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武兴国
当然,靖边堡军在发射弩箭之时,有意避开了那些看起来颇有气势,很想贼首的人,因为如此,王自用等人才没有被弩箭射到。
张铁牛特意没有用弩箭射击冲在最前面儿的王自用,因为根据常识他知道,到了这等要拼命的时候,王自用肯定是冲在最前面儿的,他特意留下此人,只是为了生擒而已。
“哇呀呀呀,纳命来。”
到了这个地步,王自用也不管自己身边儿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他的眼睛里只有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张铁牛而已,他还幻想这能够斩杀一员敌将。
这都是梦想而已!
王自用与张铁牛行将交错之际,王自用将手中雁翎刀斜劈而出,打算将张铁牛一刀两断。
张铁牛眼疾手快,毫不犹豫地挥棍迎击上去。
他在靖边堡军之中素以力气大而著称,这些年在刘仁玉的地狱式训练模式下,那双臂膀犹如麒麟臂一般,威力绝伦,是以他这一棍击打在王自用的刀上之时,王自用耳听得‘铛’一声巨响,感觉到自己的手臂一凉,手中雁翎刀应声而飞。
王自用此事已经中门大开,张铁牛顺势一棍扫在王自用的胸口之上,王自用如何能够承受得了张铁牛的雷霆一击,他顿时感觉自家胸口犹如被巨石压中一般,疼的脸都变了颜色,再然后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送开来,跌落于马下,顿时就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也不知道沉睡了多久,王自用忽然觉得一阵冰凉,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和张胖子,拓仙灵,拓养坤,马守应等人都已经被制伏,并且跪伏于地,他再放眼四下望过去,只见遍地都是死尸,死的都是他们这些身穿百姓服饰的义军,官军的尸身却是连一具都没有。
“咱们的人都死了吗”王自用不知为何忽然如释重负,平静地询问自己身边儿的马守应道。
“都死了,碰上刘总爷手底
第四百八十八章 山西流贼团灭
说起来,许鼎臣手底下出击的四路官军,却是以刘仁玉所部与太原的距离最远,其他几路官军都早早地跟流贼接上仗。
想来这些流贼就连曹文诏的部队都打不过,现在碰上比曹文诏还要强的靖边堡军,就只能是死路一条而已。
高迎祥兵败被杀,乱世王兵败被杀,前番曾经攻击过镇北堡的混世王和韩家兄弟们尽数被诛杀,破甲锥也被杀死。
这几路流贼全数败没之后,官军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是大不相同,李继业和杨德胜秉承刘仁玉的命令,对于流贼,只杀队长以及队长以上军官,其余流贼一概不问,对百姓也是以礼相待,派遣专人护送他们到靖边堡去安插。
刘仁杰肩负着刘仁玉下发的秘密使命,对于高迎祥这一路流贼,除了李自成,李过,俞彬,顾君恩,白广思,高杰和张献忠之外,其余的流贼头目全数处死,普通流贼和流民全数发往靖边堡安插。
而曹文诏的作风就跟靖边堡军大不相同,所有流贼,不分官兵,一律处决,便是被解救的百姓也多有受到官军侵害的。
曹文诏所部兵马粮饷紧张至极,只有依靠斩杀流贼所获得的的赏银来贴补家用,所以他这一路官军报上去的斩首数目比三路靖边堡军所报斩首数目的总和还要多。
留守在太原左近的孙无病自曹文诏手里接收到流民的时候,就发现曹文诏所部人马带回来的流民,男性青壮和老弱极少,妇人儿童却是很多。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曹文诏所部人马干了什么事情,孙无病可谓是门儿清,他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却也不想多说什么,除了靖边堡军,官军都这么干,他无力改变,也不想阻止,就这么着吧。
远在太原坐镇的许鼎臣,还有陈大金和阎思印二位公公,才等了不到五天,就等到大捷的消息,而且还不是击溃流贼,而是将流贼全数歼灭的消息。
此等消息若是换了其他寻常军将来报,许鼎臣,陈大金和阎思印或许不会相信,但换了刘仁玉和曹文诏来报,却由不得他们不信。
手底下的人报上来的战报他们无疑是相信的,许鼎臣,陈大金和阎思印看了刘仁玉,李继业,刘仁杰和曹文诏发来的文书,都没有派人去考功,都以几位将主说的为准。
许鼎臣在听说刘仁玉已然派人带着十五万被解救的流民返回陕西之后,特意下令沿路各府州县必须提供粮食给返回陕西的流民,后来陈大金和阎思印担心各府州县的官员阳奉阴违,便特意另外派发一道命令,说是提供粮食给返回陕西流民的各府州县,都可以减免辽饷。
那些府州县的地方官们见皇上身边儿的人发了话,这才开放府库,给过路的流民派发粮食,只是发完粮食的时候,还需要靖边堡军留下文书作为证据,不然日后没有凭证,朝廷又要征收辽饷,他们这些做地方官的也很难办。
此事却是一点儿也不难,刘仁玉特地派遣刘仁杰去办理此事,刘仁杰所部兵马就由孙无病代为署理。
靖边堡军再度合兵一处,与曹文诏所部兵马一道南下到晋南与河南黄河以北的那一部分,到宣大总督张宗衡处报到,共同剿灭剩下的流贼。
张宗衡与监军的御马监太监谢文举和孙茂霖听说西北官军之中最强的刘仁玉和曹文诏来了,无一不是惊喜异常。
张宗衡等人负责的区域有流贼十五万之众,官军却仅有七千人,实在是不够用,如今刘仁玉和左良玉带着两万精兵来援,局势自然是大大不同。
刘仁玉和曹文诏都是急性子,来到晋南以后就马不停蹄,只扑流贼经常出没的区域而去。
这两位将主的部队全是骑兵,更有军犬追摄流贼的行踪,流贼碰上这两位将主,自然是绝无幸免之理。
只过了不到十五天时间,曾经在晋南与河南黄河以北地带肆虐多时的摇天动,曹操罗汝才,混十万马进忠,四天王李养纯,混天王,惠登相,闯踏天刘国能,扫地王张一川,革里眼,改世王许可变,射塌天李万庆,左金王何锦,兴世王王国宁,还有薛仁贵,全数被诛死,一个也没逃脱。
对于所有这些流贼,刘仁玉都按照惯例,队长以上尽数诛杀,所有马匹全部收走,所得金银财宝还有平灭流贼的战功,都与张宗衡,许鼎臣,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还有各路官军将领分润。
此次作战,几位公公指挥若定,当居首功,张宗衡,许鼎臣运筹帷幄,亲自统兵,亲临沙场扑杀流贼,当居次功,余下战功方才由刘仁玉和曹文诏等一干军将分润。
至于解救下来的流民,则统一发往延绥军镇安置。
张宗衡和许鼎臣有感于刘仁玉帮自己平息了匪患,又肯安置流民,自然是感恩戴德,严令沿路各府州县必须拿出粮食来接应这13余万前往靖边堡延绥军镇安插的流民。
陈大金和阎思印也同发命令,说是但有接应流民着,当年辽饷全免。
各府州县接到此等命令,再加上后顾无忧,方才愿意接济流民。
在处理完安置流民的事情以后,张宗衡,许鼎臣,陈大金,阎思印,孙茂霖,谢文举等人又开始商量如何报功的问题。
毫无疑问,此等剿灭山西流贼的大好喜事,头一个报上去的人肯定会让龙颜
第四百八十九章 早做打算
这主奴二人正自说着话的时候,一个小宦官忽然从偏殿里面儿探出头来,趁着崇祯没留意的当口,对着王承恩挤眉弄眼,王承恩看见自家干孙子的做派,料想对方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告诉自己,所以他便借故离开崇祯,碎步走到偏殿之中。
“李乐青,何事”王承恩到了自家干孙子面前,自是将先前那种在皇上面前的恭敬情状收去无踪,转而换上一副威严至极的样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回老祖宗的话,温阁老和张大司马来了,想要求见皇上,小的看他们的样子,可高兴着,十有**是来报捷的,小的让他们在外面儿且候着,特来跟禀告您。”李乐青媚笑着回复道。
“温阁老和张大司马果然很是高兴吗”王承恩再问道。
“可不是吗,若不是小的及时拦住他们,说主子万岁爷在休息,他们才乖乖地等在大殿外面儿,叫小的来通传一声,小的这才来跟您说此事。”李乐青笑意更浓地说道。
“办得好,若是他们果真带来捷报,咱家保举你到司礼监行走,你要是自己有造化,说不得还能当个秉笔,做个隐相。”王承恩微笑道。
“小的谢过老祖宗抬爱。”李乐青闻听此言,笑的眉毛都弯了过来。
“且不慢谢,若是温阁老和张大司马不是来报喜事儿的,刚才的话你就烂在肚子里,你可记下了。”王承恩忽然收敛起笑容,冷声道。
“小的知道,老祖宗,主子万岁爷这里,小的先看着,您先出去见见他们。”李乐青道。
“看紧点儿,主子万岁爷近几日心情不好,你且小心伺候着。”王承恩叮嘱一番道。
“主子万岁爷的心情何时好过!”李乐青在心里嘀咕一句,但嘴上却是恭敬应道:“小的记下了。”
“嗯,”王承恩点一点头,然后便迈起小碎步,自偏殿小门儿处走了出去。
王承恩导的大殿外,便看见温体仁和张凤翼两人满脸喜色地候在那里。
现在大明正值多事之秋,这两位一贯地是愁眉苦脸,如今忽然笑的跟朵儿花似的,定然是有好事,因为王承恩上一次看到这两位一起来,而且还是这么笑呵呵地一起来的时候,还是察哈尔部林丹汗寇边被击退的时候。
现王承恩想着目下建奴没有闹事,北虏也消停着,朝廷唯一还在用兵的地方就是山西,那么看样子该当是山西有了大捷。
王承恩一念及此,便迈步上前,平着眼打个躬道:“温阁老,大司马,二位重臣此时陛见,不知所为何事涅”
“哦,王公公,您亲自出来了,”温体仁见到王承恩亲自出来,马上就跟张凤翼一道对着王承恩深深施了一礼。
“罢了,罢了,二位先生都是重臣,拜我这个阉人,成何体统。”王承恩摆一摆手,呵呵笑道。
“王公公说笑了,您在皇上身边儿时常出谋划策,俨然就是隐相,咱们几个岂能不依足礼数。”温体仁笑着回复道。
“嘿,咱家岂敢当隐相二字,都是您二位抬举罢了,算了,不说这个,您二位现在来求见主子万岁爷,不知所为何事”王承恩笑着问道。
“不瞒公公说,我二人此时来求见皇上,却是有一桩捷报上奏。”张凤翼对于王承恩特意出来的用意也已经很是熟悉了。
前番山东平定孔有德,陕西那边儿击退林丹汗,自张凤翼跟温体仁一起来报捷,每每都被王承恩及时截住,抢了个头彩,而平时有什么战败的消息时,王公公却又是仙踪渺然,连人影儿都见不着,这样的本事,便是张凤翼也是万分佩服的。
这一次又是山西大捷,王公公又非常完美地在正确的地方,正确的时间出现,看来,王公公却是又要抢去报捷的头彩了。
果然王承恩听说有大捷,马上就是精神一振,急声问道:“何处大捷”
“回公公的话,据山西巡抚许鼎臣来报,流毒晋地四年之久的三十余万流贼已经尽数被诛灭,被解救下来的百姓都已经被迁往陕西延绥军镇安插,山西的贼患已经被荡平了。”张凤翼微笑着将此等捷报告知于王承恩知晓。
王承恩闻听此言,心中的念想终于得到了验证,他大喜过望之下,马上就急声道:“二位且在此等候,咱家这就去禀告主子万岁爷。”
他话音一落,便疾步走入武英殿大殿之中,再奔至崇祯身边儿,急声说道:“主子万岁爷,大喜事儿,大喜事儿,山西三十余万流贼全数被诛灭,为祸山西四年之久的流贼之祸已经被平息了,完全平息了。”
“什么,此事当真!”崇祯听到这个消息,吃惊之下,竟然站了起来。
“老奴如何敢犯欺君之罪,目下温阁老和张大司马就在大殿外,正要拿山西那边儿的报捷奏疏给您看。”王承恩回道。
“那你还等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把他们叫进来,”崇祯听说有捷报,恨不能自己跑到大殿外去看奏疏。
“是,是,”王承恩得令,便一溜小跑,呼哧呼哧地跑到大殿外,对着温体仁和张凤翼道:“皇上有旨,叫您二位快些进去。”
“有劳公公了,”温体仁和张凤翼谢过王承恩,便端直走到大殿之中,他们见到崇祯还没来得及行礼,便听见自家皇上急声道:“免了,免了,把奏疏给朕看。”
“是,皇上。”张凤翼见崇祯如此急切,便顺手就把许鼎臣写好的报捷奏疏交给王承恩,王承恩又转交给崇祯。
&
第四百九十章 陛下疑我
逆天改明正文第四百九十章陛下疑我“陛下疑我!”
这是刘仁玉看到朝廷发来的嘉奖文书以后,数日来说的第一句话,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面沉如水,表情没有一丝变化。
会议室里的一众靖边堡大佬们听到自家将主这句话,都是默不作声,没有一个人接话。
“哟,各位总兵官都身居要职,咱老子说句话,都没人搭理了,是吧!”刘仁玉见自家手下们不曾接话,便似笑非笑,冷森森地来了这样一句话。
靖边军军的一众大佬们本来就已经如坐针毡,不甚自在,如今听到自家将主来了这么一出,自然是好似被火烧了屁股一样,自座位上一弹而起,一个接着一个,串成一条线儿,在会议室的桌子旁跪倒一片儿,磕头如掏蒜。
“大帅,您是知道额的,额就是在您手底下当个小兵,也比那啥朝廷的总兵官自在。”张铁牛是个实在人,说的也是实在话。
“我李继业您是知道的,您要是怀疑我,我这就回家去阖家自尽。”李继业心思活络一些,话说的也格外地狠。
“一句话,您要是怀疑额,额这就解甲归田,只盼大帅赏赐几亩薄田一种。”杨德胜见刘仁玉怀疑自己等人,一时之间竟起了解甲归田的念头。
以上三位都是被朝廷特意提拔起来的总兵官,这在朝廷的嘉奖文书上面说的分明,写的清楚,说起来,这几位至少在品级上与刘仁玉相差无几,是以他们在接到这等嘉奖以后,虽然多少有些明白这是朝廷在离间他们,但是这个事儿不知道刘仁玉到底是怎么想的,因此他们都是心中惴惴不安,生怕见疑于刘仁玉。
而刘仁玉此时的做派,无疑加深了他们的疑虑,是以他们都赶紧表忠心,不然若是真被刘仁玉怀疑起来,只怕新闻调查局那边儿的特务们就要行动起来了。
“嘿嘿,几位兄弟说笑了不是,陛下这是有意如此,来离间我等老弟兄而已,无妨,无妨,你等且宽心,我并未放在心上。”刘仁玉听完了李继业等人的陈词,忽而微微一笑。
他这一笑,顿时就像一股暖流,将会议室里的寒冷尽数驱离而去,与此同时,李继业等一干将主们心中的阴霾也被驱散而去,笑容也回到了他们的脸上,他们那些个悬于半空很久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诸君不必忧心,都是老弟兄,我信得过你们,只是陛下已经信不过我们了。说起来,九边之中,就数咱们和关宁军有点儿看头。
关宁军有朝廷拿大钱养着,也算是吃朝廷的饭,咱们没爹没娘,就靠着自己吃一口饱饭,为朝廷打北虏,打建奴,打流贼,忠心耿耿,结果铁血丹心没有换来陛下的欢心,反而带来戒心。”刘仁玉哂然一笑道。
刘仁玉岔开话题,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众人的心思马上就跟着转动了以来,先前的这点儿小小的插曲也就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猜你喜欢