是她的丈夫,有道是夫贵妻荣,如果高飞在单位里混的不好,自己的面子上也是无光的。
秦书凯就打着官腔回答说,作为分管领导,对下面的人也没有能力关心太多,最多是工作上的来往,因为提拔什么的都是一把手或者分管人事领导的事,自己只管业务上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只要是跟自己无关的,自己也不好插手,否则就是坏了规矩。
小冰就说,秦书凯,你现在就是说什么,都不能掩盖你对高飞的报复,是的,当时家里不同意我和你的事情,我和高飞结婚了,对你来说,特别是自尊心很强的你来说,肯定受不了,所以到了人事局不到两个月就对高飞下手,要求把高飞调整到别的科室。这个要求,对一个分管领导来说,很合适。关键是人事局别的科都有了科长,那么高飞到了别的科室就是副科长,就是给别人打工,明明是已经主持科室工作的人,突然又打发他回到原来的档次,成了副科长,这不是报复是什么
半途而废,不是秦书凯的个性,于是就回答说:
“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和我说过要调整高飞的事,如果真的要调整,那么也要经过党组讨论,不是哪一个人可以决定的,我只能说,只要是我分管的科室里,这种没有能力的科室长,我是绝对要求调整的,至于说,调整到什么其他的位置,我就不清楚了。”
“那你看,是否可以和一把手建议,把高飞继续留在职称科!”
小冰说出了自己来找秦书凯的真实目的。
“人事上的事,不是我分管的,也没有领导和我沟通这件事,所以我就没有理由和一把手谈这件事,如果有一天有领导和我谈了,到时候我会说我该说的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