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仕途:崛起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书凯

    秦书凯在没明确事情的发展状态之前,肯定不会表态,再说,他也不可能为高飞出力,这个家伙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看在眼里,自己吩咐的事,竟然不当回事,这种人肯定不能放在自己手下,至于说别的科室,到底放在什么位置上就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

    “你分管科室的事,只有你有发言权!”

    小冰不想放弃,尽管她能够听出秦书凯的话里,没有半点想要帮助高飞的意思,可是,自己还是要尽最大的能力来改变秦书凯的想法,毕竟高飞是自己的丈夫。

    那天,秦书凯不管小冰说什么,都没有松口,,说来说去,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自己不分管人事,人事上的事不好参与。

    话已经说的相当清楚,就算是再笨的人,也知道,在高飞的事情上,想要从秦书凯这里撬开口子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几天后,单位就开了一次党组会,议题就有对高飞调整的议题,说为了科室工作需要,决定对高飞的岗位进行调整,去处是综合规划科副科长。

    这个调整很多领导有点疑惑,高飞毕竟是主持科室工作的人,这么调整就失去了做科长的最佳机会,以后想做科长就更加困难了,除非有特别的关系。

    后来,大家都在私底下听人议论起高飞和秦书凯之间的矛盾,也就很理解。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几个领导都没有反对,高飞的去向就决定了。

    &n




第156章 ?主持工作
    高飞到了别的科室做了副科长,在别人的眼里应该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可是现在高飞却根本不当回事,似乎比以前活的更潇洒,不用做任何事,就是甩着两只大手,在单位的各个科室里头乱串,整天是一副心情很好的样子。

    单位里的其他人都有点看不明白,秦书凯也就更不明白,时间长了,大家就说,这个高飞,明明是平级调整,却整的像是被提拔一样高兴,是不是脑袋进水了,高飞听到这种议论,却不屑一顾的说,你们这些小喽啰懂什么,我不升官,还不许我高兴,真是管的太宽了,时间长了,大家的注意力也就分散到别的事情上了,对高飞的事情也就不再像以前一样热烈的议论了。

    人事局的一把手主任经过市委组织部的考察等环节后,被提拔当了副县长。

    一把手的提拔,让刘大明看到了希望,于是加大到市区拉关系的密度,每个星期都到市委组织部,拜访自己的老同学贾仁达,请求在仕途上给自己提供帮忙。

    一个小干部,能爬到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位置,肯定有一套处事原则和升官的法则,否则,也不可能到这个位置。

    贾仁达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考虑了很久。后来,贾仁达去了普水一趟,以调研的名义对普水的干部工作进行了调研,普水县委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长等都全程陪同了调研。

    晚上,市县领导坐在一起交流调研情况的时候,贾仁达和县委书记假装是闲聊的时候,跟普水的县委书记提到了一件事,说自己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同学,跟自己的关系非常好,在普水副科级干部很多年,不止一次的跟自己开玩笑说,以前同学的时候,大家都处的不错,现在,走进社会以后,有本事的人就看出来了,发展的比自己好。

    贾仁达说,其实,这位同学说这句话是谦虚了,自己只是运气好点,其他的各方面工作能力也跟他不相上下,原本以为,这几年,这位同学也会得到提拔,没想到,到现在都还是原地不动,说白了,还是因为没能进入领导人的眼帘而已。

    贾仁达最后说,对于有真材实干的人,就是照顾性的,也该给他一个级别,这样才能调动干部干事的积极性。

    都是官场的人,说任何话点到为止。

    贾仁达表面上是跟县委书记东拉西扯的闲聊,其实说话的目的,县委书记当然是能听得出来的。

    能做到县委书记这个级别,也不是什么笨人,肯定能理解贾仁达话里的蕴含的意思,就对坐在旁边的常委组织部长说,有个时间把这个同志考察一下,能提拔的就提拔。

    一个科级干部的提拔,对县委书记这个级别的领导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贾仁达走后没几天,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到人事局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工作会议,宣布在一把手考察研究之前,人事局暂时由刘大明主持工作,希望人事局全体干部以大局为重,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把工作做好。

    现在,在外人眼中,在单位内部人眼中,意见都是一致的,人事局的一把手局长人选如果在单位内部产生,最有希望的就是刘大明,现在由他来主持工作也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主持工作的刘大明,做人讲话很谨慎低调,说自己现在主持工作,不过就是为了保持单位正常运转,以后新的一把手来了,自己会和以前一样安心做好本职工作,配合推进全局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刘大明的话,给自己的以后,首先是铺好了下台阶的路,尽管刘大明的心里有数,自己当人事局主任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可是,却还是把话说的相当的到位,这就是官场老油子的惯用伎俩,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在公众场合说什么决定性的语言,让自己没有退路。

    机关里的人,心里也都有数,领导在大众场合讲的话,听的人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一回事,说什么,那都是给别人看的,是形象工程,是表面上的事,心里怎么想怎么做或者做什么那才是主要的。

    在主持工作那段时间里,刘大明已经把自己当作一把手来开展单位工作,主持召开单位党组会议,研究工作如何开展,对别的副职的工作进行状况进行督查。

    别的班子成员心里都对他有点意见,但都没有说出来,凭什么你一个副职也来检查同级别的领导工作情况,还要其他的副局长把工作情况向你汇报,在一把手没有上任之前,任何事的变数都很大,到底谁可能成为人事局新的当家人还是个未知数。

    一旦,刘大明真的做了一把手,这个时候跟他闹矛盾,不是给自己以后找麻烦,如果刘大明做不了一把手,那么就只当给自己锻炼耐性。

    在机关工作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人会把心里的想法直接说出来,火放在衣袖里玩,那才是做官的最高境界。

    刘大明主持了人事局的日常工作,就经常安排这个或者那个副职去开会什么的,而自己则利用主持工作的先天条件,没事就到领导人面前去露个脸。

    所谓的先天条件,就是作为主持单位工作的领导干部,必须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有什么工作上的重要事情,也要向分管领导请示处理意见,对于这样的跟领导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刘大明相当的重视。

    虽然说,能不能被提拔,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关系到底硬不硬



第157章 ?就是要让他提拔
    对人事局原来一把手吩咐的事,刘大明肯定要放在心上,人走茶凉,说的是那些已经退位的干部,而一把手毕竟是被提拔走的,说不定,以后,自己也会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

    再说,刘大明也在考虑如何让秦书凯在人事局内部失去威信。刘大明认为,提拔高飞的事,那是最好的打击秦书凯的机会,也是最让秦书凯没有面子的事。

    提拔了秦书凯认为不能提拔的人,而且就到秦书凯分管的职称科做科长,你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效果。

    刘大明是个想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何况现在是个很有权的主持单位工作的人。再说,现在不做,到时候自己调整到别的单位做一把手,那就得罪人了。不管是在本单位,还是到别的单位做一把手,在文件下来之前,先把好事做了,于是吩咐人事科近期拿出干部调整方案,特别是高飞调整为职称科的方案,到时候上党组会研究讨论。

    人事科原来就是刘大明分管的,现在刘大明主持工作,肯定更是积极的巴结,对刘大明吩咐的事是尽快高效的完成。

    当天,人事科长就到刘大明的办公室汇报说,局长,方案已经按照要求做好,可以开党组会了。

    人事科长对刘大明的称呼让他的心里很舒服,尽管,目前他还只是个副职,但是,所有人都已经把他当成一把手来对待,只要是他交代的事情都会很快的给予安排,这就是一把手跟副职不同的地方,说话的权威性,在每个下属的心里,完全是不一样的。

    刘大明对人事科长的办事速度很满意,就打电话给办公室的高主任,让他通知单位的几个班子成员,明天开党组会,必须准时参加。同时,要求人事科长,尽快把调整方案给每个领导事先看看,算是事前通气吧,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现在的刘大明,已经不是原来的刘大明,他得心里有数,只要做任何事不走程序,那是要出问题的,是要被人说出个一二三的,走过程序了,那么不管别人有什么意见,就无法说出什么。刘大明知道,秦书凯看到这个调整方案,肯定会一夜无眠。

    刘大明想到这里,仿佛看到秦书凯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夜难眠的情景,也仿佛看到秦书凯无奈的嘴脸,忍不住在心里偷偷的笑出来,对于刘大明来说,只要是能让秦书凯不高兴的事情,就是刘大明想要做的事情。

    秦书凯看到人事科送过来的人事调整方案,确实很不高兴,刘大明这么做明显的是在和自己作对,是一种变相的打击报复。

    以前在发改委的时候,他和自己斗了多年,一直都没能占到上风。在乡下,是以秦书凯的胜利而结束的。后来因为斗,被人抓住理由,两人都被调整出发改委。山不转水转,再次相遇,想不到刘大明这个狗日的现在竟然得势了,就他妈的对自己报复。

    秦书凯知道,要想反对刘大明的这个提议,就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和实力,否则,刘大明是不会答应自己的,再说他的提议原本就是为了针对自己的,又怎么会轻易的就同意被自己否决,上了党组会讨论的事情,基本上大家都不会说出太多的意见,毕竟要调整的人都不是自己分管的范围,也就是说,这次的人事调整,着急上火的人只能是秦书凯,涉及到的分管领导也就是秦书凯。

    刘大明现在就是要用这件事来让秦书凯失去威信,其他的人最大的可能就是站在一边看戏,而不会愿意站出来,说句公正话,这就是官场人一贯的行事习惯。

    秦书凯想来想去,到底有什么办法才能改变目前对自己非常不利的局面,正想的头疼的时候,脑袋里灵光一闪,就想到了金大洲,他是个和刘大明斗了多年的老家伙,不知道他有没有办法帮助自己对付这个刘大明。

    现在的金大洲有了县委副书记的推荐,已经被提拔为县政府办一把手主任,如果不出问题,提拔为处级领导干部也不是不可能。

    金大洲听了秦书凯的介绍后,考虑了很久说,对刘大明这个人暂时真的没有办法一下子让他屈服。他这次调整干部,明显的是对你以前很多不满的发泄,说明这个人在政治上还是不成熟。

    秦书凯就问,刘大明是不是将做人事局的一把手

    金大洲想了想说,按照这个形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宣布主持工作,说明提拔为正科级干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是哪个单位的问题。看来,这个小子,不知道攀上市里的什么关系,否则,以刘大明现在在县里的影响和实力,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做一把手的。

    秦书凯就很不理解,也无可奈何。

    金大洲就说,忍一忍,在官场没有不受气的,如果想不受气就不要在官场混。就如本人,本人受到打击压制多少年,也就这几年才顺利,所以在党组会上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这样表示你没有被刘大明吓倒,同时也表示你的态度,至于说结果,大不了调整出人事局,真的如此,就到我政府办吧



第158章 ?不合适
    另外两个班子成员都说,没有意见,提拔谁都自己没有大关系,假如刘大明做了一把手为此得罪他,那是得不偿失的。任用高飞的决定就这么通过了。

    时间已经是5点多了,刘大明看到已经没有必要再让人议论下去,就说既然大家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了,按照程序走下面的环节。

    党组会议一结束,意味着研究通过的议题生效。

    高飞一直站在会议室楼下的靠近楼梯口的办公室里等消息,只要上面有什么动静,自己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知道结果,好像是过了很长的时间,高飞终于听到会议室的门被打开和人们出门的脚步声。

    他知道会议已经结束了,一路小步跑提前到了刘大明办公室门口,等着刘大明一过来就赶紧陪他一起进去。

    不一会儿,刘大明过来了,刘大明看到站在办公室门口的高飞,知道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等究竟是什么目的,于是一边推开自己的办公室门,一边向高飞点头示意他跟自己进来。

    高飞见刘大明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示意自己进去,心里对今天开会的结果就有点忐忑,跟在刘大明的屁股后面,乖乖的走进了刘大明的办公室,转身顺手把办公室的门关上。

    刘大明把手里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然后看着高飞说,等着急了吧。

    刘大明的心里是最清楚的,高飞这个家伙想做科长已经想的快发疯了,这段时间高飞的父亲和已经被提拔为副县长的老局长,都经常打电话给自己,说来说去就是为了高飞提拔的事情,老局长说,刘局长,你现在也是主持单位工作的人了,坐上一把手不过是程序和时间的问题,高飞的事还要你关心。

    刘大明就很大气的回答说,没有问题,近期肯定会想办法解决的。

    对于这些人,刘大明知道,说不定哪天对自己的发展就很有好处,作为领导,要想尽快进步,不停的进步,必须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朱局长能提拔为副县长,对刘大明的触动很大。这个老局长,说本事也不是很大,但是处事方面的技巧的确是炉火纯青,在人事局的内部,从上到下,不管是几个副局长,还是中层干部,包括门卫和搞卫生的都没有一个不念着他的好,都说他是个关心下属的好领导,做官能做到这样,真是很不容易,试想,只要是当一把手的,哪有不得罪人的,可是老局长就能做到,即便是有些时候,做出了一些对某个人不是很利的决定,也能有办法把思想工作做好,让人家对他一点意见都没有。

    不过,老局长的提拔,不仅是群众基础很好的原因。官场,自有一套运行规则,但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关系链”。下属没有上司的保护不行,下属想要被提拔,上面没有说话有用的人帮忙也不行。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说白了就是做官必须有靠山,因此上下交结、官官相护成为官场风气的要义。刘大明想,自己要想在官场像老局长一样的一帆风顺,很多时候说不定也是需要他们的帮忙的。

    要想得到别的人的帮助,肯定对别人吩咐的事认真对待。所以刘大明也就急着把高飞提拔到位。

    今天的党组会议,出现的情况和刘大明想象中情景,基本差不多,秦书凯是竭力反对,而其他的班子成员是不发表意见,议题毫无悬念的通过了。

    班子成员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人,刘大明的心里是有数的,只要是跟自己分管的处室没有太大的关系的事情,是没有人会站出来说话的,在这样的关键时候,谁都不傻,领导人的话才是真正的会议风向标。

    此时的刘大明有点得意的看着高飞,用一种骄傲的口气说,小高啊,你的事不要担心,今天已经研究过了,很快就让人事科进行考察,那么,你就可以回到职称科任职,不过到了那儿以后,一定要和分管领导处理好工作上的关系,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领导。

    刘大明说的这句话,意思实在是太明白了,高飞当然能听得出来其中的意味深长,他的意思很明显,在人事局里,现在说话算数的还是他刘大明,自己这次的提拔就是最好的证明,秦书凯的反对意见再强烈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事实胜于雄辩。

    但是,刘大明作为单位未来的一把手,班子的团结问题肯定也是要考虑的,如果。高飞就是不把秦书凯放在眼里,很多时候,只听刘大明的话,对秦书凯的指示充耳不闻,秦书凯就会有理由发飙,这种时候,如果刘大明还站在高飞的立场上,偏向高飞,就会寒了其他副局长的心,大家的心里肯定会想,为了一个高飞,竟然连副局长都轻易得罪,这样的领导人确实也太偏心眼了。

    刘大明听起来是在教训高飞,实际上,也是想听听高飞对秦书凯的看法。
1...3839404142...9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